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关于这句话的理解,因为没有上下文,一直争议不断。蒋绍愚(2010)根据各种不同的解释及其支持者归纳出以下四类。
其一,攻击异端,这就有害了。(蔡节、程树德)
其二,攻治异端,这就有害了。(皇侃、朱熹)
其三,攻击异端,其害则止。(孙奕)
其四,攻治异端,其害则止。(焦循)
从以上归纳可以看出,历来的分歧主要涉及“攻”“异端”“斯”“害”“已”的语义和词类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根据古人和今人的研究分别作分析。
一、“异端”作何解
李敏(2012)对“异端”一词历来的解释做了大体上的归类,可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解释。
其一,将“异端”训为“他技小道”。
其二,将“异端”训为“异己”,进而具体引指为“诸子百家”“与己不同”可发源为何宴对“异端”注解。
其三,将“异端”训为“邪说”,特指佛家学说。这种看法见于朱熹的《论语集注》。”
其四,将“异端”训为“两端”。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引《说文解字》“耑,物初生之题也。端,直也”。又引《礼记·礼器》注“端,木也”,《孟子·公孙丑》注“端者,首也”。清戴震《东原集》中认为,“端,头也。凡事有两头谓之异端”。
《论语》中“异”共出现11次。除“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其余如下:
(1)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和……不同)
(2)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先进》)(其他的,别的)
(3)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先进》)(不同)
(4)诚不以富,以祗以异。(《颜渊》)(其他的,别的)
(5)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不同)
(6)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季氏》)(其他的,别的)
(7)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季氏》)(其他的,别的)
(8)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和……不同)(9)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子张》)(和……不同)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异”作修饰语都表他指,意思是“其他的、别的”。那么,李敏(2012)对“异端”一词历来归纳四种,分类二和三类不能成立。因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在汉朝,朱熹以今律古,附会“佛家学说”显然不正确。
分类一中把“异端”训为“他技小道”来自于“唯一介断断焉无他技。”(《公羊传·文公十二年傳》)何休注:“断断,诚一之貌也;他技,奇巧异端也。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又郑注《礼记·大学》:“断断,诚一之貌也。他技,异端之技也。”后来者依据此注解,以“异端”和“他技、小道”互训。蒋绍愚(2015):“在古代的字书和古书得注解中用‘A,B也’来表示的两个词,也未必是同义词。”“异端”和“他技、小道”互训,二者是中心变体相同还是非中心变体相同难以确定,我们只能说二者意义在此语境下可以互训,故分类一也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
至于“异端”作“两端”解,主要依据“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的孤例恐怕也难以成立。在《春秋左传》中“端”不仅有“两端”还有“一端”等,所以“端”可以训释为“方面”,那么“异端”就可以解释为“其他的方面”或“别的方面”。
二、“攻”是“治”还是“攻击”
有关“攻”字的词义,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作“治”。如何晏《论语集解》:“攻,治也。”皇侃《论语义疏》:“攻,治也。古人谓学为治,故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皆云治其书,治其经也。”朱熹《论语集注》:“范氏云:‘攻,专治也。故治木玉金石之工曰攻。’”钱穆《论语新解》也持此说。
“攻”的第二个意思是作“攻击”或“攻伐”。如孙奕《示儿编》:“攻如攻人之恶之攻。”毛奇龄《四书剩言》、程树德《论语集释》、李泽厚《论语今读》、傅佩荣《解读论语》等也认为“攻”应当为“攻击”。
“攻”的第三个意思是作“学习”“研究”。杨朝明《论语诠解》:“传统上,人们断句作:‘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攻习、学习’……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作‘功’。今从后者。”文选德《论语诠释》也认为如此。
高迎泽、张瑾(2013)根据“攻”是“治”还是“攻击”时带宾语的不同情况得出:“攻(攻击):V+O,V+于+O;攻(治):V+O。”从而进一步得出:“‘攻乎异端’是‘攻击异端’。”“攻”作“治”解,前人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周礼·考工记》中的条例。李宗长(1997):《考工记》以“攻”字领首的句子计九条,其中八条中的“攻”字训为“治”,只有“攻国之人众”之“攻”训为“攻击”。又引《四库全书总目》中关于《周礼》成书年代的问题,认为不足以作证。《说文解字》:“攻,击也。从攴,工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考工记》攻木、攻皮、攻金,注曰‘攻’犹‘治’也,此引伸之义。”同时根据统计,《论语》中“攻”共出现4例:
(1)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
(2)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3)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颜渊》)
除例(1)有争议外,其余三例都作“攻击”的意思,但“攻乎异端”的“攻”能否解释为“攻击”依旧无法成为确论。
