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语与分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较为显著的特点,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基于Dear Life 的英语原文与汉语译文,从句类层面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特征,探寻中英思维方式差异。
关键词:综合语; Dear Life; 分析语;思维方式
1.引言
连淑能指出,“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这类语言。现代英语语言作为对古英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去除了其中的繁复词缀,仍然保留了部分曲折词缀变化,加之英语语言相对固定的词语顺序,使英语成为介于综合语与分析语之间,即分析 - 綜合语(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又称孤立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不具备曲折形态变化 使用词序的变化和众多的虚词表达语法意义,所以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
Dear Life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最新作品。艾丽丝·门罗曾说:“我希望读者从《亲爱的生活》开始读我的小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其中,书里十四篇故事中的最后四篇“就情感而言具有自传的性质”,说出了她关于自己的生活“最初、最后、也最亲密的话”。该书讲述了别离与开始、意外与危险、离家与返乡的故事,被认为是门罗最丰富、最完美、最具个性的“集大成之作”。搜索发现近年来鲜有人从综合语与分析语的角度研究该小说及其汉译本。鉴于此,本文旨在于综合语与分析语角度研究该小说与其汉译本。由于姚媛所译(下文简称姚译)的《亲爱的生活》比较畅销,深受喜爱,因此,本文选取该译本作为研究对象。
2.文献综述
成汹涌和张琨以《红楼梦》探春的判词及杨宪益夫妇的翻译为案例,简要分析综合语与分析语的异同,深入认识两种语言的差异。邓蓓从综合语和分析语的角度出发,对英汉进行了形合和意合、定语词序变化两方面的对比,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期对两种语言差异认识,提高学习和翻译能力有所帮助。张璟从综合语和分析语的视角来看《理智与情感》的中英区别,从形态、语序和虚词三大语法手段来对《理智与情感》中的一封信的原文和译者孙致礼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英语和汉语在表达语法时使用方式的不同。诸如此类都是通过对小说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来揭示两种语言的差异。
以往对 Dear Life 的研究多从叙事角度、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和文学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也包括一些翻译实践,本文从综合语与分析语视角分析该小说以及译本,希望能更好的阐释中英语言差异及其思维方式,对翻译研究能起到一定帮助。
3.Dear Life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
连淑能指出,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三大手段,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变化,表达语法关系只好借助语序和虚词;现代英语摈弃了古英语大部分的形态变化,因而表达语法关系除了借助一流下来的形态变化形式,还必须借助语序和虚词。
3.1形态变化
所谓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 .1有词缀变化VS无词缀变化
构词形态即起构词作用的词缀变化,包括大量的前缀和后缀。英语中的词缀灵活多变,常常一缀多义,不仅规模大,而且种类齐全,而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这种变化。试比较以下英汉例句.
Example 1:The smile for his wife seemed hopeful and trusting, with some sort of determination about it.”
姚译:他对妻子的笑则似乎充满希望和信任,带着某种坚定
例1中英语原句中的“hopeful” and “trusting” 都是通过 “-ful”, “-ing”等后缀构成的词。英语通过词形变化,改变词性,用这些词组成的句子较为灵活,意思也很灵活。英汉互译时,常常要改变词性,姚的译文就将原本形容词转为汉语中的名词,只有转换词类,才能通顺地表达原意。
3.1.2 有时体态变化VS无时体态变化
英语的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常常结合起来,运用其形态变化,表示动词的时、体、语态和语气。汉语没有这类变化,一般要借助隐含意义或者数量助词(如“们”)、动态助词(如“着”、“了”、“过”)与结构助词(如“的”、“地”)等。有时还会通过安排语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试比较下面的英汉例句
Example 2:She explained how in the stories the baby would start to cry and invariably had to be smothered or strangled so that the noise did not endanger the whole illegal party
