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名作为专有名词,不仅具有语言属性,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属性,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语言载体之一。阆中作为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对于其地名的语言文化学考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阆中340个地名的语言学分析,总结出阆中地名在音节、结构、用词等方面的具体特征,为总结地名命名规律、地名中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客观数据。
【关键词】:阆中;地名;文化语言学;现状分析
地名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层级性的符号系统。根据民政部2001年颁布的《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地名分类以其最基本、最稳定的属性为依据,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两大类。而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中将地名按所指称对象分为三大系统,第一为地理环境系统,包括陆地、水域、地物各类名称;第二为聚落系统,包括城镇(路、道、街、巷、公园等)、乡村(乡、村、屯等)、其他;第三为行政区划系统(省、市、县、乡、村等)。后两个系统名称均属于人文地理实体地名。由于以上地名系统过于庞杂,因此根据研究目的,本文仅选择聚落系统地名及行政区划系统地名为研究对象,这两类地名最能反映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及人文风貌,同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如前言所述,地名属于专有名词中的一类,但它却与其他的专有名词同而有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名词语的构成具有特定的语法规律,字词选择也与民族、方言的分布息息相关。因此对地名进行语言研究可以为探索民族的分布、心理、信仰、习俗、迁徙等提供更加详实的資料。这部分将主要从阆中地名的音节、结构、词汇三方面来展开阆中地名现状研究。
一、阆中地名的音节特点
地名的音节特征与汉语词汇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古代单音趋势到双音节趋势转变的过程。在上古社会,由于生产水平极其低下,人类的认识活动和自然活动范围都相对狭窄,因此单音节词足够满足人们交际和思维的需要,成为汉语词汇主体。地名在这一时期的特点也是单音节化,据考察研究,“在我国汉文书籍中,上古地名,其中包括国名,郡名,邑名,山名,河名,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字词。”[4]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物质和精神财富与日俱增,单音节词已不能满足人类的交际需要,因而汉语词汇双音节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地名也相继从开始的单音节词发展到双音节词,如“河——黄河”“泾、渭——泾水、渭水”。与此同时地名学上的“通名”开始显著产生,双音节地名也多以“单音节词+通名”的形式出现。而在此后发展变化中产生的“双音节+通名”“三音节+通名”“多音节+通名”的地名类型则表现出地名形式的多样性和时代性。
本文所搜集到的340个阆中地名音节数从双音节到六音节不等,统计数据如下:
双音节:南街、北街、西街,共3个,约占0.9%;
三音节:三陈街、锦屏街、毛家巷、水巷子、棉花巷、新村路、盘龙路、江南区、文成区、河溪镇、共和乡、白塔乡、七里乡、解元村、清泉村、长乐村等共169个,约占49%;
四音节:财神楼街、寿山寺街、县学坝街、盐市口街、火药局街、阆水西路、张飞南路、马王庙巷、杜家山乡、金龟坝乡、太平桥乡、青龙嘴乡等共155个,约占45%;
五音节:礼拜寺横街、公园路南街、东风路南段、博树回族乡等共13个,约占3.9%;
六音节:七一新街二巷仅1个。
从以上数据可见,阆中地名主要由三音节和四音节地名构成,数量约占总地名数的94%。在交际过程中,由于经济原则的需要,人们常常省略地名中的通名,只保留专名,因此可以说阆中地名主要保持在双音节和三音节为主的音节状态。这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对地名音节数的影响,同时这种现象也很符合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单音节地名由于指向不明,重合率较高等原因限制,在现代地名中已经逐渐消失。多音节地名往往是在原生地名的基础上进行的附加和扩展,例如东风路南段、田家巷一段、七一新街二巷等。这些地名通常显得冗长和呆板,生命力不强。但是由于它的命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街巷地名过于繁杂、凌乱,因此在现代地名中仍有一席之地。
