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老龄化数量的增加,老年期物质生活在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方面的问题同样也需要得到我们的关注。精神虐待同样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文从老年人精神虐待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等方面浅谈生活中存在的精神虐待问题。
【关键词】 老年人 精神虐待
一、精神虐待的表现形式
精神虐待最普通的表现为长期的口头侵犯,包括言语上谩骂、恐吓、指桑骂槐、贬低老人、有损老年人自尊等词语。这种表现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还具有隐藏性。就好像对老年人的讽刺等,生活中我们几乎无法对这种行为下以明确的界定,去判断什么时候属于虐待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确实会对老年人的精神或心理造成伤害。除此之外,精神虐待的表现还有孤立、忽视、不支持老年人,对老年人的要求不理会、不支持,对共同生活或者是对自己短期照顾的老年人冷落、忽视、虽然一起生活,但是对老年人视而不见等无视行为。阻止老年人与家人、尤其是子孙接触,限制老年人自由、禁止参加娱乐活动,迫使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子女为了减少负担强迫老年人待在家里,减少外出活动的麻烦,或者是要求老年人几点之前不得回家等行为。强迫老年人做违反意愿的事情。
二、精神虐待对老年人的危害
精神虐待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心理疾病,从而使生理疾病的产生或严重。心理疾病的典型代表是老年抑郁。老年抑郁在情感上的表现就是情绪低落,对自己以往感兴趣的事物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很枯燥乏味,闷闷不乐度日如年等。思维方式上,经常表现为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如记忆力减退。这就会导致老年痴呆的产生。意志能力上出现懒散行为,不想说话,不想做事等。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观念和行为。
三、导致精神虐待产生的因素
1.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老年人受到精神虐待的程度。也就是说,老年人年轻时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地位越高,老年期受到尊重、细心呵护的可能性就越高。因为接受过高水平教育的老年人敏感性高,更善于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规避虐待事件的发生,正确处理,减轻精神虐待对自身的伤害。
2.老年人所患疾病类型:心理问题、认知障碍及身体功能性损失等疾病也是影响老年人遭受精神虐待的重要原因。由于这些疾病的持久性,需要家人长期的照顾。例如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年人,他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需要照顾,这种情况从某一方面来说就会造成照顾者的压力,由此就会产生焦虑烦躁感。
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的方面指老年人自身的经济情况。老年人生活来源主要靠个人劳动或政府等其他机构救助支持的情况也会增加老年人受到精神虐待的风险。老年人由于年龄渐长,身体素质下降,自身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自己带来经济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这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老年歧视。老年歧视的出现机会伴随着精神虐待的产生。另一方面,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物质支持是决定精神虐待程度的因素。反之,父母对子女的物质支持不一定会决定精神虐待程度。另一方面是子女的经济情况,子女经济情况情况良好,对父母的给予能力强,精神虐待发生的可能性就低。
4.老年人子女过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主要以一对父母和未婚子女为主的核心家庭结构,结束了以前大家庭的生活模式。核心家庭的优势在于所有家庭成员的意见都会得到保留,更加注重每位家庭成员的权利和利益,并且未成年子女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注。正因为这种家庭结构的改变,使得老年人的养老成为一个新的问题。老年人子女各自拥有各自的生活,子女众多使得子女之间相互的依赖性增强,又由于脱离了大家庭的支持,会产生拒绝抚养或者虐待老人的现象。
5.照顾者认知的偏差:照顾者对虐待认知的偏差,对虐待的片面理解,虐待对象的片面理解,认为虐待只是对身体上的故意伤害,针对某些特殊对象的精神虐待并不能称为精神虐待。
四、我国对老年人精神虐待的保护措施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 条的相关规定,虐待、遗弃老年人的,要对行为人处 5 日以下拘留或警告的行政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当申请国家公权力介入时,老年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证据。因此在报案前,老年人最好去医院做一个身体检查,由医院出具伤势鉴定。遭遇冷暴力或言语暴力的老年人应当去精神科或心理治疗所等专业机构进行创伤后的心理辅导,然后将相关书面诊疗资料作为证据支持自己的诉求,以期完善的保障自身权益。
五、预防精神虐待的方法
加强相关立法,通过强制手段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迄今为止,我国没有明确的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而且对于老年人精神虐待的区分没有明确的界定。生活中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些行为虽然表现出了不合理的现象,但是它并没有违反法律,并不是违法行为。因此,需要国家加强与老年人精神虐待相关的立法,通过强制手段确保老年人的权益,避免受到精神虐待。
大力宣扬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尊老爱幼的思想。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公民对老年虐待的认知,使优秀思想深入人心。
完善老年人的设施建设:社会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完善老年人养老设施、康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从某一方面来说,既降低了照顾者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又降低了父母的心理负担,老年人在养老院等地方结交的朋友也使得老年的生活变得更有意思。
由于人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会有情緒波动的时候,所以精神虐待并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本文的目的不是强调严厉杜绝精神虐待的现象,而是要求每个人意识到精神虐待的严重性,意识到 什么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精神虐待的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精神虐待的行为。希望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使老年人少受到伤害。
