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议论文论证过程中运用丰富的素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解决考生因缺乏社会经验导致“腹内空空”素材积累少和不会“引材”的问题,本文从“裁剪得当,有效处理原材料中的素材”“量身定做,广泛收集古今中外的素材”“激发灵感,开展素材运用的专题训练”等角度梳理了三个高效的技巧,帮助广大考生突破难关。
关键词:高考;论证技巧;素材运用
议论文内容越丰富越能论证主题。论据充足、材料丰富才是具有表现力的佳作。素材的运用包括引用原材料和运用其他丰富的素材来佐证论点两个方面。笔者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梳理了以下三个高效的技巧:
一、裁剪得当,有效处理原材料中的素材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由头,是考生提炼主题合理的依据。因此,写材料作文需要紧扣原材料,善用原材料,让原材料自然镶嵌在文章中。在审题后,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引用材料。其中概括重在一个“巧妙”上:引用的字数上要巧,最多不超过80字;引用的内容上要巧,做到简洁——拖泥带水会引起反感;有度——紧扣题目,有所选择,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在“引材”之后,要有对材料的精练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这样才会使观点的得出不会很突兀,让人感到由材料到中心观点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往往,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
1.引述材料过长,不简洁,不概括;
2.亮出的观点不够鲜明有力;
3.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不贴肉。新材料作文的“引材”最忌完全照抄材料或完全抛弃材料。
可以采用“裁剪概括材料——针对性地简析——鲜明地亮中心”三部曲进行。
例题:美国康奈尔大家的教授三好威克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学生范文示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光》片段
我们都渴望到达罗马,却不相信条条道路都可通,多少人穷极一生去追寻那最亮的光,以为那是他要的,然而生命中有多少光是我们承受不起的,有时候逆光而行也甚好。(点评:提到原材料关键词“光”。)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三好克威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点评:直接引用原材料。)
蜜蜂以为它的寻找的方向是正确的,那里的阳光多炫目多明媚,然而它却为它的固执不懂变通付出了生命代价。反观苍蝇倒是聪明多了。当教授三好克威把苍蝇放进瓶子里,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因为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光在亮再美,非我所适合,亦弃之。(点评:这几句夹叙夹议,提出自己的观点。)
结尾段: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指出人对生命重量选择的问题。而今,我只想淺浅地问一句:生命中所有的光亮都值得去盲目追寻吗?是应该像蜜蜂那样还是像苍蝇那样呢?我会选择苍蝇那般,盲目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光是愚蠢的,适合你的那一束光才是最好的。(点评:结尾段再次紧扣材料并点明主题,巧妙地引用原材料,使得作文层次升格。)
二、“量身定做”,广泛收集古今中外的素材
每个考生的文章风格不同,考生应根据自己的风格,量身打造自己的素材库。具体来说,一是涉猎范围要广。扩大阅读量,古今中外各个主题的素材都要用心积累,同时,多关注当下的热点事件,进行有意识地积累。二是准备时间要多。素材不能突击,适合“细水长流”。考生每天或每周安排一点时间用于整理、积累素材。妥善利用碎片化时间多看看多听听。三是笔记记录要全:建议考生准备专门的素材笔记本,笔记本要厚一点。设置目录,并按26个字母或不同主题设置成活页式笔记本装订成册。便于整个复习学年高效地整理和积累。有考生买市面上整本的素材书用以复习,笔者认为这些辅导资料虽然详细丰富但不如考生自己沉下心整理的更好。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激发灵感,开展素材运用的专题训练
在高三专题复习中,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能灵活自如地使用素材,笔者会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运用的专题训练。首先,根据高考命题趋势和当年时事热点,制作作文训练活页教材和补充练习,其次,根据学生的作文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阶段性专题训练促进学生整理归纳和输出运用素材。再次,经过专题训练之后,再引导学生将素材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项专题训练对学生作文提升效果十分明显。