二、阆中地名的结构分析
对地名的结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种主要是考察地名中专名与通名的形式组合关系,并对其进行归类梳理,这项工作有助于地名命名的规范化、合理化。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地名属于专业名词这个前提,因旨在弄清专名与通名之间的语法关系以及地名词汇内部的语法关系。由于后一种研究方式与专有名词研究并无二致,所以本文仅就阆中地名结构类型作出归纳分类,主要包括“专名+通名”型、“专名+通名+通名”型、“专名”型三种类型。
1.“专名+通名”型
这类地名如上所述是现代汉语最成熟、标准的地名结构。同时,它在数量上也占有最高的比例。如:观星街、白果树街、商业街、拥军路、绿野街、南街、东街、良牧街、双栅子街、一元街、二元街、扎花巷、棉花巷、东风路、盘龙路、鞍山、连山、响水、观音山、阆南桥、金银观、双庙、雨风观、大力宫等。
2.“专名+通名+通名”型
在此类地名中,后一个通名可以看作地名的最终定类通名,而前一个通名则代表了地名产生时的理据。两个通名的类型包括地理实体名称、聚落名、人工建筑地物名三类,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这些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阆中在某一时段的文化特色或地理特征。如:杜家山、彭城坝、高家沟、瓦房沟、河溪关、常家嘴、鸡山岭、井溪河、瓦口隘、大河梁等。
3、“专名”型
地名产生之初只有专名并无通名,专名中的一部分遗留至今,形成了这类无原生通名的地名。这类地名主要是村落地名,大部分产生于民间,或根据地形地貌特点演绎,或反映命名者的愿望、心理,或因其他主观因素由特定地域居民约定俗成而来。由于这种命名时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因此这类地名需作标准化处理,才能符合现代地名管理规范的要求(行政村村名规范方法是在原生地名后添加行政区划通名)。阆中的此类地名有:长青、长安、鲜于、状元、海棠、鲜花、白鹤、文成、檀木、团结、清真、东阳、金鼓等。 三、阆中地名用词分析
在地名学上,地名一般具有“位”和“类”两个特性。“位”代表一定的方位和地域,具有定位的功能,属于地名中的“专名”;“类”代表地名所属类别,属于地名中的“通名”。成熟的地名一般都采用“专名+通名”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具有精确的定位性和显著的排他性,是地名结构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而形成的,并非一蹴而就。李如龙在《汉语地名学论稿》中指出:“早期的地名是没有通名的……当通名产生后,在民间的口语中,通常都把通名省略了。”[5]由于通名的大量出现跟单音节专名的类型化、通名化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可以说,专名和通名之间是一种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这部分将对阆中地名进行用词倾向研究,以期从地名的词汇选择窥见阆中的人文地理风貌。
(一)阆中地名的通名用词研究
本文所搜集的阆中地名高度符合“专名+通名”的正规格式,这是由于现代社会为了方便统计和管理,制定了国家、地区的地名命名规范制度,在行政规划中使所有层级地名都具有了规范统一的通名(行政区划通名是典型代表)。但是,由于地名中的“通名”也是“约定俗成”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所以实际情况复杂多变——有些地名没有通名,有些地名却不止一个通名。考虑到本文语料类型及研究意义,这里的研究对象不包括行政区划通名:市、区、乡、镇、街、路、巷。
1.阆中地名通名数据统计研究
通过对340个阆中地名的逐一梳理分析,本文整理出49个通名用字(通名用字的确定主要参考《中国地名通名集解》[6]及《汉语地名学论稿》对通名的分类)。这些通名在340个地名中共出现205次,约占总数的60.3%。
根据李如龙对通名类型的划分,通名分为自然地理实体通名、聚落通名、人工建筑地物通名、行政区划通名四类。由分析得知,阆中原生态地名(未添加行政区划通名的地名)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共28个,约占总数60%;聚落通名共8个,约占14%;人工建筑地物通名13个,约占28%。无行政区划通名。具体情况如下:
自然地理实体通名:口、山、洞、台、梁、垭、场、坝、岭、关、嘴、包、陵、石、隘、坎、岩、溪、堰、水、潭、河、湾、沟、塘、泉、池、井、壕
聚落通名:拐、城、市、园、家、堡、营、寨
人工建筑地物通名:塔、桥、宫、观、庙、寺、坊、楼、堂、房、庵、阁、局
2.通名反映的阆中水文地形
当嘉陵江水从秦岭南麓奔流而下,注入四川境内,与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交结汇合,并将一块形胜之地环抱时,就孕育成了这座被称为“阆苑仙境”的阆中古城。山和水是阆中城绕不开的情节,阆山的庇护,阆水的哺育使阆中形成了“三面环水,四面绕山”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光。从上表数据可知,在阆中地名通名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数量比例最大,这便与阆中人引以为傲的山水形胜特色不无关联。
