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刺客文化与侠义精神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oltte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有文字记载的刺客历史发端于春秋乱世。
  存在来源于需求。
  史载:春秋三百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权力博弈,刺客应运而生。
  刺客原本乃行走四方,以行刺为生存手段的江湖自由职业者。他们往往特立独行,任情任性,技艺高超,胆识出众,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如专诸以鱼腹藏匕首,筵宴之上毙命吴王阖闾之对手王僚;
  如聂政只身登堂入室,以一当十,手刃严仲子之政敌侠累。
  然而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春秋时期正是中国儒文化萌芽形成之时,中国刺客文化正是与儒家思想文化一同起步成长的,所以中国刺客在产生之初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儒文化的智慧、心态和英雄主义人格。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完善和社会统治地位的巩固确立,刺客的生存活动空间也逐渐从自由江湖转移到了侠义江湖和道义江湖中来,刺客的性格也从避世超俗、快意恩仇转化为任侠义气、济世进取。
  侠作为一种儒家文化符号,也恰逢其时地逐渐形成为一种锄强扶弱的刺客气质和重义轻利的价值象征,其正义与伦理性的精神内核超越了地域、社会地位和个体情趣,成为其最为重要和显著的特征与标志。
  刺客从此背负起了行侠仗义的神圣使命和民族道义,开始有意无意地体验生存意义和探索社会理想,成为民族群体期盼的自我人格力量的化身和社会集体心灵文化价值的代表。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评价道:“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无论成败与否,刺客者立意昭彰,志向不堕,因而名垂后世,绝非虚妄!
  如吴国要离断臂亡妻取得卫国第一勇士庆忌的信任,于月圆之夜行刺庆忌,剑入心窝而出背外。庆忌惊诧:“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这样刺我?成全他吧。”回国后吴王阖闾金殿赐封,要离不受,“我杀庆忌不为做官,而是为了吴国的安宁,百姓能安居乐业。”言毕自刎于金殿之上,血性慨然。
  如鲁国曹沫三战皆败于齐国,被迫割地求和。当鲁公与齐桓公柯地会盟即将达成屈辱协议时,曹沫手执匕首抢上前劫持了齐桓公,“齐强鲁弱,你恃强凌弱太过分了,该怎么办呢?”齐桓公无奈承诺悉数归还所占土地,曹沫才扔掉匕首重新站位于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忠勇非常。
  如晋国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屡次改名换姓、乔装易容,甚至不惜漆身吞碳以谋刺智伯仇家赵襄子,却屡战屡败。最后豫让竟然恳求赵襄子,“望君遂我心愿,脱下衣服任我刺穿,虽死而无憾。”赵襄子感其忠义就答应了。豫让拔剑跃起三次洞穿赵襄子衣服,而后刎颈喋血,悲情如此。
  如晋国鉏鸒受国君灵公和大夫屠岸贾蛊惑夜刺宰相赵盾,五更潜入中门,见堂上灯火辉煌,赵盾朝衣朝冠、端然于堂上坐以待旦上朝。鉏鸒退而叹呼“恭敬如此,忠义之臣也!刺杀忠臣不义,受君命而弃之不信。不义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哉?”乃呼于门曰“我,鉏鸒宁违君命,不忍杀忠臣。我今自尽,恐有后来者,相国谨防之!”言罢,以头触株槐脑浆迸裂而亡,节义张扬。
  经过民族正义和社会伦理考验的刺客的智慧与风范,已然蜕变成为侠客的智慧与风范,成为真正民族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英雄气概。这是儒家主流文化对刺客文化及其发展延伸的侠文化长期影响、冲击和浸染的结果。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刺客文化及侠文化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所处的边缘性地位,而最终无法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文化;尽管也被主流文化圈欣赏和向往,并逐渐融进了主流文化的成分,对民族文化心理也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和感动。
  随着刺客文化和侠文化中儒的思想成分的越来越浓厚,终于使侠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变:独立人格丧失殆尽,依附性增强;自由精神灰飞烟灭,工具化凸显。从此,侠的社会功能被极端政治化,由统治秩序的破坏者华丽转身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信奉“士为知己者死”,崇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侠的自由天性与鲜明个性被牢牢压抑、束缚和拘囿在儒的思想道德规范里,已然沦落为循规蹈矩、庸庸碌碌。
  这充分而深刻地诠释出社会理想与现实伦理之间存在着的文化挣扎和历史悖谬。
  所以千百年以来,似雅实俗、俗中寓雅的刺客文化与侠义精神,只是连接文人墨客与江湖文化两大层次间无法割舍的重要心灵纽带,只是对重视群体价值取向成就动机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心理暗示,只是深藏在民族文化底蕴中对生存窘境恐惧感的清醒认识和怀旧情愫。
  我们不厌其烦地演绎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我们无时无刻地寻找着心目中的侠义英雄。