例题:美国人安德烈斯原本是环境科学专业学士,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本来可以安逸一辈子的。却在参加完美国反传统狂欢节“火人节”后,决定辞掉平庸的工作。后来,就有了在海边用沙子画画的故事……十一年来,这个男人都在和自己“过不去”。退潮,他在沙滩上创作巨幅画作;涨潮,他任由海水将自己的作品吞没;他说,这就叫“存在于当下”。
要求:请根据所给材料,确定立意,并写出3个以上可以用的素材。
立意:
学生范文1:
《坦然行走,活在当下》
是谁说的“岁月是神偷”?我认为这是极好的比喻,岁月是神偷,于无声处于无形处捎走了年华,抹白了鬓角。只是啊,这稍纵即逝的流年,我仍兀自盛放,因为我选择坦然行走,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一种豁达。年少的苏轼,才高八斗,锋芒毕露,只是这耀眼的光芒注定引得旁人不满,他们不甘于做落叶,于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皇帝下令的一身“贬!”可能对很多人而言是判了死刑,但苏轼无所畏惧,心中豁达,“难道面条粗粝我还要咀嚼下去吗?”他淡然地对弟子说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活在当下,它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之情面对仕途不顺,却也成就了他诗词上的成就,为后世景仰。
活在当下是一种智慧。“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曾是沙龙众星环绕的女主角,即使在被困李庄之时,也能平静面对上街买油盐酱醋的平朴生活;在留美之时,她优异得令国外学者惊叹,在祖国处于复兴之时,她毅然选择回国,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与岁月温柔相处的人,自会被岁月温柔对待。海德格尔认为“人应诗意地栖居”,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淡然自若的心境,不畏韶华流逝。“午睡一方藤枕花坞樽前微笑”赏心悦目十六事,事事写尽诗意与智慧。
活在当下,是一种信念。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愿躺着荣誉的战争残疾军人薄上向国家和百姓伸手。他淌徉于书海间,他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完成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书,“站着的时候用枪,躺着的时候用笔,死了以后用书”,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一名战士和作家的精彩一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活在当下,坦然行走。
活在当下,我看见季羡林的学识在四合院内扎实生长;沈从文的情思在边城缓缓流过;塞林格拒绝浮华,专注于在自己的麦田中守望……活在当下是一种选择亦是一种勇气。
“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如是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光阴变迁,斗转星移,岁月啊岁月啊,即使你注定逝去,但我依然选择坦然行走,活在当下。
学生范文1: 《在岁月中盛开》
世间最为惆怅的是“英雄落魄,美人迟暮”;最为惋惜的是“一朝风雨,湿了满地残红”。我们漂流在时间岁月的河流上,我们的小船随着水流向前驶去,也许我们并不想往前漂,甚至来不及看身后一眼。岁月就是如此,没有人能逃过它。但,只要我们灿烂地如夏花般盛开过,那么我们也应无怨如秋叶般静美地回归软红。
织田信长曾说:“人间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信长年轻时在桶狭间一战成名后便踏上了上京的统一之路,他无惧美浓的腹蛇,无恐骏河的今川,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创造了无数丰功伟绩。后人评价说:“如日本是一块饼,那么德川家康是享用它的人,豐臣秀吉是割麦子的人,那么织田信长就是种麦子的人。”信长在光明寺被部下杀死时,时年49岁,真真是人间五十年。一代英雄落幕,但那又如何?织田信长这一生如此努力地漂亮地盛开过,也应一点遗憾也不留了。
那年独下西楼,雨初停,认识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人们传说着她的爱情,她的才情,她的容颜,她的坚强。然韶华易逝,她终不免在病痛中苦苦挣扎,她变得无比虚弱,也许随时迟暮,但人们依旧将她当作人间四月花,她给世人留下许多供人评说的传奇,她也努力地漂亮地盛开过,即是“朱颜辞镜花辞树”,也无悔于春秋。
不仅人事物,国家与民族也无法逃脱岁月的流逝。南宋风雨飘摇,金人南下侵宋,彼时又有多少贤士勇将在为命运做斗争?辛弃疾弃昔时笔,著战时襟,“卧塌六侧,岂容他人酣睡乎?”把金人打回去,打回会宁府,打回燕京,“虽千万人,吾往矣。”辛弃疾也是努力地漂亮地盛开过了,在他年老时,即使“常南望,翠葆霓旌”的中原遗老变成了他,他也不会辜负了此生。
李清照在南宋后期,又是经历了多少苦难,才留下佳话,成就其千古文章!她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国家破碎,家人离散,在无限哀痛中老去,也许她会怀念昔日秋千架下,鸦鬓簪花一朵的女孩,但现在的她是被岁月打磨出来的坚硬的美玉,像夏花一样努力地漂亮地盛开过了。
南宋无法逃离岁月的侵蚀,但多少帝王将相成其千古伟业,贤人迁客著其千古文章,这将会被历史永远铭刻。