首先是以“山、垭、坝、梁”等为代表的通名反映出的阆中低山地貌地形。
在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中,反映地形的通名有17个。其中又以出现21次的“山”,出现12次的“垭”、出现10次的“坝”,出现7次的“梁”为代表。由此总量足见阆中多山繁丘的地貌特征在通名中的体现。
“山”字在通名中出现的次数独占鳌头,比紧随其后的“垭”字数量多出近一倍,这与阆中以低山地形为主要地貌的特征相契合。阆中境域被嘉陵江水分割,江水以东毗连巴山山脉,以西依傍大巴山脉。两山脉各自延伸出的山体纵横顺势而立,山峰更是鳞次栉比。阆中城区主要在嘉陵江蜿蜒处的平原处,因此以“山”命名的地名主要是村落名称,它们或因附近山峰得名,或因其治所在山名范围内,取山名为地名。
“垭”“梁”“岭”等通名也是由山地地形衍生出的通名,从另一角度反映阆中多山地貌。“垭”在四川方言中是指“两山之间可通行的狭窄的地方”,“梁”指山或山脊,“岭”指“山脉、山峰”。这三个通名共出现22次,所组成地名也主要分布于城区周围的乡村区域,如“木梳垭村”“钟家梁村”“檬子岭村”。
从“坝”“场”“台”“坎”等通名反映出的丘陵地貌。阆中虽以低山地形为主,与此同时也暗示低山之中多丘陵的地貌。据《阆中县志·地貌》记载,全市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2.97%,属于阆中第二大地貌。作为通名,“坝”“场”所指称的地形大致是一致的,均表示“地势较平坦的空地”。而“台”是指“平而高的地方”,地勢较“坝”“场”更高。“坎”则是指“田野中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台阶状地形”。在阆中,这类平坦的地形是弥足珍贵的宝地,量少且肥沃,非常适于人类群居、耕种。因此,这类地名数量也非常可观。
其次是以“溪、沟、河、水”等为代表的通名反映出阆中特有的水文特征。“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嘉陵江水的灵动秀丽早已被诗人杜甫吟咏赞叹,传诵千年。从地理角度来说,阆中水资源丰富,“一江(嘉陵江)、四河(东河、构溪河、白溪河、西河)”蜿蜒流经37个乡镇,润泽阆土,哺育阆人。在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中,与水有关的地名共有10个,以“溪、河、水”为代表。
通名“溪”在地名中共出现11次,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阆中山地众多,水脉繁复,导致山涧密集。不少村落因紧临溪水而依水命名,更有溪水穿治所而过的情况。如“梅溪乡”,治所在复兴场,传康熙举人李先枝广植梅树于溪水边而得名。“河”“水”在通名里指称基本一致,专指河流,“水”也可作为“江河湖海洋”的总称,在阆中地名中,“水”主要指“河”,也有的指“河”流域更小的“溪”。“河”“水”出现次数共10次,映照出阆中境域内溪流纵横交织的地貌。阆中地名中比较特殊的是“阆水路”,这里的“水”代指“江”,“阆水”是“嘉陵江”流经县境一段的古称,出自杜甫诗篇《阆水歌》,颇有古韵。
除了以上三个代表通名,此类通名中最具阆中水文特色的是“塘、堰、潭”。这三个通名用词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阆中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每逢干旱时节,却只能长叹一句“水在河里流,人在山上愁”。因此这些有堤坝的水域就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正因为这些蓄水地形的重要性,不少村落便采取治所重要或者临近的水域名称命名村名,如“大堰村”“柏垭塘村”“龙潭村”等。
(二)阆中地名的专名用词研究
专名体现着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认识和理解,词汇的选择主要源于地名形形色色的“得名之由”。为避免重复,我们将在下文详细论述地名,特别是专名的得名缘由。
四、结 语
地名学在我国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地名遇上语言学,就形成了应用语言学中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地名学。本文对阆中市地名现状进行了音节数量、词汇选择、结构类型三方面归纳、分析,为总结地名命名规律、地名中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客观数据。
参考文献:
[4] 蔡玮.汉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分析[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5] 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0.
