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小学阶段普及毛笔字的教学呢?笔者觉得毛笔字范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四步入手:
一、 观察
1. 看结构。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汉字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独体字结构、多体结构。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比例。
(1) 左右结构。分为左右基本相等,如“打”;左宽右窄,如“刚、部”;左窄右宽,如“打、决、江”。
(2) 上下结构。分为上下相等,如“装”;上大下小,如“它、雷”;上小下大,如“点、思”。 以上结构的字在书写时, 米字格内窄部占三分之一或稍多些,宽部占三分之二或稍少些。
(3) 半包围结构。有左上包、右上包、左上右包、左下包四种形式。左上包的字,内部要写得大些;右上包的字,内部略靠左;左上右包的字,外框要写正,框内部分要略写得小些;左下包,走之儿底要托住上面的部分。
(4) 全包围结构。这种结构字的大小、宽窄,内框中的空白,都要因字制宜,分布匀称,注意协调,不要布满全格。
2. 找关系。汉字是由若干基本笔画组成的,笔画之间如何结成一体是有讲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结构特征,也就是观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左右结构:如四上“练习2”中的“坦”字,左面的提土旁将“土”的第二横改为一提,是为了“避让”;右面的“旦”下面的一横就“穿插”到提的下方,这就是“避让”与“穿插”的关系。
(2) 上下结构。如四下“练习6”中的“装”字,上面的“壮”要写得小而扁,下面的“衣”要写得较大,撇和斜捺要更加展开,也就是上紧下舒的关系,即上部写得紧凑,以表现下伸部分结构的敞朗和舒展。
(3) 半包围结构的字。有的要写得半藏半露,如五上“练习3”中的“虎”字,要注意里面“几”的一撇要藏在“虎”字头的里面,而“几”的横折弯钩,弯和钩要冲出包围,露到“虎”字头的外面;当然,也有的字要写得“全藏不露”,如六下“练习7”中的“赶”这个字,被包围部分“干”要全部藏在“走”字底里面。
(4) 全包围结构。又分为国字框型和回字框型的,国字框的字,左右两竖要上下等宽,而回字框型的字左右两竖则应写得上宽下窄。
(5) 多体结构。如六上“练习7”的“坐”字,则要求学生观察两个“人”要呈左低右高状,土的第一笔短横也呈左低右高状,即写这个字时要注意整体取斜势;再如“器”这个字,让学生观察四个“口”的关系,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小结出写这类字要“略参差”的关系。
当然汉字部首之间还有其他一些关系,如相向、相背、开合、补空、长短等关系。
3. 寻变化。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的用笔方法。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笔按下去写,笔画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唯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如何教会小学生寻找这些笔画之间的变化呢?一般情况下,一个字的主笔相对要粗一些,次笔相对要细一些;几个部件中,部件笔画少的相对粗一些,笔画多的相对细一些。如“主”这个字,中间一竖是主笔,写时要略粗一些,而三个横则是次笔,写时要略细一些;再如“理”这个字,左边“王”部笔画较少,书写时要相对粗一些,而右边的“里”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相对细一些。其变化规律:一个字的主笔要相对粗一些,次笔相对要细一些;笔画少的部件相对粗一些,笔画多的部件相对细一些。
二、 示范
1. 教师示范。平时,笔者一般都在黑板上贴带米字格的白宣纸,相比学生写的字要大许多,大概是学生米字格的九倍大左右,然后用毛笔现场示范书写,或者巡视时在学生座位上单个示范,或组织一组同学围在教师身边看教师示范。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有时甚至可以将本不该断开的笔画断开,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运笔过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看得清楚,又节省时间。
2. 学生示范。当然,班级中总有个别学生学得特别好,那么此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示范,即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示范书写,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大家都要争着当小小书法家来给大家示范。
三、 练习
1. 课堂练习。在每次上“学写毛笔字”时,要求学生在教师或者同学示范后进行练习书写。
2. 当堂巩固。在学完每次练习中的两个字后,可以拓展几个同类的字,如四上“练习5”的“决、江”写完后,可以拓展“冻、冰,河、池”这四个字。再如,六上“练习7”的“坐、器”写完后,可以拓展“爽、辨”。这样的巩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同一类字的书写要领的掌握,也便于学生今后进行迁移。
3. 课后练习。每次上完毛笔字课后,要求学生回家练习写一页,到了周末再练习写一页。这样,对于一个练习中的字可以进行反复练习,熟练地掌握每个练习中毛笔字的书写要领。
四、 评价
