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 充分展示学校图书馆的魅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建立良好的阅读基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全面素质。
【关键词】激发;课外阅读;阅读方法;兴趣
统编教材的亮点之一是强调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提出要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将阅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具体编排中,除了阅读单元外,还增设了《和大人一起读》《我愛阅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课后思考题也侧重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设置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从三年级开始,在各年级上册还设计了“阅读策略”单元。义务教育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针对新的教科书,提出了“读书为要”的观点。因此,我在教学中精准把握教科书的编排变化,顺势而为,坚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落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努力体现统编教材的编排理念和特色亮点。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占有何种地位。”为此,我注意经常阅读各种书籍、报纸杂志,把吸收到的最新信息、阅读到的有关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发明等在每节课开头的五至八分钟读给学生听或讲给学生听。有时剪辑下来在课室张贴出来。像每年高考中有关状元的介绍;人类对太空、月球的最新发现;有关我国火箭发射情况的报道,我都及时地告诉学生,还把报纸、资料在黑板一角张贴出来,供学生阅读,从而激发其阅读的欲望,激励他们亲自阅读,增长见闻的同时,树立理想,努力学习。
最初由我来告诉他们课外的知识、重大时事等,逐渐地在课前十分钟内,我由学生自己来读、来讲他们课外看到的故事、时事、新闻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丰富学生的词汇,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二、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新的教科书必须用新的理念去教,必须把学生读书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我们班中有一个小小的图书角,这些图书都是由学生自己捐回来的,里面都是拼音读本,有童话故事、谜语、十万个为什么等,图文并茂,十分吸引。我利用自习课、空余时间开放让学生阅读。我还选定了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整理图书。每天早上回校,还没上早读,学生回来就可以自己拿书阅读,读后自己摆放回原处。中午吃完饭的时间也可以自由阅读。久而久之,学生早上和中午的这段时间少了追逐,少了去玩,吃完饭后马上就回到班上图书角取书阅读,纪律好多了。而且他们还会互相讨论阅读中看到的故事、人物,互相猜谜语,互相推荐好书,阅读兴趣非常浓厚。
三、充分利用各种阅读途径,激发课外阅读的热情
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种各样的书籍像科普书籍、文艺小说、经典名著等,除了学校规定的看书时间外,学生都很少机会阅读。于是我每个星期都用一节课带学生上图书馆看书,还适时地向他们推荐各种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指导他们阅读和做摘抄。学生每逢这节课都特别兴奋,带上本子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还写一些小小的读后感。
另外互联网、网上阅读平台、电子图书等为孩子提供了多种阅读途径,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写作文也不再“难为无米之炊”了,有了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思路宽广,用词也丰富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事半功倍。
四、以课内阅读促课外阅读,堂上激趣
统编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排体例,大胆创新,增加了阅读策略单元。教科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文章、故事,这些课文背后都隐藏着许多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单元主题和文本特点,注意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在课外寻找新的作品来阅读。如教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了鲁迅的事迹后,由文及人,让学生到课外寻找介绍鲁迅事迹的书籍来阅读;如《落花生》的教学后,我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课文作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和作品来阅读;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穷人》后,我又引导学生到课外去寻找介绍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故事的书籍来阅读;学习了英雄故事后,我激励学生课外阅读英雄的故事,召开故事会等;像教学《草原》、《北京的春节》这些课文后,由文及地,我让学生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读物来阅读。通过这样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获取新知。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自主阅读,才会有收效。通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运用以上的一些方法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受到了较大效果。学生有了兴趣,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学会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认真做好摘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认为这些都有赖于课外阅读的功劳。我还发现学生的零用钱都用来买课外书,假期到图书馆借书、买书、看书的同学不断增多。
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让他们在其它单元的学习中不断运用,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所以,建立良好的阅读基地,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语文素养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J] 课程·教材·教法,2016(6):3-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6
