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教育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悉心照料,心理上缺少健康疏导,行为上缺少规范教导。对此,“西部农村4~6岁留守儿童语言与社会能力提升项目”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幼儿进行积极情感的体验与表达,增强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乐于想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获得快乐、丰富、安全的童年生活。
作为支持园,我园与项目园“手拉手”,共同帮助27名留守儿童提升语言与社会能力。活动中,虽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存在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其中浩浩的情况最具有典型性。
浩浩,5岁,男孩,父母离异,爸爸外出务工,孩子自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职责。
“我妈妈不要我了”
在绘本活动“我妈妈”开始之前,面对陌生的老师,孩子们显得有些拘谨,个别孩子甚至出现些许的抵触情绪。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被“妈妈”千变万化的形象所吸引,表达的欲望也愈加强烈,最后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大声说出“妈妈,我爱你”,师幼之间融洽、温馨的氛围将活动推向高潮。这时,浩浩走到老师身旁说:“王老师,我妈妈不要我了。”顿时,老师一惊,思考后告诉浩浩:“妈妈很爱你,不会不要你的。” 浩浩强调:“我婆(方言,即普通话里的‘奶奶’)说,我妈是个坏女人,她不要我了。”王老师摸着浩浩的头坚定地告诉他:“老师相信,不论妈妈在不在你身边,她永远爱你。”
没有“妈妈”的家书
“我妈妈”主题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要给妈妈画家书,表达内心的思念。20多封家书中,唯独浩浩的家书没有出现妈妈。他是画给爸爸的。家书中有阳光、小草、花朵、爱心和一座房子。他想告诉爸爸,早点回家,和姑姑、奶奶、爷爷一起煮火锅。老师问浩浩:“你想和妈妈一起吃火锅吗?”这时,浩浩看了看老师,若有所思,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你做我妈妈吧”
孩子们手里拿着家书,沉浸在之前画家书的喜悦中,高兴地与老师告别。这时,浩浩第二次来到王老师的身边,老师俯下身子,浩浩搂着老师的脖子,悄悄地说:“王老师,你做我妈妈吧!”老师笑着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你。”孩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原因:家庭因素的影响
浩浩出生在一个包办婚姻的家庭,父母感情不和,在孩子出生不久后,母亲外出务工,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即便家人极力劝说,妈妈也不肯回来。随着孩子的成长,爷爷奶奶承担着照顾孩子的主要重担,因此,奶奶对母亲的怨恨也与日俱增。在隔代教养中,由于教育理念的滞后,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生活护理无微不至,但忽略了孩子积极的情感教育,因成人间的矛盾,常常给孩子灌输消极的思想,如“你妈妈不爱你。”“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妈妈是个坏女人。”……因此孩子对妈妈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与怨恨,但同时内心又极度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妈妈,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孩子在幼儿园只与班上的同伴和老师交流,他会对自己喜欢的女老师说“你当我的妈妈吧”,而面对陌生老师常常表现出抗拒与抵触。
对儿童而言,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都是从亲生父母那里获得的。父亲常年外出务工,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短,无法满足孩子对父爱的需要与渴望,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母亲角色的缺失以及奶奶消极言语的灌输又给孩子造成“被抛弃”的错觉,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成为孩子健康成长路上的障碍。
策略:家园共育与社会支持
在项目的进展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浩浩的家庭背景与在园情况。通过与项目园的沟通,浩浩的问题得到大家的重视。经过研讨,我们计划先从班级入手,由班级老师和奶奶沟通孩子的表现与心理状况,说明奶奶对妈妈否定的言语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老师在班上对浩浩也会更加关注,经常鼓励孩子,给予正面引导,让浩浩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可是,老师对他越好,浩浩对老师的依恋越深,常常放学后拉着老师,让老师和他一起回家,做他的妈妈。有一次,在孩子的纠缠中,奶奶非常生气,说:“你妈不要你了,老师也不是你妈,跟婆回家。”孩子沮丧地离开了。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协商由园领导出面,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在会上念了一封父母的回信,播放了一段孩子们收到家书无比兴奋的视频,让家长了解这个项目的意义,赢得家长的支持。会后,园领导又专门和浩浩的奶奶进行了交谈,让奶奶意识到对母亲的负面评价会导致孩子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同伴在一起时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和交往的障碍。
同时,为了让浩浩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支持园的小朋友特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书籍与浩浩分享。浩浩收到礼物特别开心。奶奶看到幼儿园的老师、领导以及社会如此关心和帮助浩浩,内心很受感动,也意识到自己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的行为伤害了孩子,她愿意配合幼儿园,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改变:孩子情绪积极,交往热情
在项目的推动下,经过家园共同努力,到项目结束时,我们看到浩浩身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一次次活动中,我们发现浩浩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情绪愉快,每次都能认真思考,主动发言,在故事表演环节,浩浩常常承担着组织者的角色,和同伴分工合作。
项目园的老师也反映,浩浩再也没有说过“我妈妈不要我了”。之前他早上来园,总是躲在奶奶的身后,现在远远看到园门口早接待的老师,就会大声地向老师问好。在班上也乐于帮助他人,和小朋友愉快相处。
奶奶见到老师也非常热情,向老师反馈浩浩在家的表现,交流科学育儿的经验,夸浩浩比以前懂事多了,感谢幼儿园让浩浩参加了这个项目。
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父母和祖辈,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能弃置不管也不能过分溺爱;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既要关怀备至又要规范要求;幼儿园要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抚养者传递科学的育儿知识,并指导和帮助家长关注孩子积极的情感教育。社会应该组织更多的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传递积极情感,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内心将充满阳光,奏响人生的美好乐章!