评价就是指评点、讲评 。评价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评,可以找到不足,看到优点,还可以提升鉴赏能力。评的标准有三条:① 笔锋。要看笔画是否有笔锋,运笔是否合乎规范。② 结构。要看结构是否合理,重心是否恰当,主笔是否突出,部件搭配是否得体,是否充分体现了避让、穿插、呼应、收敛等原则。③ 布局。要从整体上看一张字是否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基本要求是大小匀称、规范、整洁、端正。
1. 教师点评。教师的点评最具权威,最具导向性,极富激励作用。教师点评学生的优点,可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教师委婉指出不足,学生记忆深刻。教学中,笔者经常巡视,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字,当场就用红笔圈起来;而对于写得不好的同学,如果他有一个笔画写得好,也可以圈出来加以表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对学生书写中有代表性的问题也应及时点评。
2. 自我评价。即自己评价自己的字。当然,自评得有一个参照物,以作对比,这个参照物可以是字帖,可以是同学的字,也可以是老师的字,还可以是自己前面写的字。自评可以随时进行,写完一字即评;也可以写完一张字后进行自评;还可以一段时间自评。通过自评,学生可以找出不足,以便改进;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进步,增强今后写好毛笔字的信心。
3. 同学互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可以同桌互评,同组互评。在这里,教师先要求学生找出同学的优点,再指出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互评环节,学生的积极性最高。每每互评时,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互评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书写水平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每次作业评过之后,我们就将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也可以张贴在学校的橱窗中,这样,再让学生进行赏析,也能促进学生写好字。还可以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示,元旦、春节、教师节等节庆时,张贴学生书写的对联等。这些展示活动,既可以检验毛笔字教学的成果,又可以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字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既是语文实践活动,又是德育活动,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小学)
一、 观察
1. 看结构。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汉字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独体字结构、多体结构。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比例。
(1) 左右结构。分为左右基本相等,如“打”;左宽右窄,如“刚、部”;左窄右宽,如“打、决、江”。
(2) 上下结构。分为上下相等,如“装”;上大下小,如“它、雷”;上小下大,如“点、思”。 以上结构的字在书写时, 米字格内窄部占三分之一或稍多些,宽部占三分之二或稍少些。
(3) 半包围结构。有左上包、右上包、左上右包、左下包四种形式。左上包的字,内部要写得大些;右上包的字,内部略靠左;左上右包的字,外框要写正,框内部分要略写得小些;左下包,走之儿底要托住上面的部分。
(4) 全包围结构。这种结构字的大小、宽窄,内框中的空白,都要因字制宜,分布匀称,注意协调,不要布满全格。
2. 找关系。汉字是由若干基本笔画组成的,笔画之间如何结成一体是有讲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结构特征,也就是观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左右结构:如四上“练习2”中的“坦”字,左面的提土旁将“土”的第二横改为一提,是为了“避让”;右面的“旦”下面的一横就“穿插”到提的下方,这就是“避让”与“穿插”的关系。
(2) 上下结构。如四下“练习6”中的“装”字,上面的“壮”要写得小而扁,下面的“衣”要写得较大,撇和斜捺要更加展开,也就是上紧下舒的关系,即上部写得紧凑,以表现下伸部分结构的敞朗和舒展。
(3) 半包围结构的字。有的要写得半藏半露,如五上“练习3”中的“虎”字,要注意里面“几”的一撇要藏在“虎”字头的里面,而“几”的横折弯钩,弯和钩要冲出包围,露到“虎”字头的外面;当然,也有的字要写得“全藏不露”,如六下“练习7”中的“赶”这个字,被包围部分“干”要全部藏在“走”字底里面。
(4) 全包围结构。又分为国字框型和回字框型的,国字框的字,左右两竖要上下等宽,而回字框型的字左右两竖则应写得上宽下窄。
(5) 多体结构。如六上“练习7”的“坐”字,则要求学生观察两个“人”要呈左低右高状,土的第一笔短横也呈左低右高状,即写这个字时要注意整体取斜势;再如“器”这个字,让学生观察四个“口”的关系,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小结出写这类字要“略参差”的关系。
当然汉字部首之间还有其他一些关系,如相向、相背、开合、补空、长短等关系。
