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把兴趣爱好经营成一项事业。
在由《中外管理》发起主办的首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上摘得桂冠的南通富美服饰公司(以下简称“富美”),其董事长孙建华,就是这样一位幸运儿。创业二十余载,他默默深耕着--自己戏称“头等大事”的小众行业:帽子,从20平方米、四五个人的“作坊”起家,带领团队一步步做成全国品类最全、最具文化与艺术内核,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能型帽饰企业。
帽子行业,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可以产生巨无霸的地方。而孙建华对于“做大”也并无冲动。他喜欢“按自己的节奏自由生长”,坚信“任何行业都可以做好并极致生根”。
而对于“永争一流”,孙建华又有着一股难以克制的执念——坚持差异化,用艺术和美,为冰冷的工业制造注入灵魂,做出一些真正能够触动内心的东西,成为帽子行业人人称羡的翘楚。
“我不希望在帽子界,第一的事情让别人先完成……理想是做全球帽子品牌的整合者,‘为未来收藏今天’,给所有爱帽子的人一个因爱而结缘的地方。”孙建华的情怀别人不一定懂,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给世界一个惊喜,与有缘人分享快乐——这就是他的价值观。
1996年,孙建华创建富美,从外贸做起,给阿玛尼、G-star等大品牌做贴牌生产。
随后,孙建华发现,做代工、OEM,永远无法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于是,从1998年开始,富美选择从布帽打样间做起,坚持自己设计,并把积累的经验逐渐应用到工厂中。2004年,富美终于有了自己的设计师团队,并迅速扩充针织帽、草帽、呢毡帽、运动帽等全品类生产线。4年后,富美的自有品牌——帽仕汇HATTERS’ HUB,在上海成立。
“据我所知,帽子行业是没有排名的,如果硬要排出个名次来,那就是按照营业额,但是很多企业的营业额是保密的……坦白讲,论市场规模,富美并不是业内最大的,之所以被有些同行列为标杆,或许因为我们把文化艺术和帽子结合得比较好。”孙建华这样告诉《中外管理》。
孙建华坦言:我本身喜欢文化、艺术,也常去博物馆和艺术馆看展览……文化要的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有些艺术品你不需要懂,看了之后能够震撼心灵就可以了。慢慢地,对于艺术和文化,你就有了发言权,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艺术感觉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为“冰冷制造”注入一些人性温度。
在此理念之下,酷爱艺术,又“玩性不减”的孙建华开启了自己的“帽子收藏之旅”。
孙建华在全国各地到处飞,每到一个地方就停下来玩儿两天。有一次,在天津某市场,他发现了一顶民国时期的帽子,就兴奋地到处问:有没有老帽子,有没有老帽子?
除了发现宝贝的兴奋之情,让孙建华心驰神往的,不仅是那一顶顶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帽子,还有帽子背后隐藏的历史故事,以及传递出来的生活态度。
不仅限于国内,孙建华还隔三差五地往国外跑,法国、日本、意大利……淘回来的藏品也越来越多。而且出手越来越阔绰,少则几千块,多则几十万、上百万。
为了更好地存放这些“宝贝”,孙建华顺势打造了一个专属于帽子的博物馆——“中国国际帽饰艺术中心”。不知不觉间,他为这座国内品类最齐全的博物馆,已经投入了三四千万元。
走入孙建华的博物馆,古今中外的帽子,在绚丽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从久远的辽代高翅铜銮金女冠到清代的银点翠七凤冠,再到现当代设计名家的经典之作;从巴拿马草帽到印第安鹰羽帽,再到中国各民族的帽饰;从各类帽架、帽盒到顶戴花翎、眉勒,再到各色荷包、暖耳、云肩……350平方米的艺术大厅里,来自世界各地、仅占他十分之一收藏的近400件精品帽饰汇聚一堂,潜移默化地传递着这家制造业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不仅收藏老的帽子,也是在为未来收藏今天。”孙建华说,“为未来收藏今天”这句话,出自一位收藏界老艺人,他听了之后赞同不已。他觉得富美今天做的很多事情,在50、100年之后依然是有价值的,而富美就是在做世界帽子歷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
“我们还将整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和国家级民间工艺大师,用他们的传统技艺演绎帽饰,并做全球巡展。此举将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首创!”孙建华满怀激情地告诉《中外管理》。
结合博物馆,富美还主导了中国国际帽子设计大赛,以及中国帽子节。这也是富美差异化竞争的体现,孙建华希望借此机会,传播帽饰文化,整合全球资源。
“第一次比赛是2008年在江苏省内举办的,2012年又办了一次……好的服装设计师其实不难找,稀缺的是帽子设计师,所以,我们想通过帽子设计大赛发掘一些潜力选手;而帽子节,可以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帽子的重要性,提升富美在整个服饰品行业中的地位。”孙建华道出了深耕帽子文化的用意,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公司的行业影响力。
事实上,目前国外市场已占到富美业务的3/4。相比国内,国外更看重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博物馆对未来公司国际地位的建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当第一个客户开始合作时,我们就拼命发展第二、第三、第四位客户了。”但创业初期,富美在帽子行业确实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对于外资品牌,富美只有仰视的份儿。
但孙建华的一招,让公司开始有了起色。
孙建华觉得,高档店铺吸引高大上的客户,普通店铺吸引一般的客户,像富美初期的这种“小摊位”,吸引的往往是追求个性化的小客户。所以,富美尽量在产品上做到差异化,以另辟蹊径。“那时的客户大多都有自己的设计,但我们依然坚持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打样后推荐给他们。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设计,给客户新鲜感。”
在这个策略下,开始有一小部分客户出于“喜欢”,纷纷向富美投来了橄榄枝。
随后,孙建华又带着团队先后到美国、日本参加展会,积累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客户资源。
截至目前,富美的业务还是以出口为主。鉴于孙建华本人较强的风险意识,其早在10年前就设计了一个相对均衡的出口市场分布:日韩、欧洲、北美各占1/3——此举无疑具有前瞻性,也为富美出口业务长期稳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尽管远销日韩、欧美等国际市场,但孙建华并没有放弃对国内帽子市场的开拓。从2015年开始,他不断给公司高层灌输:“富美要大力开发国内市场,争取国内市场份额占到总营收的1/4左右。”孙建华坚信,通过5-10年的持续打造,国内市场将大有可为。
