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思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智慧核心。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去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以自己创新的意识引领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在课堂上敢于设疑,质疑,能大胆想象,培养创造思维,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关键词】创造思维;主体;现代科技;信息
1.培养创造思维是时代需要
创造思维是指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的事物,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的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人类智慧的核心。如蒙娜丽莎的油画,天鹅湖的群舞,维娜斯的雕像,二泉映月的琴声等等人类文化历史中脍炙人口的艺术创造,都源于作者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智慧核心。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处于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兴起的时代,我国的教育应迅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而推波助澜,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史。正是由于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的结果,才使人类逐步摆脱愚昧,走向文明和高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知识在急聚增长,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正在进行宏伟的四化建设。党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作为当今的青少年正是祖国的花朵,科学的希望。所以说,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创造思维训练,是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内容。
2.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高级思维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去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
2.1突出主体作用,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
目前,有些老师在教学改革中为什么往往因循守旧,迈不开步子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自身经验心理定势的影响。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我从教已经30年了,上课一直是我讲学生听,从没想过自己的教法有什么不对。通过这几年的教改实验,才知道原先的教法不符合教学规律。上课关键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看学生参与得如何,是否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教师应在导学上下功夫。”这位教师的转变是从教学观念上实现的。而正是通过这个转变,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中只能担当“主导”,学生才是“主体”,一切应以学生的学为主。
处于科技、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的学生也有着新的问题,新的特点,他们大多见识广、脑子活、爱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现行教科书上的有些内容,对于今天的孩子已经很遥远了,所以这就决定了那种封闭注入式教学育人观必须改变,迫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积极鼓励他们培养创造思维,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去解决新的问题。
2.2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旧的教学方法,适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3深入课文内涵,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关键
我在教《司马光》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了课文以后,问学生:“司马光虽然救了小朋友,但是把缸砸坏了,你认为他的办法怎么样?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甚至直接站起来说:“我们可以去叫大人。”“我们可以用皮管把缸里的水抽干。”“我们可以搬梯子爬到缸里把小朋友救上来。”……学生说了很多办法。我一律不置可否,只是让他们分别讲出自己所想的办法,然后与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分析。结果,他们知道了去喊大人可能时间来不及,而梯子和水管又不知从哪儿找,稍有差池,小朋友就有生命危险,当时当地,只有司马光的砸缸办法是最快捷的救人方法。
2.4利用现代科技,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捷径
我们乡村的教育手段还有许多方面停滞不前。就如电化教学吧,教学设备不齐全,即使有一些设备,也只是在公开课时搬出来用上一两次。像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产品,那就有点像天方夜谭中的阿拉丁神灯——离我们太遥远了,简直不可想象。正是这一种基础设施无法跟上时代现实,以及教师的墨守陈规,使得孩子们的创造思维得不到发挥。
试想,教材上那许多学生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如果用多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哪怕是幻灯出示也好),他们还会是这样孤陋寡闻吗?他们将被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吸引得眼花缭乱,从而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于课堂之中,能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想象等训练,从而能使学生打破常规,扩展思路,不断创新。
2.5变革练习形式,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升华。
语文学科的作业形式,不能局限于抄写、组词等简单的知识再认,更不能搞题海战术,那样学生累得要命,还会产生厌倦情绪,人吃了苦,戏又不好看。因此,作业也要体现创造性,让学生从小开始训练创造思维。
如让学生做标点符号的练习,大部分教师都愿给学生布置很多题来练习,但特级教师宁鸿彬则采取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练习方式,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练一题管一类。宁鸿彬老师只选了“他都会什么”五个字。他先把写有五个单字的五张卡片,依次摆入板槽里,让学生填标点。“他都会什么”——学生填成问号。“他什么都会”——填句号。“什么,他都会”——填成叹号。“什么他都会”——又填成问叹两种标点符号。这种精练效果能不好吗?
