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公室里,年轻女老师脸涨得通红,滔滔不绝地数说着,训斥着。因为气愤,她的声音有些尖利。而他,比老师还高出一头的他,笔直地站立着,高昂着头颅,目光倔强地盯着墙上的某一点。
疾风暴雨过后,年轻老师终于平静下来。她无奈地沉默半晌,挥挥手,示意学生离开。
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被拉开,又“哐当”一声被关上,巨大的声响震得我们“心惊神摇”。
“你……”年轻教师愤怒地站起,继而,又颓然地坐下。
“魏老师,你说,遇到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她无奈地看向我。
细问之下才知道,上课时间早过了,那位男同学才急匆匆地冲进教室。也许是因为着急,或许也是他本身力气较大,就像刚才离开办公室一样,教室门被“砰”地打开,又“哐当”一声关上冲进教室的他,无视正在上课的女教师愤怒的目光,直接跑向了自己的座位。
众目暌睽之下的“被无视”激怒了老师,这才有了办公室里的一幕。
如果我遇到这样没有礼貌、不服管教的学生,我会怎么办?
扪心自问,要是在以前,我还年轻的时候,我也会像这位女老师那样暴跳如雷的。但现在呢?谁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娇惯任性,是不敢轻易批评的。一句话不合心意,轻则顶撞,重则出走。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你敢拿自己的自尊甚至职业做赌注吗?
然而,为人师者,对于这样的行为如果听之任之,不仅有违职业道德,而且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也是不利的。那么,怎么处理才能化戾气为平和,润物细无声地达到教育的效果呢?
忽然想到一则类似的事例:弘一法师出家前当教员的时候,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那时,大师的表情波澜不惊,他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慢慢走向门口,轻轻地开门,又轻轻地关上,然后走向讲台平静地上课。第二天,第三天,当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大师还是那样慢慢走向门口,轻轻地开门,又轻轻地关上……第四天,当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大师还是重复了上面的动作,只是,下课后他把那位学生单独留下,平静地对他说:“以后进门要轻开轻关,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同学……”
不愧是高士,不愧是大师,李叔同的教育方式正为我辈提供了借鉴。四次的开门关门,大师其实是在用行动教育感化学生;然而由于人们“觉解”能力不同,就是有愚顽者不能理解,于是大师不得已才以言语教化。这不正是教师的“身教言传”吗?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疾风暴雨,没有疾言厉色,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这才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啊!
事后反思,我觉得:学生正值成长阶段,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并且他们又正值年轻气盛,意气用事也属正常。作为教师,是不是应该根据他们此阶段的特点,转变一下教育方式?
修养无止境,境界逐高远。前辈大师的教育精髓,我辈还未充分領悟,当然更无法践行。教学相长,作为教师,你也应该不断学习,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不断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疾风暴雨过后,年轻老师终于平静下来。她无奈地沉默半晌,挥挥手,示意学生离开。
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被拉开,又“哐当”一声被关上,巨大的声响震得我们“心惊神摇”。
“你……”年轻教师愤怒地站起,继而,又颓然地坐下。
“魏老师,你说,遇到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她无奈地看向我。
细问之下才知道,上课时间早过了,那位男同学才急匆匆地冲进教室。也许是因为着急,或许也是他本身力气较大,就像刚才离开办公室一样,教室门被“砰”地打开,又“哐当”一声关上冲进教室的他,无视正在上课的女教师愤怒的目光,直接跑向了自己的座位。
众目暌睽之下的“被无视”激怒了老师,这才有了办公室里的一幕。
如果我遇到这样没有礼貌、不服管教的学生,我会怎么办?
扪心自问,要是在以前,我还年轻的时候,我也会像这位女老师那样暴跳如雷的。但现在呢?谁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娇惯任性,是不敢轻易批评的。一句话不合心意,轻则顶撞,重则出走。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你敢拿自己的自尊甚至职业做赌注吗?
然而,为人师者,对于这样的行为如果听之任之,不仅有违职业道德,而且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也是不利的。那么,怎么处理才能化戾气为平和,润物细无声地达到教育的效果呢?
忽然想到一则类似的事例:弘一法师出家前当教员的时候,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那时,大师的表情波澜不惊,他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慢慢走向门口,轻轻地开门,又轻轻地关上,然后走向讲台平静地上课。第二天,第三天,当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大师还是那样慢慢走向门口,轻轻地开门,又轻轻地关上……第四天,当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大师还是重复了上面的动作,只是,下课后他把那位学生单独留下,平静地对他说:“以后进门要轻开轻关,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同学……”
不愧是高士,不愧是大师,李叔同的教育方式正为我辈提供了借鉴。四次的开门关门,大师其实是在用行动教育感化学生;然而由于人们“觉解”能力不同,就是有愚顽者不能理解,于是大师不得已才以言语教化。这不正是教师的“身教言传”吗?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疾风暴雨,没有疾言厉色,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这才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啊!
事后反思,我觉得:学生正值成长阶段,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并且他们又正值年轻气盛,意气用事也属正常。作为教师,是不是应该根据他们此阶段的特点,转变一下教育方式?
修养无止境,境界逐高远。前辈大师的教育精髓,我辈还未充分領悟,当然更无法践行。教学相长,作为教师,你也应该不断学习,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不断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