令孙建华本人也没有预料到的是,均衡合理的国内外市场布局,让富美在随后的“中美贸易战”中显露了优势。
“‘中美贸易战’刚打起来时,我把其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设想得很悲观,比如营业额会不会大幅下滑,资金链会不会受到影响?但实际情况远比我想的要好得多。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如果没有国内市场的强力支撑,富美总体业务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孙建华不无庆幸地说道,“这说明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之后,国内帽饰市场开始升温,尤其在经济内循环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富美服饰CEO李芳告诉《中外管理》:海内外市场布局的重新调整,正是富美成立以来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其效果,也是显著的。
李芳分析说:从1996年公司成立到2020年疫情之前,富美整体发展一直都很稳健,平均每年都有15%的增长。虽然近两年没有达到15%的增长预期,但刨去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实际上依然做到了整体可持续增长。“这足见富美当时北美、欧洲、日韩市场均分的战略,以及果断调整‘重仓’国内市场等决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李芳说。
隐形冠军的特质之一,就是不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相当于把企业置于双重保险箱之中。同时,面对市场变化,及时在存量中找增量,摸索出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
比如,富美在全球市场布局明确之后,继续调整了相关业务线。2021年,富美增设了ODM板块,并力争在未来十年做到OEM、OBM、ODM三大板块各占1/3”
“严格控制各业务线占比,是企业建立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家做任何生意都要想办法占据主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风险意识。”孙建华阐释说,“在富美,即便是最大客户的业务占比,也不会超过15%。因为正常来讲,富美每年的营业额都会增长15%,就算一个客户突然不合作了,也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但如果一个客户的业务量占到总营业额的25%以上,一旦合作崩盘,企业就会受影响。如果占比再达到50%以上,合作失败就会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得益于市场开拓和研发设计能力的不断提升,富美平均每年都有1500万顶帽子出口日韩、欧洲、北美,年销售额近4个亿。
从商业模式上说,富美早已从最初的只做贸易,发展到现在的“品牌+贸易+工厂”模式。其产品不仅覆盖针织帽、布帽、草帽、毡帽、运动帽全品类,又拥有全渠道的优势——既与阿玛尼等大品牌合作,也借用名创优品等快时尚及其他设计师品牌的渠道。
所以,富美的市场布局,的确比任何帽饰企业都要均衡,这无形当中也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近10年来,富美中国市场的业务,进展得还算顺利,只是国内同行们习惯把价格压得很低,导致内销平均利润率远低于外销。同时我发现国内市场有一个明显特点——付款方面普遍不如国外。”孙建华同时希望中国企业应该以良好的付款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有时订单如期完成后,应收款迟迟收不上来——这种现象在供应链繁杂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并不鲜见,“催账难”成了很多企业掌门人内心的隐痛。对此,孙建华有着自己的一套应对之策。
比如说某客户欠富美30万美元,孙建华会告诉他:“你付我5万美元,我给你一个3万美元的提单;你再付我3万美元,我再给你一个2万美元的提单。”“用这个办法,我们在国外几乎没有什么坏账。”孙建华笑言。而这一招,也是他从一位国外朋友那里学来的。
在孙建华看来,做企业,如果老是让客户欠自己的钱,不得不满世界地追账,本身就很“low”。做人做事都要讲一个尊严,就像富美的使命——“要做帽子行业令人尊敬的引领者”。而要让人尊敬,一方面是不能拖欠别人的钱,另一方面,属于自己的钱,就必须及时收回来。“赚多赚少是另一回事,就怕钱砸在外边。”
“孙总定下的规则是:但凡付款逾期60天以上,不管再大的客户,都不会再与之合作,这是原则。按时付款是合作的前提。这么多年来,我们所有合作的客户中,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很少有款项收不回来的时候。”富美轮值总经理刘月华告诉《中外管理》。
因为感同身受,富美也尽可能地避免拖欠上游供应商的款项。
“如果富美在某个业务链条上,发生付款延期的事情,一旦电话打到我这里,我会第一时间通知财务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所有涉及到的人,都要跟对方说‘对不起’。因为,做企业如同做人,诚信是不能触碰的底线。”孙建华说。
刘月华如此阐释孙建华的理念:“正因为富美不希望客户拖欠自己的款项,所以也会用同样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外包加工的款项,我们更是要求严格,富美的付款速度可以说做到了最快,在行业内都是有口皆碑的。”
从对待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态度上,我们就能看出,富美的一个文化内核——信用为上、严于律己注重责任。
赢得了客户的心,也就赢得了市场。从长远看,富美此举可谓事半功倍。“利润不是经营的目标,而是经营好人心的结果”——这是孙建华创业20余年的一个深切感悟。“真正让客户满意了,让他们感动了,怎么可能没有利润?”孙建华反问道。
很多时候,孙建华的初衷简单而质朴,他只想把事情做好、让客户开心,认可自己的经营理念、认可自己的为人……最终他收获的,是公司业绩的连年增长,利润喜人。
不管做任何行业,真正赢得了客户的心,就赢得了市场,最后自然就会有利润。这也是富美的隐形冠军特质之一,不急功近利,做好自己的本分,饱吸阳光,静待花开。
尽管富美在文化软实力、市场布局,以及付款诚信度等方面建立了一定的优势和口碑,但其也丝毫不掩饰当下面临的短板——供应链生产方面的滞后。
刘月华直言:供应链生产,是富美整个流程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对我们而言,前端市场开拓得再好,后端生产如果守不住,也是徒劳的,因为产品品质是最重要的。”
富美的产品品类繁杂,自有品牌相对较少,70%的业务都要在外部的加工厂整合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产销协同存在一定的脱节。
刘月华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富美的供应链生产就像一个陀螺,一直在转,生产负责人很少主动停下来思考:流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以后该怎么优化调整?”
