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在这种状态下的课堂学习当然就谈不上有较好的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课堂教学应通过巧设导入情景,激发乐学的动机;在操作活动中,提供乐学的机会;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体验成功乐学的喜悦;教学中改变观念,创设乐学的条件等,让学生的创新灵感得到激发,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激趣 策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在这种状态下的课堂学习当然就谈不上有较好的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让学生的创新灵感得到激发。怎样让学生爱学数学,养成乐学好学的习惯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导入情境,激发乐学的动机
新课导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同时使其他与教学任务无关的活动迅速得到抑制,让学生的身体、情绪等方面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不可能被动地等待学生静下心来,转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也不是仅仅靠简单地说一句“同学们请安静,我们开始上课了”就能有效地引起学生们注意的。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方式,设计时既要结合教材内容,又要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更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只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新的教学任务,才能在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完成。实践证明,教师在导入阶段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供典型问题、说明新内容的重要性等方法来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动机。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旋转》的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玩具——风车,让学生观察风车转动的特点来导入新课的学习,并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由“风车在动”深入理解“风车是怎样动的”,从而获得旋转的概念。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更高的兴趣投入到对新知识的研究学习中去。再如教《年、月、日》时,问:“东东的妈妈今年已经工作12年,但是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9个生日,大家猜一猜,东东的妈妈今年多少岁?”一问完,就有学生说:“9岁”。可是,又产生怀疑:东东的妈妈已经工作12年了,才9岁?不会吧?究竟他多少岁呢?正当学生都怀着期盼的心情等待老师揭开谜底时,引入新课,和他们共同探究学习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这样既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产生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为课堂的高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操作活动中,提供乐学的机会。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由动作引发。数学教学也离不开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运用操作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乐趣。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一课,在学生已经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教师可拿出一信封(里面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任意的三角形与梯形各两个),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动手操作,判断所给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出画它的对称轴。学生先自主操作之后再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探讨,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统一的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推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再如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一课,可以通过设计拨一拨(在钟面上拨时刻)、说一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画一画(在钟面上画指针)等操作活动,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
三、因材施教,体验成功乐学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中改变观念,创设乐学的条件
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如教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猴妈妈给她的孩子分西瓜,猴妈妈说:“我分给哥哥1/2的西瓜,分给弟弟1/4的西瓜……”猴妈妈的话还未说完,猴哥哥就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帮帮忙,到底猴妈妈分的公平吗?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猴哥哥真的分少了吗?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该怎样比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理解两个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通过自学---提问---验证的方式启发学生多提问,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数学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只要教师努力遵循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心理原则,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充满乐趣,就会发现数学宫殿是一个异常有趣的世界。这样,他们就会主动积极、饶有趣味地去学习,去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
[1]《新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与技能提升》,毕田增、敖国儒主编,新华出版社,2006年7月
[2]《数学教学参考书》,宋乃庆、张建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宋乃庆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激趣 策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在这种状态下的课堂学习当然就谈不上有较好的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让学生的创新灵感得到激发。怎样让学生爱学数学,养成乐学好学的习惯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导入情境,激发乐学的动机
新课导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同时使其他与教学任务无关的活动迅速得到抑制,让学生的身体、情绪等方面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不可能被动地等待学生静下心来,转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也不是仅仅靠简单地说一句“同学们请安静,我们开始上课了”就能有效地引起学生们注意的。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方式,设计时既要结合教材内容,又要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更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只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新的教学任务,才能在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完成。实践证明,教师在导入阶段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供典型问题、说明新内容的重要性等方法来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动机。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旋转》的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玩具——风车,让学生观察风车转动的特点来导入新课的学习,并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由“风车在动”深入理解“风车是怎样动的”,从而获得旋转的概念。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更高的兴趣投入到对新知识的研究学习中去。再如教《年、月、日》时,问:“东东的妈妈今年已经工作12年,但是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9个生日,大家猜一猜,东东的妈妈今年多少岁?”一问完,就有学生说:“9岁”。可是,又产生怀疑:东东的妈妈已经工作12年了,才9岁?不会吧?究竟他多少岁呢?正当学生都怀着期盼的心情等待老师揭开谜底时,引入新课,和他们共同探究学习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这样既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产生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为课堂的高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操作活动中,提供乐学的机会。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由动作引发。数学教学也离不开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运用操作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乐趣。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一课,在学生已经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教师可拿出一信封(里面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任意的三角形与梯形各两个),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动手操作,判断所给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出画它的对称轴。学生先自主操作之后再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探讨,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统一的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推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再如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一课,可以通过设计拨一拨(在钟面上拨时刻)、说一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画一画(在钟面上画指针)等操作活动,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
三、因材施教,体验成功乐学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中改变观念,创设乐学的条件
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如教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猴妈妈给她的孩子分西瓜,猴妈妈说:“我分给哥哥1/2的西瓜,分给弟弟1/4的西瓜……”猴妈妈的话还未说完,猴哥哥就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帮帮忙,到底猴妈妈分的公平吗?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猴哥哥真的分少了吗?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该怎样比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理解两个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通过自学---提问---验证的方式启发学生多提问,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数学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只要教师努力遵循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心理原则,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充满乐趣,就会发现数学宫殿是一个异常有趣的世界。这样,他们就会主动积极、饶有趣味地去学习,去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
[1]《新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与技能提升》,毕田增、敖国儒主编,新华出版社,2006年7月
[2]《数学教学参考书》,宋乃庆、张建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宋乃庆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