3. 寻变化。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的用笔方法。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笔按下去写,笔画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唯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如何教会小学生寻找这些笔画之间的变化呢?一般情况下,一个字的主笔相对要粗一些,次笔相对要细一些;几个部件中,部件笔画少的相对粗一些,笔画多的相对细一些。如“主”这个字,中间一竖是主笔,写时要略粗一些,而三个横则是次笔,写时要略细一些;再如“理”这个字,左边“王”部笔画较少,书写时要相对粗一些,而右边的“里”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相对细一些。其变化规律:一个字的主笔要相对粗一些,次笔相对要细一些;笔画少的部件相对粗一些,笔画多的部件相对细一些。
二、 示范
1. 教师示范。平时,笔者一般都在黑板上贴带米字格的白宣纸,相比学生写的字要大许多,大概是学生米字格的九倍大左右,然后用毛笔现场示范书写,或者巡视时在学生座位上单个示范,或组织一组同学围在教师身边看教师示范。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有时甚至可以将本不该断开的笔画断开,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运笔过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看得清楚,又节省时间。
2. 学生示范。当然,班级中总有个别学生学得特别好,那么此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示范,即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示范书写,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大家都要争着当小小书法家来给大家示范。
三、 练习
1. 课堂练习。在每次上“学写毛笔字”时,要求学生在教师或者同学示范后进行练习书写。
2. 当堂巩固。在学完每次练习中的两个字后,可以拓展几个同类的字,如四上“练习5”的“决、江”写完后,可以拓展“冻、冰,河、池”这四个字。再如,六上“练习7”的“坐、器”写完后,可以拓展“爽、辨”。这样的巩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同一类字的书写要领的掌握,也便于学生今后进行迁移。
3. 课后练习。每次上完毛笔字课后,要求学生回家练习写一页,到了周末再练习写一页。这样,对于一个练习中的字可以进行反复练习,熟练地掌握每个练习中毛笔字的书写要领。
四、 评价
评价就是指评点、讲评 。评价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评,可以找到不足,看到优点,还可以提升鉴赏能力。评的标准有三条:① 笔锋。要看笔画是否有笔锋,运笔是否合乎规范。② 结构。要看结构是否合理,重心是否恰当,主笔是否突出,部件搭配是否得体,是否充分体现了避让、穿插、呼应、收敛等原则。③ 布局。要从整体上看一张字是否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基本要求是大小匀称、规范、整洁、端正。
1. 教师点评。教师的点评最具权威,最具导向性,极富激励作用。教师点评学生的优点,可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教师委婉指出不足,学生记忆深刻。教学中,笔者经常巡视,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字,当场就用红笔圈起来;而对于写得不好的同学,如果他有一个笔画写得好,也可以圈出来加以表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对学生书写中有代表性的问题也应及时点评。
2. 自我评价。即自己评价自己的字。当然,自评得有一个参照物,以作对比,这个参照物可以是字帖,可以是同学的字,也可以是老师的字,还可以是自己前面写的字。自评可以随时进行,写完一字即评;也可以写完一张字后进行自评;还可以一段时间自评。通过自评,学生可以找出不足,以便改进;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进步,增强今后写好毛笔字的信心。
3. 同学互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可以同桌互评,同组互评。在这里,教师先要求学生找出同学的优点,再指出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互评环节,学生的积极性最高。每每互评时,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互评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书写水平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每次作业评过之后,我们就将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也可以张贴在学校的橱窗中,这样,再让学生进行赏析,也能促进学生写好字。还可以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示,元旦、春节、教师节等节庆时,张贴学生书写的对联等。这些展示活动,既可以检验毛笔字教学的成果,又可以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字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既是语文实践活动,又是德育活动,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