所以刘月华觉得,当务之急是,提升对生产流程优化的重视度,及时总结出一个流程技术方面的“套路”,使之更加顺畅、少出纰漏。“产销平衡将是今后我们重点突破的一项工作。”
于是,2020年2月,孙建华向所有业务高层提了一个方向——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情况,富美急需引入“订单快速反馈机制”,即从业务部门接单,到采购、生产的一整套快速反馈机制——这是一个完全区别于正常订单而形成的全新产业链。
富美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完全为了应付一部分快速订单的需求,而是希望这种机制在组织运行中越来越常态化。因为,当一个企业慢慢变大时,很多流程环节都会变得冗长、拖沓,“订单快速反馈机制”将促使组织运转变得敏捷而高效,更加有利于小单位作战。
孙建华说,疫情期间富美推出的“订单快速反馈机制”,也称为“24小时-15天快速反应机制”,未来富美将打造24小时至15天交货的快速反应链。哪些订单可以一天之内出货,哪些需要2-3天、7天、15天,他们都一一做了样本。而目的只有一个:提升制造效率。
显然,这套机制具体落地并不容易。李芳坦言:“訂单快速反应机制”不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体系或系统的问题。表面看,所谓“订单的快速反应”,无非就是把交货周期从45天提升至15天,甚至是24小时之内,但背后离不开整个流程链条的通力配合,而且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建立统一的效率意识才可以。
具体来说,对富美的业务部门而言,怎样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领悟客户的需求,或当客户要求做到A,自己做不到时,怎么引导客户接受A+或A-?对采购部门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供应商,找到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优质面料?这些都需要每一个链条、每一个节点都做到极致。
“永远不要说不可能,而是要去想怎么办才有可能!”这是孙建华经常向富美员工强调的一句话。
在孙建华看来,24小时交货并非易事,但富美完全可以做到。他给《中外管理》算了一笔细致的“时间账”:“比如,某个客户要定制‘30%羊绒和+20%尼龙’的帽子,富美只需保证原材料永远是现成的,到时临时打版耗时1个小时,接着机械生产再耗时两个小时,如果客户非要加一个商标,再耗时两个小时,或者客户还要求做一些绣花之类的装饰,那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所以,24小时出货听着很可怕,但很多事情只要多努力一点就成功了。做企业,如果不想着怎么提升统筹能力、怎么提高生产效率,凭什么在市场中存活下去?这就是企业的使命——活着就要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孙建华感慨道。
对孙建华来说,创新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像众多“隐性冠军”企业的老板一样,他在公司的核心事务上保持着事必躬亲的习惯。公司的设计创意亮点也有部分出自于孙建华,而他不视之为一种“工作”,而是一种爱好。“因为我喜欢那种将创意变成产品的感觉,这会让我快乐。”
有木石心,具云水趣,似乎是每一位隐形冠军企业掌门人的共同特点,他们会在某个细分领域不断钻研,并且乐此不疲。
帽子设计往往被上升到艺术和美的高度,世界顶级帽子设计大师菲利普·崔西认为帽子是“某种建筑物、手工艺品、再加上某种魔力成分的混合物”。孙建华没有专门学过帽子设计,但他认为设计“很容易”,就是排列组合,将各种元素完美地揉合在一起。 菲利普·崔西喜欢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的灵感和元素,而孙建华喜欢从各种美的事物中吸取营养,古代的,现代的,绘画,饰物,工艺品,都是他的灵感之源,再加上他对艺术和美的理解,一顶顶个性鲜明的帽子就设计出来了。
记得有一次,孙建华跟高等院校的教授探讨医疗和帽子的问题,他想设计一款可以监测情绪、疲劳程度等四个方面的高科技帽子,诸如此类的奇思妙想,在孙建华的脑海里经常涌现。
孙建华对《中外管理》说:“除了产品创新,近期他在‘设备创新’这块儿,也在酝酿一个创想——把帽子工艺的种种细节都做精、做深并汇集成书,即把一顶顶帽子做成一个个‘帽子字典’。比如:运动帽的标准是‘AB21’,那以后运动帽的任何订单就直接打‘AB21’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找专业工艺人员专门去做了。对客户而言,只要查看‘字典’就能知道自己喜欢哪个款式,包括尺寸、边框等所有设计细节。选好款式后,客户就可以直接下单通知我们供货了。”
“你知道我培养一个帽子工艺人员,多不容易啊!甚至不太可能培养出来,毕竟大学里没有开设帽子工艺之类的课程。但正如彼得·杜拉克(也译作德鲁克)所说的那样:‘越是不可取代的人,越是要取代’,管理者就是要把流程工艺做成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自动化呈现的系统,以此突破对原有路径的依赖。”孙建华说。
在富美,帽子的某一部分应该用几层布、怎么缝制、用什么固定的手势等,都有相应的量化,等所有细节全部规定好之后,孙建华会找10个工人同步进行测试,只要这10个人按照既有流程做下来不出什么問题,就证明这套体系基本成立,是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对孙建华来说,创新无处不在,不仅用于企业经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会用一些新点子让人开心,同时也让自己开心。
有一次,富美组织了一次纪念活动,通常的做法是来宾在签到簿上签到。孙建华认为太俗套,他从云南买了一种据说千年不烂的纸,很珍贵,还给每个嘉宾做了一枚帽子形的印章,嘉宾来了,把章盖在纸上,嘉宾在印章旁边签个字。开完会,盖满印章的纸已经裱好了,挂在大厅,嘉宾们见了都觉得别致,同时也被他特别的用心所感动。
孙建华爱“玩儿”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业务层面,更体现在公司内部管理上。
在富美,大大小小的各种俱乐部有十几个,例如:读书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摄影俱乐部、瑜伽俱乐部、插花俱乐部等等。只要能组织起十个人,就可以设立一个俱乐部,而俱乐部组织活动的经费大都由公司出。孙建华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丰富的生活,并乐享其中。
虽然听着让人羡慕,但是,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参加俱乐部活动,确实也给员工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孙建华说,尤其是刚开始成立读书俱乐部的时候,真有点逼大家的意思。
当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个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他:如何让员工跟上自己的步伐?他时常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后来,孙建华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让大家同看一本书,所有人才只有思想统一,才能在一个频道上沟通。
“有时,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是什么样子的,他的企业就是怎么样子的。”富美设计部经理袁海军说,“因为孙总本身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他自己不断地学习,也希望自己的员工都好学上进……在富美,虽然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但每天也有不一样的收获。富美的图书馆有很多藏书,孙总常常鼓励我们要多去看书学习,无论是经营管理、个人修养,还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涉猎越广泛越好。在富美,读书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
事实上,富美虽然是一个帽子生产企业,但也是一个“家文化”企业。孙建华在其中一直扮演着“家长”的角色。既然是“家文化”企业,那就要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很多事就不能强行要求。孙建华通过一些轻松愉快、好玩儿的方式,既帮助了员工成长,同时又让他们感到自在舒服。
例如孙建华创建的“恋爱基金”,如果员工谈恋爱,请对方吃饭的开销每人有三次报销机会。如果公司内的员工动用社会力量,帮员工介绍对象,只要双方愿意见面,介绍人就可以获得500元奖励;如果最后成功结婚,则会另外奖励介绍人5000元钱。
还有,孙建华平时对守时要求特别严格,于是就规定:谁迟到了,谁就模仿一个动物。迟到的员工,通常是手脚并用,动作非常滑稽。慢慢地,开会迟到的现象就越来越少了。
袁海军觉得,富美企业文化给他感触最深的,是朝气蓬勃,同时这也是一个很有温度的企业——尽管目前公司没有上市,但孙建华愿意每两年出让一部分股份,给业绩优秀的员工,他想让大家切切实实享受到薪资之外的企业发展红利。