在传统印象中,我们都认为孔子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圣人形象,孔子不会“攻伐”,只是强调“仁”和“礼”。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但这不能表现出孔子反对用“刑”来“攻伐”。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宪问》)这是一个孔子对不合乎“礼”的人进行的“讨伐”。《荀子·宥坐》、《史记·孔子世家》都记载了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诛杀少正卯的事件。这也是孔子对一个不合乎“礼”的人进行的“讨伐”。这种“攻伐”是在一种切中要害,而非“滥杀无辜”。“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也即强调“攻击”“异端”要切中要害,否则就会有害了。 结合高迎泽、张瑾(2013)对《左传》《诗经》等先秦文献中“攻”的统计调查,我们认为“攻乎异端”的“攻”可以理解为“攻击”“讨伐”。
三、“斯”是连词还是代词
高迎泽、张瑾(2013)分析:“斯”作为虚词在古汉语中一般认为有两种意思,一个是代词,一个是连词。如果“斯”是代词,指代“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斯/害也已”,“害”为动词;一种是“斯害也/已,“斯”修饰“害”,“害”是名词,“斯害”是定中结构。如果“斯”是连词,则“斯害也已”只能理解为“斯/害也已”,“害”是动词。根据统计,《论语》中出现“斯”共计71次,除去“斯害也已”剩余70次,其中“斯”作代词32次,连词38次,这看不出两者的区别。“斯害也已”的“斯”位于分句句首,《论语》中共计25次,根据分析位于分句句首的“斯”作代词4次,连词21次,所以“斯害也已”的“斯”极有可能是连词,可以译为“则”或“就”,那么“害”即为动词。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八佾》)
(2)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长》)
(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公冶长》)
(4)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5)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颜渊》)
(6)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尧曰》)
四、“害”和“已”的解释
谢明君、龚波(2012)提出“害”的解释与“已”有关:“伴随着对‘已’的理解的不同,对‘害’的理解其实也有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不是意义的不同,而是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当把‘已’理解為停止时,各家都将‘斯害’解释为‘其害’,‘害’是一个名词,意思是‘灾害、祸害、坏处’,‘其害’相当于英语的‘the harm’,在句中作主语;当把‘已’解释为语气词时,各家都将‘斯害’解释为‘那就有害’,‘害’的意思是‘有害’,相当于英语的‘harmful’,“害”的词性是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那我们先来看“已”。“也已”的“已”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认为“已”应作为“停止”,是动词。如孙奕《示儿编》、焦循《论语补疏》中“已,止也。不相悖,故害止也”。另一种认为“也已”做语气词,无实意。
根据统计,《论语》“也已”的次数是8次,除“斯害也已”其余7次如下: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3)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4)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泰伯》)
(5)遂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
(6)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7)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阳货》)
杨逢彬(2016):“也已,复合句末语气词。《论语》除这一句外,‘也已’凡14见(包括也已矣),均为句末复合语气词。”[10]32本文也认为如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还有一个关于“也已”的问题:
(1)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杨伯峻)
(2)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杨逢彬)
杨逢彬(2016):“句式同9.11相同‘末由也已’;‘末之’,没有(地方可)去;之,去;‘也已’为复合语气词。”“末由也已”是“末+V+也已”的结构格式,“也已”是复合语气词。而“末之也已”也是“末+V+也已”的结构,所以本文也认为“也已”是语气词。
另外,崔适《论语足征记》中引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已’下有‘矣’字。”根据统计,《论语》“也已矣”的次数是7次。
(1)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
(2)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先进》)
(4)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颜渊》)
(5)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颜渊》)
(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根据上文,“也己矣”全部为语气词。那么就可以确定“也已”或“也已矣都是复合句末语气词”。
结合分析可以确定“害”是动词,又根据“斯”也确定“害”是动词。所以可以肯定“斯害也已”的“害”就是动词,可以译为“有害”,这也就是蒋绍愚归纳的第一个解释:“攻击异端,这就有害了。”
综上所述,“攻”应当为“攻击”,“异端”为“其他的方面”或“别的方面”,“斯”为连词“则”或“就”,“害”为动词“有害”,“也已”为句末语气词。此句当释为“攻击其他方面(非要害),就会有害了。”
参考文献:
[1]蒋绍愚.读《论语》札记[J].中国语言学第4辑,2010(7).
[2]李敏.“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解梳理与辨证[J].大众文艺,2012(3).
[3]赵诚.甲骨文分类词典—卜辞分类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高迎泽,张瑾.“攻乎异端”解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6]李宗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小考[J].文献(读书札丛),1997(3).