姚译:她解释道,在那些故事里,婴儿都哭了起来,不得不被闷死或掐死,这样哭声才不会给那群非法逃亡的人带来危险。
在例2中,英语句子中有包含时态的词“explained”,“would”以及复数“stories”译文采取的方法就是安排语序,借助“那些”、“了”等助词来表达,尽量贴近原文,将原文的语境展现出来。
英汉形态变化的多寡或有无反映了英汉语言文化的不同特征。英语形态变化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则,往往带有强制性,这是因其深受希腊语和亚氏逻辑的影响。西方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数学的精确性思维,而这是汉人思维自古以来所欠缺的。英语有严格的时间范畴反映西方人较强的时间观念。相比之下,汉人较习惯的是悟性思维,常常依靠语境、语感或“约定俗成”来表达和理解。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模糊性思维以及注重整体关联性的思维方式。 3.2语序
连淑能认为,拉丁语是典型的形态语言,即使词移动了位置,也可以从其形态标志识别其语法意义,因而语序很灵活。英语也属于语序较为灵活的语言。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词没有形态标志,位置不能随便移动,词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语序以及实用虚词来表达(连淑能,1993:30)。例如下面的例句:
Example 3: Out on the platform looking up at their window, he stood waving
姚译:他站在月台上,抬头看着车窗,挥着手。
Example 4: From across the aisle came the boy’s voice, almost as quiet as hers
姚譯:过道对面传来小伙子的声音,几乎和她的声音一样轻。
英汉句子的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的语序基本相同,一般来说,英汉的排列顺序都是:主-动-宾。但与汉语相比。英语语序倒置的现象较多。上述例句中英文都用了倒装句,比较灵活,英语有结构性倒装,也有功能性倒装;汉语则功能性倒装居多。英语形态变化规则要求句中词语之间保持语法关系一致,有了这种一致关系,词语之间只要前后呼应,就容易灵活安排。汉语没有这种一致的关系,只能按照表意的需要排列语序。
3.3虚词
英语中的虚词包括冠词、介词、助动词并列连接词和从属连接词等。汉语的虚词包括介词、助词和连词等。英汉虚词各有特色,种类不同,用法也不同。其中最典型的区别是英语常用介词,汉语少用介词,往往英译汉中的介词翻译成汉语是被译做动词。
Example 5:“It was held in the late afternoon, when Peter was still at work, so she hired a sister and set off on the North Vancouver bus across Lions Gate Bridge and through Stanley Park.
姚译:聚会安排在下午晚些时候,彼得还在上班,于是她临时雇了个人来家照看孩子,然后乘上北温哥华的公共汽车,越过狮门桥,穿过斯坦利公园
该例句中英语介词如“across”、“through”在翻译成中文时都译成了动词“越过”、“穿过”。还采用了增译法将原句中的“hired a sister”译为”雇了一个来照看孩子”。由此可看出,汉语多用动词或连动词来表达意义,少用介词。
4.结论
导论中介绍了综合语和分析语的相关概念,介绍了Dear Life 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为后文的阐述和理解做好准备。接着,分别阐述了一些对综合语与分析语合以及对Dear Life的研究,提出从该角度分析文章的可行性。文中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对比中英的综合语与分析语。整部小说的翻译总体来说较为贴近原文,表达通顺,译文也体现了两种不同文话背景下,思维方式的不同。
通过上文的对比可以得出,英语有形态变化且变化丰富,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英语语序相对灵活,汉语语序相对固定;英语偏爱用大量虚词,而汉语虚词大多数而言不是纯粹的语法部分,可用可不用。
中英语言特点的对比离不开其思维方式差异。纵观全文及其译文可看出英语逻辑性较强,语句常常借助形态标记,按照逻辑理性原则排列。汉语为形象语言,其特点是对自然界的模拟,注重现实的的事理逻辑和时间顺序,常常采用领悟式的规纳型和经验式的临摹型思维方式。在谋篇的过程中,英人偏重直线式思维,偏爱演绎推理,注重追溯因果,喜欢开门见山,落笔就点明主题、交代要点,然后再逐层细叙、分析推理;汉人偏重迂回式思维,偏爱直觉领悟,注重总览全体,习惯从多方面说明来龙去脉,阐述各种情况,迂回曲折,让对方逐步意会言者意思,最后点出要旨。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要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以及思维方式,采取恰当的翻译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完成好的译作。
参考文献
[1]Alice Munro. DEAR LIFE [M].New York: Vintage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2012.
[2]成汹涌,张琨.从探春判词及其英译本看综合语与分析语异同[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93-195.
[3]邓蓓.浅析英汉语言对比——从综合语和分析语的角度出发[J].青年文学家,2013(15):149.
[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王文斌.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05):29-44+147-148.