3.结语
创造思维是一种超出常规的思维形式,它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新信息、活用已有的知识,寻找新关系、新方案去解决不但自己未解决,而且他人也未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以自己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在课堂上敢于设疑,质疑,大胆想象,培养创造思维,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靠我们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教育他们对什么事都感到新鲜、好奇,有兴趣,多用脑,善用脑,时时处处都能思考,大胆想象,敢于幻想,并付诸行动,逐步培养坚忍不拔、不断实践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徐世贵主编辽宁出版社
[2]《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赵正德赵为坤文)
收稿日期:2010-04-30
【关键词】创造思维;主体;现代科技;信息
1.培养创造思维是时代需要
创造思维是指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的事物,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的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人类智慧的核心。如蒙娜丽莎的油画,天鹅湖的群舞,维娜斯的雕像,二泉映月的琴声等等人类文化历史中脍炙人口的艺术创造,都源于作者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智慧核心。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处于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兴起的时代,我国的教育应迅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而推波助澜,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史。正是由于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的结果,才使人类逐步摆脱愚昧,走向文明和高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知识在急聚增长,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正在进行宏伟的四化建设。党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作为当今的青少年正是祖国的花朵,科学的希望。所以说,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创造思维训练,是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内容。
2.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高级思维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去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
2.1突出主体作用,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
目前,有些老师在教学改革中为什么往往因循守旧,迈不开步子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自身经验心理定势的影响。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我从教已经30年了,上课一直是我讲学生听,从没想过自己的教法有什么不对。通过这几年的教改实验,才知道原先的教法不符合教学规律。上课关键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看学生参与得如何,是否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教师应在导学上下功夫。”这位教师的转变是从教学观念上实现的。而正是通过这个转变,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中只能担当“主导”,学生才是“主体”,一切应以学生的学为主。
处于科技、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的学生也有着新的问题,新的特点,他们大多见识广、脑子活、爱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现行教科书上的有些内容,对于今天的孩子已经很遥远了,所以这就决定了那种封闭注入式教学育人观必须改变,迫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积极鼓励他们培养创造思维,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去解决新的问题。
2.2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旧的教学方法,适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3深入课文内涵,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关键
我在教《司马光》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了课文以后,问学生:“司马光虽然救了小朋友,但是把缸砸坏了,你认为他的办法怎么样?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甚至直接站起来说:“我们可以去叫大人。”“我们可以用皮管把缸里的水抽干。”“我们可以搬梯子爬到缸里把小朋友救上来。”……学生说了很多办法。我一律不置可否,只是让他们分别讲出自己所想的办法,然后与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分析。结果,他们知道了去喊大人可能时间来不及,而梯子和水管又不知从哪儿找,稍有差池,小朋友就有生命危险,当时当地,只有司马光的砸缸办法是最快捷的救人方法。
2.4利用现代科技,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捷径
我们乡村的教育手段还有许多方面停滞不前。就如电化教学吧,教学设备不齐全,即使有一些设备,也只是在公开课时搬出来用上一两次。像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产品,那就有点像天方夜谭中的阿拉丁神灯——离我们太遥远了,简直不可想象。正是这一种基础设施无法跟上时代现实,以及教师的墨守陈规,使得孩子们的创造思维得不到发挥。
试想,教材上那许多学生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如果用多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哪怕是幻灯出示也好),他们还会是这样孤陋寡闻吗?他们将被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吸引得眼花缭乱,从而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于课堂之中,能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想象等训练,从而能使学生打破常规,扩展思路,不断创新。
2.5变革练习形式,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升华。
语文学科的作业形式,不能局限于抄写、组词等简单的知识再认,更不能搞题海战术,那样学生累得要命,还会产生厌倦情绪,人吃了苦,戏又不好看。因此,作业也要体现创造性,让学生从小开始训练创造思维。
如让学生做标点符号的练习,大部分教师都愿给学生布置很多题来练习,但特级教师宁鸿彬则采取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练习方式,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练一题管一类。宁鸿彬老师只选了“他都会什么”五个字。他先把写有五个单字的五张卡片,依次摆入板槽里,让学生填标点。“他都会什么”——学生填成问号。“他什么都会”——填句号。“什么,他都会”——填成叹号。“什么他都会”——又填成问叹两种标点符号。这种精练效果能不好吗?
3.结语
创造思维是一种超出常规的思维形式,它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新信息、活用已有的知识,寻找新关系、新方案去解决不但自己未解决,而且他人也未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以自己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在课堂上敢于设疑,质疑,大胆想象,培养创造思维,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靠我们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教育他们对什么事都感到新鲜、好奇,有兴趣,多用脑,善用脑,时时处处都能思考,大胆想象,敢于幻想,并付诸行动,逐步培养坚忍不拔、不断实践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徐世贵主编辽宁出版社
[2]《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赵正德赵为坤文)
收稿日期:201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