[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9]谢明君,龚波.也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10]杨逢彬.论语新译新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作者简介:张根(1992-),河南南阳人,华南师范大学2016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一,攻击异端,这就有害了。(蔡节、程树德)
其二,攻治异端,这就有害了。(皇侃、朱熹)
其三,攻击异端,其害则止。(孙奕)
其四,攻治异端,其害则止。(焦循)
从以上归纳可以看出,历来的分歧主要涉及“攻”“异端”“斯”“害”“已”的语义和词类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根据古人和今人的研究分别作分析。
一、“异端”作何解
李敏(2012)对“异端”一词历来的解释做了大体上的归类,可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解释。
其一,将“异端”训为“他技小道”。
其二,将“异端”训为“异己”,进而具体引指为“诸子百家”“与己不同”可发源为何宴对“异端”注解。
其三,将“异端”训为“邪说”,特指佛家学说。这种看法见于朱熹的《论语集注》。”
其四,将“异端”训为“两端”。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引《说文解字》“耑,物初生之题也。端,直也”。又引《礼记·礼器》注“端,木也”,《孟子·公孙丑》注“端者,首也”。清戴震《东原集》中认为,“端,头也。凡事有两头谓之异端”。
《论语》中“异”共出现11次。除“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其余如下:
(1)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和……不同)
(2)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先进》)(其他的,别的)
(3)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先进》)(不同)
(4)诚不以富,以祗以异。(《颜渊》)(其他的,别的)
(5)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不同)
(6)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季氏》)(其他的,别的)
(7)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季氏》)(其他的,别的)
(8)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和……不同)(9)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子张》)(和……不同)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异”作修饰语都表他指,意思是“其他的、别的”。那么,李敏(2012)对“异端”一词历来归纳四种,分类二和三类不能成立。因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在汉朝,朱熹以今律古,附会“佛家学说”显然不正确。
分类一中把“异端”训为“他技小道”来自于“唯一介断断焉无他技。”(《公羊传·文公十二年傳》)何休注:“断断,诚一之貌也;他技,奇巧异端也。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又郑注《礼记·大学》:“断断,诚一之貌也。他技,异端之技也。”后来者依据此注解,以“异端”和“他技、小道”互训。蒋绍愚(2015):“在古代的字书和古书得注解中用‘A,B也’来表示的两个词,也未必是同义词。”“异端”和“他技、小道”互训,二者是中心变体相同还是非中心变体相同难以确定,我们只能说二者意义在此语境下可以互训,故分类一也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
至于“异端”作“两端”解,主要依据“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的孤例恐怕也难以成立。在《春秋左传》中“端”不仅有“两端”还有“一端”等,所以“端”可以训释为“方面”,那么“异端”就可以解释为“其他的方面”或“别的方面”。
二、“攻”是“治”还是“攻击”
有关“攻”字的词义,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作“治”。如何晏《论语集解》:“攻,治也。”皇侃《论语义疏》:“攻,治也。古人谓学为治,故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皆云治其书,治其经也。”朱熹《论语集注》:“范氏云:‘攻,专治也。故治木玉金石之工曰攻。’”钱穆《论语新解》也持此说。
“攻”的第二个意思是作“攻击”或“攻伐”。如孙奕《示儿编》:“攻如攻人之恶之攻。”毛奇龄《四书剩言》、程树德《论语集释》、李泽厚《论语今读》、傅佩荣《解读论语》等也认为“攻”应当为“攻击”。
“攻”的第三个意思是作“学习”“研究”。杨朝明《论语诠解》:“传统上,人们断句作:‘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攻习、学习’……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作‘功’。今从后者。”文选德《论语诠释》也认为如此。
高迎泽、张瑾(2013)根据“攻”是“治”还是“攻击”时带宾语的不同情况得出:“攻(攻击):V+O,V+于+O;攻(治):V+O。”从而进一步得出:“‘攻乎异端’是‘攻击异端’。”“攻”作“治”解,前人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周礼·考工记》中的条例。李宗长(1997):《考工记》以“攻”字领首的句子计九条,其中八条中的“攻”字训为“治”,只有“攻国之人众”之“攻”训为“攻击”。又引《四库全书总目》中关于《周礼》成书年代的问题,认为不足以作证。《说文解字》:“攻,击也。从攴,工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考工记》攻木、攻皮、攻金,注曰‘攻’犹‘治’也,此引伸之义。”同时根据统计,《论语》中“攻”共出现4例:
(1)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
(2)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3)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颜渊》)
除例(1)有争议外,其余三例都作“攻击”的意思,但“攻乎异端”的“攻”能否解释为“攻击”依旧无法成为确论。
