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全国各大高校扩招等原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愈发严峻,如何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指导,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更是奠定就业市场上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将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是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的有力对策。因此,必须明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融合路径,这对于思政教育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都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大学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146-03
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关键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摆脱了以往精英教育的局限,日益趋向大众化。但大众化教育发展和高校扩招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思政教育的的重点是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与大学生的就业密切相关;而就业指导工作因其符合思政教育工作的规律,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显现形式。两者的相辅相成,不仅是适应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为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实现更好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探究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存在着现实联系
高校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落脚点是高效率、有針对性的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为学生就业指点迷津,两者归根结底都是通过教育为社会反馈人才,这也是两者之间的现实联系[1]。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思政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养成独立人格的同时,也能正确处理团队合作等人际关系,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存在潜在风险和不良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地正确引导,培养健全人格和专业素质,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规避风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关系
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思政教育的具体化运用就是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思政教育,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当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在宣传就业政策、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以及传递就业信息等方面,思政教育都不能缺席,它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思想水平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就业指导也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为学生更好的择业和就业提供帮助。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之间存在的问题探究
(一)认知理解存在不足
对于思政教育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认知上,部分工作人员对其存在认知偏差。他们将就业指导工作以及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性切断,认为其两者从属于不同的系统,但其实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2]。正是由于认知理解的偏差,某些工作人员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简单的等同于对就业政策的宣讲、应聘技巧的培训等方面,并没有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工作诉求进行综合考虑,甚至只是简单地将招聘信息转发给学生,并没有仔细了解学生的就业思想动态,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流于表面,自然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内容针对性不够强
由于对其认知理解存在偏差,所以两者的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在能力性格、心理素质以及专业方向等方面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一刀切的指导就业工作内容,不仅实用性不强,也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而且小部分高校为了完成教育任务,将不符合某些专业就业教育的内容随意设置,目标指向不明晰,受众群体不符合,缺乏科学性的内容设置,学生自然无法得到成长。
(三)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
部分高校是由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上专业性欠缺,业务素质稍显不足。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对当下就业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上存在脱节,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缺乏专业性和整体性的指导,致使很多指导就业的工作流于形式。
(四)教育手段呈现单一性
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甚至开展了主题式的宣讲活动,但教学手段多以单向讲授呈现,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就业政策等进行口头解读,这种单一输出的方式,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氛围也显得沉闷,情感的共鸣自然无法达到[3]。教育活动要明确学生主体的教育定位,切忌单向的价值输出,单一性的教育手段应该进行丰富和补充。
三、高校思政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
(一)扭转认知偏差
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用客观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在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上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重视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积极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进一步明确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组织思政教育工作会议的形式,将思政教育以及就业指导中出现的难题进行系统概括,要及时审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深刻反思,从根本上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最后,可采用调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学生自身和校园环境内外条件入手,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负面信息的侵蚀,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逐步增强,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就业能力稳步提升。
(二)丰富教育内容
首先,就业指导教师要在保留思政教育的合理内容基础上,补充评估职业能力、指导就业心理、分析自我性格等版块,这能够帮助学生以客观的眼光审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身适合的发展方向,以合理的就业目标去择业创业。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活动的锻炼,以增强学生团体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育敬业爱岗、与人为善的优良品格;最后,要向学生分析眼下的社会就业形势、行业的发展热点,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洞悉就业趋势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只属于高校就业处的职责,它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可能在具化的过程中会面临跨专业、跨领域的问题,要想确保工作的高效开展,就必须对其专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综合考虑队伍的构成成分,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也要吸纳社会专家、专业辅导员的力量,必须将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特点在队伍的构建上体现出来,避免单一的局限性[4]。组建好队伍后,也要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定期培训可以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就要全方位宽领域的提高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教师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出来,在平时的授课和与学生课下接触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有针对性的指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四)更新思政教学手段
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进步及时创新,要避免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思政教育要坚持全程性和持续化,以学生的性格兴趣和专业特点为基础,差异化的进行思政教育。学生的主体性更不可被教育者忽视,必须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教师在思政教育的活动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调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要构建线上交流互动平台,完善思政教育资源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及时向学生传递招聘信息以及相关就业政策,在学生有疑惑时及时解答,给出可行性建议,切实提高思政教育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实效性。
(五)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连接学校和招生单位的桥梁,就是将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和就业指导的实践性相结合。只有立足实践,才能使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确立正确的观念得到检验和成长。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只有经过实践才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经验,高校应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的运用,在实践中为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5]。
综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思政教育的指导意义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显得更加深刻,高校要重视思政教育的能力發挥,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求职环境中,树立良好积极的求职心态,增强学生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学生就业。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深度融合,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创新,不断推动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优化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我国培养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海燕. 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9):176-177.
[2] 张秀杰.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2):139-140.
[3] 王峥,李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问题分析[J]. 文教资料,2020(14):145-146.
[4] 张英楠.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科学,2014(12):85.
[5] 韩莉. 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和促进路径[J]. 长江丛刊,2020(30):168+170.
