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总结宿迁地区2017年以来新确诊麻风病的临床特点,为麻风病的防控提供经验。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7年02月至2020年03月之间宿迁地区新诊断的7例麻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过程、临床特点、治疗过程、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近3年我市共确诊7例麻风病患者,其中6例来自泗洪县,1例来自宿豫区。这些患者年龄较大,大部分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均为多菌型,应用联合化疗后效果均很好。从发病到确诊误诊次数及漏诊次数较多,时间较长。结论 目前麻风病发病率低,导致了很多医生对麻风病认知度不够高,对麻风患者漏诊、误诊次数多。经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麻风病导致的严重神经损害及肢体畸残。
关键词:麻风病;临床现状;防控
引言
麻风病是指易感患者被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以皮肤损害及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1]。麻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宿迁曾经是麻风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经过疾病控制系统的积极防治,大量患者得到治愈,有效的控制了麻风的疫情,我市的麻风发病率明显下降。既往麻风病的诊断及治疗均由疾控中心及皮肤病防治所负责。2017年以来,为更好的治疗患者,遵照省卫计委的指导意见,麻风病的确诊及治疗由疾控中心转到定点医院。我院作为宿迁市麻风病定点医院负责确诊及收治宿迁地区的麻风病患者。现将2017年以来宿迁市麻风病诊治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分别从麻风患者人口学特点、临床特点、治疗转归、流行病学方面进行分析,对今后麻风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7年确定为麻风病定点收治单位以来,新确诊麻风患者共7例。流行病学方面:传染源:家庭成员传染1例,6例传染源不明确;发现方式:3例为报病,3例为皮肤科就诊;1例风湿科就诊,地区分布特点:宿豫区1例,泗洪县6例。
这7例的患者的人口学特点:性别方面: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方面: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51岁,平均年龄63.8岁;职业:均为农民;受教育程度:小学6人,初中1人。临床特点总结如下:6例为新发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临床分型:5例BL型,1例BT型,1例BB型。氨苯砜综合征HLA-B*13:1检测:1例阳性,6例阴性。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时间2月,最长时间13年,平均时间4.5年。就诊次数:最多6次,最少3次,平均4.3次。确诊时畸残分级:0级 1例、Ⅰ级5例、Ⅱ级1例。确诊时细菌指数:最高5+,最低0.25,平均1.6。治疗方案:5例MDT-MB方案,2例为MDT不含氨苯砜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麻风反应的2例,另外5例未出现麻风反应;有合并症的4例,无合并症的3例;预后方面:经规范治疗后7例患者的皮损均消退,症状均明显好转。
2讨论
综合上述临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宿迁市近两年新确诊的麻风患者以新发为主,仅有1例为复发患者。患者以中老年为主,性别无差异,职业均为农民,受教育程度均在初中以下,说明麻风病的发病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患者临床分型以BL为主,均为多菌型,确诊时大部分存在Ⅰ级畸残,治疗方案以MDT-MB为主。患者治疗过程中有麻风反应2例,其中1例为无痛性神经炎,1例为结节性红斑,经及时治疗后均得到控制。這部分新发患者年龄大,存在合并疾病的比较多,其中2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1例有精神异常,1例同时患有糖尿病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年龄大,很多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乙肝等慢性疾病,提醒我们医务人员在诊治麻风患者同时也要兼顾患者其他系统的疾病,而不是仅仅给予服用抗麻风药物。故目前把麻风病的诊断及治疗从疾控中心转到定点医疗机构,是非常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决策。在定点医院患者的治疗更全面。
麻风病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在我们国家已经达到消灭的标准,绝大多数县区年发病率已经小于0.5/10万。随着发病率的降低,麻风患者比较罕见,医务人员对于麻风病重视程度下降,非常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2,3]。我市的7例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比较长,个别患者甚至发病后10年才得以确诊,其中有1例患者确诊时已经出现了手指脱落、复杂性足底溃疡等Ⅱ级畸残。很多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辗转多地就诊,误诊及漏诊次数较多,导致疾病的进展。这充分表明我市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麻风的防治知识缺乏[4]。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麻风病防控知识的系统学习,对麻风这一个传染病的防控要常抓不懈,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患者未出现畸残之前确诊,可以大大减轻患者及家人的痛苦,同时减轻麻风病社会的负担。
经过前辈的努力我们已经做到消灭麻风的标准,但是麻风仍有散发病例。在实现健康中国的道路上我们医务工作人员要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取把麻风的发病率控制在更低的水平,让麻风远离所有的人。
参考文献:
[1]邓瑞先.宁南县1987~2016年麻风病流行状况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176-177.