在传统印象中,我们都认为孔子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圣人形象,孔子不会“攻伐”,只是强调“仁”和“礼”。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但这不能表现出孔子反对用“刑”来“攻伐”。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宪问》)这是一个孔子对不合乎“礼”的人进行的“讨伐”。《荀子·宥坐》、《史记·孔子世家》都记载了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诛杀少正卯的事件。这也是孔子对一个不合乎“礼”的人进行的“讨伐”。这种“攻伐”是在一种切中要害,而非“滥杀无辜”。“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也即强调“攻击”“异端”要切中要害,否则就会有害了。 结合高迎泽、张瑾(2013)对《左传》《诗经》等先秦文献中“攻”的统计调查,我们认为“攻乎异端”的“攻”可以理解为“攻击”“讨伐”。
三、“斯”是连词还是代词
高迎泽、张瑾(2013)分析:“斯”作为虚词在古汉语中一般认为有两种意思,一个是代词,一个是连词。如果“斯”是代词,指代“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斯/害也已”,“害”为动词;一种是“斯害也/已,“斯”修饰“害”,“害”是名词,“斯害”是定中结构。如果“斯”是连词,则“斯害也已”只能理解为“斯/害也已”,“害”是动词。根据统计,《论语》中出现“斯”共计71次,除去“斯害也已”剩余70次,其中“斯”作代词32次,连词38次,这看不出两者的区别。“斯害也已”的“斯”位于分句句首,《论语》中共计25次,根据分析位于分句句首的“斯”作代词4次,连词21次,所以“斯害也已”的“斯”极有可能是连词,可以译为“则”或“就”,那么“害”即为动词。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八佾》)
(2)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长》)
(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公冶长》)
(4)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5)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颜渊》)
(6)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尧曰》)
四、“害”和“已”的解释
谢明君、龚波(2012)提出“害”的解释与“已”有关:“伴随着对‘已’的理解的不同,对‘害’的理解其实也有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不是意义的不同,而是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当把‘已’理解為停止时,各家都将‘斯害’解释为‘其害’,‘害’是一个名词,意思是‘灾害、祸害、坏处’,‘其害’相当于英语的‘the harm’,在句中作主语;当把‘已’解释为语气词时,各家都将‘斯害’解释为‘那就有害’,‘害’的意思是‘有害’,相当于英语的‘harmful’,“害”的词性是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那我们先来看“已”。“也已”的“已”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认为“已”应作为“停止”,是动词。如孙奕《示儿编》、焦循《论语补疏》中“已,止也。不相悖,故害止也”。另一种认为“也已”做语气词,无实意。
根据统计,《论语》“也已”的次数是8次,除“斯害也已”其余7次如下: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3)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4)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泰伯》)
(5)遂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
(6)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7)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阳货》)
杨逢彬(2016):“也已,复合句末语气词。《论语》除这一句外,‘也已’凡14见(包括也已矣),均为句末复合语气词。”[10]32本文也认为如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还有一个关于“也已”的问题:
(1)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杨伯峻)
(2)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杨逢彬)
杨逢彬(2016):“句式同9.11相同‘末由也已’;‘末之’,没有(地方可)去;之,去;‘也已’为复合语气词。”“末由也已”是“末+V+也已”的结构格式,“也已”是复合语气词。而“末之也已”也是“末+V+也已”的结构,所以本文也认为“也已”是语气词。
另外,崔适《论语足征记》中引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已’下有‘矣’字。”根据统计,《论语》“也已矣”的次数是7次。
(1)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
(2)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先进》)
(4)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颜渊》)
(5)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颜渊》)
(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根据上文,“也己矣”全部为语气词。那么就可以确定“也已”或“也已矣都是复合句末语气词”。
结合分析可以确定“害”是动词,又根据“斯”也确定“害”是动词。所以可以肯定“斯害也已”的“害”就是动词,可以译为“有害”,这也就是蒋绍愚归纳的第一个解释:“攻击异端,这就有害了。”
综上所述,“攻”应当为“攻击”,“异端”为“其他的方面”或“别的方面”,“斯”为连词“则”或“就”,“害”为动词“有害”,“也已”为句末语气词。此句当释为“攻击其他方面(非要害),就会有害了。”
参考文献:
[1]蒋绍愚.读《论语》札记[J].中国语言学第4辑,2010(7).
[2]李敏.“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解梳理与辨证[J].大众文艺,2012(3).
[3]赵诚.甲骨文分类词典—卜辞分类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高迎泽,张瑾.“攻乎异端”解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6]李宗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小考[J].文献(读书札丛),1997(3).
[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9]谢明君,龚波.也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10]杨逢彬.论语新译新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作者简介:张根(1992-),河南南阳人,华南师范大学2016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