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灾害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但是,在灾害面前,人类也是最无能为力的。“5.12”汶川大地震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对遭受过地震的居民来说,却是生命中永远无法忘记的经历。本文主要研究灾害康复类社工机构在残疾人群体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阻碍,并联系笔者所学以及相关实践经验,提出相关改善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有所助力。
关键词:灾害康复社会工作;启示与反思;残疾人;青红社工服务中心
1.引言
十一年前的四川“5.12”大地震,击碎了无数人的梦想,也破裂了无数的家庭。其中,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受灾严重,因地处沿山断裂带,且居民楼多为年代久远的老楼,所以死亡人数较多、房屋破坏面积高达98%。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是震后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在四川省绵竹市的一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建立的工作站发展而来的,主要是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的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师生为主建立的“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及随后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在四川绵竹等地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笔者曾做为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的工作员参与了一些残疾人工作服务,因此,经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获得了一些感悟与反思,将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2.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实践中的不足与障碍
2.1残疾人的生理障碍
残疾人的一切问题仿佛都可以归结于一点,就是身体上的缺损和生活上的不便。生理障碍不仅阻碍了残疾人正常生活,还限制了残疾人的很多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国家近年来对于残疾人士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然而,并非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高端医疗水平,尤其是汉旺镇在经过“512”大地震后,很多残疾人原本就紧俏的经济状况被高昂的治疗费压地更加喘不过气来,而国家有限的补贴也使得他们无法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来恢复肢体能力,只能依赖于一些最基础的义肢。笔者在进行一位脚部截肢成员的家访过程中发现,这位成员的假肢三至五年就要进行更换,但曾经国家设置的免费更换地点的经费支持已经到期,因此,他就必须要自己承担更换费用,他的脚部假肢更换费用至少需要两万元人民币,而这对于他们有两位残疾人、靠种地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可谓是一笔“巨款”。除此之外,在为残疾成员开展小组活动时,很多常用的肢体游戏都不适用,只能用一些合唱、坝坝宴等方式来进行小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新东西,也就吸引不了残疾人的兴趣。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里,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帮助残疾者链接更多医疗资源,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动和自给自足,并集思广益,具备创新能力,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活动参与机会。
2.2残疾人的心理障碍
除了肢体残疾,青红社工机构内的很多成员以及本土工作者都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亲戚和朋友。这是震后很多人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亲人的逝去让大家看不到希望和梦想,因此,社工作为一种“通才”,就必须从心理学领域有效介入这部分人员的内心世界,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法来缓解他们的哀伤,也许他们永远无法忘记自己逝去的亲人,但是,保存着对逝者的记忆坚强地活下去,就是社会工作的最大目标。
2.3残疾人的社会障碍
地震致残部位大多数都是四肢,因此,残疾人的行动能力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现阶段我国的“残疾人友好型”环境建设虽然已经提上日程并取得了诸多成果,覆盖面却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试点城市。拿绵竹市汉旺镇残疾人员举例,他们因为外出不便,活动范围可能仅限于自己的家、社区和工作场所,有的甚至由于残疾而无法从事生计工作。由此可见,有关残疾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大的空缺,残疾人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融入社区、社会的过程变得步履维艰。
3.災害康复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3.1社工机构的我们应如何努力
很多时候,在与残疾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更为局促和笨拙的反而是社会工作者们。青红社工机构中的很多残疾工作者从最初的“受助”到中期的“自助”再到最后的“助他”,实现了个人价值的飞跃式提升。而我们作为社会工作者,反而会被一些情绪所左右,有的时候,在听着他们微笑着谈论那段地震时的不幸时,无法抑制情绪的甚至是社会工作者自己。
灾难无法避免,但是灾难带给我们的伤痛总有一天会化为一段麻将桌上的平淡谈资。作为一名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的相关人员,我们应当做的不仅是学习好理论知识,更要多多深入实践,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帮助受灾人员。很多时候,社会工作者表面上在帮助别人,却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自我的升华与蜕变。而青红社工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就是更好地跟进好现有服务对象,探索到更多灾害社工领域的新东西和新体验,争取能够为我国灾害社工领域提供有效经验和实践助力。
3.2残疾人社会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大多数残疾人社会工作机构针对残疾人采取的措施都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要从微观层面入手,通过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来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让其能够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二就是要从宏观入手,呼吁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以及相关政策,争取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最后就是要加强创新意识,通过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以及与本土实际相融合,来探索残疾人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新道路。
总之,残疾人社会工作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对残疾人的社会服务性工作,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目前尚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也要积极开展自己的工作,促进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帮助残疾人走出灾害阴影,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质量。
4.结论
上帝是公平的,当他为一个人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他打开一扇窗,而有的时候,灾害康复社会工作者就是引领残疾人找到那扇窗的引路人。笔者相信,在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灾害社会工作领域将会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最终书写出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陈锋,陈涛.发展性社会工作在地震灾后应对中的应用探讨——基于汶川地震后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之经验[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2):39-47.
[2]陈涛,杨锡聪,陈锋.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理论及实践[J].新视野,2018(04):62-68.
[3]周甜.无国界社工的十年灾害社会工作透视[J].中国社会工作,2018(16):28-29.