此外,《中外管理》还了解到,除了常规的企业福利外,富美每年都会不定期地推出超出员工想象的奖励政策:比如富美工厂的一线职工,会在退休时领到一根刻有富美LOGO的金条,10克、15克、20克不等,即便2020年疫情期间也照发不误。
这又出自孙建华的情怀和妙想,他认为刻有公司标识的金条,员工是可以世代传下去的,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总之,我会尽我所能地对员工好一点,让他们有归属感,看到员工开心,我也很开心。”孙建华说。
谈及富美未来的发展规划,孙建华说,要将富美打造成以设计、研发为重点,以文化创意为突破,以品牌和电子商务为抓手的新型企业。而要实现这一切,必须先做好人才培养。
孙建华认为,一个企业健康与否,主要体现在业务能否正常增长,以及是否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如果人才储备不足,企业的未来发展就没有后劲。
孙建华目前已在考虑企业传承的问题,与众不同的是,他是从公司的年轻人中挑选培养。“我现在工作的重心就是尽快提拔新人。假设我60岁退休,以后能够胜任总经理人选的,必须先把企业文化吃透。从25-35岁的年轻员工中选拔、培养干部是最合适的。” 但不可否认,25岁左右的新生代员工,无论是年龄差距还是职位跨度,都与公司一把手隔着一道鸿沟。要挖掘并培养他们,必须首先把这道“坎”迈过去。
孙建华最初采取了促膝谈心的方式,但他很快发现这种一上来就深入交流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年轻人放不开,很难做到袒露心扉。随后,孙建华就让关键岗位的部门领导代替他去谈谈话、摸摸底。
比如,一直跟着孙建华闯天下的财务部经理,会先和年轻员工聊聊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下我当时是怎么要求他的,而他又是在岗位中如何有担当、发挥聪明才智的,再连带说下我的奋斗史。对年轻人而言,身边的前辈就是最真实的榜样。”孙建华说。
通过这样的“传帮带”,以前年轻人总感觉跟孙建华没话可谈,但现在就很容易找到同理心,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哦!原来孙总也和我们一样出身平民,刚创业那会儿也近乎一无所有。”富美员工如是说。
等关键部门的负责人和年轻员工沟通完毕之后,孙建华要求他们上交一份儿“情况说明”,明确告知他哪个小伙子比较优秀、哪个姑娘比较有潜力。接下来,他会有针对性地跟这些“苗子”一一沟通。
这,或许又将是孙建华的一大“创新”
1、坚持做自己,不人云亦云
孙建华喜好创新,并且处处创新,大事小事都创新。有木石心,具云水趣,似乎是每一位隐形冠军企业掌门人的共同特点,他们会在某个细分领域不断钻研,并且乐此不疲。
只有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来的产品才有差异化、不媚俗;做品牌也如此,一个好的品牌,绝不是因为物美价廉,而是其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与众不同。
像帽子这种ZC(面向C端客户)型产品,经济、安全、增加自豪感,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灵层面的需求,是其最核心的元素。就像乔布斯当年发明“home键”手机时,一定是本着实用、方便的使用需求,但又因为他做的事情是市场上从未有过的创举,所以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把创新的激情,一起传递给消费者。
2、严格控制各业务线占比、“均分”市场
掌握主动权,在任何行业都是通用的。很多隐形冠军都具备这样的特质,即不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相当于把企业置于双重保险箱之中。同时,面对市场变化,及时在存量中找增量,摸索出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
3、看到差距,及时补足
富美的“订单快速反馈机制”,就是一个直面不足的改善举措。这套机制不是为了临时应付几个快速订单的需求,而是可以借此让组织运转变得敏捷而高效。当民营企业从小作坊慢慢成长为行业第一、第二时,很多流程都将变得冗长、拖沓,不灵活,而通过快速订单机制,将更方便小单位协同作战。
管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质量、交货期、成本控制做好。只要手握这“三把铁斧”,企业完全可以在所在领域内活得滋润;如果还能在此基础上,把服务和创新搞上去,那就更加锦上添花了。
4、不断学习,持续充电
从创业开始,孙建华一直不断地看书学习,注重把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以及“逛市场”时的感悟,落实到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去。对他而言,创业的最大惊喜,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将一个个好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终身式的学习,无处不在的借鉴,是一个企业“修炼”成隐形冠军的必经之路。
得利服饰:付款从不拖沓、大大降低资金压力
作为富美合作多年的上游供应商之一,南通得利服饰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利公司”)从富美公司成立开始就负责其洗标生产工作。
目前,富美的采购订单尽管较为零碎,但其一年采购总量还是远远多于其他采购商,算得上是得利公司非常值得信赖的优质客户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富美合作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富美是一家注重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对于制造业而言,资金无法及时回笼的话,企业将会承担很大的资金压力。但在与富美的合作中,我们发现他们在付款环节从不拖沓,这就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也正因如此,所以我们也非常乐意与其按月付款。
随着富美产品种类的增加,单笔采购订单量也随之缩小。品类增加将直接促使上机过程中机器调试时间的延长,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周期变短。这样,相较其他采购商而言,富美的订单就显得较为零碎,无形中抬高了单笔订单的单价。所以,作为富美合作多年的伙伴和朋友,我们由衷地希望富美以后能够提升单个品种的帽子数量,订单数量增大后,辅料单价自然随之降低。
富美非常尊重上游供應商的意见,遇到问题总能耐心地沟通协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而作为它的上游合作伙伴,我们也非常乐意与富美一同设计和研发各种新产品,实现更多共赢。
风雨创业路,富美董事长孙建华从未停下脚步,在逆境中积极求生,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带领富美一步步走到现在。多年来,孙建华董事长始终追求完美和诚信至上,使富美成为帽子行业为数不多的优秀企业。
2015年3月26日,徐州鑫美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州鑫美帽业”)正式成为富美合作伙伴之一。这么多年来在富美的支持和帮助下,徐州鑫美帽业才得以不断发展。6年中,富美成为了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在技术、订单、资金方面,都给予了莫大的支持,我们还曾获得富美奖励的两辆汽车。
2020年9月24日,徐州鑫美帽业急需一笔84万元的周转资金。对民营企业而言,84万元并不算一个小数目。考虑到前期尚有100多万元富美欠款尚未还清,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求助于富美,万般无奈之下,当天夜里10点左右,同时给孙建华董事长和李芳总经理发了求助短信,没想到的是,次日下午4点就收到了李芳打来的电话:“徐州鑫美帽业是富美合作多年的朋友,我和孙总早已把你们当家人看待,鑫美的困难就是富美的困难,富美相信你们,明天就安排财务打款。”
此后,徐州鑫美帽业更加坚定了与富美长期合作下去的决心。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地把企业做强、做大,努力成为富美生产制造环节的得力搭档,这样才能报答富美在困难时刻的鼎力相助。
南通市锦冠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冠”)与富美合作至今已经快10年了,刚开始做富美订单时,觉得不仅要求高,还特别追求细节完美,甚至于帽子每个细节部位都会规定尺寸。针织和手工产品本来尺寸就很难统一,哪能每件完全一模一样呢?当时我们对富美的“苛刻”要求很不理解。
后来我们逐渐发现:他们虽然要求“苛刻”,但是富美的订单管理员始终会配合工厂一起认真研究客户订单,盯紧每一道生产工序,和工厂一起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要求……经过一年多的磨合,锦冠终于可以完成多数个性化订单了。回首过往,从会做帽子,到做好帽子,锦冠成功蜕变、化羽成蝶。在此,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富美!
