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任务和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网络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应当以同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为突破口,身体力行,教会学生高效学习。
  (一)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业已拉开帷幕。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赖以思维并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阅读方式上,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并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在写作方式上,将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从传统纯文本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谋划与写作,并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以及在远程交流中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化和群体化(如上传、下载、聊天等)。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二)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们选取、组织、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在数量上具有海量性,在种类上呈现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的特点;在分布上是分散、开放但具有独特的超文本链接和模糊检索关联的统一体;其形式特点则凸显出交互性,基于电子平台、数字编码基础上的多媒体超越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事件,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在本质上成为人机互动的共享媒体;在效用方面,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强转移性、强选择性和高增值性等特点。网络信息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这就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倡导的主旨。
   语文教育信息资源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它在网络计算机上的存储位置,可分为泛在资源、导航资源和本地资源。泛在资源即未做过信息代理的学习网站,包括大型网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广泛存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资源一般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它通过目录的形式已完成了非本地资源的信息代理工作。P2P导航资源,是页面到页面的组织方式。它主要以标题的形式组织代理信息资源,点击标题即可到达文章的真实IP地址;S2S导航资源,则是站点到站点的组织方式,如网站首页的友情链接等。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实际,选择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
   近两年来,中文网络教育资源与日俱增,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育网站也有了一定的数量。过去语文教师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先行者费时费力封闭式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的状况,将由于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开放而得到根本的改变。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一、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
期刊
在现在的数字时代,多媒体早已经广泛的用于教学,使教学课堂更加有声有色。  2000年“英特尔未来教育”诞生了,强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使我们的教学课堂变得快捷、直观、具体、生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我们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的制约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感受和得失。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实践证明,每隔两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教育,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在教学内容上,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    语文活动课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着现代化生活气息。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要不断提高学生在习作中的自我意识,不断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想象。我在教学实际中是这样引导学生作文的。   一、用心观察生活   常常有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他们面对文题无话
期刊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综合优势和有利作用,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色彩缤纷、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制造身临其境、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创设声像并举、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写作想象力   小学生活泼可爱,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
期刊
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创设开放的、富有生机的、富有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教学流程,就应该让学生在作文立意时走出“泛政治化” 的一言论,没有必要一味地去追求成人化的道德评判标准,无奈地去编造生活或去克隆什么好人好事类的假大空的作文,而要放下包袱,敢说真话,真正地以我笔写我心,抒写出自己鲜明多彩的个性。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元化的立意指导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多元化立意   在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阅读对人的影响力,对人心灵塑造的重要作用。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下面本人就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的方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阅读教学现状   1、阅读教学手段单一。长期以来,由于阅读教学的手段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
期刊
纵观一般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笔者认为,教学语言的诱导性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导语,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定的心理定势之中    导语是教师为将学生的注意力列入正题的起始部分的教学语言。巧妙的导语犹如说书的开讲,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情绪安定下来,并引起注意,激发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的新知上来。成功的导语能产生如此的作用,关键在于它能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教学模式作些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与概念表述   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出与传统班级教学相区别的以下特征: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的组建是为学生活动提供活动的形式与空间,教师的精讲是为了提供活动的知识背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当努力培养未来劳动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中学阶段正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最佳时期。通过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发展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熏陶并潜移默化他们的心灵,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的创新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发展。   在中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合理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呢?   在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