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文难”的怪圈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虽然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作文难!”这是许多师生共同的感叹。作文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或是有话不知如何表达。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设法改变“作文难”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文难”现状的改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累是是写作的基石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一定的积累,写作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在教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如何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讀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
  除了多读多背外,培养学生勤动笔也是积累的捷径之一。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既可以达到积累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对学生日记的要求应当灵活一些,三二百字可以,三言两语也行,不计长短,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好,甚至“记流水帐”也无妨。对实在无话可写的同学千万不能强求,可先让他以抄代写(抄名家名篇、名言警句等)。
  二、正确对待“写实”与“虚构”,让学生自主写作
  在传统观念中,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首先是“写实”。当然,要求小学生“写实、不说谎”本来不错,但绝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一些命题作文,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生活体验,都有内容可写。学生无话可说而后进行虚构,是在情理之中的。此时,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允许学生“虚构”,但要教给学生虚构的方法,就是“想方设法让读者相信你所说的”。这样,既能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艺术真实”的概念,又能让学生用心去写哪怕是“无话可说”的作文,何乐而不为?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见,“自主写作”是操作层面即教学策略的概念,就是学生能够在较少束缚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培养良好的写作心态,有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兴趣表达甚至能乐于表达,同时,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思想不必整齐划一,杜绝空话套话
  曾几何时,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过多地承载着“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道德教育功能,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一段时间也就很自然地成为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第一指标;如今,我们仍然看到很多学生靠着“一套、二抄、三凑”的通用“写作技巧”,完成了一篇篇“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缺失了最可贵的童真童趣的现代儿童版“八股文”时,不难发现学生作文的内容陈旧而虚假,语言苍白而无力,至于作文中本该洋溢着的儿童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更是少之甚少。学生的作文更多的是充塞着伪圣化了的情感,极具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
  “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来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考虑儿童的情感实际和需要,必须触及到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当前小学生作文片面追求所谓的“健康思想”、空话套话连篇,不愿或不敢表达真情实感的现状。教师只能是设法走近学生的心灵,消除他们的心理顾虑,鼓劲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写,让学生写他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把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从作文中驱逐出去。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不再精疲力竭地大编特编空话套话来应付作文,教师也才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真正实现语文课的德育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生学做真人的一种历练。”由此看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观点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四、批改讲求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教师对作文的评改,不仅影响学生的写作,还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感情。评语正确地反映出写作中的甘与苦,学生便引为知己;评语明快地写出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学生受益良多,视为摸索前进中的一盏明灯。贴切而精彩的评语,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平庸或错误的评语,会挫伤青少年的锐气和信心。作文批改,如果敷衍了事,胡改滥批,则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批改学生习作,一方面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你的批改是否对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利,你的批改是否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你的批改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另一个方面领导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怎样尽量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教育教研水平;广泛阅读学习,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真正做到学高身正。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教学纯粹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以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促进学生心智、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综合性人文素养的提高,才是新课程视角下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那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一、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人文素养可以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主核心内容。而其高中教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机。长
摘 要: “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三者不仅是概念表述的不同,分析区别与联系时更是表现为内涵的不同。人本主义教育主张从人性出发,强调“以人性为本位”,把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和发展人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教育实践中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但是现行的高考制度似乎并没有完全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变化是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东西,从课堂联系到个人发展,如何改变自己、突破自我,是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如果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取得既定效果的。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本来就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对英语的了解只停留在表层,对英语学习,他们单纯地认为,只是单词识记和句子理解,只是为考试服务。在课堂中,师生间缺乏互动。即使有互动,也很少是用英語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以交际带动教学。只有营造了一定的文化环境,学生学习才会变得轻松而有
阅读与写作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形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写作是阅读的一种延伸,学生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才能写出有质量的作文。  《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个性化阅读,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入一种有效的、入情入境的阅读状态,能够提高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加深对文本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和谐性发展;坚持以读为本,着重于学生自主性训练;坚持以创为本,著力于学生创新性学习;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学生的个性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淡化预设,强化生成,关注阅读体验过程,张扬学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初中学生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课堂应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近年来,随着改革大潮的不断冲击,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他们的子女因父母长年在外,只依靠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看管,因农活繁忙,而有些爷爷、奶奶并不识字,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能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孩子们缺少亲情和心理上的关怀,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又有些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教育方法不当,因此他们多数思想顽劣,纪律松懈,厌学、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