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天地尽在方寸之间

来源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g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雕,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供人赏玩。橄榄核、核桃、杏核、桃核本是废弃之物,核雕堪为化腐朽为神奇之工艺品,凡核或椭圆或扁圆,核雕的造型布局皆比平面雕刻艰难十倍,现将匣中核雕搬来“共乐乐”,期盼赢来读者诸君共鸣之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东方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在工艺美术创作上有着很高的水平,从出土文物来看,早在战国时期,陶器、工艺砖刻、石刻、雕塑、彩绘等工艺已经相当普遍,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核雕更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中的一绝。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指头那么大。在这么小的果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指掌间的历史
  核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究竟源于何朝何代尚无史书记载,不过最早记载可见于宋朝中期,距今有一千多年了。明清时期,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其中,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因受佛教的影响,人们将用桃核、杏核等雕成的生肖、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玩物、祥瑞等系于身上,以保驱邪平安。后因核雕的独创性、精巧构思和极高的工艺水平,风靡朝野,风行民间。精湛玲珑的核雕,成为了文人雅士官宦商贾显示身份的宠物,被视为当时的时尚,同时也是百姓寻求的饰物,而一向为人们搜罗。皇宫里还专门请有核雕高手,为达官贵人们雕刻桃核,作为项链坠和衣饰物。在平民百姓中,有的把它当作信物,如胶东地区男女传情时,女赠男用荷包,男赠女则常用核雕品。
  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1426~1435),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天启年间(1621~1627),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本人不仅是核雕爱好者,而且也是个核雕创作者。
  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长约3厘米,高约0.5厘米,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开合。窗旁雕栏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船首刻苏东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苏东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船尾横竖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东坡赤壁泛舟图》把核雕艺术推上了历史的高峰。明代文人魏学伊著有《核舟记》一文详记其事。新中国建立之后,《核舟记》被载入中学课本,核舟也因此名传华夏。
  清朝中期,核雕物品已演变为摩挲把玩的珍品,人们对核雕物品赏玩品味的发展、核雕的取材也有所变更。选用核大、肉厚,质地紧密,含油性高的“乌橄”的核、胡桃核、松子核及莲子雕刻。核雕物品的表现形式除传统的题材外,在文化内涵上又有了更深的发展。雕刻物品形态生动有致,刀法技艺娴熟细腻,耐人寻味。
  清初有人雕念珠一百零八枚,“圆小如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等“合计之数五百”。核雕之精如此,故清代士大夫,往往以此为饰,随身佩戴,更入佳境;有雕成双层画舫者,人物竟达五十八名之多。乾隆初年(1736年)苏州民间艺人杜世元,也是搞核雕的,用一枚不到一寸的桃核刻“苏子游赤壁”题材,与《核舟记》中的核舟有所不同,在当时被称为“鬼工”。他用桃核、橄榄核创作的核雕艺术品叫人赞叹不已。那一时期我国的核雕艺术家真是人才辈出,星光灿烂。两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走向政治、经济的衰败,许多核雕艺术家都纷纷离开京城这个民间艺术的中心,逃难他乡,于是核雕艺术也开始走向它的波谷。直到今日,我国从事核雕艺术的人,可谓寥若晨星。
  独一无二的微雕艺术
  从历史上看,所谓核雕,应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是广义上的理解,二是狭义的理解。广义上的核雕,是指以各种果核为载体而创作的艺术品,通常是桃子核、李子核、杏核、橄榄核、核桃或者有一定硬度的其他果核。我国传统的核雕通常是狭义的核雕,即是指以桃核为创作载体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核雕之所以能在我国民间工艺中独成一系,独树一帜,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是因为核雕这门工艺有着它自身的特点。首先是核雕创作载体的独特性。它是以果核为创作原料,这一特点使它同玉雕、石雕、牙雕、根雕等雕刻艺术区别开来,也就决定了这门艺术与其他工艺的不同,从而在传统民间工艺中自成一体。
  其次,这门工艺创作的随意性很小,创作人必须以丰富的想象将紊乱的果核纹理构思成型,所以,核雕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果核纹理的限制,尤其是桃核雕。桃核的纹理大小不均,长短不齐,分布不匀,这给创作人的创作带来了困难,所以,从我国古代保留下来的核雕艺术品的题材来看,题材都比较单一,大多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另外,果核的外形也限制了核雕艺术品的外部造型。从古到今,核雕作品的外形大多是花瓶形、花篮形、船形、猴形、果核原形,后来也发展到一些变形,诸如茶壶、马车等,这相对玉雕、石雕、牙雕来说,核雕的造型受果核外形的限制太大了。