[3]袁治军 《坚持读书为要 做好统编教材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2019,5
【关键词】激发;课外阅读;阅读方法;兴趣
统编教材的亮点之一是强调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提出要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将阅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具体编排中,除了阅读单元外,还增设了《和大人一起读》《我愛阅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课后思考题也侧重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设置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从三年级开始,在各年级上册还设计了“阅读策略”单元。义务教育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针对新的教科书,提出了“读书为要”的观点。因此,我在教学中精准把握教科书的编排变化,顺势而为,坚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落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努力体现统编教材的编排理念和特色亮点。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占有何种地位。”为此,我注意经常阅读各种书籍、报纸杂志,把吸收到的最新信息、阅读到的有关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发明等在每节课开头的五至八分钟读给学生听或讲给学生听。有时剪辑下来在课室张贴出来。像每年高考中有关状元的介绍;人类对太空、月球的最新发现;有关我国火箭发射情况的报道,我都及时地告诉学生,还把报纸、资料在黑板一角张贴出来,供学生阅读,从而激发其阅读的欲望,激励他们亲自阅读,增长见闻的同时,树立理想,努力学习。
最初由我来告诉他们课外的知识、重大时事等,逐渐地在课前十分钟内,我由学生自己来读、来讲他们课外看到的故事、时事、新闻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丰富学生的词汇,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二、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新的教科书必须用新的理念去教,必须把学生读书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我们班中有一个小小的图书角,这些图书都是由学生自己捐回来的,里面都是拼音读本,有童话故事、谜语、十万个为什么等,图文并茂,十分吸引。我利用自习课、空余时间开放让学生阅读。我还选定了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整理图书。每天早上回校,还没上早读,学生回来就可以自己拿书阅读,读后自己摆放回原处。中午吃完饭的时间也可以自由阅读。久而久之,学生早上和中午的这段时间少了追逐,少了去玩,吃完饭后马上就回到班上图书角取书阅读,纪律好多了。而且他们还会互相讨论阅读中看到的故事、人物,互相猜谜语,互相推荐好书,阅读兴趣非常浓厚。
三、充分利用各种阅读途径,激发课外阅读的热情
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种各样的书籍像科普书籍、文艺小说、经典名著等,除了学校规定的看书时间外,学生都很少机会阅读。于是我每个星期都用一节课带学生上图书馆看书,还适时地向他们推荐各种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指导他们阅读和做摘抄。学生每逢这节课都特别兴奋,带上本子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还写一些小小的读后感。
另外互联网、网上阅读平台、电子图书等为孩子提供了多种阅读途径,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写作文也不再“难为无米之炊”了,有了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思路宽广,用词也丰富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事半功倍。
四、以课内阅读促课外阅读,堂上激趣
统编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排体例,大胆创新,增加了阅读策略单元。教科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文章、故事,这些课文背后都隐藏着许多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单元主题和文本特点,注意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在课外寻找新的作品来阅读。如教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了鲁迅的事迹后,由文及人,让学生到课外寻找介绍鲁迅事迹的书籍来阅读;如《落花生》的教学后,我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课文作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和作品来阅读;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穷人》后,我又引导学生到课外去寻找介绍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故事的书籍来阅读;学习了英雄故事后,我激励学生课外阅读英雄的故事,召开故事会等;像教学《草原》、《北京的春节》这些课文后,由文及地,我让学生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读物来阅读。通过这样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获取新知。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自主阅读,才会有收效。通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运用以上的一些方法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受到了较大效果。学生有了兴趣,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学会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认真做好摘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认为这些都有赖于课外阅读的功劳。我还发现学生的零用钱都用来买课外书,假期到图书馆借书、买书、看书的同学不断增多。
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让他们在其它单元的学习中不断运用,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所以,建立良好的阅读基地,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语文素养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J] 课程·教材·教法,2016(6):3-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6
[3]袁治军 《坚持读书为要 做好统编教材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