作为支持园,我园与项目园“手拉手”,共同帮助27名留守儿童提升语言与社会能力。活动中,虽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存在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其中浩浩的情况最具有典型性。
浩浩,5岁,男孩,父母离异,爸爸外出务工,孩子自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职责。
“我妈妈不要我了”
在绘本活动“我妈妈”开始之前,面对陌生的老师,孩子们显得有些拘谨,个别孩子甚至出现些许的抵触情绪。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被“妈妈”千变万化的形象所吸引,表达的欲望也愈加强烈,最后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大声说出“妈妈,我爱你”,师幼之间融洽、温馨的氛围将活动推向高潮。这时,浩浩走到老师身旁说:“王老师,我妈妈不要我了。”顿时,老师一惊,思考后告诉浩浩:“妈妈很爱你,不会不要你的。” 浩浩强调:“我婆(方言,即普通话里的‘奶奶’)说,我妈是个坏女人,她不要我了。”王老师摸着浩浩的头坚定地告诉他:“老师相信,不论妈妈在不在你身边,她永远爱你。”
没有“妈妈”的家书
“我妈妈”主题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要给妈妈画家书,表达内心的思念。20多封家书中,唯独浩浩的家书没有出现妈妈。他是画给爸爸的。家书中有阳光、小草、花朵、爱心和一座房子。他想告诉爸爸,早点回家,和姑姑、奶奶、爷爷一起煮火锅。老师问浩浩:“你想和妈妈一起吃火锅吗?”这时,浩浩看了看老师,若有所思,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你做我妈妈吧”
孩子们手里拿着家书,沉浸在之前画家书的喜悦中,高兴地与老师告别。这时,浩浩第二次来到王老师的身边,老师俯下身子,浩浩搂着老师的脖子,悄悄地说:“王老师,你做我妈妈吧!”老师笑着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你。”孩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原因:家庭因素的影响
浩浩出生在一个包办婚姻的家庭,父母感情不和,在孩子出生不久后,母亲外出务工,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即便家人极力劝说,妈妈也不肯回来。随着孩子的成长,爷爷奶奶承担着照顾孩子的主要重担,因此,奶奶对母亲的怨恨也与日俱增。在隔代教养中,由于教育理念的滞后,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生活护理无微不至,但忽略了孩子积极的情感教育,因成人间的矛盾,常常给孩子灌输消极的思想,如“你妈妈不爱你。”“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妈妈是个坏女人。”……因此孩子对妈妈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与怨恨,但同时内心又极度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妈妈,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孩子在幼儿园只与班上的同伴和老师交流,他会对自己喜欢的女老师说“你当我的妈妈吧”,而面对陌生老师常常表现出抗拒与抵触。
对儿童而言,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都是从亲生父母那里获得的。父亲常年外出务工,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短,无法满足孩子对父爱的需要与渴望,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母亲角色的缺失以及奶奶消极言语的灌输又给孩子造成“被抛弃”的错觉,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成为孩子健康成长路上的障碍。
策略:家园共育与社会支持
在项目的进展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浩浩的家庭背景与在园情况。通过与项目园的沟通,浩浩的问题得到大家的重视。经过研讨,我们计划先从班级入手,由班级老师和奶奶沟通孩子的表现与心理状况,说明奶奶对妈妈否定的言语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老师在班上对浩浩也会更加关注,经常鼓励孩子,给予正面引导,让浩浩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可是,老师对他越好,浩浩对老师的依恋越深,常常放学后拉着老师,让老师和他一起回家,做他的妈妈。有一次,在孩子的纠缠中,奶奶非常生气,说:“你妈不要你了,老师也不是你妈,跟婆回家。”孩子沮丧地离开了。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协商由园领导出面,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在会上念了一封父母的回信,播放了一段孩子们收到家书无比兴奋的视频,让家长了解这个项目的意义,赢得家长的支持。会后,园领导又专门和浩浩的奶奶进行了交谈,让奶奶意识到对母亲的负面评价会导致孩子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同伴在一起时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和交往的障碍。
同时,为了让浩浩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支持园的小朋友特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书籍与浩浩分享。浩浩收到礼物特别开心。奶奶看到幼儿园的老师、领导以及社会如此关心和帮助浩浩,内心很受感动,也意识到自己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的行为伤害了孩子,她愿意配合幼儿园,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改变:孩子情绪积极,交往热情
在项目的推动下,经过家园共同努力,到项目结束时,我们看到浩浩身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一次次活动中,我们发现浩浩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情绪愉快,每次都能认真思考,主动发言,在故事表演环节,浩浩常常承担着组织者的角色,和同伴分工合作。
项目园的老师也反映,浩浩再也没有说过“我妈妈不要我了”。之前他早上来园,总是躲在奶奶的身后,现在远远看到园门口早接待的老师,就会大声地向老师问好。在班上也乐于帮助他人,和小朋友愉快相处。
奶奶见到老师也非常热情,向老师反馈浩浩在家的表现,交流科学育儿的经验,夸浩浩比以前懂事多了,感谢幼儿园让浩浩参加了这个项目。
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父母和祖辈,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能弃置不管也不能过分溺爱;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既要关怀备至又要规范要求;幼儿园要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抚养者传递科学的育儿知识,并指导和帮助家长关注孩子积极的情感教育。社会应该组织更多的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传递积极情感,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内心将充满阳光,奏响人生的美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