  核雕艺术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事实上,所有的艺术品都具有这个特点,艺术创作不具有重复性。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灵感稍纵即逝,一个书法家写100幅同样的字,而运笔酣畅,气韵贯通,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也许就只有一幅。世界上只有一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只有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便是艺术,这便是艺术的自我规律。但是《蒙娜丽莎》和《兰亭序》都可以用同样的材质加以复制,都有能够乱真的赝品,然而核雕在这个方面显得很特别,因为桃核繁杂的纹理恰同人的手纹一样,无一雷同,无法找到两个相同的桃核加以复制,因此,我们可以说,每一个核雕作品都是孤品。   核雕属于微雕范畴。这门工艺与同是微刻的米刻、发刻又有区别。雕和刻的区别在于,前者至少是三维的,后者是一维的,所以米刻、发刻虽然是微刻,但那只是在平面上留下划痕,而核雕至少是浅浮雕。核雕工艺的创作,真如《诗经·淇渔》咏唱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需要掌握浮雕、圆雕、透雕、线刻、磨制等技艺,创作上既需要有一定的写实性,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核雕艺术创作的灵魂。要将桃核错落交织的纹理转化为艺术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艺术家的想象力中,那些乱七八糟的纹路就是一副副生动的画面,沿着想象的轨迹,运用娴熟的技艺,将神、形、理、趣融方寸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桃核为艺术。
  辟邪之核 寓意深远
  有人曾说过,艺术源于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就迄今为此的全部艺术史看,宗教和哲学在人类精神文化中就一直是艺术存在的两大基石”。狭义核雕最初的产生也是源于我国民间对桃子附加的美意之上。我国是桃的故乡,种植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桃,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天下第一果”之称。古代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周南》篇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倾歌。古时,人们还把桃比喻为幸福、美满、吉庆的佳兆,也作为爱情、婚烟、仁义的象征,文人墨客写了像《桃花源记》《桃园结义》《桃花扇》《仙桃盛会》《桃李满天下》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和诗文。
  桃之独领风骚在于:一是桃树姿美花艳,李白诗云:“桃李出深井,花艳尺上春。”阳春时节,桃花绽开,先花后叶,秀丽多彩,深受人们喜爱。初春里,粉红的桃花与婆娑漫舞的绿柳相映交辉,使春光更增明媚。杜甫诗云:“红入桃花嫩,春归柳叶新。”在我国有许多地方都以桃花命名,如桃花溪、桃花坞、桃花峰、桃花寺等。同时人们还喜欢把自己的家乡比喻为“桃花盛开的地方”。二是桃的果实美观,风味优雅,香气溢人。三是食疗价值高,桃果味辛酸,性甘热,能健胃补血,可预防贫血症,有“益瘢色、解劳热”的功效,常吃桃子不仅能美容,还可延寿。由此,桃象征着“福寿”,在我国民间里流传着许多“吃桃成仙”的民间故事,于是桃又有“仙桃”“寿桃”之称。而且,民间还把桃木做的剑视为辟邪驱鬼之物,桃核是桃之核心,经雕刻加工佩带身旁,既可做装饰,又有辟邪之用,所以,明清年间,核雕风行无不与桃子的宗教意义有关。
  苏州核雕
  明清时期,苏州核雕渐兴,江浙一带官宦商贾崇尚风雅,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奇珍,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由此核雕风靡朝野,出现了“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之盛况,精湛而玲珑多巧的核雕也被人们争相佩带和收藏。清末民初也出现了不少核雕名家,如杨芝山、都桂兰。杨芝山的核桃雕“西园雅集图记”技艺精绝,都桂兰的核雕还被周恩来总理1955年出访时作为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
  民国时期,苏州太湖边上的舟山村核雕逐渐兴起。舟山村自古就是出雕工艺匠之地,据《香山小志》记载:“香山梓人,巧者居十之五六。又有雕工,专将竹根、竹节、黄杨、紫檀,以及象牙、牛角、桃核、橄榄核等,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玩品,精巧有致,雅俗共赏。”
  当今的核雕,品种、花色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珠串式,即把多个核雕穿成一串,多为十八罗汉头像,各种祥兽,群仙聚会等;二是坠件式,即以单粒核雕为主,配以红线,可挂在颈项或腰间佩带,也可挂在衣服、折扇上,坠件表现形式丰富,人物有仕女、观音等,还有花鸟、龙凤、山水植物等;三是摆件式,即将核雕镶嵌在象牙或红木底座上,供人玩赏,尤其是核舟,更以巧夺天工而名震四方。
  从题材内容分,主要有四个系列,一是吉祥如意系列,如十二生肖、避邪神兽等;二是神仙人物系列,如十八罗汉、观音、弥勒佛、八仙过海等;三是民间民俗故事系列,如东坡泛舟赤壁、羲之戏鹅、桃园三结义等;四是山水园林系列,如山水风景、古典园林等。除上述形式和题材内容外,年轻的核雕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探求多形式、多题材表现手法的核雕作品,似乎要将世事万物、历史人文都在方寸之间尽情挥洒,令人刮目相看。
  苏州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艺术精华,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无论浮雕、圆雕、透雕,均以“精”“细”“奇”“巧”取胜,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征。精、细,体现在核雕作品工艺细微,点睛之处既细如针尖,又形象生动。刻划的罗汉等人物刀法简洁,形神兼备,即使将其放大数十倍,仍栩栩如生。奇、巧,体现在核雕作品均有巧夺天工之奇效,如核舟,不仅能在细微之间表现人物数十,而且舟上门窗每扇都能开合自如,其落榫处以毫厘计算,令人难以置信。
  核雕体积虽小,却构思缜密,设计精巧,工艺细密,以小见大,可作为颈项、衣带、折扇或绣袋的坠挂件,若穿成珠串,可作为手腕、颈项饰物。它曾是历代手艺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代代相传,至今依然如故。当今悄然兴起的核雕市场,不仅使传统优秀技艺得以传承,而且不断光大,显示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的生命力。