[6] 吴郁芬,哈丹朝努,孙越峰,李玉红.中国地名通名集解[M].绘测出版社.1993.
【关键词】:阆中;地名;文化语言学;现状分析
地名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层级性的符号系统。根据民政部2001年颁布的《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地名分类以其最基本、最稳定的属性为依据,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两大类。而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中将地名按所指称对象分为三大系统,第一为地理环境系统,包括陆地、水域、地物各类名称;第二为聚落系统,包括城镇(路、道、街、巷、公园等)、乡村(乡、村、屯等)、其他;第三为行政区划系统(省、市、县、乡、村等)。后两个系统名称均属于人文地理实体地名。由于以上地名系统过于庞杂,因此根据研究目的,本文仅选择聚落系统地名及行政区划系统地名为研究对象,这两类地名最能反映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及人文风貌,同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如前言所述,地名属于专有名词中的一类,但它却与其他的专有名词同而有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名词语的构成具有特定的语法规律,字词选择也与民族、方言的分布息息相关。因此对地名进行语言研究可以为探索民族的分布、心理、信仰、习俗、迁徙等提供更加详实的資料。这部分将主要从阆中地名的音节、结构、词汇三方面来展开阆中地名现状研究。
一、阆中地名的音节特点
地名的音节特征与汉语词汇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古代单音趋势到双音节趋势转变的过程。在上古社会,由于生产水平极其低下,人类的认识活动和自然活动范围都相对狭窄,因此单音节词足够满足人们交际和思维的需要,成为汉语词汇主体。地名在这一时期的特点也是单音节化,据考察研究,“在我国汉文书籍中,上古地名,其中包括国名,郡名,邑名,山名,河名,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字词。”[4]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物质和精神财富与日俱增,单音节词已不能满足人类的交际需要,因而汉语词汇双音节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地名也相继从开始的单音节词发展到双音节词,如“河——黄河”“泾、渭——泾水、渭水”。与此同时地名学上的“通名”开始显著产生,双音节地名也多以“单音节词+通名”的形式出现。而在此后发展变化中产生的“双音节+通名”“三音节+通名”“多音节+通名”的地名类型则表现出地名形式的多样性和时代性。
本文所搜集到的340个阆中地名音节数从双音节到六音节不等,统计数据如下:
双音节:南街、北街、西街,共3个,约占0.9%;
三音节:三陈街、锦屏街、毛家巷、水巷子、棉花巷、新村路、盘龙路、江南区、文成区、河溪镇、共和乡、白塔乡、七里乡、解元村、清泉村、长乐村等共169个,约占49%;
四音节:财神楼街、寿山寺街、县学坝街、盐市口街、火药局街、阆水西路、张飞南路、马王庙巷、杜家山乡、金龟坝乡、太平桥乡、青龙嘴乡等共155个,约占45%;
五音节:礼拜寺横街、公园路南街、东风路南段、博树回族乡等共13个,约占3.9%;
六音节:七一新街二巷仅1个。
从以上数据可见,阆中地名主要由三音节和四音节地名构成,数量约占总地名数的94%。在交际过程中,由于经济原则的需要,人们常常省略地名中的通名,只保留专名,因此可以说阆中地名主要保持在双音节和三音节为主的音节状态。这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对地名音节数的影响,同时这种现象也很符合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单音节地名由于指向不明,重合率较高等原因限制,在现代地名中已经逐渐消失。多音节地名往往是在原生地名的基础上进行的附加和扩展,例如东风路南段、田家巷一段、七一新街二巷等。这些地名通常显得冗长和呆板,生命力不强。但是由于它的命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街巷地名过于繁杂、凌乱,因此在现代地名中仍有一席之地。
二、阆中地名的结构分析
对地名的结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种主要是考察地名中专名与通名的形式组合关系,并对其进行归类梳理,这项工作有助于地名命名的规范化、合理化。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地名属于专业名词这个前提,因旨在弄清专名与通名之间的语法关系以及地名词汇内部的语法关系。由于后一种研究方式与专有名词研究并无二致,所以本文仅就阆中地名结构类型作出归纳分类,主要包括“专名+通名”型、“专名+通名+通名”型、“专名”型三种类型。
