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读经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学习经典,可以培养孩子孝顺父母,热爱祖国,增加词汇量,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对孩子的背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经典诵读是“文化立校”理念下的特色教学行为,有利于建立小学生的精神家园和打造书香校园,使小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求知,实现“全人全面”的和谐发展。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方法策略在于:明确意义,确立理念,完善机构;实现经典诵读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间。
关键词: 小学教育 经典诵读 概念意义 方法策略
一、经典诵读的概念及意义
经典在英文中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的、最具代表性、最完美的作品。在我国,经典的“经”指的是《四书五经》;“典”的本义指《老子》、《庄子》等文化典籍;现今所说的“经典诵读”这个概念也叫中西文化导读、古诗文诵读。适合小学阶段诵读的篇目包括《百家姓》、《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弟子规》、《道德经》等,开展读经教育的目的可以援引宋代宿儒张横渠的四句话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大平,即教孩子先修身,继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展读经教育的目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读经教育应该纳入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研究之列,这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经典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力量不可小视。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培养孩子们孝顺父母,热爱祖国,增加词汇量,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对孩子的背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正如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所说的:“儿童个体智力发展史是人类种系智力发展史的缩影。”
二、经典诵读的意义
首先,经典诵读是“文化立校”理念下的特色教学行为。为营造校园文化特色和氛围,经典诵读在小学常常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孩子来说,就相当于一种文言文的启蒙教育,弥补了当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不足。小学生坚持参与经典诵读,可以增强语言文化功底,积淀文学底蕴,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奠定知识和能力上的基础,还可以增加他们在史地、天文、艺术、常识各方面的知识。
其次,经典诵读让孩子品读经典文化韵味,聆听先哲教诲,在诵读氛围里,有利于建立小学生的精神家园和打造书香校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当孩子们把金色时光用在接受传统美德熏陶上时,就可以有效远离不良网络,告别光怪陆离的视听虚拟世界,树立高雅的情趣和高远的志向。
再次,经典诵读内容彰显了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汉语、诵读经典的兴趣日益升温。诵读经典可以直接品味到传统文化的生动,获得礼义孝道的点染,增强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精神,使小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求知,实现“全人全面”地和谐发展。
三、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策略
(一)明确意义,确立理念,完善机构。
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育人的关键。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成长的意义,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把经典诵读作为校本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中,长抓不懈、卓有成效地开展诵读,探索一条符合本校情况的经典诵读的路子;成立健全的组织机构:由校领导——优秀语文教师——校本教师——音乐教师组成;明确分工:语文教师、校本教师教授内容,音乐教师深入班级教节奏和动作;学校制订具体诵读方案,并认真贯彻,做到“三定”:定时间、定教师、定教材;“三有”:二年级以上有摘抄本,学校有检查测评效果措施,每学期学校有一次集中展示活动。
(二)经典诵读形式的多样化。
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背诵很难让他们接受。因此,经典诵读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
1.采用集体读、指名读、接龙读、男女对读、竞赛读、传悄悄话等形式。在读经过程中,不时地给学生竖起大拇指,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或者给读得好的小组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信心十足。
2.将传统游戏“击鼓传花”、“抢椅子”等儿童喜欢的游戏编入读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背,给读经活动增添乐趣和动力。
3.安排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语文活动课,如“漫游古诗园”、“经典考级”等,还可以组织开展赛诗会、读书节等活动,让学生展示才能和特长,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领域。
(三)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
每天早晨,老师走进教室带领学生读经,保证每天的20分钟早晨读经时间;课前1分钟、放学离校前等零散时间,也是读经的最佳时间。老师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朗读古诗或朗读一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因为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有限,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尽量做到见缝插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方法,我们就可以采用。
总之,及早地让儿童诵读经典,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使经典在其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反刍、发酵、潜移默化,这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 小学教育 经典诵读 概念意义 方法策略
一、经典诵读的概念及意义
经典在英文中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的、最具代表性、最完美的作品。在我国,经典的“经”指的是《四书五经》;“典”的本义指《老子》、《庄子》等文化典籍;现今所说的“经典诵读”这个概念也叫中西文化导读、古诗文诵读。适合小学阶段诵读的篇目包括《百家姓》、《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弟子规》、《道德经》等,开展读经教育的目的可以援引宋代宿儒张横渠的四句话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大平,即教孩子先修身,继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展读经教育的目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读经教育应该纳入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研究之列,这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经典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力量不可小视。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培养孩子们孝顺父母,热爱祖国,增加词汇量,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对孩子的背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正如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所说的:“儿童个体智力发展史是人类种系智力发展史的缩影。”
二、经典诵读的意义
首先,经典诵读是“文化立校”理念下的特色教学行为。为营造校园文化特色和氛围,经典诵读在小学常常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孩子来说,就相当于一种文言文的启蒙教育,弥补了当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不足。小学生坚持参与经典诵读,可以增强语言文化功底,积淀文学底蕴,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奠定知识和能力上的基础,还可以增加他们在史地、天文、艺术、常识各方面的知识。
其次,经典诵读让孩子品读经典文化韵味,聆听先哲教诲,在诵读氛围里,有利于建立小学生的精神家园和打造书香校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当孩子们把金色时光用在接受传统美德熏陶上时,就可以有效远离不良网络,告别光怪陆离的视听虚拟世界,树立高雅的情趣和高远的志向。
再次,经典诵读内容彰显了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汉语、诵读经典的兴趣日益升温。诵读经典可以直接品味到传统文化的生动,获得礼义孝道的点染,增强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精神,使小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求知,实现“全人全面”地和谐发展。
三、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策略
(一)明确意义,确立理念,完善机构。
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育人的关键。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成长的意义,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把经典诵读作为校本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中,长抓不懈、卓有成效地开展诵读,探索一条符合本校情况的经典诵读的路子;成立健全的组织机构:由校领导——优秀语文教师——校本教师——音乐教师组成;明确分工:语文教师、校本教师教授内容,音乐教师深入班级教节奏和动作;学校制订具体诵读方案,并认真贯彻,做到“三定”:定时间、定教师、定教材;“三有”:二年级以上有摘抄本,学校有检查测评效果措施,每学期学校有一次集中展示活动。
(二)经典诵读形式的多样化。
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背诵很难让他们接受。因此,经典诵读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
1.采用集体读、指名读、接龙读、男女对读、竞赛读、传悄悄话等形式。在读经过程中,不时地给学生竖起大拇指,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或者给读得好的小组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信心十足。
2.将传统游戏“击鼓传花”、“抢椅子”等儿童喜欢的游戏编入读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背,给读经活动增添乐趣和动力。
3.安排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语文活动课,如“漫游古诗园”、“经典考级”等,还可以组织开展赛诗会、读书节等活动,让学生展示才能和特长,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领域。
(三)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
每天早晨,老师走进教室带领学生读经,保证每天的20分钟早晨读经时间;课前1分钟、放学离校前等零散时间,也是读经的最佳时间。老师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朗读古诗或朗读一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因为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有限,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尽量做到见缝插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方法,我们就可以采用。
总之,及早地让儿童诵读经典,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使经典在其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反刍、发酵、潜移默化,这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