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是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相对稳定可迁移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个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本文基于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了解,针对他们自主学习的现状问题及培养策略做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自主学习;现状;培养策略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后天外界因素的干预加以引导和培養。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能力,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积累与技能的掌握而习得。个体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到自主学习的实践这一过程非常复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 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问题
1. 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小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他们能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计划,善于反思和调整。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处于“师主状态”,他们通常会按部就班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倦怠感,对学习稀里糊涂,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2. 思维能力和元认知监控力不足
认知发展阶段论指出,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和逻辑性思维,但发散思维还远远不够。学生的“师主”意识强烈,面对学习困难,他们不去思考并等待老师的反馈。当“拿来主义”变成理所应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立马就捉襟见肘。此外,小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监督和控制能力,即元认知监控力还不明显,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习表现偏离预期目标时,并不善于通过自我监控来实现对原因的分析和调整,普遍缺乏主动调节自己学习活动的意识。
3. 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意识薄弱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己具有成功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它的强弱影响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的知识从直观变为抽象,难度随之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整体在下降,自信心不足的人数在增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缺乏信心。归因意识薄弱的学生则会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差,或者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些不可控因素,这容易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影响自主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4. 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干预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教材的内容组织和课堂管理方式等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单一教学模式,框死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导致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独立思考问题。家长们过多的管制和约束,也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和选择,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无形中被削弱,长此以往,容易让他们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1. 注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形成学习策略教学
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自然而然会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去。在完成一阶段的学习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同化顺应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利于掌握知识。
2. 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变式训练,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有效迁移。指导学生学会管理支配学习时间,结合自身能力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在不同程度上鼓励孩子坚持执行自己的时间管理策略,实现有效自我监控。如果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需要具备独立进行认真思考的意识,以此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提升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学生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引导他们结合自身长处设置适合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掘自己的优点。教学中采取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凭经验和能力来获取“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成功。指导学生客观地对自己的进步作能力和努力方面的归因,让其明确自己对数学学习是可控的,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情感认知。
4. 减少外部干扰因素,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小学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实施。学校要抓好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帮助学生在学习上从“他主”变为“自主”。学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自由、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健康的社会环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积极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让学生养成敢于表达,善于表达,敢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黄金阶段,学校教育义不容辞要落实好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立足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艳玲.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硕论文,2009.
[2]赵宏等.成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
[3]徐敏,方朵.核心素养背景下南京市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现状及其建议[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6).
[4]张丽霞.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5]邓丽.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博硕论文,2014.
[6]蒋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以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D].苏州大学博硕论文,2014.
[7]王桂珍等.职高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作者简介:
陆晓兰,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自主学习;现状;培养策略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后天外界因素的干预加以引导和培養。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能力,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积累与技能的掌握而习得。个体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到自主学习的实践这一过程非常复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 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问题
1. 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小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他们能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计划,善于反思和调整。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处于“师主状态”,他们通常会按部就班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倦怠感,对学习稀里糊涂,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2. 思维能力和元认知监控力不足
认知发展阶段论指出,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和逻辑性思维,但发散思维还远远不够。学生的“师主”意识强烈,面对学习困难,他们不去思考并等待老师的反馈。当“拿来主义”变成理所应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立马就捉襟见肘。此外,小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监督和控制能力,即元认知监控力还不明显,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习表现偏离预期目标时,并不善于通过自我监控来实现对原因的分析和调整,普遍缺乏主动调节自己学习活动的意识。
3. 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意识薄弱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己具有成功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它的强弱影响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的知识从直观变为抽象,难度随之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整体在下降,自信心不足的人数在增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缺乏信心。归因意识薄弱的学生则会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差,或者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些不可控因素,这容易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影响自主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4. 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干预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教材的内容组织和课堂管理方式等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单一教学模式,框死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导致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独立思考问题。家长们过多的管制和约束,也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和选择,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无形中被削弱,长此以往,容易让他们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1. 注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形成学习策略教学
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自然而然会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去。在完成一阶段的学习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同化顺应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利于掌握知识。
2. 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变式训练,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有效迁移。指导学生学会管理支配学习时间,结合自身能力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在不同程度上鼓励孩子坚持执行自己的时间管理策略,实现有效自我监控。如果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需要具备独立进行认真思考的意识,以此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提升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学生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引导他们结合自身长处设置适合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掘自己的优点。教学中采取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凭经验和能力来获取“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成功。指导学生客观地对自己的进步作能力和努力方面的归因,让其明确自己对数学学习是可控的,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情感认知。
4. 减少外部干扰因素,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小学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实施。学校要抓好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帮助学生在学习上从“他主”变为“自主”。学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自由、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健康的社会环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积极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让学生养成敢于表达,善于表达,敢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黄金阶段,学校教育义不容辞要落实好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立足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艳玲.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硕论文,2009.
[2]赵宏等.成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
[3]徐敏,方朵.核心素养背景下南京市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现状及其建议[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6).
[4]张丽霞.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5]邓丽.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博硕论文,2014.
[6]蒋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以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D].苏州大学博硕论文,2014.
[7]王桂珍等.职高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作者简介:
陆晓兰,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