1.“专名+通名”型
这类地名如上所述是现代汉语最成熟、标准的地名结构。同时,它在数量上也占有最高的比例。如:观星街、白果树街、商业街、拥军路、绿野街、南街、东街、良牧街、双栅子街、一元街、二元街、扎花巷、棉花巷、东风路、盘龙路、鞍山、连山、响水、观音山、阆南桥、金银观、双庙、雨风观、大力宫等。
2.“专名+通名+通名”型
在此类地名中,后一个通名可以看作地名的最终定类通名,而前一个通名则代表了地名产生时的理据。两个通名的类型包括地理实体名称、聚落名、人工建筑地物名三类,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这些专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阆中在某一时段的文化特色或地理特征。如:杜家山、彭城坝、高家沟、瓦房沟、河溪关、常家嘴、鸡山岭、井溪河、瓦口隘、大河梁等。
3、“专名”型
地名产生之初只有专名并无通名,专名中的一部分遗留至今,形成了这类无原生通名的地名。这类地名主要是村落地名,大部分产生于民间,或根据地形地貌特点演绎,或反映命名者的愿望、心理,或因其他主观因素由特定地域居民约定俗成而来。由于这种命名时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因此这类地名需作标准化处理,才能符合现代地名管理规范的要求(行政村村名规范方法是在原生地名后添加行政区划通名)。阆中的此类地名有:长青、长安、鲜于、状元、海棠、鲜花、白鹤、文成、檀木、团结、清真、东阳、金鼓等。 三、阆中地名用词分析
在地名学上,地名一般具有“位”和“类”两个特性。“位”代表一定的方位和地域,具有定位的功能,属于地名中的“专名”;“类”代表地名所属类别,属于地名中的“通名”。成熟的地名一般都采用“专名+通名”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具有精确的定位性和显著的排他性,是地名结构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而形成的,并非一蹴而就。李如龙在《汉语地名学论稿》中指出:“早期的地名是没有通名的……当通名产生后,在民间的口语中,通常都把通名省略了。”[5]由于通名的大量出现跟单音节专名的类型化、通名化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可以说,专名和通名之间是一种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这部分将对阆中地名进行用词倾向研究,以期从地名的词汇选择窥见阆中的人文地理风貌。
(一)阆中地名的通名用词研究
本文所搜集的阆中地名高度符合“专名+通名”的正规格式,这是由于现代社会为了方便统计和管理,制定了国家、地区的地名命名规范制度,在行政规划中使所有层级地名都具有了规范统一的通名(行政区划通名是典型代表)。但是,由于地名中的“通名”也是“约定俗成”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所以实际情况复杂多变——有些地名没有通名,有些地名却不止一个通名。考虑到本文语料类型及研究意义,这里的研究对象不包括行政区划通名:市、区、乡、镇、街、路、巷。
1.阆中地名通名数据统计研究
通过对340个阆中地名的逐一梳理分析,本文整理出49个通名用字(通名用字的确定主要参考《中国地名通名集解》[6]及《汉语地名学论稿》对通名的分类)。这些通名在340个地名中共出现205次,约占总数的60.3%。
根据李如龙对通名类型的划分,通名分为自然地理实体通名、聚落通名、人工建筑地物通名、行政区划通名四类。由分析得知,阆中原生态地名(未添加行政区划通名的地名)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共28个,约占总数60%;聚落通名共8个,约占14%;人工建筑地物通名13个,约占28%。无行政区划通名。具体情况如下:
自然地理实体通名:口、山、洞、台、梁、垭、场、坝、岭、关、嘴、包、陵、石、隘、坎、岩、溪、堰、水、潭、河、湾、沟、塘、泉、池、井、壕
聚落通名:拐、城、市、园、家、堡、营、寨
人工建筑地物通名:塔、桥、宫、观、庙、寺、坊、楼、堂、房、庵、阁、局
2.通名反映的阆中水文地形
当嘉陵江水从秦岭南麓奔流而下,注入四川境内,与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交结汇合,并将一块形胜之地环抱时,就孕育成了这座被称为“阆苑仙境”的阆中古城。山和水是阆中城绕不开的情节,阆山的庇护,阆水的哺育使阆中形成了“三面环水,四面绕山”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光。从上表数据可知,在阆中地名通名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数量比例最大,这便与阆中人引以为傲的山水形胜特色不无关联。
首先是以“山、垭、坝、梁”等为代表的通名反映出的阆中低山地貌地形。
