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 美的温泉
在决定去土耳其旅行并开始研究攻略之前,除了伊斯坦布尔,我只知道一个棉花堡。棉花堡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温泉”,是《世界遗产名录》里少有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说它是土耳其最有名的景点,大概也不为过。为了避开蜂拥而至的游客,我们特意提前一天到达帕姆卡莱,第二天一大早便进入棉花堡。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无比英明——当我们中午从山顶返回时,只见游人如织,“瑶池”内太多肉体横陈,热闹得仿佛海滩胜地,那个时候再拍照,恐怕绝没有“仙境”的感觉了。
刚进入棉花堡时,看到一个个干涸的“瑶池”,我们很有些失望。传说中,棉花堡是天上神仙沐浴的温泉,因其美轮美奂,人类也慕名而来,后来凡人越来越多,神仙越来越少,而神水也就渐渐消失了。传说道出了一个真理,正是人类的纷至沓来,大自然的这颗明珠才渐渐蒙尘了。具体说来,一是白色石灰石因污染而变质发黄,二是山下一些温泉酒店缺乏公德心,私自引走了山上泉水,造成棉花堡水量大减。地质污染和温泉缺水,已成棉花堡当下最大的忧患。
幸好随着山势向上,半山腰以上的瑶池水逐渐开始丰盈起来,最深处可以浸到腰部。而因着水的滋润,纯白色的棉花堡也愈加有了灵气,终于接近了我们心目中的“仙境”印象。棉花堡越向上越美,景区最顶处的瑶池相比山腰处更密集,钙华更洁白,池水更蔚蓝,重重叠叠变化多端,更有娇艳山花点缀其间,真正可以算是人间仙境。
简单说来,棉花堡的形成原理和我国黄龙景区极为相似,都是水中的碳酸钙经过千万年的沉淀积累而成的“钙华”。而与黄龙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纯白取代了五彩,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堡,当地人叫它“Pamukkale”,正是土耳其语“Pamuk”(棉花)和“Kale”(城堡)的组合。
关于棉花堡的传说,还有一个更浪漫的,说是希腊诸神时代,牧羊人安迪密恩和月亮女神在山中幽会,竟然忘记了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横流,覆盖了整座丘陵,变成现在的棉花堡。
由于钙华嶙峋密集,在棉花堡内行走可谓举步维艰——为保护大自然,游人进入景区需脱鞋赤脚。小妹特意穿了一双厚袜子,但还是走得一路哇哇乱叫,还是把这当作免费的脚底按摩吧。
棉花堡之所以被列为自然文化双重遗产,除了大自然馈赠的洁白瑶池,还有人类的伟大建筑,那就是位于山顶的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古罗马时代,棉花堡的温泉水疗就已经闻名遐迩,人们修建了大浴场供自己享乐,又觉得这么美的地方一定有神仙居住,于是修起了神庙……后来逐渐发展成了重要的城市希拉波利斯。
2000多年以后,古城已是断壁残垣,只有露天圆形大剧场还保存得相对完好,成为最值得光顾的遗址。游荡在山巅的古城里,我不由地想起了一本书——《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当然与书的内容毫无关系,只是这个名字,感觉非常适合此时的棉花堡和希拉波利斯,这里是天上人间,这里是人与神的结合之地,这里是“时间尽头与纯洁仙境”。
古老山城塞尔丘克
“欢迎来到塞尔丘克!希望你们能喜欢这里!”客栈老板亚马逊热情地说。“亚马逊”(Amazon)既是老板的名字,也是客栈的名字,这是一个拥有美丽庭院的家庭式客栈,很安静,就像塞尔丘克这座城市一样。
跟喧闹的博德鲁姆比起来,安静的塞尔丘克完全是另一个类型,尽管它们都属于爱琴海沿岸城市。塞尔丘克近郊著名的以弗所古城,曾经被称为“历史与大海相遇之地”,不过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大海逐渐退守,到今天,塞尔丘克更像是一座山城了。
