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PSP的虚幻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介绍
  戴砚亮,现就读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艺术工作室数字视频研究方向研究生;
  现阶段致力于研究数字3D艺术与实验影像的融合与创新。
  数字3D作品:《PLAY?》、《DUPLICATE》
  影像作品:《SKY》、《JUMPING》、《SPACE》
   《TURE & FAULT》(合作)
  定格动画作品:《BIG HEAD》(合作)
  
  你可能会在公车上见到这样一个人:手里捧着台PSP,表情随着游戏的变化而起伏跌宕。周围的人、物、环境对他毫无影响——完全被那小东西迷住了。
  严格来说,《PSP》这个作品并不能算一部成熟的个人作品,但想想制作的过程,那些逝去的时光改变了当初的懵懂,也少了些许清澈……如今,将这些经验实实在在地整理出来,与朋友们分享交流。
  
  不可思议才是美
  
  真实和幻想之间到底有多远?遥不可及还是触手可得。多少人童年的梦境,置身奇境,空无一人,四周漆黑,硕大的神秘物体,惊悚的声音,这是多少游戏玩家梦寐以求的游戏情节。身处其中,享受冒险的刺激;和怪物对话,恍然大悟,到底我们置身游戏还是现实?这样的视觉谜语正是我追求的超现实主义语境——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是梦与现实的统一。可以说是绝对现实的一种,也可以说是超现实的一种 。在我看来,梦想、幻想和幻觉是不受空间与时间束缚的。
  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
  
  视、听、触
  
  一般认为,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广告,不管立意如何,色彩的绚丽和广告是不能分割的。
  而这样一部看似灰黑色画面的视觉呈现效果是否会被大众接受,是否过于另类?其实不然。
  从色彩学角度讲,黑、白、灰为“无”色彩。这个概念是相对“有”色彩(红、黄、蓝……)而言,换句话说“无”色彩也具有感情,它代表着冷静、锋利、寂静、神秘。这恰好与本片主题暗合,如果从这个层面上分析,色彩的选择就很准确,配以悬疑、惊悚的声音,仿佛把观众也带入了这个“神秘的世界”。黑、白、灰三色给人的心理反应是冰冷,因此在观看本片之时,亦可体验视、听、触三位一体的享受,更容易被吸引,对于广告作品本身更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样看来,一部好的广告不仅立意出色,更重要能调用观众的听觉、触觉,而后两者恰恰是不被广泛重视的。作为一位艺术工作者,美术修养固然重要,也切莫轻视心理学、视听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
  
  虚拟场景的追求真实
  
  主人公在那个神秘的黑色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在疯狂逃脱巨大物体时,却发现自己已身陷其中。影片的主题虽然是“PSP”广告,用以说明其对人的吸引,但我也常常反思这种“吸引”对人的影响。
  影片从构思到完成用了大概一个月时间,分镜、软件测试、技术实现、影棚拍摄、后期合成、校色、剪辑、音效全部独立完成,我们这个LDW小组的另外两位成员李隆和王昭在其中也做了很大贡献。
  
  实拍与虚拟结合
  
  实拍部分我们选择索尼Z1c数字摄像机。因为它的高清格式便于苹果电脑后期的采集。而我们最大的难题是实拍人物是否可以和整个场景完美结合、是否可以和抠像、灯光的一致。由于这些问题的困扰,让我每一条影像至少反复拍摄了N遍以上才得以完成,严重影响进度!
   人物的抠像与合成工作在apple shake中完成,虽然这个软件已经停产,但不可否认它的强大与快捷,至今仍是后期公司与个人创作中使用率最高的合成类软件。它的抠像,尤其是跟踪功能(AE cs4、PFTrack 4.1 R1中都有3D高级跟踪与反求功能,但是个人觉得还是shake中的跟踪最为简单、快速)助我完成其中几个难度较大的镜头。另外的收获在于,我发现了shake中的平稳高速功能的确很强大,(shake4.1在这个功能上做了重大改进)作品中最后由人物头顶特写拉到全景的镜头就是抠像、跟踪与平稳高速结合的结果。在一个软件中全部完成,省去了不少麻烦。
  
