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校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建设“好人之城”为契机,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文明道德素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道德建设;培育养成;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近年来,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倾力落实沧州市建设“好人之城”的要求,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大力开展“道德校园”工程,始终发挥思想道德引领作用,形成了全校上下主动参与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等,为学校加快发展凝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国家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等数十项荣誉称号,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紧紧围绕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广大师生为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专建设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师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方略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文化建设和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把思想道德相关要求细化为具体规定,健全完善了师生行为规范,形成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核思想道德的制度环境。
(二)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形成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管理服务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发掘专业课程的道德文化内涵,注重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结合,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三)把“好人之城”要求融入师生日常生活。
坚实的道德根基是确保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学校围绕““好人之城”内涵,着力营造见贤思齐和向善向美的文明氛围,强调社会公德建设突出一个“爱”字,职业道德建设突出一个“诚”字,家庭美德建设突出一个“孝”字,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一个“仁”字,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思想道德建设生活化、具体化。按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基本要求,健全完善教师准则、学生守则等,使道德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校围绕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为重点,通过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党政高度重视,以体制机制强化师德建设。
我校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上级加强师德建设文件精神,加强师德制度建设,出台了学校师德建设规范,制定了教师管理条例、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每年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成立了专门的教师考核小组,将师德放在考核首位。加强教学督导,严格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制度,确保师德建設落实到位。
(二)注重宣传教育,用榜样力量激励教师群体。
坚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师德座谈会、典型事迹报告会、演讲、征文比赛等方式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情感和形象去影响学生,在汶川、玉树等抗震救灾活动中,累计捐款30余万元。我们注重发掘校内典型,让教师向身边的榜样学习,2013年,有27名教师参加了“沧州好人”评选。每年开展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对先进典型重点宣传,促进了师德建设。
(三)突出人文关怀,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我们从教师根本需求入手,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积极为教师个人发展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尽可能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使教师珍惜自己的职业,自觉地提高个人道德水平。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名师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工程”,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教师出版教材60余部,发表论文800余篇,获各级各类教科研奖85项。
(四)加强岗前培训,加强年轻教师培养。
每年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使新教师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感觉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引导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识与品德并重,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塑造优秀的人格,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通过培训,让新教师了解学校发展奋斗历程,知晓发展目标,激励他们爱校、爱生、爱国、爱社会主义,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信念、信仰和师德师风教育,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加强管理检查,完善检查监督机制。
大力倡导为人师表,严谨笃学,爱岗敬业,净化讲台,制定了可行的工作规范和条例,使教师工作有章可循。不断强化对教师道德行为的检查与监督,建立了对教师的检查和监督机制,更加重视学生对教师道德行为的反馈,以便掌握实际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把教书育人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使教师加强自身监督,加强自我教育,正确地看待、评价自我,不断进行自我改造和提高。
三、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青年学生道德素质 近年来,我校围绕“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人才素质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文明修身为导向,以道德建设为基础,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一)扎实推进铸魂育人工程。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强调修身立德与立志成才相结合,通过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沧州好人”报告会、医德医风与人文教育活动月和日常思想教育环节,大力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思政课、选读原著、专题报告、励志讲座、讨论交流、观看影像、社会调查、写读书心得和建立德育专题网站等,努力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育人的各个环节。
(二)扎实推进道德教育工程。
重点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内容和方式,建立学生思想道德档案,把学生思想道德表现与评优奖励结合起来。把每年10月定为全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月”;组织“好人之城、善如潮涌”道德讲堂活动,观看“德润狮城”——沧州好人之城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事迹视频;结合学校实际,每学期开展一次道德修身活动,同时建立了道德网,开展“网络道德大家谈”征文活动,在网上正面宣传和评论引导,营造文明道德网络空间。
(三)扎实推进文明修身工程。
围绕加强文明道德建设,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风尚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文明行为、文明素养为重点,以开展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在全校广泛开展了“十无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及“文明课堂”、“文明宿舍”、“文明考场”等六项文明工程建设。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修身、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涌现出许多先进事迹,营造了崇尚文明、守法誠信的校园风尚。沧州电视台、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多次报道我校文明创建情况。
(四)扎实推进爱心助学工程。
切实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落实贫困生助学贷款,加大对贫困生奖励力度,严格奖助学金申请、评选程序,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明礼诚信、励志成才的思想意识。每年开展“博爱一日捐”活动,近三年,全校师生捐赠新衣物1260件,捐款6.4万元;争取博爱助学资金10万元,资助贫困生450名。全校党员开展了和贫困生结对子活动,积极拓展扶贫帮困和勤工助学渠道,帮助更多的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
(五)扎实推进道德实践工程。
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创设了校园红十字会,现有会员8000余名,志愿者踊跃捐献骨髓、无偿献血、进农村、下社区。以弘扬传统道德主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大医精诚医专梦,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孝老爱亲、爱心互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了一系列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基层的多层面活动。近三年开展服务困难老人和孝老服务2400人次;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8000人次,使广大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用青春演绎精彩,用成绩回报社会。
(六)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工程。
高度重视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主题鲜明的道德教育活动。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和阳光体育运动。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自救教育和禁烟禁毒等方面教育。同时,每年认真组织三好学生、学习优异奖评定、奖学金评定和优秀团员、先进集体的评选表彰等工作。
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积极实践,进一步健全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机制、围绕强化“四德”建设,重点抓好“公民道德大讲堂”活动,全面提升师生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积极推进”三位一体”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努力为建设“好人之城”做出积极贡献。