塞尔丘克是一个极有人情味的小城,我猜城里的人们大概彼此都熟识,比如汽车站的接待员一听我们说预定的客栈叫“亚马逊”,立马就帮我们打电话给老板,不久亚马逊先生就开车来接我们了。塞尔丘克虽小,却也是赫赫有名的古城。早在公元前800年古希腊全盛时期这里就已经建城,传说圣母玛利亚和使徒圣约翰曾经定居于此,圣约翰死后还埋葬在这里……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久远的历史血脉相连,“每平方公里的历史古迹,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走出客栈,信步踱过一两条小路,就看到了伊莎贝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建于公元14世纪,在塞尔丘克算是很新的建筑了,所以到今天还在使用中。清真寺旁边,圣约翰教堂静卧在更高处的山坡上。该教堂建于6世纪,据传是查士丁尼皇帝为写出《福音书》的使徒圣约翰所建,今天已经完全是废墟了。站在遗址上,抬头可望见差不多同一时期修筑的宏伟的古城堡,遗憾的是,因为城墙垮塌,古城堡这几年不再对外开放了。
历史断章以弗所
有些地方是你听着名字就想去的,比如《圣经》里的以弗所。它仿佛一个古老的传说,但又是真实的存在,就像中国神话故事里的蓬莱。来到塞尔丘克,不能不去以弗所,触摸一下那段遥远得好像神话一般的历史。
以弗所古城遗迹位于塞尔丘克城外三四公里处,亚马逊先生答应早上8点免费送我们过去。不过到了点却不见人影,询问他的侄子,原来他先送另一队性急的客人过去了。看我们显得有点焦急,那个侄子给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费用由客栈支付。小城的人们还是很重诚信的。
我们到达景区时,才发现来得根本不算早——以弗所是这一路过来我们碰到游客最多的地方,书上对此调侃道:“从某方面来说,这些人让你能够更好地想象出这个古代大都市以往的繁华盛况。”不过以弗所毕竟是一座城,如果不沿着主干道,而是走一些支路,也会有寂静无人的角落。整个古城目前只发掘了不到百分之十,主要集中在海港大街和神圣之路附近,这两条主街以大理石铺就,下方还有精密的排水系统。
早在公元前600年,以弗所已经是一座繁华都市。1000多年来,雅典人、吕底亚人、波斯人、罗马人,来了又走了,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弗所辉煌过,是古罗马帝国五个最大的城市之一,随着海港淤泥堆积,大海渐渐退到今天的帕姆查克地区,变成内陆城市的以弗所渐渐衰落,后来又经历多次地震,终于消失在了时间的洪流里。
从南门进去,第一个醒目的遗址是东体育馆,体育馆旁还有训练馆、浴室、礼堂等建筑。一路行去,古典爱奥尼亚风格的建筑残迹向我们展现了精美的细节,特别是那些优雅的廊柱、细致的雕刻,还有华美的拱门,最精美的拱门当属哈德良神庙大门。哈德良是古罗马帝国的著名皇帝,他迷恋希腊艺术,热爱建筑设计,又喜好旅游。为了迎接他的驾临,行宫、神庙之类的建筑当时遍布帝国各个行省,今天的土耳其就不止一座哈德良神庙,例如安塔利亚老城就有著名的哈德良门。
环形大剧场的规模跟棉花堡顶上的希拉波利斯剧场差不多,可容纳25000名观众,据说每年6、7月间这里还会举办国际伊兹密尔音乐节。想象一下,在群山间一座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古老露天剧场里,上演一幕幕现代音乐剧,哇,好浪漫啊!可惜,我们是错过这个音乐季了。
以弗所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不止是这些建筑艺术的瑰宝,还有随处可见的流浪猫。这些可爱的猫咪一个个毛色干净、体态丰腴,无一丝落魄相。不知道是被千年古迹熏陶出了一身的艺术气质,还是天天面对世界各地的游客锻炼出了无比淡定的性格,它们一点也不怕人,个个都是大腕风度,任尔长枪短炮,我自懒散闲适,偶而卖个萌,那就是尔等的荣幸!
