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有数与形的存在。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关键词】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育家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生活。那么,如何把枯燥而脱离实际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呢?
1 挖掘素材,让生活数学化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有数与形的存在。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1.1 创设情境,渗透数学知识。如在教学七年级的“去括号”时,我采用了乘坐公共汽车。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例子,到某一个站台时下了多少乘,客,可以表示为减去,又到另外一个站台时上了多少乘客,可以表示为加上,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去括号中的知识进行了生活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 相似类比,探索数学规律。 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两幅自然风光的图 画,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获得了对“相似”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我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正方形,两个圆形……”在分析和讨论中,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常见的实例现象,为“相似”的概念奠定了基础,进而得出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1.3 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几何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到社会生活中开展调查观察活动。通过调查观察,學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喝水的杯子,饮料瓶,提水桶,水管,口缸…… 它们都是几何体吗?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索,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2 注重实践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2.1 体验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室里有些桌椅松动了,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觉得用学过的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顺势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来修理松动的桌椅。在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创造意识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2.2 模拟操作,提供实践情境。 如在教学“转盘游戏”时,我在课前布置每个小组制作一个转盘,让他们各小组按照游戏规则转动转盘检验他们得出的结果,各小组都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概率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实践,同时还学习了它们游戏中各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不是唯一的,让课堂焕发出了生机活力。
2.3 开展小型研究,提高全面素质。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社会实践对数学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本领,而开展小型课题研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可安排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回过头来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专题学习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既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 以中学数学七年级举个例。例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资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3)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由几何体拼成的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几何体,几何体都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几何体模型到课堂时,几何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个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育家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生活。那么,如何把枯燥而脱离实际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呢?
1 挖掘素材,让生活数学化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有数与形的存在。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1.1 创设情境,渗透数学知识。如在教学七年级的“去括号”时,我采用了乘坐公共汽车。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例子,到某一个站台时下了多少乘,客,可以表示为减去,又到另外一个站台时上了多少乘客,可以表示为加上,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去括号中的知识进行了生活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 相似类比,探索数学规律。 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两幅自然风光的图 画,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获得了对“相似”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我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正方形,两个圆形……”在分析和讨论中,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常见的实例现象,为“相似”的概念奠定了基础,进而得出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1.3 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几何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到社会生活中开展调查观察活动。通过调查观察,學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喝水的杯子,饮料瓶,提水桶,水管,口缸…… 它们都是几何体吗?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索,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2 注重实践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2.1 体验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室里有些桌椅松动了,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觉得用学过的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顺势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来修理松动的桌椅。在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创造意识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2.2 模拟操作,提供实践情境。 如在教学“转盘游戏”时,我在课前布置每个小组制作一个转盘,让他们各小组按照游戏规则转动转盘检验他们得出的结果,各小组都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概率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实践,同时还学习了它们游戏中各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不是唯一的,让课堂焕发出了生机活力。
2.3 开展小型研究,提高全面素质。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社会实践对数学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本领,而开展小型课题研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可安排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回过头来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专题学习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既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 以中学数学七年级举个例。例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资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3)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由几何体拼成的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几何体,几何体都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几何体模型到课堂时,几何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个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