基金项目:本篇文章属于2014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立项课题—《“沧州好人”效应对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201421。
关键词:高职院校;道德建设;培育养成;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近年来,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倾力落实沧州市建设“好人之城”的要求,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大力开展“道德校园”工程,始终发挥思想道德引领作用,形成了全校上下主动参与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等,为学校加快发展凝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国家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等数十项荣誉称号,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紧紧围绕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广大师生为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专建设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师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方略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文化建设和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把思想道德相关要求细化为具体规定,健全完善了师生行为规范,形成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核思想道德的制度环境。
(二)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形成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管理服务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发掘专业课程的道德文化内涵,注重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结合,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三)把“好人之城”要求融入师生日常生活。
坚实的道德根基是确保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学校围绕““好人之城”内涵,着力营造见贤思齐和向善向美的文明氛围,强调社会公德建设突出一个“爱”字,职业道德建设突出一个“诚”字,家庭美德建设突出一个“孝”字,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一个“仁”字,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思想道德建设生活化、具体化。按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基本要求,健全完善教师准则、学生守则等,使道德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校围绕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为重点,通过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党政高度重视,以体制机制强化师德建设。
我校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上级加强师德建设文件精神,加强师德制度建设,出台了学校师德建设规范,制定了教师管理条例、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每年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成立了专门的教师考核小组,将师德放在考核首位。加强教学督导,严格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制度,确保师德建設落实到位。
(二)注重宣传教育,用榜样力量激励教师群体。
坚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师德座谈会、典型事迹报告会、演讲、征文比赛等方式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情感和形象去影响学生,在汶川、玉树等抗震救灾活动中,累计捐款30余万元。我们注重发掘校内典型,让教师向身边的榜样学习,2013年,有27名教师参加了“沧州好人”评选。每年开展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对先进典型重点宣传,促进了师德建设。
(三)突出人文关怀,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我们从教师根本需求入手,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积极为教师个人发展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尽可能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使教师珍惜自己的职业,自觉地提高个人道德水平。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名师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工程”,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教师出版教材60余部,发表论文800余篇,获各级各类教科研奖85项。
(四)加强岗前培训,加强年轻教师培养。
每年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使新教师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感觉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引导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识与品德并重,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塑造优秀的人格,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通过培训,让新教师了解学校发展奋斗历程,知晓发展目标,激励他们爱校、爱生、爱国、爱社会主义,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信念、信仰和师德师风教育,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加强管理检查,完善检查监督机制。
大力倡导为人师表,严谨笃学,爱岗敬业,净化讲台,制定了可行的工作规范和条例,使教师工作有章可循。不断强化对教师道德行为的检查与监督,建立了对教师的检查和监督机制,更加重视学生对教师道德行为的反馈,以便掌握实际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把教书育人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使教师加强自身监督,加强自我教育,正确地看待、评价自我,不断进行自我改造和提高。
三、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青年学生道德素质 近年来,我校围绕“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人才素质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文明修身为导向,以道德建设为基础,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一)扎实推进铸魂育人工程。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强调修身立德与立志成才相结合,通过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沧州好人”报告会、医德医风与人文教育活动月和日常思想教育环节,大力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思政课、选读原著、专题报告、励志讲座、讨论交流、观看影像、社会调查、写读书心得和建立德育专题网站等,努力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育人的各个环节。
(二)扎实推进道德教育工程。
重点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内容和方式,建立学生思想道德档案,把学生思想道德表现与评优奖励结合起来。把每年10月定为全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月”;组织“好人之城、善如潮涌”道德讲堂活动,观看“德润狮城”——沧州好人之城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事迹视频;结合学校实际,每学期开展一次道德修身活动,同时建立了道德网,开展“网络道德大家谈”征文活动,在网上正面宣传和评论引导,营造文明道德网络空间。
(三)扎实推进文明修身工程。
围绕加强文明道德建设,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风尚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文明行为、文明素养为重点,以开展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在全校广泛开展了“十无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及“文明课堂”、“文明宿舍”、“文明考场”等六项文明工程建设。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修身、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涌现出许多先进事迹,营造了崇尚文明、守法誠信的校园风尚。沧州电视台、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多次报道我校文明创建情况。
(四)扎实推进爱心助学工程。
切实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落实贫困生助学贷款,加大对贫困生奖励力度,严格奖助学金申请、评选程序,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明礼诚信、励志成才的思想意识。每年开展“博爱一日捐”活动,近三年,全校师生捐赠新衣物1260件,捐款6.4万元;争取博爱助学资金10万元,资助贫困生450名。全校党员开展了和贫困生结对子活动,积极拓展扶贫帮困和勤工助学渠道,帮助更多的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
(五)扎实推进道德实践工程。
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创设了校园红十字会,现有会员8000余名,志愿者踊跃捐献骨髓、无偿献血、进农村、下社区。以弘扬传统道德主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大医精诚医专梦,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孝老爱亲、爱心互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了一系列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基层的多层面活动。近三年开展服务困难老人和孝老服务2400人次;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8000人次,使广大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用青春演绎精彩,用成绩回报社会。
(六)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工程。
高度重视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主题鲜明的道德教育活动。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和阳光体育运动。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自救教育和禁烟禁毒等方面教育。同时,每年认真组织三好学生、学习优异奖评定、奖学金评定和优秀团员、先进集体的评选表彰等工作。
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积极实践,进一步健全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机制、围绕强化“四德”建设,重点抓好“公民道德大讲堂”活动,全面提升师生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积极推进”三位一体”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努力为建设“好人之城”做出积极贡献。
基金项目:本篇文章属于2014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立项课题—《“沧州好人”效应对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