逛得累了,我们在以弗所最著名的景点——塞尔瑟斯图书馆里坐下歇脚。图书馆建于公元114年,据说当时就有藏书10000多册,图书馆门口那面精美墙壁上刻了四尊雕像,分别代表仁慈、思想、学识和智慧。小妹掏出书本,给我们念起了以弗所的历史。一边听她念,一边仰望这些高大的雕塑,我忽然感觉挺神奇的:如今的土耳其算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但国内的古罗马遗迹比罗马还多,古希腊遗迹比雅典还多,眼前的以弗所更是世界上已知保存得第二完好的古罗马城市(第一就是火山灰掩埋下的庞贝古城),东西方文明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过花呢。
这样遥想着,不由感慨起那个曾经把地中海变成内海的伟大帝国多么了不起,为人类留下了多少辉煌,到今天还有残光余韵泽被后人,然后感叹,看起来再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也经不住漫长的时移世易,所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决定去土耳其旅行并开始研究攻略之前,除了伊斯坦布尔,我只知道一个棉花堡。棉花堡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温泉”,是《世界遗产名录》里少有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说它是土耳其最有名的景点,大概也不为过。为了避开蜂拥而至的游客,我们特意提前一天到达帕姆卡莱,第二天一大早便进入棉花堡。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无比英明——当我们中午从山顶返回时,只见游人如织,“瑶池”内太多肉体横陈,热闹得仿佛海滩胜地,那个时候再拍照,恐怕绝没有“仙境”的感觉了。
刚进入棉花堡时,看到一个个干涸的“瑶池”,我们很有些失望。传说中,棉花堡是天上神仙沐浴的温泉,因其美轮美奂,人类也慕名而来,后来凡人越来越多,神仙越来越少,而神水也就渐渐消失了。传说道出了一个真理,正是人类的纷至沓来,大自然的这颗明珠才渐渐蒙尘了。具体说来,一是白色石灰石因污染而变质发黄,二是山下一些温泉酒店缺乏公德心,私自引走了山上泉水,造成棉花堡水量大减。地质污染和温泉缺水,已成棉花堡当下最大的忧患。
幸好随着山势向上,半山腰以上的瑶池水逐渐开始丰盈起来,最深处可以浸到腰部。而因着水的滋润,纯白色的棉花堡也愈加有了灵气,终于接近了我们心目中的“仙境”印象。棉花堡越向上越美,景区最顶处的瑶池相比山腰处更密集,钙华更洁白,池水更蔚蓝,重重叠叠变化多端,更有娇艳山花点缀其间,真正可以算是人间仙境。
简单说来,棉花堡的形成原理和我国黄龙景区极为相似,都是水中的碳酸钙经过千万年的沉淀积累而成的“钙华”。而与黄龙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纯白取代了五彩,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堡,当地人叫它“Pamukkale”,正是土耳其语“Pamuk”(棉花)和“Kale”(城堡)的组合。
关于棉花堡的传说,还有一个更浪漫的,说是希腊诸神时代,牧羊人安迪密恩和月亮女神在山中幽会,竟然忘记了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横流,覆盖了整座丘陵,变成现在的棉花堡。
由于钙华嶙峋密集,在棉花堡内行走可谓举步维艰——为保护大自然,游人进入景区需脱鞋赤脚。小妹特意穿了一双厚袜子,但还是走得一路哇哇乱叫,还是把这当作免费的脚底按摩吧。
棉花堡之所以被列为自然文化双重遗产,除了大自然馈赠的洁白瑶池,还有人类的伟大建筑,那就是位于山顶的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古罗马时代,棉花堡的温泉水疗就已经闻名遐迩,人们修建了大浴场供自己享乐,又觉得这么美的地方一定有神仙居住,于是修起了神庙……后来逐渐发展成了重要的城市希拉波利斯。
2000多年以后,古城已是断壁残垣,只有露天圆形大剧场还保存得相对完好,成为最值得光顾的遗址。游荡在山巅的古城里,我不由地想起了一本书——《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当然与书的内容毫无关系,只是这个名字,感觉非常适合此时的棉花堡和希拉波利斯,这里是天上人间,这里是人与神的结合之地,这里是“时间尽头与纯洁仙境”。
古老山城塞尔丘克
“欢迎来到塞尔丘克!希望你们能喜欢这里!”客栈老板亚马逊热情地说。“亚马逊”(Amazon)既是老板的名字,也是客栈的名字,这是一个拥有美丽庭院的家庭式客栈,很安静,就像塞尔丘克这座城市一样。
跟喧闹的博德鲁姆比起来,安静的塞尔丘克完全是另一个类型,尽管它们都属于爱琴海沿岸城市。塞尔丘克近郊著名的以弗所古城,曾经被称为“历史与大海相遇之地”,不过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大海逐渐退守,到今天,塞尔丘克更像是一座山城了。