在“锦冠人”眼中,富美公司有活力,有激情,领导待人诚恳,员工做事踏实。其中,富美货款结算最及时、最有诚信,也是我们双方保持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即便合作中偶有不快,也总能在彼此的深度沟通中化解矛盾、加深信任。
这些年和富美一起走过的点滴历历在目。如今,看到富美訂单上的“指定锦冠”字样时,我们内心愉悦而感动。因为,这来源于富美对锦冠的多年培养、扶持,以及高度的信任和肯定。
未来,锦冠还会一如既往,心怀正念,坚守良知,紧跟富美的脚步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在由《中外管理》发起主办的首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上摘得桂冠的南通富美服饰公司(以下简称“富美”),其董事长孙建华,就是这样一位幸运儿。创业二十余载,他默默深耕着--自己戏称“头等大事”的小众行业:帽子,从20平方米、四五个人的“作坊”起家,带领团队一步步做成全国品类最全、最具文化与艺术内核,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能型帽饰企业。
帽子行业,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可以产生巨无霸的地方。而孙建华对于“做大”也并无冲动。他喜欢“按自己的节奏自由生长”,坚信“任何行业都可以做好并极致生根”。
而对于“永争一流”,孙建华又有着一股难以克制的执念——坚持差异化,用艺术和美,为冰冷的工业制造注入灵魂,做出一些真正能够触动内心的东西,成为帽子行业人人称羡的翘楚。
“我不希望在帽子界,第一的事情让别人先完成……理想是做全球帽子品牌的整合者,‘为未来收藏今天’,给所有爱帽子的人一个因爱而结缘的地方。”孙建华的情怀别人不一定懂,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给世界一个惊喜,与有缘人分享快乐——这就是他的价值观。
坚持差异化:用艺术和美为工业制造注入灵魂
1996年,孙建华创建富美,从外贸做起,给阿玛尼、G-star等大品牌做贴牌生产。
随后,孙建华发现,做代工、OEM,永远无法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于是,从1998年开始,富美选择从布帽打样间做起,坚持自己设计,并把积累的经验逐渐应用到工厂中。2004年,富美终于有了自己的设计师团队,并迅速扩充针织帽、草帽、呢毡帽、运动帽等全品类生产线。4年后,富美的自有品牌——帽仕汇HATTERS’ HUB,在上海成立。
“据我所知,帽子行业是没有排名的,如果硬要排出个名次来,那就是按照营业额,但是很多企业的营业额是保密的……坦白讲,论市场规模,富美并不是业内最大的,之所以被有些同行列为标杆,或许因为我们把文化艺术和帽子结合得比较好。”孙建华这样告诉《中外管理》。
孙建华坦言:我本身喜欢文化、艺术,也常去博物馆和艺术馆看展览……文化要的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有些艺术品你不需要懂,看了之后能够震撼心灵就可以了。慢慢地,对于艺术和文化,你就有了发言权,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艺术感觉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为“冰冷制造”注入一些人性温度。
在此理念之下,酷爱艺术,又“玩性不减”的孙建华开启了自己的“帽子收藏之旅”。
孙建华在全国各地到处飞,每到一个地方就停下来玩儿两天。有一次,在天津某市场,他发现了一顶民国时期的帽子,就兴奋地到处问:有没有老帽子,有没有老帽子?
除了发现宝贝的兴奋之情,让孙建华心驰神往的,不仅是那一顶顶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帽子,还有帽子背后隐藏的历史故事,以及传递出来的生活态度。
不仅限于国内,孙建华还隔三差五地往国外跑,法国、日本、意大利……淘回来的藏品也越来越多。而且出手越来越阔绰,少则几千块,多则几十万、上百万。
为了更好地存放这些“宝贝”,孙建华顺势打造了一个专属于帽子的博物馆——“中国国际帽饰艺术中心”。不知不觉间,他为这座国内品类最齐全的博物馆,已经投入了三四千万元。
走入孙建华的博物馆,古今中外的帽子,在绚丽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从久远的辽代高翅铜銮金女冠到清代的银点翠七凤冠,再到现当代设计名家的经典之作;从巴拿马草帽到印第安鹰羽帽,再到中国各民族的帽饰;从各类帽架、帽盒到顶戴花翎、眉勒,再到各色荷包、暖耳、云肩……350平方米的艺术大厅里,来自世界各地、仅占他十分之一收藏的近400件精品帽饰汇聚一堂,潜移默化地传递着这家制造业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不仅收藏老的帽子,也是在为未来收藏今天。”孙建华说,“为未来收藏今天”这句话,出自一位收藏界老艺人,他听了之后赞同不已。他觉得富美今天做的很多事情,在50、100年之后依然是有价值的,而富美就是在做世界帽子歷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
“我们还将整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和国家级民间工艺大师,用他们的传统技艺演绎帽饰,并做全球巡展。此举将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首创!”孙建华满怀激情地告诉《中外管理》。
结合博物馆,富美还主导了中国国际帽子设计大赛,以及中国帽子节。这也是富美差异化竞争的体现,孙建华希望借此机会,传播帽饰文化,整合全球资源。
“第一次比赛是2008年在江苏省内举办的,2012年又办了一次……好的服装设计师其实不难找,稀缺的是帽子设计师,所以,我们想通过帽子设计大赛发掘一些潜力选手;而帽子节,可以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帽子的重要性,提升富美在整个服饰品行业中的地位。”孙建华道出了深耕帽子文化的用意,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公司的行业影响力。
事实上,目前国外市场已占到富美业务的3/4。相比国内,国外更看重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博物馆对未来公司国际地位的建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风险管控:鸡蛋放不同篮子的“艺术”
“我刚开始创业时,只有一位英国客户,还是我做学徒时师傅让给我的。这位客户是我事业上的领路人。”孙建华向《中外管理》回忆道。“当第一个客户开始合作时,我们就拼命发展第二、第三、第四位客户了。”但创业初期,富美在帽子行业确实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对于外资品牌,富美只有仰视的份儿。
但孙建华的一招,让公司开始有了起色。
孙建华觉得,高档店铺吸引高大上的客户,普通店铺吸引一般的客户,像富美初期的这种“小摊位”,吸引的往往是追求个性化的小客户。所以,富美尽量在产品上做到差异化,以另辟蹊径。“那时的客户大多都有自己的设计,但我们依然坚持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打样后推荐给他们。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设计,给客户新鲜感。”
在这个策略下,开始有一小部分客户出于“喜欢”,纷纷向富美投来了橄榄枝。
随后,孙建华又带着团队先后到美国、日本参加展会,积累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客户资源。