  真实的表现
  
  我们在制作3D影像的时候,永远要追求真实感。现实中的光所产生的倒影、反射是决定真实感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在处理高反射介质时更为重要。
  因为无法在蓝幕抠像后准确保留人物投影,所以我选择复制人物层的方法制作倒影,颜色为半透明。另外不要忘记光线从人物身后打来,要在人物前方制作一个拉长的投影,颜色较重。
  在制作主人公接近巨大物体的特写镜头时,反射在物体上影子的透明度要尤其注意。不能太强,也不能过暗,只需要那么一点。
  后期制作中经常犯的毛病就是炫耀技术,总想让别人看到你做到了怎样的细腻,这样的心理反而时常画蛇添足,矫枉过正。不让人注意到的后期技术才是成功的后期技术。具体方法是复制人物层,并沿物体层边缘画mask(遮罩),注意用到shake软件中的rotoshape(柔边遮罩)节点,让边缘呈现虚边,使反射层边缘自然。
  最后,注意镜头与镜头光线的一致性,这是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易出错的问题。在这里,提醒读者朋友看看那个PSP产品最后有什么异常。
  现在,一个虚幻的世界在眼前。
  我永远不会是个身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一切的“神秘”都是假的,甚至我自己也参与制造。我会被自己制造的虚假所迷惑吗?正所谓迷人自迷。
  从艺术发展角度来说,自古以来艺术和技术都是和谐并存。只有当技术发展异常迅速,艺术家跟进速度迟疑时,矛盾才会突出。中国当代美术中数码艺术的发展明显突出艺术家的跟进矛盾,因此冲突也随即出现。目前普遍呈现出轻视技术的倾向。其实无论电影还是广告,核心的本质是美术,根基是美术,作品的生命力更在于美术。但因为电影或广告不能用画笔,所以数码技术功底必须过硬。
  只有把美术(或者说艺术)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艺术与技术两者并无高低之分。对我们年轻数码艺术工作者来讲,也许是一种最好的机会,在接受过专业的美术学院训练,又能够掌握相当的数字技术,特别是在当今这一强大的数码艺术时代。
  (责任编辑:石文燕)
其他文献
至今已经有7个成员的MAQI俱乐部成立于2008年9月,他们都是在学校里的热血分子,对创作充满热诚。俱乐部的设计涉及平面、产品、网络互动和特效视频等领域,并且将自己的作品看成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一顶帽子,一首音乐,或者是一辆MINI甲壳虫。从学生到毕业走上创业之路,他们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就让我们走进MAQI俱乐部的作品《防化人与大脚怪》,和他们的精彩创意碰撞,或许也能擦出
期刊
去年9月,突然接到《大众DV》编辑部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参与一个纪录片项目。原来2009年的丹麦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CPH:DOX)有一个单元是DOX:LAB(直译:纪录片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正在选拔12组成员:12名甄选出的来自“东方世界”的导演:中国、菲律宾、黎巴嫩、巴勒斯坦、卢旺达、缅甸、乌干达,与12名同样精挑细选的丹麦、冰岛、芬兰、瑞典等“北欧世界”的导演在这个实验室共聚并参加培训
期刊
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纪录片人的身影异常活跃起来,短短的三十天里,先是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GZ DOC),而后是北京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东西方纪录片人以集体“走婚”的形式,穿梭在中国的南北两地,寻找最心仪的合作“对象”和最成功的“联姻”模式。    国际合作经验的起承转合    以七年的成功运作,本次GZ DOC更像是一次“丰收秀”。在展播或论坛中,许多影片都源于历届大会促成的国际联合制作
期刊
在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流媒体负责人梁音的办公桌上,叠放着厚厚一摞求职人员的简介,梁音说,他们全部都是专业的视频编导、视频记者和专业的交互设计人才。那么多的求职简介,对于仅仅只招六个人的部门来说,竞争激烈,而且,如果你只懂得制作纸媒新闻,甚至连跻身在那一摞纸里的机会都没有。  反观英美纸媒大国,接下来的数据更不是悚人听闻:    “英国《新闻和观察家》报裁员53人  美国《洛杉矶时报》裁员250人  
期刊
梁音简介  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图片编辑部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  2000-2004年任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  2004-2009年任南方都市报首席图片编辑。  2008年下半年开始流媒体方面的探索。    虽然我从事一些影像流媒体方面的工作,但我坚决反对到处贩卖这个概念(虽然这个词儿很时髦)。  在国内同行中,南方都市报流媒体的规模与质量绝对是头把交椅(这个事实好像没有人可以反击我),但我
期刊
在进行视频合成制作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格式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不同的动画或者视频效果,格式的不同效果和合成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井然有序地生成各种视频格式和调用各种视频素材。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Adobe After Effects的格式输出设置。    输出的方式    首先,我们打开After Effects软件,完成合成制作。  使用一般的方式,在“文件”菜单下点击“输出”。  可
期刊
帧服务器软件(DebugMode FrameServer)又习惯被称之为搭桥软件,利用它作为中介可以使Sony Vegas、Adobe Premiere Pro、Ulead VideoStudio等非线性编辑软件通过第三方媒体播放器或编码器,直接播放或编译成高质量的视音频文件,达到最终渲染目的。我觉得这非常有意思,就将这点经验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第一步:安装    首先要确定您的电脑已经装
期刊
如果2009年是一次旅程,  影像就是最值得停留的风景;  如果2009年是一场梦境,  影像就是你内心最真实的反光;  如果2009年是一台演出,  影像就是那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余音;  如果2009年是一个假想,  影像就是最不可思议的头脑风暴;  如果2009年是一页书卷,  影像就是字里行间的墨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优秀的影像自己无需多言,《大众DV》杂志和《爱电影》栏目一
期刊
请闭上双眼,现在想象一个属于你的“世界”。  手掌大小的“自己”站在“手”中,自我与自我对话,童话般的情境,处于同个空间,同时同地的自我。这样的视觉谜语——“只缘身在此山中”。    模拟一把给你看    从作品创作完成到现在一年有余。以现在的眼光再看当初的作品一定会发生改变,这是人之常情。但在这里,我很想谈谈创作期间对于影片气氛和空间的选择与塑造。这是我至今都认为在创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一部
期刊
采访人:《大众DV》记者  采访对象: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流媒体负责人 梁音    “‘流媒体’不是升级,而是克服长期‘跛脚行走’的不良传统,回归记者应有的本分。新闻素养是内功,无论图片、文字还是多媒体只是外在表达形式。”    《大众DV》:流媒体的概念时下纷纷扬扬,然而在国内真正付诸实践者为数不多。南方都市报最早开展流媒体试验,摸爬滚打中有哪些可用以借鉴?  梁音:2008年奥运会期间,我们惊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