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高考试题的材料题由于类型繁杂,考核范围全面,学生往往在答题时,由于处理不当,理解有误,能力欠缺、缺乏经验等失误大、失分多。问题要得到解决在平常学习不能死扣教材,应该广征博取,拓宽知识面;复习迎考时抓基础、建框架、增能力、揣心理、摸技巧,以适应历史高考越来越强调学以致用,以史鉴今的特点。
关键词:材料题; 历史
Shallow talk a student a material to answer an error type and solve
Xu Hong-xia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Questions as a result of the type of complex materials, the scope of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students tend to answer, due to improper handling, understanding is incorrect, the lack of capacity, lack of experience of big mistakes, losing more. Questions to be resolved not in the usual study materials should win widely broaden the range of knowledge; when grasping the basis of review, to build the framework, by the capacity of mental liberty, touch techniques, to meet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history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histor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material question; history
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主要表现为两类型:选择题及材料题。其中材料题所占分值大,其类型纷繁多样,图片、文字、表格等眼花缭乱。且角度新、跨度大考核全面,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多,因此学生的考试答题中,在材料题上普遍表现为失误多,得分不高。下面主要谈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失误类型及解决途径。
一、学生材料题的答题过程中的主要失误类型
1.处理材料能力差
例:下面是关于梭伦改革和康有为维新变法的两段言论:
梭伦的言论: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梦蕉亭杂记》: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回答:根据这两段文字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可得出什么启示?
本题着重从改革的策略、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说明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但在学生答题中,以回答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中错误较多,大多忽视本题的考核视角及给出的信息而答非所问,脱离上述言论从领导力量、群众基础、改革及保守派的力量对比等方面长篇累牍地回答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除了上述例子中学生所体现的失误类型外,还具体表现为:
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题干核心内容,究竟是围绕着哪一主题展开,学生往往会牵涉到题干无关的内容,所答多而无当;
②忽视或提炼不出材料中有效的知识点,信息点,不能充分应用题干及材料中透露出的信息,结果顾此失彼,答案不全而失分较多;
③忽略题干中具有限制性条件如明确的时空范围。
④不能从整体上理解材料的含义,而断章取义
2.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下列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上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植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象是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
回答:(1)、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洲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马克思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的运动?
本题必须结合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角度的内容才能进行准确的回答。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的角度可解答第1问;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以及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不断尖锐的角度可解答第2问;第3问则是对同一时期具有积极进步意义但性质不同的运动的总结。 此类题目的解答要注意从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角度进行归纳解题,或同一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表现解题。重视横向比较及纵向归纳的能力的体现。
除上述主要的错误类型外,还表现为不能领悟题意,并且普遍缺乏探究问题的能力;知识结构的欠缺,系统性不强,知识面窄;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进而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很难在答题时做到史论结合等等具体表现,不再举例赘述。
二、解决学生答题失误的主要对策
针对以上现象要帮助学生克服和避免,必须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
首先,日常的教学中,从教师方面而言,教师要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问题的探究能力。从学生学习方面,学生不能再仅局限于书本,涉及知识应广博,最起码与所学的知识相关的话题应广泛地涉猎。平时关注时政要闻,了解国内重大时事和现实问题。不能一味死啃课本,对书本外的一切均充耳不闻。
注意日常教学的引导与培养,但更要重视在迎考准备,夯实与训练。
其二,复习迎考阶段,必须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复习内容。
1.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夯实基础
高考复习应循序渐进,第一轮复习工作主要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为主,并相应作一些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为后一阶段的复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缺乏扎实的前期的学习,后期的总结与提升则是“无源之水”。
因为高考试题毕竟是建立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的,所以在分配高考复习过程时,第一轮的复习必须紧扣课本,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重点是理清知识结构、脉络;抓住知识重点,破解知识难点
很多人对文科学习的一个典型误区是,文科尤其是历史的学习只需要考前短时期的突击就能获得好成绩,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前两个学年中学生往往将精力过度倾斜到数学、外语等学科,到高三阶段才拾起较为荒疏历史课本,这经常是造成很多学生历史成绩不太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方面考虑,第一阶段的复习也应扎实地从基础抓起。
2.强化对知识的探究和总结,理清体系
第二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对前期的学习的巩固和提升,对每个历史时期的脉络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把握,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网络体系。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应放在突出的地位,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透彻地掌握。这一阶段的复习不能过于纠缠于细节末叶,应根据需要编编排排若干历史专题,以专题形式构建框架。
这一阶段的复习工作,要开始关注现实问题,在做到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同时,也要做到专题与现实的结合。近几年折高考往往体现出关注社会、学以致用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读现实问题,既是为提高学生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复习时,不能把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停留在纯理论的范围,要把课本基础知识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3.加强有序训练,提高思维及解题能力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应贯穿整个复习阶段。适量地利用一些巩固性和提高性的习题,对学生而方首先能起到补缺查漏,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解题能力的作用;其二、强化训练同时检验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方式,也可作为对课本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手段;其三强化训练在培养能力,拓展视野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及答题的基本规范要求,如:有效抓住信息点,宜全面、准确;恰当答题语言,宜精炼、简洁;答题要求,宜规范、条理等等。
总之,要做到精准答题,要靠平日的基础性,巩固的系统性,复习的针对性,答题的技巧性的结合。
关键词:材料题; 历史
Shallow talk a student a material to answer an error type and solve
Xu Hong-xia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Questions as a result of the type of complex materials, the scope of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students tend to answer, due to improper handling, understanding is incorrect, the lack of capacity, lack of experience of big mistakes, losing more. Questions to be resolved not in the usual study materials should win widely broaden the range of knowledge; when grasping the basis of review, to build the framework, by the capacity of mental liberty, touch techniques, to meet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history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histor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material question; history
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主要表现为两类型:选择题及材料题。其中材料题所占分值大,其类型纷繁多样,图片、文字、表格等眼花缭乱。且角度新、跨度大考核全面,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多,因此学生的考试答题中,在材料题上普遍表现为失误多,得分不高。下面主要谈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失误类型及解决途径。
一、学生材料题的答题过程中的主要失误类型
1.处理材料能力差
例:下面是关于梭伦改革和康有为维新变法的两段言论:
梭伦的言论: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梦蕉亭杂记》: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回答:根据这两段文字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可得出什么启示?