截至目前,富美的业务还是以出口为主。鉴于孙建华本人较强的风险意识,其早在10年前就设计了一个相对均衡的出口市场分布:日韩、欧洲、北美各占1/3——此举无疑具有前瞻性,也为富美出口业务长期稳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尽管远销日韩、欧美等国际市场,但孙建华并没有放弃对国内帽子市场的开拓。从2015年开始,他不断给公司高层灌输:“富美要大力开发国内市场,争取国内市场份额占到总营收的1/4左右。”孙建华坚信,通过5-10年的持续打造,国内市场将大有可为。
令孙建华本人也没有预料到的是,均衡合理的国内外市场布局,让富美在随后的“中美贸易战”中显露了优势。
“‘中美贸易战’刚打起来时,我把其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设想得很悲观,比如营业额会不会大幅下滑,资金链会不会受到影响?但实际情况远比我想的要好得多。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如果没有国内市场的强力支撑,富美总体业务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孙建华不无庆幸地说道,“这说明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之后,国内帽饰市场开始升温,尤其在经济内循环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富美服饰CEO李芳告诉《中外管理》:海内外市场布局的重新调整,正是富美成立以来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其效果,也是显著的。
李芳分析说:从1996年公司成立到2020年疫情之前,富美整体发展一直都很稳健,平均每年都有15%的增长。虽然近两年没有达到15%的增长预期,但刨去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实际上依然做到了整体可持续增长。“这足见富美当时北美、欧洲、日韩市场均分的战略,以及果断调整‘重仓’国内市场等决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李芳说。
隐形冠军的特质之一,就是不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相当于把企业置于双重保险箱之中。同时,面对市场变化,及时在存量中找增量,摸索出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
比如,富美在全球市场布局明确之后,继续调整了相关业务线。2021年,富美增设了ODM板块,并力争在未来十年做到OEM、OBM、ODM三大板块各占1/3”
“严格控制各业务线占比,是企业建立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家做任何生意都要想办法占据主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风险意识。”孙建华阐释说,“在富美,即便是最大客户的业务占比,也不会超过15%。因为正常来讲,富美每年的营业额都会增长15%,就算一个客户突然不合作了,也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但如果一个客户的业务量占到总营业额的25%以上,一旦合作崩盘,企业就会受影响。如果占比再达到50%以上,合作失败就会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得益于市场开拓和研发设计能力的不断提升,富美平均每年都有1500万顶帽子出口日韩、欧洲、北美,年销售额近4个亿。
从商业模式上说,富美早已从最初的只做贸易,发展到现在的“品牌+贸易+工厂”模式。其产品不仅覆盖针织帽、布帽、草帽、毡帽、运动帽全品类,又拥有全渠道的优势——既与阿玛尼等大品牌合作,也借用名创优品等快时尚及其他设计师品牌的渠道。
所以,富美的市场布局,的确比任何帽饰企业都要均衡,这无形当中也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利润不是目标,是服务好客户的结果
“近10年来,富美中国市场的业务,进展得还算顺利,只是国内同行们习惯把价格压得很低,导致内销平均利润率远低于外销。同时我发现国内市场有一个明显特点——付款方面普遍不如国外。”孙建华同时希望中国企业应该以良好的付款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有时订单如期完成后,应收款迟迟收不上来——这种现象在供应链繁杂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并不鲜见,“催账难”成了很多企业掌门人内心的隐痛。对此,孙建华有着自己的一套应对之策。
比如说某客户欠富美30万美元,孙建华会告诉他:“你付我5万美元,我给你一个3万美元的提单;你再付我3万美元,我再给你一个2万美元的提单。”“用这个办法,我们在国外几乎没有什么坏账。”孙建华笑言。而这一招,也是他从一位国外朋友那里学来的。
在孙建华看来,做企业,如果老是让客户欠自己的钱,不得不满世界地追账,本身就很“low”。做人做事都要讲一个尊严,就像富美的使命——“要做帽子行业令人尊敬的引领者”。而要让人尊敬,一方面是不能拖欠别人的钱,另一方面,属于自己的钱,就必须及时收回来。“赚多赚少是另一回事,就怕钱砸在外边。”
“孙总定下的规则是:但凡付款逾期60天以上,不管再大的客户,都不会再与之合作,这是原则。按时付款是合作的前提。这么多年来,我们所有合作的客户中,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很少有款项收不回来的时候。”富美轮值总经理刘月华告诉《中外管理》。
因为感同身受,富美也尽可能地避免拖欠上游供应商的款项。
“如果富美在某个业务链条上,发生付款延期的事情,一旦电话打到我这里,我会第一时间通知财务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所有涉及到的人,都要跟对方说‘对不起’。因为,做企业如同做人,诚信是不能触碰的底线。”孙建华说。
刘月华如此阐释孙建华的理念:“正因为富美不希望客户拖欠自己的款项,所以也会用同样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外包加工的款项,我们更是要求严格,富美的付款速度可以说做到了最快,在行业内都是有口皆碑的。”
从对待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态度上,我们就能看出,富美的一个文化内核——信用为上、严于律己注重责任。
赢得了客户的心,也就赢得了市场。从长远看,富美此举可谓事半功倍。“利润不是经营的目标,而是经营好人心的结果”——这是孙建华创业20余年的一个深切感悟。“真正让客户满意了,让他们感动了,怎么可能没有利润?”孙建华反问道。
很多时候,孙建华的初衷简单而质朴,他只想把事情做好、让客户开心,认可自己的经营理念、认可自己的为人……最终他收获的,是公司业绩的连年增长,利润喜人。
不管做任何行业,真正赢得了客户的心,就赢得了市场,最后自然就会有利润。这也是富美的隐形冠军特质之一,不急功近利,做好自己的本分,饱吸阳光,静待花开。
找差距、补短板:只要多努力一点儿就成功
尽管富美在文化软实力、市场布局,以及付款诚信度等方面建立了一定的优势和口碑,但其也丝毫不掩饰当下面临的短板——供应链生产方面的滞后。
刘月华直言:供应链生产,是富美整个流程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对我们而言,前端市场开拓得再好,后端生产如果守不住,也是徒劳的,因为产品品质是最重要的。”
富美的产品品类繁杂,自有品牌相对较少,70%的业务都要在外部的加工厂整合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产销协同存在一定的脱节。
刘月华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富美的供应链生产就像一个陀螺,一直在转,生产负责人很少主动停下来思考:流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以后该怎么优化调整?”
