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维导图挖掘了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后来它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传入我国,在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在学科的学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思维导图从一种学习方法到教学方法的转变,在理科和英语科等学科的研究中比较多。思维导图是一种记忆路线图。思维导图展现的是思想组织的过程,是知识储备和学习管理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有显著的效果。本文就此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应用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掌握,采用思维导图是其中一条良好的途径。首先我们对思维导图有一个良好的认识,然后注意在思维导图应用中,绘制思维导图;做好阅读笔记,建构知识体系。必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1.关于思维导图的认识
  思维导图不仅是图,而且还有有形象性的一些因素在里面,所以其又是思维,便又有抽象性的一些因素在里面。具体形式,就是找准一个主题,以此为中心,在这一主题之上将第二、第三级的子主题关联起来,然后向四周散开出来。主题与子主题之间,就用一些各色的线条连接起来,体现思维活动的路径。
  2.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笔记环节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对思路的一种呈现,从思维导图里可以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清晰反映出问题之间的主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在教学里,学生一边要阅读,一边还要做好笔记。而一般的笔记,就是学生对阅读过程的复制。知识点没有主次之分。与此同时,学生忙于阅读,根本没有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关联的思考。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有必要组织学生应用思维导圖,通过思维导图厘清时间线和事件发展进程,用“时间轴”的方式记忆各科重点,同时对自己的记忆进行自我检测,及时进行修正。从问题出发,从主题出发,关联上相关的知识点,出发在层次上、在结构上体现出来,便于课后的复习。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通过学生对每个段落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欣赏其文学品味和包含的深刻意蕴,最终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其关键点记录下来,不仅能在阅读中理解其过程,而且还能在这一过程感悟其中的伟大情怀和精神。
  2.2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在知识呈现过程中,基本上是采用线性的呈现方式将知识点呈现出来的。这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不足。不足在于不能一眼看出这些知识点的相互关联关系。而大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尽管有线性的思路,但是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上的思考时候,往往是网状关联在一起的。为适应我们大脑的思维模式,有必要在整理语文知识的时候,应用思维导图,充分将各个分散的一些知识点,有机关联起来,存进大脑,即建立起知识网络体系出来。比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学生在阅读之后,很容易就被父亲热爱儿子的父子之情所打动,且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亲。此时教师就可以要求画出思维导图,再结合学生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注重真实情感的抒发,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像平常发朋友圈一样用70个字简单的写出自身对父母的热爱,这样既帮助学生找到了写作材料,又与学生的时代特点相符,很多学生在写作时肯定是无话可说,但是在发朋友圈时往往滔滔不绝。这样就能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调动起来,并与课文的语境相融合,促进学生对其深刻感悟的同时积累了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
  3.注意事项
  3.1明确主题
  在教学活动之前,对所授语文知识,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确定好教学活动的主题。没有主题的教学活动,是无法用思维导图进行完成的。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就是教学目标,这一目标有知识点上的目标,有能力培养上的目标,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目标,对这些目标,如何侧重,如何有机融合,需要根据其班级实际和教学内容确定。一般来说,语文知识点往往是教学主题,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应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呢?这是应用思维导图中的关键。思维导图绘制得好,学生学习就会有效率,反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找准所有知识点相关联的焦点,即一堂课,或者一个知识章节,其学习的主题是什么?这是学生必须需要了解的。然后再找准此主题,并找出次主题的所有关联的知识点。学生用笔将这些主题和次主题连接起来。
  3.2给足时间
  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毕竟笔记不可能跟上阅读速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在绘图时候所需要的时间,应该给足绘图的时间。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知识点上,有意停顿一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将知识点上的一些关键词,在黑板上给学生板书出来,在绘图关键词上让学生把握住。
  3.3抓关键词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由于学生在对信息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品质不一样,他们在对知识的理解不同,需要引导学生对抓住知识点的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在讲授中,有意暗示,或者直接板书在黑板上。以《苏州园林》教学为例,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部分说明文,掌握了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苏州园林》的基础上将其特点提炼出来,找出文章所给的信息,学习作者的写作中的谋篇布局的方式,就是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词”。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热爱,掌握其应用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05)
  【2】邱相彬,曾红丽.思维导图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24)
  【3】王丽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J】.中国高新区,2018(09)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重视课堂忽略生活、重视表达忽视育人、重视模式忽视能力、重视
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伴随学生终身,不管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然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瞬息可就的事情,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训练。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主要的几点做法:  一、引领学生广泛深入阅读,积累语言,积淀语文素养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倡导个性化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当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据此,本文以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为例,浅析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作文 个性化教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旨在摒弃传统的“模板式、官方式”的写作基调以及千篇一律的写作风格,以学生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自愿原则——异质原则——发展性原则。小组任务设置要明确,优化分工,使每个学生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提升小组学习的效率。要优化小组的活动方式,如课上讨论、和谐辩论、主题探究、社会实践、组织竞赛等。要小组整体评价和个人表现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原则 任务 方式 评价  多年来,笔者体
“生命教育”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性探索,从而实现其育人价值功能。
水泥深层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介绍了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中试桩、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要求、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控制环节。
《广雅》是三国时期魏国张揖编著以增广《尔雅》的一部训诂学词汇学著作,在“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自隋朝曹宪为之作音以后,历来受到训诂学家的重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能力。可见,倾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