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管理日益走向扁平化的今天,备课组由于其日常性、生动性、深入性的组织特点,而越来越成为学校组织文化生成中的重要力量,从而在建设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备课组组织文化的建设中,我们认为思想建设是备课组建设的根本,目标建设是关键,常规建设是基础,能力建设是核心,评估建设是保障。
一、思想建设:引领每一个成员专注于教学
备课组建设是学校的“教学生态建设”,如何让这一个个“生态群落”都成为专注于教学的群体,这与备课组的思想建设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阅读文化是优秀备课组必备的其中一个优秀品质。因为阅读强烈地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反思能力。为此,应该把备课组团队办成学习型团队,读书型团队,让每一位教师都做一名真正的“读者”,都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在平时繁忙的的工作中,能挤出时间参加读书活动。
教师在自己阅读的同时也能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利用现有的文本,通过教研课向学生传递阅读的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读书网络。每位教师在教室建立“小书屋”,书籍由学生从家中带来,也可以从学校的阅览室借阅,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课内多角度的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在时间上要求每天课余保证最少1小时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一位教师建立自我发展的教师个性化成长机制,规划并设计自己三五年的教育发展之路,每位教师目标明确,按照发展计划书一步步走,而不好高骛远。
二、目标建设:引领整体发展
备课组建设需要用目标来引领。目标除了要从当前教学改革的宏观形势中来之外,更需要从学生来,从学情中来。这样的目标引领下的备课组,充分表现出“从学生中来,到教师中去”的理念。
我们以“如何创新性地备课”、“常态课堂精致化策略”、“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研究主线,结合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学科研究,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安排一些理论专题的学习。每学期都要利用菜单式的课题,征求每位老师的意见,从而来确定理论专题学习课题。这样的活动做到学习理论三结合,即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思考与交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易懂。如本学期,我们关注的是作文教学,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活动作文教学“、“作文修改”、“作文评价”等小课题菜单让教师选择研究并呈现公开课,进行交流学习。
三、常规建设:从解决问题与创新管理的角度
加强常规建设,使备课组活动有法可依,是备课组活动取得成果的保证。常规,是把自己的创造固定下来。常规,也需要“常做常新”。
我们制定了“两备、三问、四环节”的备课制度,“两备”即集体备与个人备,集体备中包含了“三问”:一问为什么学?(15分钟左右)二问学什么?(15分钟左右)三问怎么学?(30分钟左右)个体备环节一:独立修改完善(20分钟左右)环节二:精彩片断介绍(30分钟左右)环节三:质疑建议讨论(15分钟左右)环节四:总结共享提升(10分钟左右)。
同时我们把活动通知、活动报道、活动照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讨论都一一呈现在网络上,教师们可能提前了解活动内容,根据主题准备相关资料,为开展教研活动作好充分的前期工作,活动之后又一起跟帖讨论交流,把自己的看法意见和上课的老师、听课的老师再次进行充分交流,弥补了过去上完课后只能代表性的几位发言交流,让上课的老师听取到更多更全面的意见,听课参与的老师也能在交流中学到新的内容。
备课组老师都有博客,为了更好的发挥博客的作用,使所有的博客有存在的价值和促进交流的作用。实现了老师电子教案、统一的课件、每日一题、优秀课堂实录、有价值的资料等的资源共享。每一册每一个单元建立了一个交流博页,老师们有想法或题目可以留言跟帖。
四、能力建设:提升备课活动的有效性
备课组能不能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假设,进而策划成有形的活动,这是备课组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例如2011学年我们针对有效教学进行主题备课,在征询一线教师、分类论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前置工作后,确定了有效的文本细读、有效的课前预习、有效的朗读教学、有效的教学预设、有效的课堂练笔、有效的课堂激励、有效的问题情境等备课组活动主题。每一个主题分几周进行研讨。每一个主题有一人专门负责课题式研究,并担任主讲。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教学干预的策略与制度。如上学期,我们围绕“有效的课堂激励”这一主题,针对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堂无现欲、精神气不够、参与度不高这一现象,开展了《四学部学生语文课堂素养养成的研究与实施》这一课题研究,制定了《四学部学生语文课堂素养养成细则》,并在学生中开展了朗读小黄莺、思维小博士、发言小勇士、书写小标兵的评比,通过领取奖章、公布张贴、进行表彰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表现欲。
