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老字号:德义炉的兴衰荣辱史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大同德义炉可谓名噪一时,辉煌了将近半个世纪,在大同地区,归绥地区,张家口地区有着极高的声誉。德义炉是翻砂作坊,从普通作坊到招牌响亮,再到衰败,直至变成记忆,不仅仅时代背景的原因,具体是那几种原因呢?还得从头说起。那是公元1893年(清光绪19年)春,17岁的穷小子郭成春为了讨生活由怀仁来到举目无亲的大同。一个被人称为李翻砂的手艺人看郭成春膀大腰圆是块砂化铁水的好料子,便一破从不敢收外人做徒弟的家规,纳入自己的门下,从此改变了郭成春的人生。
  李翻砂的小手工作坊,坐落在聚宝巷的一座院子里,(原今皇城街聚宝巷13号),有30平方米。此人无儿无女,且一向超越凡尘,更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从不轻易点炉,只要不饿肚子,从不轻易点炉。那郭成春手勤脚快,且为人忠厚老实,深得李翻砂喜爱,又因是老来收爱徒,便把自己的一生手艺全部教给了郭成春。
  1907年(光绪33年)仲夏,郭成春学技15载时,李翻砂与世长辞。作坊被房东收回,改为住宅。郭成春自做生铁化铁炉一个,五人合拉的大风箱一个和其它翻砂工具。又租王某的一所四合院,总面积有80平方米,为作坊,(故址在东华门街4号,现今的代王府)。原正殿街刘某借给钱20吊,郭成春用此钱买了些炭、铁,于是当年秋正式开业,并取字号为“德义炉”。 德义炉一开业便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生意极为兴隆,郭成春自己根本就忙不过来,其侄子郭开基、和岁数还小的独子郭开泰成了他重要的左右手。还常到九龙壁“人市”上雇临时短帮工10余名。二十三年代大同九龙壁前多有短工集结于此揽活帮工,时人称之“人市”。
  德义炉主要生产民用的炉盘、炉条、铁圈、火盖、“花轱辘”车的铁车椽;农用的犁子;祭天地、敬鬼神的大钟、大磬(约达400—500市斤重)——可一窥当时生产规模之大。产品大多销售到了大同、内蒙的丰镇、集宁(今乌兰察布)等地。当时常有蒙人不辞辛苦徒步到五台山朝拜,途径大同大多愿出高价买德义炉铸的铜香炉,因其工艺之精湛、图案之美观,可谓一炉难求。



  然此时的郭成春还囿于简单再生产的思维里,只是急着攒些钱想为后入置办些房地产而已,并不扩大规模。1926年(民国15年)春,郭成春积劳成疾,不能再干体力活儿。是年夏天,侄子郭开基和儿子郭开泰成了德义炉的大、二掌柜。堂兄弟两个不仅技艺超过郭成春,且生性机警,颇有魄力。一时生意十分兴隆,便增收了11名固定工人和1名技工。铸大件时再另雇短工干拉风箱等勤杂活儿。
  一年四季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二掌柜劳苦异常。每次浇铸抬通红的铁水包时,总是一左一右扛大头,这样一可以指挥浇铸,二可以在危险的铁水包面前起稳定军心的作用。月底时分红,还多给工人们发“辛苦费”。
  1928年(民国十七年),郭成春病故。其子郭开泰此时业已娶妻生子,负责郭家的一大家老小,负担很重。而郭开基仍然是孤家寡人,并无后顾之忧,故此两堂兄弟因家产而貌合神离,于1931年(民国二十年)終于分道扬镳,把德义炉分为东西两半。他们各称自己为德义炉之正统,双方明争暗斗,势同水火。而大同本地人为了好加以区分这两家德义炉,便把位于西边东华门街4号郭开泰的德义炉称之为西德义炉,把位于东华门街17号郭开基所开的德义炉称之为东德义炉。



  三十年代中期前,大同地区还没有自己铸的生铁炉,一当时叫“洋火炉”。冬日取暖所需要的炉子一般都是用砖垒成炉子样或用铁皮包成炉子样,里面再套上泥,安上烟筒来取,西德义炉首创大同“洋火炉”,并在炉面上铸刻上一些花鸟鱼虫、珍禽瑞兽等图案。东德义炉也不甘落后立即心领神会,做出的“洋火炉”竞和西德义完全一个风格。此火炉一出,立即轰动了整个大同地区以及内蒙乌兰察布,甚至包头、呼和浩特。以至于当时大同各个翻砂作坊纷纷效法,传遍千家万户,直到八、九十年代,大同、内蒙、陕西、宁夏一带冬日取暖多用此种火炉取暖。
  是年冬天,伪蒙疆政府所辖的大同面粉公司想增加莜麦加工,但无较大的平底炒锅。而翻砂作坊最忌在滴水成冰时铸大物件,倭寇严令:不日即成,否则就要查抄作坊。东西两家德义炉经过严密的构思、设计先将地挖50毫米深,用细绳作半径取圆,边上垒砖,所铸出的炒锅其面光滑如镜,和夏日所铸并无两样,不仅完成了任务,更令同行钦佩。
  到了1941年秋,郭开泰开的西德义炉被两个儿子一分为二。长子郭定帮承父业在原址继续挂西德义的招牌,次子郭定国在东华门街3号,开办“南德义炉”。据《大同市志记载》时东德义炉有资金5250大洋,有化铁炉4个,七人拉的大风箱1个,五人拉的大风箱2个,雇佣固定工人10人。西德义有资金3160大洋,化铁炉3个,七人拉的大风箱1个,五人拉的大风箱2个,固定工人7人。南德义炉尚无记载。
  德义炉几经变革演变为西德义、东德义、南德义等作坊。虽有精湛的技艺,但从1942年起生意日益萧条,再加上后继无人,只混得勉强维持原状而已。直到1954年公私联合之后,改名为大同农牧机械厂铸造分厂才重有起色。如今德义炉,早已不被人们所记忆了,只有在一些老大同人的家里,或许能发现一些仍在继续使用铸刻有“德义炉”字样的铜铁器皿了。
其他文献
牡丹语录 五首  之一  夜色氤氲。瑶琴迷离  那些仙辰落入凡间  一部分与月光对饮  一部分与骚人解愁  一部分轻舞霓裳  拥湖而坐,弹拨遐思。  跟随牡丹花影  而来的是唐朝的风姿卓然  步履  在夜色中。亦步亦趋。步步生辉。  时光浸泡在诗句中久了  就酿制出一壶好酒  醉今生  此刻困顿于斗室中的我  独慕。揽山水于指端的诗仙。  独慕。花间一壶酒  我歌月徘徊  独慕。万千宠爱集一生羞花
