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课堂有了兴趣那就自然而然会产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经过将近二十年在教育一线的实践与摸索,在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等方面有了一些心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关键词:兴趣;爱学生;小组合作;良好个性;成功体验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的孩子偷着玩游戏,老师教育家长管,都不起作用。大家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都是兴趣惹的祸。如果我们的学生对待学习也有这么大的兴趣,那老师家长该有多高兴。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摸索,有了自己的一些收获。
一、了解学生,心中有爱,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
2014年,我有幸参加了唐山市的骨干教师培训,在《名师启迪与骨干教师的成长》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有一个学生眼睛近视,但是家境贫困买不起眼镜,所以他就把硬纸壳剪成镜片的形状,然后扎上小孔,用它放在眼前聚光,还挺管用的。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站到他面前说:“这里面有西洋景吗?”此语一出,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当时这个学生尴尬得脸上如火烧一般。无奈,他只能用弯曲的食指替代“眼睛”,继续抄写。老师以为他不服管教,将他拉离座位面壁,以至于他再也不喜欢数学课了,最后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在老师眼里这是一件小事,过几天就可能忘了,但是这件事情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阴影。
育人先知人,了解和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了解才能尊重,只有了解才能正确施教。不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爱”是浅薄的“爱”,是不牢固的“爱”。要把“爱生”和“知生”作为教师同等重要的应尽职责。“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的爱不仅独特,而且具有神奇的魔力。对待学生不能一味地严厉与批评,不能吹毛求疵,必要的时候应多听听学生的想法,能善言导之,继而才能解决问题。
二、提倡小组学习,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以學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以相互帮助。我将全班学生每五人分成一个小组,在小组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职责,比如:一人为书面记录员、一人为口头汇报员、一人为策划员、一人为时间监督员,每个人各司其职,每两个星期轮换一次。这样,每个孩子各方面的才能都能得到锻炼。不仅如此,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地调动起来,有时在开展小组活动的时候,不需要老师去组织他们,他们自己就能把小组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
三、让学生学得简单易懂
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直观形象的知识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学生对实践操作十分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几个圆形物品和线,通过自己的测量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每位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主动地参与。可见,教师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学习情境是促使学习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数学教学不仅教人以知识,授人以智慧,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使人懂得如何做人,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各种数学公式、定理与证明以及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无一不是前人血汗的结晶,有些甚至要付出几代人大量艰辛的劳动。在学习中各种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容易的,需要辛勤的付出。在数学教学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使学生经受失败的考验,在挫折中不断总结,在“爬坡”中循序渐进。这样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和熏陶,就会使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百折不回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习的成功体验是数学学习的巨大动力,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教师要认真设计好语言、课堂提问等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到果子”,都能获得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成功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半扶半放地帮他们走向成功。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参考文献:
张倩.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2011(05).
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兴趣;爱学生;小组合作;良好个性;成功体验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的孩子偷着玩游戏,老师教育家长管,都不起作用。大家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都是兴趣惹的祸。如果我们的学生对待学习也有这么大的兴趣,那老师家长该有多高兴。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摸索,有了自己的一些收获。
一、了解学生,心中有爱,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
2014年,我有幸参加了唐山市的骨干教师培训,在《名师启迪与骨干教师的成长》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有一个学生眼睛近视,但是家境贫困买不起眼镜,所以他就把硬纸壳剪成镜片的形状,然后扎上小孔,用它放在眼前聚光,还挺管用的。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站到他面前说:“这里面有西洋景吗?”此语一出,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当时这个学生尴尬得脸上如火烧一般。无奈,他只能用弯曲的食指替代“眼睛”,继续抄写。老师以为他不服管教,将他拉离座位面壁,以至于他再也不喜欢数学课了,最后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在老师眼里这是一件小事,过几天就可能忘了,但是这件事情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阴影。
育人先知人,了解和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了解才能尊重,只有了解才能正确施教。不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爱”是浅薄的“爱”,是不牢固的“爱”。要把“爱生”和“知生”作为教师同等重要的应尽职责。“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的爱不仅独特,而且具有神奇的魔力。对待学生不能一味地严厉与批评,不能吹毛求疵,必要的时候应多听听学生的想法,能善言导之,继而才能解决问题。
二、提倡小组学习,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以學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以相互帮助。我将全班学生每五人分成一个小组,在小组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职责,比如:一人为书面记录员、一人为口头汇报员、一人为策划员、一人为时间监督员,每个人各司其职,每两个星期轮换一次。这样,每个孩子各方面的才能都能得到锻炼。不仅如此,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地调动起来,有时在开展小组活动的时候,不需要老师去组织他们,他们自己就能把小组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
三、让学生学得简单易懂
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直观形象的知识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学生对实践操作十分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几个圆形物品和线,通过自己的测量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每位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主动地参与。可见,教师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学习情境是促使学习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数学教学不仅教人以知识,授人以智慧,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使人懂得如何做人,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各种数学公式、定理与证明以及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无一不是前人血汗的结晶,有些甚至要付出几代人大量艰辛的劳动。在学习中各种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容易的,需要辛勤的付出。在数学教学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使学生经受失败的考验,在挫折中不断总结,在“爬坡”中循序渐进。这样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和熏陶,就会使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百折不回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习的成功体验是数学学习的巨大动力,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教师要认真设计好语言、课堂提问等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到果子”,都能获得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成功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半扶半放地帮他们走向成功。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参考文献:
张倩.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2011(05).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