[6]姚媛. 亲爱的生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
[7]张璟.从综合语和分析语的视角来看《理智与情感》的中英区别[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02
关键词:综合语; Dear Life; 分析语;思维方式
1.引言
连淑能指出,“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这类语言。现代英语语言作为对古英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去除了其中的繁复词缀,仍然保留了部分曲折词缀变化,加之英语语言相对固定的词语顺序,使英语成为介于综合语与分析语之间,即分析 - 綜合语(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又称孤立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不具备曲折形态变化 使用词序的变化和众多的虚词表达语法意义,所以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
Dear Life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最新作品。艾丽丝·门罗曾说:“我希望读者从《亲爱的生活》开始读我的小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其中,书里十四篇故事中的最后四篇“就情感而言具有自传的性质”,说出了她关于自己的生活“最初、最后、也最亲密的话”。该书讲述了别离与开始、意外与危险、离家与返乡的故事,被认为是门罗最丰富、最完美、最具个性的“集大成之作”。搜索发现近年来鲜有人从综合语与分析语的角度研究该小说及其汉译本。鉴于此,本文旨在于综合语与分析语角度研究该小说与其汉译本。由于姚媛所译(下文简称姚译)的《亲爱的生活》比较畅销,深受喜爱,因此,本文选取该译本作为研究对象。
2.文献综述
成汹涌和张琨以《红楼梦》探春的判词及杨宪益夫妇的翻译为案例,简要分析综合语与分析语的异同,深入认识两种语言的差异。邓蓓从综合语和分析语的角度出发,对英汉进行了形合和意合、定语词序变化两方面的对比,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期对两种语言差异认识,提高学习和翻译能力有所帮助。张璟从综合语和分析语的视角来看《理智与情感》的中英区别,从形态、语序和虚词三大语法手段来对《理智与情感》中的一封信的原文和译者孙致礼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英语和汉语在表达语法时使用方式的不同。诸如此类都是通过对小说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来揭示两种语言的差异。
以往对 Dear Life 的研究多从叙事角度、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和文学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也包括一些翻译实践,本文从综合语与分析语视角分析该小说以及译本,希望能更好的阐释中英语言差异及其思维方式,对翻译研究能起到一定帮助。
3.Dear Life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
连淑能指出,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三大手段,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变化,表达语法关系只好借助语序和虚词;现代英语摈弃了古英语大部分的形态变化,因而表达语法关系除了借助一流下来的形态变化形式,还必须借助语序和虚词。
3.1形态变化
所谓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 .1有词缀变化VS无词缀变化
构词形态即起构词作用的词缀变化,包括大量的前缀和后缀。英语中的词缀灵活多变,常常一缀多义,不仅规模大,而且种类齐全,而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这种变化。试比较以下英汉例句.
Example 1:The smile for his wife seemed hopeful and trusting, with some sort of determination about it.”
姚译:他对妻子的笑则似乎充满希望和信任,带着某种坚定
例1中英语原句中的“hopeful” and “trusting” 都是通过 “-ful”, “-ing”等后缀构成的词。英语通过词形变化,改变词性,用这些词组成的句子较为灵活,意思也很灵活。英汉互译时,常常要改变词性,姚的译文就将原本形容词转为汉语中的名词,只有转换词类,才能通顺地表达原意。
3.1.2 有时体态变化VS无时体态变化
英语的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常常结合起来,运用其形态变化,表示动词的时、体、语态和语气。汉语没有这类变化,一般要借助隐含意义或者数量助词(如“们”)、动态助词(如“着”、“了”、“过”)与结构助词(如“的”、“地”)等。有时还会通过安排语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试比较下面的英汉例句
Example 2:She explained how in the stories the baby would start to cry and invariably had to be smothered or strangled so that the noise did not endanger the whole illegal party
姚译:她解释道,在那些故事里,婴儿都哭了起来,不得不被闷死或掐死,这样哭声才不会给那群非法逃亡的人带来危险。
在例2中,英语句子中有包含时态的词“explained”,“would”以及复数“stories”译文采取的方法就是安排语序,借助“那些”、“了”等助词来表达,尽量贴近原文,将原文的语境展现出来。