  (编辑 刘小苏)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有效应用方法进行分析。方法:以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为基础,自勤、能、德、绩四方面展开考核标准制定,以护士长评价与护士自评有机结合的方法在全员中不定期展开系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结果:绩效考核可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大幅提升。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可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安全性及护理质量大幅提高。  【关键词】手术室
急性下肢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因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如不妥善治疗,常会引起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病因不同,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也是抢救、治疗病人的场所。由于护患双方知识层次、社会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在相互的接触中,难免会发生纠纷。如何处理纠纷,是工作中一个重点环节,下面介绍护患纠纷处理的一些经验。  1.临床资料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共收到6例护理投拆事件,其中3例为服务问题,2例为静脉穿刺问题,1例为抽血问题。6例事件通过科室领导、当班护士的及时沟通,问题得到解决。现就护患纠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用硝普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对症治疗,运用常规CHF方法进行处理,主要使用利尿剂与洋地黄等扩血管类药物。由于硝酸脂类口服ACEI无良好效果,停止服用扩血管类药物,改用硝普钠注射剂5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ml中,持续微量注
1.优质护理概述  优质护理,是指在护理服务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对基础护理进行强化,落实相应的护理责任,深化护理专业内涵,从而提升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以病人为中心,则是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切实为病人着想,将病人放在护理和服务活动的首位,围绕病人的实际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满足病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需要,保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国外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从转化医学的理念及其产生的意义上来尝试对护理学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演化自20世纪90年代的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TR),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古老的医疗行为,直到21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做孕期保健并住院分娩的3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无其他合并症)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住院分娩而未做孕期保健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无其他合并症)的36例孕妇为对照组,分析孕期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母儿并发症:妊高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难产、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
做好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后的重点工作、中心任务鼓与呼;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站在民族大繁荣大团结的高度上,寻找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关键点,挖掘出群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计划生育宣传手段和载体;要整合资源、与时俱进。  我国是一个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
近年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万祥矿业围绕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机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改进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为重点,以重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计生工作全过程,使优质服务与行政管理融为一体,寓宣传教育于管理服务之中,促进了计生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优质服务暖民心  抓政策服务。利用优质服务月、“5·29”会员活动日、各种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