【关键词】 老年人 精神虐待
一、精神虐待的表现形式
精神虐待最普通的表现为长期的口头侵犯,包括言语上谩骂、恐吓、指桑骂槐、贬低老人、有损老年人自尊等词语。这种表现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还具有隐藏性。就好像对老年人的讽刺等,生活中我们几乎无法对这种行为下以明确的界定,去判断什么时候属于虐待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确实会对老年人的精神或心理造成伤害。除此之外,精神虐待的表现还有孤立、忽视、不支持老年人,对老年人的要求不理会、不支持,对共同生活或者是对自己短期照顾的老年人冷落、忽视、虽然一起生活,但是对老年人视而不见等无视行为。阻止老年人与家人、尤其是子孙接触,限制老年人自由、禁止参加娱乐活动,迫使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子女为了减少负担强迫老年人待在家里,减少外出活动的麻烦,或者是要求老年人几点之前不得回家等行为。强迫老年人做违反意愿的事情。
二、精神虐待对老年人的危害
精神虐待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心理疾病,从而使生理疾病的产生或严重。心理疾病的典型代表是老年抑郁。老年抑郁在情感上的表现就是情绪低落,对自己以往感兴趣的事物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很枯燥乏味,闷闷不乐度日如年等。思维方式上,经常表现为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如记忆力减退。这就会导致老年痴呆的产生。意志能力上出现懒散行为,不想说话,不想做事等。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观念和行为。
三、导致精神虐待产生的因素
1.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老年人受到精神虐待的程度。也就是说,老年人年轻时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地位越高,老年期受到尊重、细心呵护的可能性就越高。因为接受过高水平教育的老年人敏感性高,更善于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规避虐待事件的发生,正确处理,减轻精神虐待对自身的伤害。
2.老年人所患疾病类型:心理问题、认知障碍及身体功能性损失等疾病也是影响老年人遭受精神虐待的重要原因。由于这些疾病的持久性,需要家人长期的照顾。例如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年人,他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需要照顾,这种情况从某一方面来说就会造成照顾者的压力,由此就会产生焦虑烦躁感。
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的方面指老年人自身的经济情况。老年人生活来源主要靠个人劳动或政府等其他机构救助支持的情况也会增加老年人受到精神虐待的风险。老年人由于年龄渐长,身体素质下降,自身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自己带来经济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这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老年歧视。老年歧视的出现机会伴随着精神虐待的产生。另一方面,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物质支持是决定精神虐待程度的因素。反之,父母对子女的物质支持不一定会决定精神虐待程度。另一方面是子女的经济情况,子女经济情况情况良好,对父母的给予能力强,精神虐待发生的可能性就低。
4.老年人子女过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主要以一对父母和未婚子女为主的核心家庭结构,结束了以前大家庭的生活模式。核心家庭的优势在于所有家庭成员的意见都会得到保留,更加注重每位家庭成员的权利和利益,并且未成年子女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注。正因为这种家庭结构的改变,使得老年人的养老成为一个新的问题。老年人子女各自拥有各自的生活,子女众多使得子女之间相互的依赖性增强,又由于脱离了大家庭的支持,会产生拒绝抚养或者虐待老人的现象。
5.照顾者认知的偏差:照顾者对虐待认知的偏差,对虐待的片面理解,虐待对象的片面理解,认为虐待只是对身体上的故意伤害,针对某些特殊对象的精神虐待并不能称为精神虐待。
四、我国对老年人精神虐待的保护措施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 条的相关规定,虐待、遗弃老年人的,要对行为人处 5 日以下拘留或警告的行政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当申请国家公权力介入时,老年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证据。因此在报案前,老年人最好去医院做一个身体检查,由医院出具伤势鉴定。遭遇冷暴力或言语暴力的老年人应当去精神科或心理治疗所等专业机构进行创伤后的心理辅导,然后将相关书面诊疗资料作为证据支持自己的诉求,以期完善的保障自身权益。
五、预防精神虐待的方法
加强相关立法,通过强制手段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迄今为止,我国没有明确的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而且对于老年人精神虐待的区分没有明确的界定。生活中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些行为虽然表现出了不合理的现象,但是它并没有违反法律,并不是违法行为。因此,需要国家加强与老年人精神虐待相关的立法,通过强制手段确保老年人的权益,避免受到精神虐待。
大力宣扬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尊老爱幼的思想。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公民对老年虐待的认知,使优秀思想深入人心。
完善老年人的设施建设:社会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完善老年人养老设施、康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从某一方面来说,既降低了照顾者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又降低了父母的心理负担,老年人在养老院等地方结交的朋友也使得老年的生活变得更有意思。
由于人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会有情緒波动的时候,所以精神虐待并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本文的目的不是强调严厉杜绝精神虐待的现象,而是要求每个人意识到精神虐待的严重性,意识到 什么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精神虐待的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精神虐待的行为。希望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使老年人少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