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三吏”、“三别”反映了时代重大主题,表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在早期作品中,杜甫就表现出嫉恶如仇、奋发向上之志。他的政治抱负更加明确:“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尽管仕途坎坷,但他念念不忘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始终以高涨的政治热情,以典型化的手法,刻画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现实。安史之乱初期,他写出《悲陈陶》、《哀江头》、《春望》、《北征》等,深为“乾坤含疮痍”忧愤、痛心;长安收复,诗人“沾洒望青霄”;洛阳收复,诗人感到国家中兴在望,又以高昂的笔调写下了《洗兵马》;相州兵败、局势突然恶化,诗人立刻调转笔头诉说国家危机和人民苦难,并一改安史之乱前的反战而积极主战。
“三吏”、“三别”艺术地再现了相州兵败后,战局逆转时的历史真实。唐王朝为了挽回败局,实行漫无限制的拉夫政策,借此补充兵源。广大人民忍受着巨大痛苦,仍投身到这场正义之战中去。目睹这一切,诗人用组诗再现了这血泪现实:有母亲送儿子,新娘送新郎,还有老妻送老翁,连一位“二男新战死”的老妪被连夜带走,一个无家可别的单身汉也再次应召。尽管满怀悲愤,但诗人笔下的这些主人公,却毅然走上了保家卫国的前线。“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连暮婚晨别的新娘子也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从而表现出悲壮激越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潼关吏》中,诗人描写潼关城墙的高峻牢固;“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表现出潼关“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的威武雄姿;同时借关吏之口反映出守关将士“艰难奋长戟”的昂扬斗志;不仅如此,诗人还谆谆告诫关吏要吸取桃林之战的惨痛教训,“慎勿学哥舒”。其爱国赤心之诚、之深,从中可见一斑。
二、“三吏”、“三别”逼真地反映了战乱和兵役带给人民的巨大痛苦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不仅关注着国家的命运,而且注重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表达他们的愿望。在《兵车行》中,他勾勒出一幅“千村万落生荆杞”的凋敝景象;在《羌村》诗里,当看到“儿童尽东征”而“黍地无人耕”的景象时,诗人忍不住随父老乡亲悲歌长叹,他们的思想感情已融为一体了。
“三吏”、“三别”艺术地表现诗人从洛阳回华州的所见所闻。这里的人民曾饱受安史叛军的摧残,而今又要承受朝廷大肆征兵带来的灾难。《新安吏》反映出这样一种惨象;丁男征尽,不得已征用未经训练的中男去前线。诗人对人民疾苦深表同情,先说中男极为矮小,不足以守卫王城;接着用有母的“肥男”来衬托孤苦的“瘦男”;通过母送“肥男”来暗示他的父亲已经战死。而“瘦男”更不幸,已是父母双亡,举目无亲了;“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更是融情入景,烘托出惨烈的氛围。不光是征人、亲人、诗人内心在流泪,连流水、青山也好似带着哭声,诉说着人民的不幸与痛苦。这种情景在《垂老别》、《无家别》中表现得更逼真,更深刻。在“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的空前灾难中,在“子孙阵亡尽”的无限悲哀中,风烛残年的老翁又要诀别老伴,“投杖出门去”,去承受悲苦命运的又一次重击。“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这段心理描写,真切地刻画出夫妻间强抑悲痛、难舍难分的情状。读来惊心动魄,催人泪下。“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这的确是不寻常的离别,而是要离开生长于此垂老于此的故土,诀别患难与共的亲人,此情此景,将何以堪!在《无家别》中,战败而归的主人公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一片废墟,满目的凄凉。可悲的是他又要被征到州内去服役了。踏上征途之际,他不禁自言自语,仿佛对老天爷倾诉无家可别的悲哀。
三、“三吏”、“三别”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腐朽、残暴的本质
仕途的坎坷和外贬,使杜甫更接近人民,不断地反映人民的痛苦,同时他还以如椽诗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人民的罪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控诉了日益悬殊的贫富对立;“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讽刺矛头直指好战喜功的唐玄宗。而处在“诗史”高峰的“三吏”、“三别”更体现出诗人揭露现实的深刻性。
在《新安吏》中,诗人先是愤怒质问县吏,继而表达触目惊心的痛苦感受,终至忍无可忍,发出激愤的诅咒:“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诗人在“使眼枯”、“泪纵横”前分别加上了“莫”和“收”,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一笔煞住,劝人又象劝己,因而使悲愤之情显得更难控制,“天地”也显得更加“无情”,从而收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效。《石壕吏》起笔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它既点明投宿的时间、地点和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又在“夜捉人”的叙事中寓揭露之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极其形象地勾画出县吏的凶相,并用状语“一何”渲染出他在老妇面前的蛮横之气;“致词”内容之中,多次换韵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和逼问;“夜久”二字,也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千般威逼的漫长过程。
