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高校推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教学效果,作者在参照其他教师授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教改措施,供相关同仁在强化教学效果时借鉴。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公选课 教学方法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在当前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环保素质的高低将对我国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使命感和环境意识,在以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强化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全校公选课中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环境教育的有效手段[1]。环境科学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浩如烟海,而全校公选课一般只有32个学时。如何在有限学时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探讨强化全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效果的方法。
  1.教学内容
  1.1教材选择
  目前各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如钱易等主编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基本环境理论阐述得非常详细,但是年代相对久远[2]。而近年来环境学科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兴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导致很难选择到合适的教材。因此建议教师精心准备教案和课件,把国内外环境学科最新科学知识和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推荐相关专著供课外阅读,如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奥森纳的《水的未来》、戈尔的《难以忽视的真相》等,而不采用教材。
  1.2内容选择
  全校公选课面对的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年、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因此教学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化。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注意系统性,虽然知识点繁多,但这毕竟是课程而不是讲座,因此需要根据授课目的组建合理体系;其次注意实时性,授课时既要选择经典案例,又要结合近期与环境相关的重大事件,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再次要注意可操作性,授课内容既要反映环境保护发展的宏观战略,又要让学生具有可实践性。具体来说,笔者建议讲授以下几方面内容。
  1.2.1当代全球环境的主要问题。通过介绍环境公害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激发环境保护责任感。
  1.2.2环境问题的基本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与防治,噪声、电磁污染与防治,等等,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环境治理方法。
  1.2.3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使学生了解资源和环境现状,采用可持续发展性的社会生产方式。
  1.2.4可持续性消费、环境与健康。这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日常实践中。
  2.教学方法
  2.1精彩的开场白
  全校公选课一般安排在晚上,此时经过一天的学习,学生已经很疲惫。另外相当一部分人抱着拿学分的态度,造成听课兴致普遍不高。因此教师如何通过精彩的开场白,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就显得非常必要[3]。可以把每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结合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相关环境事件阐述出来。深入浅出地交代课程的意义,最好能够联系身边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其听课欲望。教师的语言表达、人格魅力等因素在其中起的作用很大,课前要做充足准备,不建议通过点名签到等硬性方式要求学生出勤。
  2.2丰富的教学方式
  2.2.1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视频、音乐、板书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思考,讲授内容直观生动,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制作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课件,再结合板书、短时间的视频,往往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推荐相关环保电影供学生课后选择欣赏,如《难以忽视的真相》、《后天》等,不建议用整堂课播放电影。
  2.2.2案例教学。通过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介绍原理和知识,给学生以直观真实的感受,潜移默化地理解相关的环境知识[4]。如讲解大气污染时介绍2013年深秋哈尔滨重度雾霾事件、讲解核污染时介绍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讲解全球气候问题时介绍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等。实现理想的案例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丰富的知识面,到位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良好的课堂气氛掌技巧,这需要平日里广泛的积淀及充足的课前准备。
  2.2.3互动式教学。全校公选课定位于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5]。课堂上运用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中适当引出一些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看待问题。组织学生课后在校园里开展少量环境调查活动,整理成调研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通过亲身实践感受身边的环境问题。
  2.2.4专题式教学。一节课以某个专题为核心展开,如三峡工程与环境保护、南水北调与环境保护等。通过全面介绍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该专题的理解,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5团队式教学。组建一支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学团队,每位教师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优势互补。
  3.考核方式
  作为涵盖内容丰富的一门全校公选课,只通过期末试卷考核的话有失全面,建议通过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共同考核。
  平时成绩占30%~50%。由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组成。其中平时出勤可以通过提交写有个人信息小纸条的形式,而不建议占用课堂时间点名。课堂表现主要参考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时的积极性与合理性。期末成绩可50%~70%,通过撰写论文和专题报告等方式考核。为了防止学生在网上下载论文蒙混过关,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带有本校特色的环境问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专题报告,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十分钟左右的ppt,介绍某个自己感兴趣的环境问题,或者家乡的环保事件,等等。
  4.结语
  高校环保意识教育的责任重大,开设全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强化该门课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旋,姜洪雷,孙立芹.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4(12):75-77.
  [2]冯开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材评述[J].2009,11(2):41-44.
  [3]宋烨.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教学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300-302.
  [4]杨淑萍.案例教学法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0(5):92-94.
  [5]罗国芝.高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10(29):222-223.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2014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校环境教育的改革与实践(2014XJGLX091)。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复杂的工作,更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做好班级管理“加减法”,不仅有利于提升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能,而且能够使班级管理充溢人文关怀,成为一门令师生均感愉悦的艺术。  一、减少“职业倦怠”,增加“真情投入”。班主任工作琐碎辛苦、压力大,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一年年重复着近乎相同的事,难免产生职业倦怠。这种倦怠主要表现为对班级工作没有兴趣,对学生缺乏热情甚至冷漠应付。处在这
几番执教《陈情表》,每次感受不尽相同。初次教授以情而教,再次以孝而教,这次教授除了“孝情”“忠心”之外,笔者感受最深刻的是《陈情表》中李密的人生智慧和文学才气。  李密的《陈情表》全文只有475字,以侍亲孝顺之情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在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普世逻辑之下,能让晋武帝赞叹“密不空有名也,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养其祖母奉膳”,足
摘 要: 高校医学生的违纪行为严重影响高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及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依托家长与学校合作的培养模式对大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与干预,不仅能协助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业、促进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而且对于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落实高等学校办学总方针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医学生 预警 干预 研究  近年来,高校学生违纪现象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教师不仅是一个让人自豪的职业,更是被世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直接影响被教育者的行为养成。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高等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课内与课外的知识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而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一些不合格高
摘 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热学是高校专业基础课程,非常适合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本文从课程内容和特点出发,探索了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要点,并通过反馈进行了教学评估及分析总结。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为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传热学 研究型教学 任
摘 要: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辅助”肌肉群的训练要作为训练和成绩提高的重要内容,为大家所关注。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文章对健美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肌群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出促进“辅助”肌群训练的目标、重要性及操作方法。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 辅助 肌群训练  引言  通常我们在学生从事训练的过程中,会发现部分学生有两条特别强壮的腿和发达的背肌和腹肌,但是,健美操协调能力与成绩相当弱,经过一
摘 要: 自2014年下半年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改版以后,每年参加考试的大专院校学生愈来愈多,很多考生通过平时认真复习通过了此项考试获得了B级证书,但仍然有部分考生由于英语基础不够扎实、缺乏实战练习而与证书失之交臂。新版考试大纲虽然对试题进行了部分调整,增加了听力试题的分值,将原定的10个词形转换压缩成5个,阅读理解形式略有变化;但考核考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没有改变。从其考试实践来看,B
摘 要: 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大的磁场,吸引每个学生,是班级灵魂所在,对学生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报纸 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在進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除了常规管理外,更需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熏陶与浸润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班级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七年级班主任工作琐碎且复杂,毕业于不同小学的七年级
摘 要: 安全是天,责任重于泰山;平安是福,社会和谐稳定。每个学校必须组织、动员、教育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加强管理,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关键词: 平安校园 打造策略 安全事故  敬畏生命,以人为本。学校必须做到安全无事故,家长才放心,社会才认可。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
摘 要: 教学改革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学比赛可以说是教学改革当中的一次实践演练。本文不仅是对《演讲与口才》课程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收获进行的总结,而且是对教学比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反思与探究。  关键词: 《演讲与口才》 教学改革 教学比赛  一、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收获与总结  1.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它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不断优化的过程。课程教学内容不再是由专家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