英汉形态变化的多寡或有无反映了英汉语言文化的不同特征。英语形态变化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则,往往带有强制性,这是因其深受希腊语和亚氏逻辑的影响。西方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数学的精确性思维,而这是汉人思维自古以来所欠缺的。英语有严格的时间范畴反映西方人较强的时间观念。相比之下,汉人较习惯的是悟性思维,常常依靠语境、语感或“约定俗成”来表达和理解。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模糊性思维以及注重整体关联性的思维方式。 3.2语序
连淑能认为,拉丁语是典型的形态语言,即使词移动了位置,也可以从其形态标志识别其语法意义,因而语序很灵活。英语也属于语序较为灵活的语言。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词没有形态标志,位置不能随便移动,词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语序以及实用虚词来表达(连淑能,1993:30)。例如下面的例句:
Example 3: Out on the platform looking up at their window, he stood waving
姚译:他站在月台上,抬头看着车窗,挥着手。
Example 4: From across the aisle came the boy’s voice, almost as quiet as hers
姚譯:过道对面传来小伙子的声音,几乎和她的声音一样轻。
英汉句子的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的语序基本相同,一般来说,英汉的排列顺序都是:主-动-宾。但与汉语相比。英语语序倒置的现象较多。上述例句中英文都用了倒装句,比较灵活,英语有结构性倒装,也有功能性倒装;汉语则功能性倒装居多。英语形态变化规则要求句中词语之间保持语法关系一致,有了这种一致关系,词语之间只要前后呼应,就容易灵活安排。汉语没有这种一致的关系,只能按照表意的需要排列语序。
3.3虚词
英语中的虚词包括冠词、介词、助动词并列连接词和从属连接词等。汉语的虚词包括介词、助词和连词等。英汉虚词各有特色,种类不同,用法也不同。其中最典型的区别是英语常用介词,汉语少用介词,往往英译汉中的介词翻译成汉语是被译做动词。
Example 5:“It was held in the late afternoon, when Peter was still at work, so she hired a sister and set off on the North Vancouver bus across Lions Gate Bridge and through Stanley Park.
姚译:聚会安排在下午晚些时候,彼得还在上班,于是她临时雇了个人来家照看孩子,然后乘上北温哥华的公共汽车,越过狮门桥,穿过斯坦利公园
该例句中英语介词如“across”、“through”在翻译成中文时都译成了动词“越过”、“穿过”。还采用了增译法将原句中的“hired a sister”译为”雇了一个来照看孩子”。由此可看出,汉语多用动词或连动词来表达意义,少用介词。
4.结论
导论中介绍了综合语和分析语的相关概念,介绍了Dear Life 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为后文的阐述和理解做好准备。接着,分别阐述了一些对综合语与分析语合以及对Dear Life的研究,提出从该角度分析文章的可行性。文中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对比中英的综合语与分析语。整部小说的翻译总体来说较为贴近原文,表达通顺,译文也体现了两种不同文话背景下,思维方式的不同。
通过上文的对比可以得出,英语有形态变化且变化丰富,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英语语序相对灵活,汉语语序相对固定;英语偏爱用大量虚词,而汉语虚词大多数而言不是纯粹的语法部分,可用可不用。
中英语言特点的对比离不开其思维方式差异。纵观全文及其译文可看出英语逻辑性较强,语句常常借助形态标记,按照逻辑理性原则排列。汉语为形象语言,其特点是对自然界的模拟,注重现实的的事理逻辑和时间顺序,常常采用领悟式的规纳型和经验式的临摹型思维方式。在谋篇的过程中,英人偏重直线式思维,偏爱演绎推理,注重追溯因果,喜欢开门见山,落笔就点明主题、交代要点,然后再逐层细叙、分析推理;汉人偏重迂回式思维,偏爱直觉领悟,注重总览全体,习惯从多方面说明来龙去脉,阐述各种情况,迂回曲折,让对方逐步意会言者意思,最后点出要旨。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要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以及思维方式,采取恰当的翻译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完成好的译作。
参考文献
[1]Alice Munro. DEAR LIFE [M].New York: Vintage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2012.
[2]成汹涌,张琨.从探春判词及其英译本看综合语与分析语异同[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93-195.
[3]邓蓓.浅析英汉语言对比——从综合语和分析语的角度出发[J].青年文学家,2013(15):149.
[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王文斌.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05):29-44+147-148.
[6]姚媛. 亲爱的生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
[7]张璟.从综合语和分析语的视角来看《理智与情感》的中英区别[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