所以刘月华觉得,当务之急是,提升对生产流程优化的重视度,及时总结出一个流程技术方面的“套路”,使之更加顺畅、少出纰漏。“产销平衡将是今后我们重点突破的一项工作。”
于是,2020年2月,孙建华向所有业务高层提了一个方向——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情况,富美急需引入“订单快速反馈机制”,即从业务部门接单,到采购、生产的一整套快速反馈机制——这是一个完全区别于正常订单而形成的全新产业链。
富美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完全为了应付一部分快速订单的需求,而是希望这种机制在组织运行中越来越常态化。因为,当一个企业慢慢变大时,很多流程环节都会变得冗长、拖沓,“订单快速反馈机制”将促使组织运转变得敏捷而高效,更加有利于小单位作战。
孙建华说,疫情期间富美推出的“订单快速反馈机制”,也称为“24小时-15天快速反应机制”,未来富美将打造24小时至15天交货的快速反应链。哪些订单可以一天之内出货,哪些需要2-3天、7天、15天,他们都一一做了样本。而目的只有一个:提升制造效率。
显然,这套机制具体落地并不容易。李芳坦言:“訂单快速反应机制”不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体系或系统的问题。表面看,所谓“订单的快速反应”,无非就是把交货周期从45天提升至15天,甚至是24小时之内,但背后离不开整个流程链条的通力配合,而且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建立统一的效率意识才可以。
具体来说,对富美的业务部门而言,怎样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领悟客户的需求,或当客户要求做到A,自己做不到时,怎么引导客户接受A+或A-?对采购部门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供应商,找到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优质面料?这些都需要每一个链条、每一个节点都做到极致。
“永远不要说不可能,而是要去想怎么办才有可能!”这是孙建华经常向富美员工强调的一句话。
在孙建华看来,24小时交货并非易事,但富美完全可以做到。他给《中外管理》算了一笔细致的“时间账”:“比如,某个客户要定制‘30%羊绒和+20%尼龙’的帽子,富美只需保证原材料永远是现成的,到时临时打版耗时1个小时,接着机械生产再耗时两个小时,如果客户非要加一个商标,再耗时两个小时,或者客户还要求做一些绣花之类的装饰,那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所以,24小时出货听着很可怕,但很多事情只要多努力一点就成功了。做企业,如果不想着怎么提升统筹能力、怎么提高生产效率,凭什么在市场中存活下去?这就是企业的使命——活着就要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孙建华感慨道。
创新:有木石心,具云水趣
对孙建华来说,创新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像众多“隐性冠军”企业的老板一样,他在公司的核心事务上保持着事必躬亲的习惯。公司的设计创意亮点也有部分出自于孙建华,而他不视之为一种“工作”,而是一种爱好。“因为我喜欢那种将创意变成产品的感觉,这会让我快乐。”
有木石心,具云水趣,似乎是每一位隐形冠军企业掌门人的共同特点,他们会在某个细分领域不断钻研,并且乐此不疲。
帽子设计往往被上升到艺术和美的高度,世界顶级帽子设计大师菲利普·崔西认为帽子是“某种建筑物、手工艺品、再加上某种魔力成分的混合物”。孙建华没有专门学过帽子设计,但他认为设计“很容易”,就是排列组合,将各种元素完美地揉合在一起。 菲利普·崔西喜欢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的灵感和元素,而孙建华喜欢从各种美的事物中吸取营养,古代的,现代的,绘画,饰物,工艺品,都是他的灵感之源,再加上他对艺术和美的理解,一顶顶个性鲜明的帽子就设计出来了。
记得有一次,孙建华跟高等院校的教授探讨医疗和帽子的问题,他想设计一款可以监测情绪、疲劳程度等四个方面的高科技帽子,诸如此类的奇思妙想,在孙建华的脑海里经常涌现。
孙建华对《中外管理》说:“除了产品创新,近期他在‘设备创新’这块儿,也在酝酿一个创想——把帽子工艺的种种细节都做精、做深并汇集成书,即把一顶顶帽子做成一个个‘帽子字典’。比如:运动帽的标准是‘AB21’,那以后运动帽的任何订单就直接打‘AB21’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找专业工艺人员专门去做了。对客户而言,只要查看‘字典’就能知道自己喜欢哪个款式,包括尺寸、边框等所有设计细节。选好款式后,客户就可以直接下单通知我们供货了。”
“你知道我培养一个帽子工艺人员,多不容易啊!甚至不太可能培养出来,毕竟大学里没有开设帽子工艺之类的课程。但正如彼得·杜拉克(也译作德鲁克)所说的那样:‘越是不可取代的人,越是要取代’,管理者就是要把流程工艺做成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自动化呈现的系统,以此突破对原有路径的依赖。”孙建华说。
在富美,帽子的某一部分应该用几层布、怎么缝制、用什么固定的手势等,都有相应的量化,等所有细节全部规定好之后,孙建华会找10个工人同步进行测试,只要这10个人按照既有流程做下来不出什么問题,就证明这套体系基本成立,是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对孙建华来说,创新无处不在,不仅用于企业经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会用一些新点子让人开心,同时也让自己开心。
有一次,富美组织了一次纪念活动,通常的做法是来宾在签到簿上签到。孙建华认为太俗套,他从云南买了一种据说千年不烂的纸,很珍贵,还给每个嘉宾做了一枚帽子形的印章,嘉宾来了,把章盖在纸上,嘉宾在印章旁边签个字。开完会,盖满印章的纸已经裱好了,挂在大厅,嘉宾们见了都觉得别致,同时也被他特别的用心所感动。
“家文化”:让员工有无处不在的归属感
孙建华爱“玩儿”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业务层面,更体现在公司内部管理上。
在富美,大大小小的各种俱乐部有十几个,例如:读书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摄影俱乐部、瑜伽俱乐部、插花俱乐部等等。只要能组织起十个人,就可以设立一个俱乐部,而俱乐部组织活动的经费大都由公司出。孙建华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丰富的生活,并乐享其中。
虽然听着让人羡慕,但是,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参加俱乐部活动,确实也给员工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孙建华说,尤其是刚开始成立读书俱乐部的时候,真有点逼大家的意思。
当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个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他:如何让员工跟上自己的步伐?他时常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后来,孙建华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让大家同看一本书,所有人才只有思想统一,才能在一个频道上沟通。
“有时,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是什么样子的,他的企业就是怎么样子的。”富美设计部经理袁海军说,“因为孙总本身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他自己不断地学习,也希望自己的员工都好学上进……在富美,虽然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但每天也有不一样的收获。富美的图书馆有很多藏书,孙总常常鼓励我们要多去看书学习,无论是经营管理、个人修养,还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涉猎越广泛越好。在富美,读书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
事实上,富美虽然是一个帽子生产企业,但也是一个“家文化”企业。孙建华在其中一直扮演着“家长”的角色。既然是“家文化”企业,那就要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很多事就不能强行要求。孙建华通过一些轻松愉快、好玩儿的方式,既帮助了员工成长,同时又让他们感到自在舒服。
例如孙建华创建的“恋爱基金”,如果员工谈恋爱,请对方吃饭的开销每人有三次报销机会。如果公司内的员工动用社会力量,帮员工介绍对象,只要双方愿意见面,介绍人就可以获得500元奖励;如果最后成功结婚,则会另外奖励介绍人5000元钱。
还有,孙建华平时对守时要求特别严格,于是就规定:谁迟到了,谁就模仿一个动物。迟到的员工,通常是手脚并用,动作非常滑稽。慢慢地,开会迟到的现象就越来越少了。
袁海军觉得,富美企业文化给他感触最深的,是朝气蓬勃,同时这也是一个很有温度的企业——尽管目前公司没有上市,但孙建华愿意每两年出让一部分股份,给业绩优秀的员工,他想让大家切切实实享受到薪资之外的企业发展红利。
此外,《中外管理》还了解到,除了常规的企业福利外,富美每年都会不定期地推出超出员工想象的奖励政策:比如富美工厂的一线职工,会在退休时领到一根刻有富美LOGO的金条,10克、15克、20克不等,即便2020年疫情期间也照发不误。