(荐稿人:王斌,兰州工业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关键词: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大学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146-03
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关键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摆脱了以往精英教育的局限,日益趋向大众化。但大众化教育发展和高校扩招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思政教育的的重点是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与大学生的就业密切相关;而就业指导工作因其符合思政教育工作的规律,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显现形式。两者的相辅相成,不仅是适应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为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实现更好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探究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存在着现实联系
高校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落脚点是高效率、有針对性的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为学生就业指点迷津,两者归根结底都是通过教育为社会反馈人才,这也是两者之间的现实联系[1]。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思政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养成独立人格的同时,也能正确处理团队合作等人际关系,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存在潜在风险和不良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地正确引导,培养健全人格和专业素质,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规避风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关系
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思政教育的具体化运用就是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思政教育,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当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在宣传就业政策、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以及传递就业信息等方面,思政教育都不能缺席,它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思想水平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就业指导也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为学生更好的择业和就业提供帮助。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之间存在的问题探究
(一)认知理解存在不足
对于思政教育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认知上,部分工作人员对其存在认知偏差。他们将就业指导工作以及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性切断,认为其两者从属于不同的系统,但其实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2]。正是由于认知理解的偏差,某些工作人员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简单的等同于对就业政策的宣讲、应聘技巧的培训等方面,并没有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工作诉求进行综合考虑,甚至只是简单地将招聘信息转发给学生,并没有仔细了解学生的就业思想动态,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流于表面,自然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内容针对性不够强
由于对其认知理解存在偏差,所以两者的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在能力性格、心理素质以及专业方向等方面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一刀切的指导就业工作内容,不仅实用性不强,也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而且小部分高校为了完成教育任务,将不符合某些专业就业教育的内容随意设置,目标指向不明晰,受众群体不符合,缺乏科学性的内容设置,学生自然无法得到成长。
(三)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
部分高校是由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上专业性欠缺,业务素质稍显不足。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对当下就业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上存在脱节,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缺乏专业性和整体性的指导,致使很多指导就业的工作流于形式。
(四)教育手段呈现单一性
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甚至开展了主题式的宣讲活动,但教学手段多以单向讲授呈现,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就业政策等进行口头解读,这种单一输出的方式,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氛围也显得沉闷,情感的共鸣自然无法达到[3]。教育活动要明确学生主体的教育定位,切忌单向的价值输出,单一性的教育手段应该进行丰富和补充。
三、高校思政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
(一)扭转认知偏差
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用客观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在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上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重视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积极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进一步明确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组织思政教育工作会议的形式,将思政教育以及就业指导中出现的难题进行系统概括,要及时审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深刻反思,从根本上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最后,可采用调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学生自身和校园环境内外条件入手,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负面信息的侵蚀,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逐步增强,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就业能力稳步提升。
(二)丰富教育内容
首先,就业指导教师要在保留思政教育的合理内容基础上,补充评估职业能力、指导就业心理、分析自我性格等版块,这能够帮助学生以客观的眼光审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身适合的发展方向,以合理的就业目标去择业创业。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活动的锻炼,以增强学生团体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育敬业爱岗、与人为善的优良品格;最后,要向学生分析眼下的社会就业形势、行业的发展热点,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洞悉就业趋势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只属于高校就业处的职责,它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可能在具化的过程中会面临跨专业、跨领域的问题,要想确保工作的高效开展,就必须对其专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综合考虑队伍的构成成分,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也要吸纳社会专家、专业辅导员的力量,必须将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特点在队伍的构建上体现出来,避免单一的局限性[4]。组建好队伍后,也要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定期培训可以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就要全方位宽领域的提高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教师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出来,在平时的授课和与学生课下接触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有针对性的指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四)更新思政教学手段
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进步及时创新,要避免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思政教育要坚持全程性和持续化,以学生的性格兴趣和专业特点为基础,差异化的进行思政教育。学生的主体性更不可被教育者忽视,必须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教师在思政教育的活动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调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要构建线上交流互动平台,完善思政教育资源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及时向学生传递招聘信息以及相关就业政策,在学生有疑惑时及时解答,给出可行性建议,切实提高思政教育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实效性。
(五)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连接学校和招生单位的桥梁,就是将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和就业指导的实践性相结合。只有立足实践,才能使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确立正确的观念得到检验和成长。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只有经过实践才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经验,高校应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的运用,在实践中为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5]。
综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思政教育的指导意义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显得更加深刻,高校要重视思政教育的能力發挥,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求职环境中,树立良好积极的求职心态,增强学生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学生就业。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深度融合,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创新,不断推动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优化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我国培养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海燕. 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9):176-177.
[2] 张秀杰.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2):139-140.
[3] 王峥,李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问题分析[J]. 文教资料,2020(14):145-146.
[4] 张英楠.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科学,2014(12):85.
[5] 韩莉. 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和促进路径[J]. 长江丛刊,2020(30):168+170.
(荐稿人:王斌,兰州工业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