在早期作品中,杜甫就表现出嫉恶如仇、奋发向上之志。他的政治抱负更加明确:“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尽管仕途坎坷,但他念念不忘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始终以高涨的政治热情,以典型化的手法,刻画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现实。安史之乱初期,他写出《悲陈陶》、《哀江头》、《春望》、《北征》等,深为“乾坤含疮痍”忧愤、痛心;长安收复,诗人“沾洒望青霄”;洛阳收复,诗人感到国家中兴在望,又以高昂的笔调写下了《洗兵马》;相州兵败、局势突然恶化,诗人立刻调转笔头诉说国家危机和人民苦难,并一改安史之乱前的反战而积极主战。
“三吏”、“三别”艺术地再现了相州兵败后,战局逆转时的历史真实。唐王朝为了挽回败局,实行漫无限制的拉夫政策,借此补充兵源。广大人民忍受着巨大痛苦,仍投身到这场正义之战中去。目睹这一切,诗人用组诗再现了这血泪现实:有母亲送儿子,新娘送新郎,还有老妻送老翁,连一位“二男新战死”的老妪被连夜带走,一个无家可别的单身汉也再次应召。尽管满怀悲愤,但诗人笔下的这些主人公,却毅然走上了保家卫国的前线。“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连暮婚晨别的新娘子也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从而表现出悲壮激越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潼关吏》中,诗人描写潼关城墙的高峻牢固;“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表现出潼关“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的威武雄姿;同时借关吏之口反映出守关将士“艰难奋长戟”的昂扬斗志;不仅如此,诗人还谆谆告诫关吏要吸取桃林之战的惨痛教训,“慎勿学哥舒”。其爱国赤心之诚、之深,从中可见一斑。
二、“三吏”、“三别”逼真地反映了战乱和兵役带给人民的巨大痛苦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不仅关注着国家的命运,而且注重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表达他们的愿望。在《兵车行》中,他勾勒出一幅“千村万落生荆杞”的凋敝景象;在《羌村》诗里,当看到“儿童尽东征”而“黍地无人耕”的景象时,诗人忍不住随父老乡亲悲歌长叹,他们的思想感情已融为一体了。
“三吏”、“三别”艺术地表现诗人从洛阳回华州的所见所闻。这里的人民曾饱受安史叛军的摧残,而今又要承受朝廷大肆征兵带来的灾难。《新安吏》反映出这样一种惨象;丁男征尽,不得已征用未经训练的中男去前线。诗人对人民疾苦深表同情,先说中男极为矮小,不足以守卫王城;接着用有母的“肥男”来衬托孤苦的“瘦男”;通过母送“肥男”来暗示他的父亲已经战死。而“瘦男”更不幸,已是父母双亡,举目无亲了;“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更是融情入景,烘托出惨烈的氛围。不光是征人、亲人、诗人内心在流泪,连流水、青山也好似带着哭声,诉说着人民的不幸与痛苦。这种情景在《垂老别》、《无家别》中表现得更逼真,更深刻。在“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的空前灾难中,在“子孙阵亡尽”的无限悲哀中,风烛残年的老翁又要诀别老伴,“投杖出门去”,去承受悲苦命运的又一次重击。“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这段心理描写,真切地刻画出夫妻间强抑悲痛、难舍难分的情状。读来惊心动魄,催人泪下。“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这的确是不寻常的离别,而是要离开生长于此垂老于此的故土,诀别患难与共的亲人,此情此景,将何以堪!在《无家别》中,战败而归的主人公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一片废墟,满目的凄凉。可悲的是他又要被征到州内去服役了。踏上征途之际,他不禁自言自语,仿佛对老天爷倾诉无家可别的悲哀。
三、“三吏”、“三别”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腐朽、残暴的本质
仕途的坎坷和外贬,使杜甫更接近人民,不断地反映人民的痛苦,同时他还以如椽诗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人民的罪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控诉了日益悬殊的贫富对立;“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讽刺矛头直指好战喜功的唐玄宗。而处在“诗史”高峰的“三吏”、“三别”更体现出诗人揭露现实的深刻性。
在《新安吏》中,诗人先是愤怒质问县吏,继而表达触目惊心的痛苦感受,终至忍无可忍,发出激愤的诅咒:“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诗人在“使眼枯”、“泪纵横”前分别加上了“莫”和“收”,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一笔煞住,劝人又象劝己,因而使悲愤之情显得更难控制,“天地”也显得更加“无情”,从而收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效。《石壕吏》起笔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它既点明投宿的时间、地点和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又在“夜捉人”的叙事中寓揭露之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极其形象地勾画出县吏的凶相,并用状语“一何”渲染出他在老妇面前的蛮横之气;“致词”内容之中,多次换韵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和逼问;“夜久”二字,也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千般威逼的漫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