同时我们分析教师的需求与教学实际情况,以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作为培训的基础。通过听课(随堂课和研究课)、座谈、教研活动后的面谈、质量调研情况分析,了解教师需求,收集了解教师的疑惑,集中解决部分共性的问题。根据不同教师的能力,或研究兴趣区别,或不同教学经历,分配不同任务。将课题研究、学生作业改革试验、基本功重点培训等任务分解,并分层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评估建设:科学管理备课组工作绩效
没有评估,就不可能坚持。没有坚持,就不会走得长远。备课组工作的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何评估,在现在看来,还是一个探索,需要起步,需要跟进,需要尝试。
如我们尝试让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先把自己设计的教学预设发至论坛,然后,由全体教师登录论坛进行回贴评议,然后由执教者进行综合取舍。到现场执教完后,再进行评议。备课组长再把集体评议的材料发至网上,最后由执教老师写出心得体会。整个流程完后,由负责人把整个网络回帖情况作一统计,并对优秀贴进行加精表彰。至此教研活动告一段落,激发了全体科学教师的参与热情。
同时我们还通过教研程序评估集体备课质量。第一,选定典型的观摩课教学内容。第二,人人设计初备教案参加评选。第三,备课组长组织集体讨论,从所有的教案中吸取精华,使教案更加更贴近实际,更体现先进教育观念,修改完善教案并为教学作好充分准备。第四,让三位程度不同的教师上同课题同教案公开课。第五,让执教者和观摩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撰写公开课后感。撰写是一个深入剖析、沉淀思想、理清思路的过程,也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公开课评议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第六,集体评议公开课,观看公开课实况录像。这一环节的研讨活动,可以这样进行:先由三位执教者谈上课体会,然后,观摩者比较三堂课的印象和想法,接着大家一起观看公开课实况录像,边看边讨论,把问题定格,把优点放大,最后组织者发表总结谈话。
备课组建设是学校管理文化中的“细胞建设”,其虽小,但同样充满了管理的魅力与挑战。备课组的五项建设,将成为备课组文化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实验小学)
一、思想建设:引领每一个成员专注于教学
备课组建设是学校的“教学生态建设”,如何让这一个个“生态群落”都成为专注于教学的群体,这与备课组的思想建设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阅读文化是优秀备课组必备的其中一个优秀品质。因为阅读强烈地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反思能力。为此,应该把备课组团队办成学习型团队,读书型团队,让每一位教师都做一名真正的“读者”,都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在平时繁忙的的工作中,能挤出时间参加读书活动。
教师在自己阅读的同时也能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利用现有的文本,通过教研课向学生传递阅读的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读书网络。每位教师在教室建立“小书屋”,书籍由学生从家中带来,也可以从学校的阅览室借阅,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课内多角度的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在时间上要求每天课余保证最少1小时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一位教师建立自我发展的教师个性化成长机制,规划并设计自己三五年的教育发展之路,每位教师目标明确,按照发展计划书一步步走,而不好高骛远。
二、目标建设:引领整体发展
备课组建设需要用目标来引领。目标除了要从当前教学改革的宏观形势中来之外,更需要从学生来,从学情中来。这样的目标引领下的备课组,充分表现出“从学生中来,到教师中去”的理念。
我们以“如何创新性地备课”、“常态课堂精致化策略”、“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研究主线,结合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学科研究,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安排一些理论专题的学习。每学期都要利用菜单式的课题,征求每位老师的意见,从而来确定理论专题学习课题。这样的活动做到学习理论三结合,即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思考与交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易懂。如本学期,我们关注的是作文教学,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活动作文教学“、“作文修改”、“作文评价”等小课题菜单让教师选择研究并呈现公开课,进行交流学习。