期刊
我对读书情有独钟。平生最爱读书,但自恨不会读书,不善读书,因而读书甚少。只是怀揣着一颗读书的种子,百般呵护,可始终也没有长成一株迎风大树。当然普通的人,不需要什么为别人遮风挡雨,做好自己,经营好家庭,就足够了。但爱读书却读书不多,收获不多,是我人生最大的缺憾。  我为什么爱读书呢?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是有一种执着始终缠绕着我,让我欲罢不能。我把读书视为人生的至高,任什么也不能占有它的位置。恋爱的时候
期刊
晋北,雁门关外,大同市云州区杜庄乡境内。  桑干河奔流不息,百折东去;御河水浪花朵朵,九曲南下。两河交汇处,有一片冲击平原,堪称大同盆地中的“三角洲”。  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个曾在2006年1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12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村庄——落阵营,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  美丽的神话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
期刊
一  “海海呀,告给你个喜事,咱家成了贫困户了!”  “啥?咱家成了贫困户?!”  “是呀,这多好!国家每年要救助咱好多钱呢……”  “这、这、这还好?!丢人不!爹、妈,您们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陈海海还没等他爹妈把话说完,就“咚咚咚”扔下几枚“炸弹”,挂了电话,立马跟单位领导请假,从太原赶回大同,又马不停蹄转乘大巴车回到距离大同市二十五公里的云州区周士庄镇五十里铺村。  五十里铺是位于燕山
期刊
日出,给人以美的感受,日出可以带给人们光明,带给人们希望,带给人们生机,我十分喜欢日出。  周六的早晨,我和爸爸驾车前往郊区的山上,为了能赶上日落,我们四点就到了山脚下,四点四十分就上了山。  刚上山时,天还是朦朦胧胧的灰色,周围的山隐隐约约,山上有一条小河,听到河水哗哗声,却看不见小河,应该是雾的原因吧!伴随着第一波鸟出来觅食的叫声和扑翅声,我就知道日出要来了。这时,遥远的东方不知何时泛起一片鱼
期刊
助马堡位于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西于内蒙古凉城县后营乡十九坪村隔墙(边墙)相望,马头山横亘于堡西边墙之外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助马堡成为明代著名的屯兵官堡之一,与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并称“塞外四堡。”  助马堡始建于明初,寓战时有马相助,马到成功之意,这里的“马”一是指天然屏障马头山,二是指马匹。助马堡初址在今天的助马口村附近,距今约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到了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
期刊
“中国文化中,最完美的饮食与中医一样,都推崇一个‘和’字。在此意义上,麻与辣,都被视作过于亢燥,甚至霸道。”  轻微刺痛,如同蚁行,肌肉渐次失去痛觉,从指尖开始遍及全身,伴有眩晕、视物模糊、意识不清,直至抽搐、昏迷。  这是中药乌头中毒的症状。  连我自己都没有料到,在重庆出高铁站时,竟然会想起乌头。  毕竟在我学中药的时候,重庆还没有从四川分出来,而教科书上说,最好的乌头都出在四川,以至于被称为
期刊
一  一棵枣树站在窑顶上,被风抚摸成倾斜状,树皮干裂,远远望去,像一位沧桑的老人仰着脖子等待着,路的尽头出现一个移动的黑影,然后心头一紧,整个身子显得更加坚硬有力。每当别人说起黄山迎客松姿态如何优美时,我总会想起那棵枣树。  无数次的想起,让我动了回去看看的念头。没有游子的归心似箭,只是作为一次舒展身心的乡村游。轻装上路,我和妻子说,我们把自己当做普通游客,无意闯进一个叫西洛阴的村庄。  像去所有
期刊
前段时间,笔者的《崞县崞山探源》一文,在各个网络平台推出后,引起读者兴趣。最早的崞山指的是北岳恒山,这一观点为大家所认同。  而恒山为什么叫崞山?“崞”字是怎么来的?对这两个问题,笔者依然一头雾水,搞不清楚。  没想到的是,一些郭姓族人,看到文章后纷纷发声,说崞山的“崞”字,是由他们郭姓的”郭”演变而来。  郭姓族人的祖上原来是有封国的,国家灭亡后,国民全部姓郭,被派到高氏山(又称高是山,现名恒山
期刊
张吉福书记考察瓜园村手编车间,李成陪同。  2016年,李成放弃不错的企业中层管理一职,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用一颗真诚的心,团结和带领村“两委”班子致力于全村产业转型发展,让群众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他以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的个性,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千方百计让村民们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交口称赞和上级部门的认可,成为村民拥护和爱戴的“领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