塞尔丘克是一个极有人情味的小城,我猜城里的人们大概彼此都熟识,比如汽车站的接待员一听我们说预定的客栈叫“亚马逊”,立马就帮我们打电话给老板,不久亚马逊先生就开车来接我们了。塞尔丘克虽小,却也是赫赫有名的古城。早在公元前800年古希腊全盛时期这里就已经建城,传说圣母玛利亚和使徒圣约翰曾经定居于此,圣约翰死后还埋葬在这里……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久远的历史血脉相连,“每平方公里的历史古迹,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走出客栈,信步踱过一两条小路,就看到了伊莎贝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建于公元14世纪,在塞尔丘克算是很新的建筑了,所以到今天还在使用中。清真寺旁边,圣约翰教堂静卧在更高处的山坡上。该教堂建于6世纪,据传是查士丁尼皇帝为写出《福音书》的使徒圣约翰所建,今天已经完全是废墟了。站在遗址上,抬头可望见差不多同一时期修筑的宏伟的古城堡,遗憾的是,因为城墙垮塌,古城堡这几年不再对外开放了。
历史断章以弗所
有些地方是你听着名字就想去的,比如《圣经》里的以弗所。它仿佛一个古老的传说,但又是真实的存在,就像中国神话故事里的蓬莱。来到塞尔丘克,不能不去以弗所,触摸一下那段遥远得好像神话一般的历史。
以弗所古城遗迹位于塞尔丘克城外三四公里处,亚马逊先生答应早上8点免费送我们过去。不过到了点却不见人影,询问他的侄子,原来他先送另一队性急的客人过去了。看我们显得有点焦急,那个侄子给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费用由客栈支付。小城的人们还是很重诚信的。
我们到达景区时,才发现来得根本不算早——以弗所是这一路过来我们碰到游客最多的地方,书上对此调侃道:“从某方面来说,这些人让你能够更好地想象出这个古代大都市以往的繁华盛况。”不过以弗所毕竟是一座城,如果不沿着主干道,而是走一些支路,也会有寂静无人的角落。整个古城目前只发掘了不到百分之十,主要集中在海港大街和神圣之路附近,这两条主街以大理石铺就,下方还有精密的排水系统。
早在公元前600年,以弗所已经是一座繁华都市。1000多年来,雅典人、吕底亚人、波斯人、罗马人,来了又走了,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弗所辉煌过,是古罗马帝国五个最大的城市之一,随着海港淤泥堆积,大海渐渐退到今天的帕姆查克地区,变成内陆城市的以弗所渐渐衰落,后来又经历多次地震,终于消失在了时间的洪流里。
从南门进去,第一个醒目的遗址是东体育馆,体育馆旁还有训练馆、浴室、礼堂等建筑。一路行去,古典爱奥尼亚风格的建筑残迹向我们展现了精美的细节,特别是那些优雅的廊柱、细致的雕刻,还有华美的拱门,最精美的拱门当属哈德良神庙大门。哈德良是古罗马帝国的著名皇帝,他迷恋希腊艺术,热爱建筑设计,又喜好旅游。为了迎接他的驾临,行宫、神庙之类的建筑当时遍布帝国各个行省,今天的土耳其就不止一座哈德良神庙,例如安塔利亚老城就有著名的哈德良门。
环形大剧场的规模跟棉花堡顶上的希拉波利斯剧场差不多,可容纳25000名观众,据说每年6、7月间这里还会举办国际伊兹密尔音乐节。想象一下,在群山间一座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古老露天剧场里,上演一幕幕现代音乐剧,哇,好浪漫啊!可惜,我们是错过这个音乐季了。
以弗所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不止是这些建筑艺术的瑰宝,还有随处可见的流浪猫。这些可爱的猫咪一个个毛色干净、体态丰腴,无一丝落魄相。不知道是被千年古迹熏陶出了一身的艺术气质,还是天天面对世界各地的游客锻炼出了无比淡定的性格,它们一点也不怕人,个个都是大腕风度,任尔长枪短炮,我自懒散闲适,偶而卖个萌,那就是尔等的荣幸!
逛得累了,我们在以弗所最著名的景点——塞尔瑟斯图书馆里坐下歇脚。图书馆建于公元114年,据说当时就有藏书10000多册,图书馆门口那面精美墙壁上刻了四尊雕像,分别代表仁慈、思想、学识和智慧。小妹掏出书本,给我们念起了以弗所的历史。一边听她念,一边仰望这些高大的雕塑,我忽然感觉挺神奇的:如今的土耳其算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但国内的古罗马遗迹比罗马还多,古希腊遗迹比雅典还多,眼前的以弗所更是世界上已知保存得第二完好的古罗马城市(第一就是火山灰掩埋下的庞贝古城),东西方文明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过花呢。
这样遥想着,不由感慨起那个曾经把地中海变成内海的伟大帝国多么了不起,为人类留下了多少辉煌,到今天还有残光余韵泽被后人,然后感叹,看起来再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也经不住漫长的时移世易,所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