[4]陈实. 社会工作介入北川县T村防灾减灾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5]文军,吴越菲.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J].河北学刊,2016,36(05):153-160.
关键词:灾害康复社会工作;启示与反思;残疾人;青红社工服务中心
1.引言
十一年前的四川“5.12”大地震,击碎了无数人的梦想,也破裂了无数的家庭。其中,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受灾严重,因地处沿山断裂带,且居民楼多为年代久远的老楼,所以死亡人数较多、房屋破坏面积高达98%。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是震后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在四川省绵竹市的一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建立的工作站发展而来的,主要是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的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师生为主建立的“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及随后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在四川绵竹等地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笔者曾做为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的工作员参与了一些残疾人工作服务,因此,经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获得了一些感悟与反思,将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2.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实践中的不足与障碍
2.1残疾人的生理障碍
残疾人的一切问题仿佛都可以归结于一点,就是身体上的缺损和生活上的不便。生理障碍不仅阻碍了残疾人正常生活,还限制了残疾人的很多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国家近年来对于残疾人士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然而,并非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高端医疗水平,尤其是汉旺镇在经过“512”大地震后,很多残疾人原本就紧俏的经济状况被高昂的治疗费压地更加喘不过气来,而国家有限的补贴也使得他们无法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来恢复肢体能力,只能依赖于一些最基础的义肢。笔者在进行一位脚部截肢成员的家访过程中发现,这位成员的假肢三至五年就要进行更换,但曾经国家设置的免费更换地点的经费支持已经到期,因此,他就必须要自己承担更换费用,他的脚部假肢更换费用至少需要两万元人民币,而这对于他们有两位残疾人、靠种地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可谓是一笔“巨款”。除此之外,在为残疾成员开展小组活动时,很多常用的肢体游戏都不适用,只能用一些合唱、坝坝宴等方式来进行小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新东西,也就吸引不了残疾人的兴趣。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里,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帮助残疾者链接更多医疗资源,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动和自给自足,并集思广益,具备创新能力,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活动参与机会。
2.2残疾人的心理障碍
除了肢体残疾,青红社工机构内的很多成员以及本土工作者都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亲戚和朋友。这是震后很多人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亲人的逝去让大家看不到希望和梦想,因此,社工作为一种“通才”,就必须从心理学领域有效介入这部分人员的内心世界,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法来缓解他们的哀伤,也许他们永远无法忘记自己逝去的亲人,但是,保存着对逝者的记忆坚强地活下去,就是社会工作的最大目标。
2.3残疾人的社会障碍
地震致残部位大多数都是四肢,因此,残疾人的行动能力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现阶段我国的“残疾人友好型”环境建设虽然已经提上日程并取得了诸多成果,覆盖面却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试点城市。拿绵竹市汉旺镇残疾人员举例,他们因为外出不便,活动范围可能仅限于自己的家、社区和工作场所,有的甚至由于残疾而无法从事生计工作。由此可见,有关残疾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大的空缺,残疾人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融入社区、社会的过程变得步履维艰。
3.災害康复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3.1社工机构的我们应如何努力
很多时候,在与残疾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更为局促和笨拙的反而是社会工作者们。青红社工机构中的很多残疾工作者从最初的“受助”到中期的“自助”再到最后的“助他”,实现了个人价值的飞跃式提升。而我们作为社会工作者,反而会被一些情绪所左右,有的时候,在听着他们微笑着谈论那段地震时的不幸时,无法抑制情绪的甚至是社会工作者自己。
灾难无法避免,但是灾难带给我们的伤痛总有一天会化为一段麻将桌上的平淡谈资。作为一名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的相关人员,我们应当做的不仅是学习好理论知识,更要多多深入实践,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帮助受灾人员。很多时候,社会工作者表面上在帮助别人,却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自我的升华与蜕变。而青红社工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就是更好地跟进好现有服务对象,探索到更多灾害社工领域的新东西和新体验,争取能够为我国灾害社工领域提供有效经验和实践助力。
3.2残疾人社会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大多数残疾人社会工作机构针对残疾人采取的措施都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要从微观层面入手,通过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来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让其能够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二就是要从宏观入手,呼吁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以及相关政策,争取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最后就是要加强创新意识,通过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以及与本土实际相融合,来探索残疾人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新道路。
总之,残疾人社会工作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对残疾人的社会服务性工作,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目前尚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也要积极开展自己的工作,促进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帮助残疾人走出灾害阴影,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质量。
4.结论
上帝是公平的,当他为一个人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他打开一扇窗,而有的时候,灾害康复社会工作者就是引领残疾人找到那扇窗的引路人。笔者相信,在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灾害社会工作领域将会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最终书写出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陈锋,陈涛.发展性社会工作在地震灾后应对中的应用探讨——基于汶川地震后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之经验[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2):39-47.
[2]陈涛,杨锡聪,陈锋.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理论及实践[J].新视野,2018(04):62-68.
[3]周甜.无国界社工的十年灾害社会工作透视[J].中国社会工作,2018(16):28-29.
[4]陈实. 社会工作介入北川县T村防灾减灾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5]文军,吴越菲.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J].河北学刊,2016,36(05):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