  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和正视这样的一个结局:
  刺客远逝。
  侠义存残。
  英雄不再。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打开记忆之门,重温民国范儿。中国人走过各朝各代,于文明积淀和生活碎片之中,活出了丰富的精神和面貌。多看一眼中国人走过的路、曾经有过的好样子,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更何况这是一段与新中国交接的历史时空。我们回望上个世纪上半叶,考察作为一种趣味、一种风尚、一种美学的民国范儿。  当代人读现代文学、看年代戏、鉴赏民国艺术、入名士风流、游历城市的民国建筑,可算
期刊
走进中国的很多传统民居,如同走进一种血缘关系的示意图。东西两厢,前后三进,父子兄弟各得其所,分列有序,脉络分明,气氛肃然,一对姑嫂或两个妯娌,其各自地位以及交往姿态,也在这格局里暗暗预设。在这里的一张八仙大桌前端坐,目光从中堂向四周徐徐延展,咳嗽一声,回声四应,余音绕梁,一种家族情感和孝悌伦理油然而生。  中国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民居里活了数千年。这些宅院繁殖出更庞大的村落:高家庄、李家村、王家寨等等
期刊
红茶传达出的是一种温度,一种春天所不能至的温暖香甜,一种夏日所不及的静谧安然,一种冬季还未来临的成熟丰泽,一种静日生香的暖意。  红茶性暖,亮红的茶汤最适合在凉意泛起、景色尤明的秋季饮用,它能在这个风起的季节带给五脏六腑一道热切的关怀,不像绿茶寒性未除,尤似早春的料峭春寒。就在金秋的丰收里,红茶是养身的佳品。  ◎红茶概述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100%的发酵度,令红茶在干茶外形、茶汤色泽、气味口感
期刊
“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近日引起广泛关注,受关注的原因并不是三点式比基尼,而是比基尼选手那戴着“京剧头饰”的扮相。对此,有人称之为“糟蹋国粹”,有人称之为“大胆创新”。  ◎京剧发展史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乾隆四十五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轰动京城。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乾隆五十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乾隆五十五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又有四喜、启
期刊
◎自愿上山  孙膑从魏国到了齐国,齐威王十分高兴。他早就从元帅田忌那里听说过孙膑精通兵法,有智有谋,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过齐威王并没有亲自领教过,很想找机会试一试。  有一天,齐威王由元帅田忌和其他几个大臣陪着,与孙膑一块来到一个山脚下。齐威王对周围的人说:“你们谁有办法让我自己走到这座小山顶上去?”这道考题出得未免太怪了。大家端详了一下小山,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想不出好办法来。  过了一会儿
期刊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
期刊
编者按: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唐煮宋点”,“客来烹茶”,茶道承传千年,变换诸多风雅。在寒冷的冬天,烹茶一碗捧于掌上,静看瓯起茗云,盏生异花,是多么温暖的事情。本刊有幸采访了茶百戏研发传承人章志峰老师,学习到几近失传的茶百戏知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章老师为复原“茶百戏”,一直苦学深究,他为我们娓娓道来的,不仅仅是茶百戏知识和研究心得,更是他对中国古典茶文
期刊
主讲/王财贵  茅忠群 朱仝  地点/北京泰山饭店  整理/独渚  ◎为何倡导读经教育?  王财贵(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读经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教育传统。从基础教育开始,三岁、五岁、七岁、八岁或十来岁,哪一年入学读书,就从哪一年开始读经,这个传统一直到1912年,才被中华民国教育部废除。  从民国废除读经到今年,刚好是一百年。这一百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状况有目共睹。  我们一直试图在这个时
期刊
冬季,是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从而导致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严重威胁人体生命的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发病率明显增高,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黄帝内经》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是人
期刊
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衣者,装扮华夏民族精神;冠者,华盖古多英豪气节。曾几何时,嫘祖养蚕布衣天下?曾经何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曾几何时,丝绸之路绫罗绸缎锦绣我中华?曾几何时,九州之国男子留辫人人旗装?曾几何时,神州大地处处西装革履?曾几何时,国人能够盛装我华夏自己的服饰?曾几何时,汉服的荣光能够穿越到如今?曾几何时,汉服只能在寒风中颤栗在落寞中等待?曾几何时,能够找到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