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热学是高校专业基础课程,非常适合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本文从课程内容和特点出发,探索了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要点,并通过反馈进行了教学评估及分析总结。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为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传热学 研究型教学 任务驱动 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对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
1.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任务驱动法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教材、资料)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的[1]。任务驱动研究型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习活动的主角——学生,将教师的教学变成了“辅学”[2]-[4]。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差异更大,而课堂教学的课时有限,因此,我们提出广义的教师和课堂的概念。所谓广义教师,是指所有能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的人或物。所谓广义课堂,是指被拓展的“教学空间”,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探索与研究型学习的平台。将有限的教学时数用于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构建有效支持研究型学习与探索学习的平台。
2.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实践设计
2.1研究型教學思路设计
“任务驱动”思路下教学设计的重点有三:“任务式”的教学思路,“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一套式”的教学体系。“任务驱动”以完成一个典型任务为线索,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充分融合。按“任务驱动”思路,传统的“线形”论述模式肯定是不合适的,应当按“模块化”论述模式进行教学安排。“一套式”的教学体系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等多平台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也为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提供更多渠道。
“任务”的驱动过程一般为“明确任务”(任务描述或任务导入)→“任务分析”(任务的完成思路)→“知识体系”(完成任务的知识储备)→“知识模块”(知识点的详细叙述)→“任务拓展”。在“任务驱动”思路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首先应在专业背景下建立“任务链”,要求“任务链”中目标明确清晰,有力地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模块化的知识点安排,做到“从学出发,以学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兼顾课堂教学需要。最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拓展教师的教学空间,通过网络平台,延伸教学空间,积极推进“同伴教育”,增强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2.2教学方案设计
《传热学》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的是热能传递的规律,并将传热规律应用于工程实践中[5]-[6]。“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应当与知识传授的目标相符,还应考虑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传热学》的任务链表达为图1。
3.研究型教学效果反馈与分析
任务驱动研究型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估至关重要。目前的评估方式主要有三种:(1)问卷调查:口头调查往往不客观,书面不记名形式更能反映真实教学成果。经过三年的实践,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满意度达89.7%。(2)试卷分析:试卷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通过三年的试卷分析,学生对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题目掌握度明显增加。(3)后续课程及实践环节评价:经过与后续课程及实践环节老师的沟通,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同时,反馈的信息有效融入教学内容,对后续的教学与实践起到“无缝”衔接。
4.结语
任务驱动研究型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显著强化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提升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的拓展性掌握,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科学研究的能力,成为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任务驱动研究型教学成果对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及师资力量建设的前瞻性、有力探索,对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海花.SLS任务驱动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江西财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6):110-114.
[2]蒋友明.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2):24-26.
[3]陈向东,张际平.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模板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4(3):20-24.
[4]曲凌.任务驱动的小组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00-203.
[5]齐晓霓,魏丽霞.机械大类专业“传热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23-124.
[6]赵宇含.传热学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J].科教文汇,2014(18):59-59,71.
基金项目:(2013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JGA2013022);2012年度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通讯作者:李静
关键词: 传热学 研究型教学 任务驱动 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对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
1.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任务驱动法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教材、资料)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的[1]。任务驱动研究型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习活动的主角——学生,将教师的教学变成了“辅学”[2]-[4]。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差异更大,而课堂教学的课时有限,因此,我们提出广义的教师和课堂的概念。所谓广义教师,是指所有能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的人或物。所谓广义课堂,是指被拓展的“教学空间”,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探索与研究型学习的平台。将有限的教学时数用于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构建有效支持研究型学习与探索学习的平台。
2.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实践设计
2.1研究型教學思路设计
“任务驱动”思路下教学设计的重点有三:“任务式”的教学思路,“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一套式”的教学体系。“任务驱动”以完成一个典型任务为线索,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充分融合。按“任务驱动”思路,传统的“线形”论述模式肯定是不合适的,应当按“模块化”论述模式进行教学安排。“一套式”的教学体系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等多平台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也为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提供更多渠道。
“任务”的驱动过程一般为“明确任务”(任务描述或任务导入)→“任务分析”(任务的完成思路)→“知识体系”(完成任务的知识储备)→“知识模块”(知识点的详细叙述)→“任务拓展”。在“任务驱动”思路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首先应在专业背景下建立“任务链”,要求“任务链”中目标明确清晰,有力地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模块化的知识点安排,做到“从学出发,以学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兼顾课堂教学需要。最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拓展教师的教学空间,通过网络平台,延伸教学空间,积极推进“同伴教育”,增强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2.2教学方案设计
《传热学》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的是热能传递的规律,并将传热规律应用于工程实践中[5]-[6]。“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应当与知识传授的目标相符,还应考虑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传热学》的任务链表达为图1。
3.研究型教学效果反馈与分析
任务驱动研究型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估至关重要。目前的评估方式主要有三种:(1)问卷调查:口头调查往往不客观,书面不记名形式更能反映真实教学成果。经过三年的实践,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满意度达89.7%。(2)试卷分析:试卷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通过三年的试卷分析,学生对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题目掌握度明显增加。(3)后续课程及实践环节评价:经过与后续课程及实践环节老师的沟通,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同时,反馈的信息有效融入教学内容,对后续的教学与实践起到“无缝”衔接。
4.结语
任务驱动研究型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显著强化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提升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的拓展性掌握,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科学研究的能力,成为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任务驱动研究型教学成果对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及师资力量建设的前瞻性、有力探索,对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海花.SLS任务驱动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江西财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6):110-114.
[2]蒋友明.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2):24-26.
[3]陈向东,张际平.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模板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4(3):20-24.
[4]曲凌.任务驱动的小组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00-203.
[5]齐晓霓,魏丽霞.机械大类专业“传热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23-124.
[6]赵宇含.传热学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J].科教文汇,2014(18):59-59,71.
基金项目:(2013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JGA2013022);2012年度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通讯作者: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