本题着重从改革的策略、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说明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但在学生答题中,以回答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中错误较多,大多忽视本题的考核视角及给出的信息而答非所问,脱离上述言论从领导力量、群众基础、改革及保守派的力量对比等方面长篇累牍地回答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除了上述例子中学生所体现的失误类型外,还具体表现为:
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题干核心内容,究竟是围绕着哪一主题展开,学生往往会牵涉到题干无关的内容,所答多而无当;
②忽视或提炼不出材料中有效的知识点,信息点,不能充分应用题干及材料中透露出的信息,结果顾此失彼,答案不全而失分较多;
③忽略题干中具有限制性条件如明确的时空范围。
④不能从整体上理解材料的含义,而断章取义
2.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下列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上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植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象是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
回答:(1)、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洲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马克思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的运动?
本题必须结合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角度的内容才能进行准确的回答。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的角度可解答第1问;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以及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不断尖锐的角度可解答第2问;第3问则是对同一时期具有积极进步意义但性质不同的运动的总结。 此类题目的解答要注意从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角度进行归纳解题,或同一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表现解题。重视横向比较及纵向归纳的能力的体现。
除上述主要的错误类型外,还表现为不能领悟题意,并且普遍缺乏探究问题的能力;知识结构的欠缺,系统性不强,知识面窄;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进而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很难在答题时做到史论结合等等具体表现,不再举例赘述。
二、解决学生答题失误的主要对策
针对以上现象要帮助学生克服和避免,必须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
首先,日常的教学中,从教师方面而言,教师要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问题的探究能力。从学生学习方面,学生不能再仅局限于书本,涉及知识应广博,最起码与所学的知识相关的话题应广泛地涉猎。平时关注时政要闻,了解国内重大时事和现实问题。不能一味死啃课本,对书本外的一切均充耳不闻。
注意日常教学的引导与培养,但更要重视在迎考准备,夯实与训练。
其二,复习迎考阶段,必须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复习内容。
1.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夯实基础
高考复习应循序渐进,第一轮复习工作主要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为主,并相应作一些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为后一阶段的复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缺乏扎实的前期的学习,后期的总结与提升则是“无源之水”。
因为高考试题毕竟是建立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的,所以在分配高考复习过程时,第一轮的复习必须紧扣课本,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重点是理清知识结构、脉络;抓住知识重点,破解知识难点
很多人对文科学习的一个典型误区是,文科尤其是历史的学习只需要考前短时期的突击就能获得好成绩,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前两个学年中学生往往将精力过度倾斜到数学、外语等学科,到高三阶段才拾起较为荒疏历史课本,这经常是造成很多学生历史成绩不太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方面考虑,第一阶段的复习也应扎实地从基础抓起。
2.强化对知识的探究和总结,理清体系
第二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对前期的学习的巩固和提升,对每个历史时期的脉络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把握,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网络体系。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应放在突出的地位,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透彻地掌握。这一阶段的复习不能过于纠缠于细节末叶,应根据需要编编排排若干历史专题,以专题形式构建框架。
这一阶段的复习工作,要开始关注现实问题,在做到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同时,也要做到专题与现实的结合。近几年折高考往往体现出关注社会、学以致用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读现实问题,既是为提高学生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复习时,不能把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停留在纯理论的范围,要把课本基础知识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3.加强有序训练,提高思维及解题能力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应贯穿整个复习阶段。适量地利用一些巩固性和提高性的习题,对学生而方首先能起到补缺查漏,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解题能力的作用;其二、强化训练同时检验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方式,也可作为对课本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手段;其三强化训练在培养能力,拓展视野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及答题的基本规范要求,如:有效抓住信息点,宜全面、准确;恰当答题语言,宜精炼、简洁;答题要求,宜规范、条理等等。
总之,要做到精准答题,要靠平日的基础性,巩固的系统性,复习的针对性,答题的技巧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