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情趣,有利于师生双方共同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以下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有效做法. 通过旧知铺垫,扫除旧知识障碍,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联系,让小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不再难不可攀. 简洁新颖具有激励性的导入,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开始主动探究. 分层递进式练习,能让孩子们当堂巩固数学知识,及时形成数学技能. 符合学生情感需求的拓展,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开发创新潜能.
【关键词】 学习情趣;铺垫 ;导入;练习;拓展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导,更取决于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习情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和直接动力,缺乏学习情趣的数学课堂难以有效,更难做到优质高效. 我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知道,学生的学习情趣是可以设法调动并逐渐培养的. 教师要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成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数学课堂师生相融,充满情趣,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真正把学生摆在主动学习的位置上,怎样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等待“喂”变为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用情感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学习情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获取新知,获得获取新知的方法,是授之以渔的有效手段.
一、“铺”是课堂的前奏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后续知识往往是前期知识的发展和延伸,而新教材的改编更加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课前让学生进行自学,初步感知新课内容,把自己能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尝试做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性铺垫练习题,通过做题再对自己当时难以消化理解的东西进行整理,把它们带到课堂上来.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而扫除旧知识的障碍,并能确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点. 如我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课前复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计算,常用的面积单位和之间的换算,复习了长方形的特征,让他们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为课堂上的新知探究扫除了拦路虎,架好了通向新知的桥梁,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自然流畅,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得心应手,孩子们情趣陡增,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
二、“导”即诱趣导入新课
科学导入能激情激趣,产生对新知探求的直接动力. 任何求知中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参与和推动,想收到有效的理解和识记只能是一句空话.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每节数学课的导入都要细心琢磨,导言既要简洁新颖,又要贴切自然,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激励效应,让小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中去. 理想的导言往往寥寥数语却能引人入胜,把学生引入最佳的思考状态. 例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我出示了几个百分数后问:“同学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数?”典型的有:(1)啤酒的酒精含量12%;(2)羊毛衫的含毛量80%;(3)数学成绩及格率96%……继续引导:“既然百分数这么常见,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吗?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同学的思维活了起来,有的想知道意义,有的想知道读法写法,有的想知道与分数的区别……这样简练自然的导入,不露一点斧凿的痕迹,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也指明了新知的探求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法有:设问导入、启迪导入、组装导入、添字导入、对比导入、变形导入、情境导入、渗透导入、自学导入等,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灵活科学的选用.
三、“练”,即巩固深化练习
学生尝试出了新知的解答方法后,教师应尽量少讲或不讲,要及时组织课堂练习,深化新知. 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应紧扣新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在练中学,在学中练,形成数学技能. 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题:基本练习、判断正误练习、变换深化练习、解答实例练习. 基本练习用来再一次巩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判断正误练习让学生充分明析法则和算理,变换深化练习如“4千克+1280克”要求学生先把单、复名数改写成小数后再计算,这样不仅达到了新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为解答实例做好了铺垫. 解决生活实例我是这样设计的:“妈妈拿了50元钱购买东西,买洗涤用品用18元7角,买食品用去25元8角5分,妈妈买东西一共用去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通过分层递进形式多样的练习,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提高. 通过当堂完成大容量的练习,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寓教于乐.
四、“拓”即新知的拓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力 = 知识量 + 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借助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巩固练习之后,面对学生“未饱”的渴求目光,应因材施教,构建登高平台. 设计具有适当难度和深度的习题,让他们思考探索,用寻求解答方法来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 如在教学“整数的近似值”后,设计了这样的思维拓展题:“近似数为5亿的数最大数和最小数各是多少?”如此这样若在教学中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春风里,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应持之以恒长久实践的做法. 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调动学生情趣施教,就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的发展铺路.
【关键词】 学习情趣;铺垫 ;导入;练习;拓展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导,更取决于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习情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和直接动力,缺乏学习情趣的数学课堂难以有效,更难做到优质高效. 我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知道,学生的学习情趣是可以设法调动并逐渐培养的. 教师要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成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数学课堂师生相融,充满情趣,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真正把学生摆在主动学习的位置上,怎样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等待“喂”变为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用情感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学习情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获取新知,获得获取新知的方法,是授之以渔的有效手段.
一、“铺”是课堂的前奏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后续知识往往是前期知识的发展和延伸,而新教材的改编更加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课前让学生进行自学,初步感知新课内容,把自己能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尝试做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性铺垫练习题,通过做题再对自己当时难以消化理解的东西进行整理,把它们带到课堂上来.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而扫除旧知识的障碍,并能确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点. 如我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课前复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计算,常用的面积单位和之间的换算,复习了长方形的特征,让他们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为课堂上的新知探究扫除了拦路虎,架好了通向新知的桥梁,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自然流畅,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得心应手,孩子们情趣陡增,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
二、“导”即诱趣导入新课
科学导入能激情激趣,产生对新知探求的直接动力. 任何求知中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参与和推动,想收到有效的理解和识记只能是一句空话.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每节数学课的导入都要细心琢磨,导言既要简洁新颖,又要贴切自然,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激励效应,让小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中去. 理想的导言往往寥寥数语却能引人入胜,把学生引入最佳的思考状态. 例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我出示了几个百分数后问:“同学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数?”典型的有:(1)啤酒的酒精含量12%;(2)羊毛衫的含毛量80%;(3)数学成绩及格率96%……继续引导:“既然百分数这么常见,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吗?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同学的思维活了起来,有的想知道意义,有的想知道读法写法,有的想知道与分数的区别……这样简练自然的导入,不露一点斧凿的痕迹,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也指明了新知的探求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法有:设问导入、启迪导入、组装导入、添字导入、对比导入、变形导入、情境导入、渗透导入、自学导入等,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灵活科学的选用.
三、“练”,即巩固深化练习
学生尝试出了新知的解答方法后,教师应尽量少讲或不讲,要及时组织课堂练习,深化新知. 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应紧扣新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在练中学,在学中练,形成数学技能. 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题:基本练习、判断正误练习、变换深化练习、解答实例练习. 基本练习用来再一次巩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判断正误练习让学生充分明析法则和算理,变换深化练习如“4千克+1280克”要求学生先把单、复名数改写成小数后再计算,这样不仅达到了新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为解答实例做好了铺垫. 解决生活实例我是这样设计的:“妈妈拿了50元钱购买东西,买洗涤用品用18元7角,买食品用去25元8角5分,妈妈买东西一共用去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通过分层递进形式多样的练习,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提高. 通过当堂完成大容量的练习,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寓教于乐.
四、“拓”即新知的拓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力 = 知识量 + 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借助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巩固练习之后,面对学生“未饱”的渴求目光,应因材施教,构建登高平台. 设计具有适当难度和深度的习题,让他们思考探索,用寻求解答方法来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 如在教学“整数的近似值”后,设计了这样的思维拓展题:“近似数为5亿的数最大数和最小数各是多少?”如此这样若在教学中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春风里,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应持之以恒长久实践的做法. 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调动学生情趣施教,就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的发展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