在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中,反映地形的通名有17个。其中又以出现21次的“山”,出现12次的“垭”、出现10次的“坝”,出现7次的“梁”为代表。由此总量足见阆中多山繁丘的地貌特征在通名中的体现。
“山”字在通名中出现的次数独占鳌头,比紧随其后的“垭”字数量多出近一倍,这与阆中以低山地形为主要地貌的特征相契合。阆中境域被嘉陵江水分割,江水以东毗连巴山山脉,以西依傍大巴山脉。两山脉各自延伸出的山体纵横顺势而立,山峰更是鳞次栉比。阆中城区主要在嘉陵江蜿蜒处的平原处,因此以“山”命名的地名主要是村落名称,它们或因附近山峰得名,或因其治所在山名范围内,取山名为地名。
“垭”“梁”“岭”等通名也是由山地地形衍生出的通名,从另一角度反映阆中多山地貌。“垭”在四川方言中是指“两山之间可通行的狭窄的地方”,“梁”指山或山脊,“岭”指“山脉、山峰”。这三个通名共出现22次,所组成地名也主要分布于城区周围的乡村区域,如“木梳垭村”“钟家梁村”“檬子岭村”。
从“坝”“场”“台”“坎”等通名反映出的丘陵地貌。阆中虽以低山地形为主,与此同时也暗示低山之中多丘陵的地貌。据《阆中县志·地貌》记载,全市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2.97%,属于阆中第二大地貌。作为通名,“坝”“场”所指称的地形大致是一致的,均表示“地势较平坦的空地”。而“台”是指“平而高的地方”,地勢较“坝”“场”更高。“坎”则是指“田野中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台阶状地形”。在阆中,这类平坦的地形是弥足珍贵的宝地,量少且肥沃,非常适于人类群居、耕种。因此,这类地名数量也非常可观。
其次是以“溪、沟、河、水”等为代表的通名反映出阆中特有的水文特征。“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嘉陵江水的灵动秀丽早已被诗人杜甫吟咏赞叹,传诵千年。从地理角度来说,阆中水资源丰富,“一江(嘉陵江)、四河(东河、构溪河、白溪河、西河)”蜿蜒流经37个乡镇,润泽阆土,哺育阆人。在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中,与水有关的地名共有10个,以“溪、河、水”为代表。
通名“溪”在地名中共出现11次,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阆中山地众多,水脉繁复,导致山涧密集。不少村落因紧临溪水而依水命名,更有溪水穿治所而过的情况。如“梅溪乡”,治所在复兴场,传康熙举人李先枝广植梅树于溪水边而得名。“河”“水”在通名里指称基本一致,专指河流,“水”也可作为“江河湖海洋”的总称,在阆中地名中,“水”主要指“河”,也有的指“河”流域更小的“溪”。“河”“水”出现次数共10次,映照出阆中境域内溪流纵横交织的地貌。阆中地名中比较特殊的是“阆水路”,这里的“水”代指“江”,“阆水”是“嘉陵江”流经县境一段的古称,出自杜甫诗篇《阆水歌》,颇有古韵。
除了以上三个代表通名,此类通名中最具阆中水文特色的是“塘、堰、潭”。这三个通名用词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阆中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每逢干旱时节,却只能长叹一句“水在河里流,人在山上愁”。因此这些有堤坝的水域就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正因为这些蓄水地形的重要性,不少村落便采取治所重要或者临近的水域名称命名村名,如“大堰村”“柏垭塘村”“龙潭村”等。
(二)阆中地名的专名用词研究
专名体现着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认识和理解,词汇的选择主要源于地名形形色色的“得名之由”。为避免重复,我们将在下文详细论述地名,特别是专名的得名缘由。
四、结 语
地名学在我国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地名遇上语言学,就形成了应用语言学中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地名学。本文对阆中市地名现状进行了音节数量、词汇选择、结构类型三方面归纳、分析,为总结地名命名规律、地名中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客观数据。
参考文献:
[4] 蔡玮.汉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分析[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5] 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0.
[6] 吴郁芬,哈丹朝努,孙越峰,李玉红.中国地名通名集解[M].绘测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