三、常规建设:从解决问题与创新管理的角度
加强常规建设,使备课组活动有法可依,是备课组活动取得成果的保证。常规,是把自己的创造固定下来。常规,也需要“常做常新”。
我们制定了“两备、三问、四环节”的备课制度,“两备”即集体备与个人备,集体备中包含了“三问”:一问为什么学?(15分钟左右)二问学什么?(15分钟左右)三问怎么学?(30分钟左右)个体备环节一:独立修改完善(20分钟左右)环节二:精彩片断介绍(30分钟左右)环节三:质疑建议讨论(15分钟左右)环节四:总结共享提升(10分钟左右)。
同时我们把活动通知、活动报道、活动照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讨论都一一呈现在网络上,教师们可能提前了解活动内容,根据主题准备相关资料,为开展教研活动作好充分的前期工作,活动之后又一起跟帖讨论交流,把自己的看法意见和上课的老师、听课的老师再次进行充分交流,弥补了过去上完课后只能代表性的几位发言交流,让上课的老师听取到更多更全面的意见,听课参与的老师也能在交流中学到新的内容。
备课组老师都有博客,为了更好的发挥博客的作用,使所有的博客有存在的价值和促进交流的作用。实现了老师电子教案、统一的课件、每日一题、优秀课堂实录、有价值的资料等的资源共享。每一册每一个单元建立了一个交流博页,老师们有想法或题目可以留言跟帖。
四、能力建设:提升备课活动的有效性
备课组能不能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假设,进而策划成有形的活动,这是备课组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例如2011学年我们针对有效教学进行主题备课,在征询一线教师、分类论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前置工作后,确定了有效的文本细读、有效的课前预习、有效的朗读教学、有效的教学预设、有效的课堂练笔、有效的课堂激励、有效的问题情境等备课组活动主题。每一个主题分几周进行研讨。每一个主题有一人专门负责课题式研究,并担任主讲。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教学干预的策略与制度。如上学期,我们围绕“有效的课堂激励”这一主题,针对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堂无现欲、精神气不够、参与度不高这一现象,开展了《四学部学生语文课堂素养养成的研究与实施》这一课题研究,制定了《四学部学生语文课堂素养养成细则》,并在学生中开展了朗读小黄莺、思维小博士、发言小勇士、书写小标兵的评比,通过领取奖章、公布张贴、进行表彰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表现欲。
同时我们分析教师的需求与教学实际情况,以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作为培训的基础。通过听课(随堂课和研究课)、座谈、教研活动后的面谈、质量调研情况分析,了解教师需求,收集了解教师的疑惑,集中解决部分共性的问题。根据不同教师的能力,或研究兴趣区别,或不同教学经历,分配不同任务。将课题研究、学生作业改革试验、基本功重点培训等任务分解,并分层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评估建设:科学管理备课组工作绩效
没有评估,就不可能坚持。没有坚持,就不会走得长远。备课组工作的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何评估,在现在看来,还是一个探索,需要起步,需要跟进,需要尝试。
如我们尝试让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先把自己设计的教学预设发至论坛,然后,由全体教师登录论坛进行回贴评议,然后由执教者进行综合取舍。到现场执教完后,再进行评议。备课组长再把集体评议的材料发至网上,最后由执教老师写出心得体会。整个流程完后,由负责人把整个网络回帖情况作一统计,并对优秀贴进行加精表彰。至此教研活动告一段落,激发了全体科学教师的参与热情。
同时我们还通过教研程序评估集体备课质量。第一,选定典型的观摩课教学内容。第二,人人设计初备教案参加评选。第三,备课组长组织集体讨论,从所有的教案中吸取精华,使教案更加更贴近实际,更体现先进教育观念,修改完善教案并为教学作好充分准备。第四,让三位程度不同的教师上同课题同教案公开课。第五,让执教者和观摩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撰写公开课后感。撰写是一个深入剖析、沉淀思想、理清思路的过程,也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公开课评议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第六,集体评议公开课,观看公开课实况录像。这一环节的研讨活动,可以这样进行:先由三位执教者谈上课体会,然后,观摩者比较三堂课的印象和想法,接着大家一起观看公开课实况录像,边看边讨论,把问题定格,把优点放大,最后组织者发表总结谈话。
备课组建设是学校管理文化中的“细胞建设”,其虽小,但同样充满了管理的魅力与挑战。备课组的五项建设,将成为备课组文化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