这又出自孙建华的情怀和妙想,他认为刻有公司标识的金条,员工是可以世代传下去的,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总之,我会尽我所能地对员工好一点,让他们有归属感,看到员工开心,我也很开心。”孙建华说。
传承:与年轻员工的另类谈话
谈及富美未来的发展规划,孙建华说,要将富美打造成以设计、研发为重点,以文化创意为突破,以品牌和电子商务为抓手的新型企业。而要实现这一切,必须先做好人才培养。
孙建华认为,一个企业健康与否,主要体现在业务能否正常增长,以及是否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如果人才储备不足,企业的未来发展就没有后劲。
孙建华目前已在考虑企业传承的问题,与众不同的是,他是从公司的年轻人中挑选培养。“我现在工作的重心就是尽快提拔新人。假设我60岁退休,以后能够胜任总经理人选的,必须先把企业文化吃透。从25-35岁的年轻员工中选拔、培养干部是最合适的。” 但不可否认,25岁左右的新生代员工,无论是年龄差距还是职位跨度,都与公司一把手隔着一道鸿沟。要挖掘并培养他们,必须首先把这道“坎”迈过去。
孙建华最初采取了促膝谈心的方式,但他很快发现这种一上来就深入交流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年轻人放不开,很难做到袒露心扉。随后,孙建华就让关键岗位的部门领导代替他去谈谈话、摸摸底。
比如,一直跟着孙建华闯天下的财务部经理,会先和年轻员工聊聊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下我当时是怎么要求他的,而他又是在岗位中如何有担当、发挥聪明才智的,再连带说下我的奋斗史。对年轻人而言,身边的前辈就是最真实的榜样。”孙建华说。
通过这样的“传帮带”,以前年轻人总感觉跟孙建华没话可谈,但现在就很容易找到同理心,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哦!原来孙总也和我们一样出身平民,刚创业那会儿也近乎一无所有。”富美员工如是说。
等关键部门的负责人和年轻员工沟通完毕之后,孙建华要求他们上交一份儿“情况说明”,明确告知他哪个小伙子比较优秀、哪个姑娘比较有潜力。接下来,他会有针对性地跟这些“苗子”一一沟通。
这,或许又将是孙建华的一大“创新”
方法论
1、坚持做自己,不人云亦云
孙建华喜好创新,并且处处创新,大事小事都创新。有木石心,具云水趣,似乎是每一位隐形冠军企业掌门人的共同特点,他们会在某个细分领域不断钻研,并且乐此不疲。
只有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来的产品才有差异化、不媚俗;做品牌也如此,一个好的品牌,绝不是因为物美价廉,而是其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与众不同。
像帽子这种ZC(面向C端客户)型产品,经济、安全、增加自豪感,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灵层面的需求,是其最核心的元素。就像乔布斯当年发明“home键”手机时,一定是本着实用、方便的使用需求,但又因为他做的事情是市场上从未有过的创举,所以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把创新的激情,一起传递给消费者。
2、严格控制各业务线占比、“均分”市场
掌握主动权,在任何行业都是通用的。很多隐形冠军都具备这样的特质,即不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相当于把企业置于双重保险箱之中。同时,面对市场变化,及时在存量中找增量,摸索出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
3、看到差距,及时补足
富美的“订单快速反馈机制”,就是一个直面不足的改善举措。这套机制不是为了临时应付几个快速订单的需求,而是可以借此让组织运转变得敏捷而高效。当民营企业从小作坊慢慢成长为行业第一、第二时,很多流程都将变得冗长、拖沓,不灵活,而通过快速订单机制,将更方便小单位协同作战。
管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质量、交货期、成本控制做好。只要手握这“三把铁斧”,企业完全可以在所在领域内活得滋润;如果还能在此基础上,把服务和创新搞上去,那就更加锦上添花了。
4、不断学习,持续充电
从创业开始,孙建华一直不断地看书学习,注重把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以及“逛市场”时的感悟,落实到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去。对他而言,创业的最大惊喜,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将一个个好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终身式的学习,无处不在的借鉴,是一个企业“修炼”成隐形冠军的必经之路。
供应链企业点评
得利服饰:付款从不拖沓、大大降低资金压力
作为富美合作多年的上游供应商之一,南通得利服饰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利公司”)从富美公司成立开始就负责其洗标生产工作。
目前,富美的采购订单尽管较为零碎,但其一年采购总量还是远远多于其他采购商,算得上是得利公司非常值得信赖的优质客户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富美合作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富美是一家注重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对于制造业而言,资金无法及时回笼的话,企业将会承担很大的资金压力。但在与富美的合作中,我们发现他们在付款环节从不拖沓,这就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也正因如此,所以我们也非常乐意与其按月付款。
随着富美产品种类的增加,单笔采购订单量也随之缩小。品类增加将直接促使上机过程中机器调试时间的延长,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周期变短。这样,相较其他采购商而言,富美的订单就显得较为零碎,无形中抬高了单笔订单的单价。所以,作为富美合作多年的伙伴和朋友,我们由衷地希望富美以后能够提升单个品种的帽子数量,订单数量增大后,辅料单价自然随之降低。
富美非常尊重上游供應商的意见,遇到问题总能耐心地沟通协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而作为它的上游合作伙伴,我们也非常乐意与富美一同设计和研发各种新产品,实现更多共赢。
鑫美帽业:富美早已把我们当成了“家人”
风雨创业路,富美董事长孙建华从未停下脚步,在逆境中积极求生,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带领富美一步步走到现在。多年来,孙建华董事长始终追求完美和诚信至上,使富美成为帽子行业为数不多的优秀企业。
2015年3月26日,徐州鑫美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州鑫美帽业”)正式成为富美合作伙伴之一。这么多年来在富美的支持和帮助下,徐州鑫美帽业才得以不断发展。6年中,富美成为了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在技术、订单、资金方面,都给予了莫大的支持,我们还曾获得富美奖励的两辆汽车。
2020年9月24日,徐州鑫美帽业急需一笔84万元的周转资金。对民营企业而言,84万元并不算一个小数目。考虑到前期尚有100多万元富美欠款尚未还清,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求助于富美,万般无奈之下,当天夜里10点左右,同时给孙建华董事长和李芳总经理发了求助短信,没想到的是,次日下午4点就收到了李芳打来的电话:“徐州鑫美帽业是富美合作多年的朋友,我和孙总早已把你们当家人看待,鑫美的困难就是富美的困难,富美相信你们,明天就安排财务打款。”
此后,徐州鑫美帽业更加坚定了与富美长期合作下去的决心。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地把企业做强、做大,努力成为富美生产制造环节的得力搭档,这样才能报答富美在困难时刻的鼎力相助。
锦冠帽业:从“不解”到“感谢”
南通市锦冠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冠”)与富美合作至今已经快10年了,刚开始做富美订单时,觉得不仅要求高,还特别追求细节完美,甚至于帽子每个细节部位都会规定尺寸。针织和手工产品本来尺寸就很难统一,哪能每件完全一模一样呢?当时我们对富美的“苛刻”要求很不理解。
后来我们逐渐发现:他们虽然要求“苛刻”,但是富美的订单管理员始终会配合工厂一起认真研究客户订单,盯紧每一道生产工序,和工厂一起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要求……经过一年多的磨合,锦冠终于可以完成多数个性化订单了。回首过往,从会做帽子,到做好帽子,锦冠成功蜕变、化羽成蝶。在此,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富美!
在“锦冠人”眼中,富美公司有活力,有激情,领导待人诚恳,员工做事踏实。其中,富美货款结算最及时、最有诚信,也是我们双方保持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即便合作中偶有不快,也总能在彼此的深度沟通中化解矛盾、加深信任。
这些年和富美一起走过的点滴历历在目。如今,看到富美訂单上的“指定锦冠”字样时,我们内心愉悦而感动。因为,这来源于富美对锦冠的多年培养、扶持,以及高度的信任和肯定。
未来,锦冠还会一如既往,心怀正念,坚守良知,紧跟富美的脚步不断进步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