[2]杜丽平,卫东,潘宁,等.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成果调查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4):374-376.
[3]李涛,唐德亮,龙黔清,等.黔东南州2003-2012年新发麻风患者畸残状况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5,37(5):306-307.
[4]常洪,马玉华.对泰兴市1998~2016年麻风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与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6):18811-18812.
关键词:麻风病;临床现状;防控
引言
麻风病是指易感患者被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以皮肤损害及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1]。麻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宿迁曾经是麻风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经过疾病控制系统的积极防治,大量患者得到治愈,有效的控制了麻风的疫情,我市的麻风发病率明显下降。既往麻风病的诊断及治疗均由疾控中心及皮肤病防治所负责。2017年以来,为更好的治疗患者,遵照省卫计委的指导意见,麻风病的确诊及治疗由疾控中心转到定点医院。我院作为宿迁市麻风病定点医院负责确诊及收治宿迁地区的麻风病患者。现将2017年以来宿迁市麻风病诊治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分别从麻风患者人口学特点、临床特点、治疗转归、流行病学方面进行分析,对今后麻风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7年确定为麻风病定点收治单位以来,新确诊麻风患者共7例。流行病学方面:传染源:家庭成员传染1例,6例传染源不明确;发现方式:3例为报病,3例为皮肤科就诊;1例风湿科就诊,地区分布特点:宿豫区1例,泗洪县6例。
这7例的患者的人口学特点:性别方面: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方面: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51岁,平均年龄63.8岁;职业:均为农民;受教育程度:小学6人,初中1人。临床特点总结如下:6例为新发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临床分型:5例BL型,1例BT型,1例BB型。氨苯砜综合征HLA-B*13:1检测:1例阳性,6例阴性。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时间2月,最长时间13年,平均时间4.5年。就诊次数:最多6次,最少3次,平均4.3次。确诊时畸残分级:0级 1例、Ⅰ级5例、Ⅱ级1例。确诊时细菌指数:最高5+,最低0.25,平均1.6。治疗方案:5例MDT-MB方案,2例为MDT不含氨苯砜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麻风反应的2例,另外5例未出现麻风反应;有合并症的4例,无合并症的3例;预后方面:经规范治疗后7例患者的皮损均消退,症状均明显好转。
2讨论
综合上述临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宿迁市近两年新确诊的麻风患者以新发为主,仅有1例为复发患者。患者以中老年为主,性别无差异,职业均为农民,受教育程度均在初中以下,说明麻风病的发病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患者临床分型以BL为主,均为多菌型,确诊时大部分存在Ⅰ级畸残,治疗方案以MDT-MB为主。患者治疗过程中有麻风反应2例,其中1例为无痛性神经炎,1例为结节性红斑,经及时治疗后均得到控制。這部分新发患者年龄大,存在合并疾病的比较多,其中2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1例有精神异常,1例同时患有糖尿病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年龄大,很多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乙肝等慢性疾病,提醒我们医务人员在诊治麻风患者同时也要兼顾患者其他系统的疾病,而不是仅仅给予服用抗麻风药物。故目前把麻风病的诊断及治疗从疾控中心转到定点医疗机构,是非常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决策。在定点医院患者的治疗更全面。
麻风病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在我们国家已经达到消灭的标准,绝大多数县区年发病率已经小于0.5/10万。随着发病率的降低,麻风患者比较罕见,医务人员对于麻风病重视程度下降,非常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2,3]。我市的7例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比较长,个别患者甚至发病后10年才得以确诊,其中有1例患者确诊时已经出现了手指脱落、复杂性足底溃疡等Ⅱ级畸残。很多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辗转多地就诊,误诊及漏诊次数较多,导致疾病的进展。这充分表明我市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麻风的防治知识缺乏[4]。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麻风病防控知识的系统学习,对麻风这一个传染病的防控要常抓不懈,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患者未出现畸残之前确诊,可以大大减轻患者及家人的痛苦,同时减轻麻风病社会的负担。
经过前辈的努力我们已经做到消灭麻风的标准,但是麻风仍有散发病例。在实现健康中国的道路上我们医务工作人员要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取把麻风的发病率控制在更低的水平,让麻风远离所有的人。
参考文献:
[1]邓瑞先.宁南县1987~2016年麻风病流行状况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176-177.
[2]杜丽平,卫东,潘宁,等.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成果调查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4):374-376.
[3]李涛,唐德亮,龙黔清,等.黔东南州2003-2012年新发麻风患者畸残状况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5,37(5):306-307.
[4]常洪,马玉华.对泰兴市1998~2016年麻风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与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6):18811-1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