山河易老,岁月易逝。在春夏秋冬中,只有当我们尽力地活着,向前看不回头,不伤时不后悔,彼时,便可泡一朵烟花托于手,在盛世回首时,发现阳光温淡,岁月静好。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关键词:高考;论证技巧;素材运用
议论文内容越丰富越能论证主题。论据充足、材料丰富才是具有表现力的佳作。素材的运用包括引用原材料和运用其他丰富的素材来佐证论点两个方面。笔者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梳理了以下三个高效的技巧:
一、裁剪得当,有效处理原材料中的素材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由头,是考生提炼主题合理的依据。因此,写材料作文需要紧扣原材料,善用原材料,让原材料自然镶嵌在文章中。在审题后,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引用材料。其中概括重在一个“巧妙”上:引用的字数上要巧,最多不超过80字;引用的内容上要巧,做到简洁——拖泥带水会引起反感;有度——紧扣题目,有所选择,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在“引材”之后,要有对材料的精练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这样才会使观点的得出不会很突兀,让人感到由材料到中心观点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往往,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
1.引述材料过长,不简洁,不概括;
2.亮出的观点不够鲜明有力;
3.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不贴肉。新材料作文的“引材”最忌完全照抄材料或完全抛弃材料。
可以采用“裁剪概括材料——针对性地简析——鲜明地亮中心”三部曲进行。
例题:美国康奈尔大家的教授三好威克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学生范文示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光》片段
我们都渴望到达罗马,却不相信条条道路都可通,多少人穷极一生去追寻那最亮的光,以为那是他要的,然而生命中有多少光是我们承受不起的,有时候逆光而行也甚好。(点评:提到原材料关键词“光”。)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三好克威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点评:直接引用原材料。)
蜜蜂以为它的寻找的方向是正确的,那里的阳光多炫目多明媚,然而它却为它的固执不懂变通付出了生命代价。反观苍蝇倒是聪明多了。当教授三好克威把苍蝇放进瓶子里,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因为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光在亮再美,非我所适合,亦弃之。(点评:这几句夹叙夹议,提出自己的观点。)
结尾段: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指出人对生命重量选择的问题。而今,我只想淺浅地问一句:生命中所有的光亮都值得去盲目追寻吗?是应该像蜜蜂那样还是像苍蝇那样呢?我会选择苍蝇那般,盲目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光是愚蠢的,适合你的那一束光才是最好的。(点评:结尾段再次紧扣材料并点明主题,巧妙地引用原材料,使得作文层次升格。)
二、“量身定做”,广泛收集古今中外的素材
每个考生的文章风格不同,考生应根据自己的风格,量身打造自己的素材库。具体来说,一是涉猎范围要广。扩大阅读量,古今中外各个主题的素材都要用心积累,同时,多关注当下的热点事件,进行有意识地积累。二是准备时间要多。素材不能突击,适合“细水长流”。考生每天或每周安排一点时间用于整理、积累素材。妥善利用碎片化时间多看看多听听。三是笔记记录要全:建议考生准备专门的素材笔记本,笔记本要厚一点。设置目录,并按26个字母或不同主题设置成活页式笔记本装订成册。便于整个复习学年高效地整理和积累。有考生买市面上整本的素材书用以复习,笔者认为这些辅导资料虽然详细丰富但不如考生自己沉下心整理的更好。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激发灵感,开展素材运用的专题训练
在高三专题复习中,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能灵活自如地使用素材,笔者会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运用的专题训练。首先,根据高考命题趋势和当年时事热点,制作作文训练活页教材和补充练习,其次,根据学生的作文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阶段性专题训练促进学生整理归纳和输出运用素材。再次,经过专题训练之后,再引导学生将素材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项专题训练对学生作文提升效果十分明显。
例题:美国人安德烈斯原本是环境科学专业学士,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本来可以安逸一辈子的。却在参加完美国反传统狂欢节“火人节”后,决定辞掉平庸的工作。后来,就有了在海边用沙子画画的故事……十一年来,这个男人都在和自己“过不去”。退潮,他在沙滩上创作巨幅画作;涨潮,他任由海水将自己的作品吞没;他说,这就叫“存在于当下”。
