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高考试题中的集合问题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查集合最基本的概念和性质. 这类题目往往涉及集合的元素、集合的运算等,可直接利用集合的相关知识求解.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对比和反衬手法可以说是古诗词鉴赏题中考查最多的艺术手法,它们看起来很相似,其实不一样。  【什么是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使双方都更加鲜明,从而突出主题的艺术手法。  比如2013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考查的《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诗歌仿写是近年来在高考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仿写题型,201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第7题就是典型一例。题目如下:  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仿写题一般有内容、形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的要求。这道题在内容要求上限制较少,除“月”“湖”“鱼”不能作
不同的命题词汇指向不同  现代文阅读常常要求同学们对文章中出现的人物进行赏析,盘点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卷,这类题目有不少:  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全国卷Ⅰ]  小说中守明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全国卷Ⅱ]  “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这句话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天津卷]  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广东卷
例: 已知f(x)=(3a-1)x 4a,x1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3) 已知函数f(x)=(3-a)x-3,x≤7,ax-6,x>7,数列{an}满足:an=f(n),n∈N*且{an}是递增数列,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由题意得a>1,4->0,4-×1 2≤a,  所以a>1,a7时,由于{an}是递增数列,所以ax-6递增
期刊
因式分解的公式和方法  常用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立方和及立方差公式等,如a3-b3=(a-b)(a2 ab b2),(a b c)2=a2 b2 c2 2ab 2bc 2ca.  常见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求根法、配凑法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关键均在于:整体观察,局部变形,瞧着走!  因式分解的应用  ● 解方程或不等式  例1 已知a>0,b>0,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