要求:请根据所给材料,确定立意,并写出3个以上可以用的素材。
立意:
学生范文1:
《坦然行走,活在当下》
是谁说的“岁月是神偷”?我认为这是极好的比喻,岁月是神偷,于无声处于无形处捎走了年华,抹白了鬓角。只是啊,这稍纵即逝的流年,我仍兀自盛放,因为我选择坦然行走,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一种豁达。年少的苏轼,才高八斗,锋芒毕露,只是这耀眼的光芒注定引得旁人不满,他们不甘于做落叶,于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皇帝下令的一身“贬!”可能对很多人而言是判了死刑,但苏轼无所畏惧,心中豁达,“难道面条粗粝我还要咀嚼下去吗?”他淡然地对弟子说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活在当下,它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之情面对仕途不顺,却也成就了他诗词上的成就,为后世景仰。
活在当下是一种智慧。“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曾是沙龙众星环绕的女主角,即使在被困李庄之时,也能平静面对上街买油盐酱醋的平朴生活;在留美之时,她优异得令国外学者惊叹,在祖国处于复兴之时,她毅然选择回国,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与岁月温柔相处的人,自会被岁月温柔对待。海德格尔认为“人应诗意地栖居”,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淡然自若的心境,不畏韶华流逝。“午睡一方藤枕花坞樽前微笑”赏心悦目十六事,事事写尽诗意与智慧。
活在当下,是一种信念。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愿躺着荣誉的战争残疾军人薄上向国家和百姓伸手。他淌徉于书海间,他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完成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书,“站着的时候用枪,躺着的时候用笔,死了以后用书”,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一名战士和作家的精彩一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活在当下,坦然行走。
活在当下,我看见季羡林的学识在四合院内扎实生长;沈从文的情思在边城缓缓流过;塞林格拒绝浮华,专注于在自己的麦田中守望……活在当下是一种选择亦是一种勇气。
“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如是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光阴变迁,斗转星移,岁月啊岁月啊,即使你注定逝去,但我依然选择坦然行走,活在当下。
学生范文1: 《在岁月中盛开》
世间最为惆怅的是“英雄落魄,美人迟暮”;最为惋惜的是“一朝风雨,湿了满地残红”。我们漂流在时间岁月的河流上,我们的小船随着水流向前驶去,也许我们并不想往前漂,甚至来不及看身后一眼。岁月就是如此,没有人能逃过它。但,只要我们灿烂地如夏花般盛开过,那么我们也应无怨如秋叶般静美地回归软红。
织田信长曾说:“人间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信长年轻时在桶狭间一战成名后便踏上了上京的统一之路,他无惧美浓的腹蛇,无恐骏河的今川,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创造了无数丰功伟绩。后人评价说:“如日本是一块饼,那么德川家康是享用它的人,豐臣秀吉是割麦子的人,那么织田信长就是种麦子的人。”信长在光明寺被部下杀死时,时年49岁,真真是人间五十年。一代英雄落幕,但那又如何?织田信长这一生如此努力地漂亮地盛开过,也应一点遗憾也不留了。
那年独下西楼,雨初停,认识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人们传说着她的爱情,她的才情,她的容颜,她的坚强。然韶华易逝,她终不免在病痛中苦苦挣扎,她变得无比虚弱,也许随时迟暮,但人们依旧将她当作人间四月花,她给世人留下许多供人评说的传奇,她也努力地漂亮地盛开过,即是“朱颜辞镜花辞树”,也无悔于春秋。
不仅人事物,国家与民族也无法逃脱岁月的流逝。南宋风雨飘摇,金人南下侵宋,彼时又有多少贤士勇将在为命运做斗争?辛弃疾弃昔时笔,著战时襟,“卧塌六侧,岂容他人酣睡乎?”把金人打回去,打回会宁府,打回燕京,“虽千万人,吾往矣。”辛弃疾也是努力地漂亮地盛开过了,在他年老时,即使“常南望,翠葆霓旌”的中原遗老变成了他,他也不会辜负了此生。
李清照在南宋后期,又是经历了多少苦难,才留下佳话,成就其千古文章!她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国家破碎,家人离散,在无限哀痛中老去,也许她会怀念昔日秋千架下,鸦鬓簪花一朵的女孩,但现在的她是被岁月打磨出来的坚硬的美玉,像夏花一样努力地漂亮地盛开过了。
南宋无法逃离岁月的侵蚀,但多少帝王将相成其千古伟业,贤人迁客著其千古文章,这将会被历史永远铭刻。
山河易老,岁月易逝。在春夏秋冬中,只有当我们尽力地活着,向前看不回头,不伤时不后悔,彼时,便可泡一朵烟花托于手,在盛世回首时,发现阳光温淡,岁月静好。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