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呼号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创造是人类精神的某种释放。破碎的心有时候就是废墟。我画废墟是在画我的心。哪里有精神和信仰、慈悲和情爱,哪里就有灵魂的存在,有心境的忧伤……
  我试图借用“废墟”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图式,寻找一种属于个人的艺术语言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梁雄德
  当下有一批很好看的以废墟为母题的大尺寸绘画,画家名梁雄德。当他以上的感言在手机屏幕上跳出来的时候,我知道梁先生已按捺不住一种长期的激动,他要为他的画说几句话。
  我自己钟爱科罗与马奈,因此当发现梁雄德画中的“荒气”的时候顿时产生偏爱;我们知道科罗的荒气是何等的妩媚与霸道。
  梁雄德的笔力有劲而不僵,除了受中期吴冠中影响外,马奈的自如运笔与腕力对他启发最大。
  废墟是什么?废墟是文明的骷髅,是铅华的残影。当盛景从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上消失之后,留下的时间维度却愈来愈烘焙出一种诱人的酒香。这酒香,虽如画家本人告诉我们的是常常伴着心底的伤感,但确实能把我们带进一片谜一般的废墟的辉煌。梁雄德的画是用了他秉持着灵性的目光捉住了这片废墟的辉煌。
  中国的大西北不仅是画家生长的地方,更是这个男人成为一个画家的全部营养。名山大川概念下的画家自我教育路线图让我们立即想到黄山和西子湖,想到乱云横渡中的迎客松与飞瀑直下的场景里三两个执杖而立的老翁。中国的西部大漠能如何进入到画家的麻布上从而使爱看画的人又生出观赏的喜悦呢?梁君力克套路,在绘画美学的文脉上,孤立无援的情势下,另辟蹊径,独爱西北,终于与荒漠中的废墟一起在阳光下的亮部与阴影的同时唱和中向我们走来。
  对于考古学者们之外的人,废墟从此也迷人。
  梁雄德1958年底的冬天生在甘肃省民乐县顺化乡土城村。西北的困苦是画家一生最深的记忆,外部世界的进步是画家一生最感兴奋的好奇点。梁雄德选择荒野上屹立的废墟为笔下钟爱的对象毫不显得牵强,因为外部世界的物质华美与他血液中的幸福感最终距离太远。生活的苦涩只能在同一种苦涩中被升华出超越感,其间的过程便是艺术家的创造。
  基因学家得出新近的结论说,五万年前人类开始了因突变而产生的“创造性”基因,由此爆发了一场艺术与个体表达上的巨大革命。梁雄德很恰当地使用了他的那份创造性基因,这与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与我们又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都吻合了。
  废墟之前也曾是创造;而我们就算还是在创造着将来的废墟,因为知道了万年后的人类有从废墟中开出绚烂的创造性这个能力,我们就安心于今天了。
  梁雄德孤身一人漫行在嘉峪关、吐鲁番和额济纳旗的样子很容易从他的画面前弹映出来。这么一位中等个子的西北汉子在没有人语的土地上度过了超出常人能负荷的日日夜夜。二十来岁的时候梁雄德曾给县电影院画了无数的电影海报;面对一望无际的破碎文明,梁雄德的脑际闪过的就是废墟一般的电影,是倏然而去的柔情。
  梁雄德的绘画还是活着的残片。他把我国历史中尤其沉重的古文明负担以鲜活的色彩涂抹出来,仿佛是特意占据了过去不可能今天又没人去的制高点,痛快地喊出内心的孤寂。在画面深远处的一个小地方我们也能看到废墟后的一缕炊烟,这可能是画家对自己的寂然表达出的一种恰当的幽默。
  梁雄德的父亲是黄埔军校的末期毕业生,因此父亲曾是“反革命”。遇上能够成为农村中学的第一届高中生,有了来自广东的知青同时又是右派分子的善良的老师。以后是张仃、吴冠中、黄国强、刘巨德一批到新疆一带传道的艺术先师。梁雄德在1981年曾随着吴老师在白扬沟转悠了一个多月,这使他有机会观察到有法兰西绘画做派的写生过程。梁雄德坦言吴冠中和张仃在精神上对他影响最大,二位老画师在艺术上的执着与真诚帮助塑造了今天的这位真诚的执着者。
  1979年,二十岁出头的梁雄德因为画电影海报特别出色,有机会在县里电影公司一位领导的带领下头一次上北京领奖。从张掖到北京的火车上,年轻的画家一直没有闭过眼。他情不自禁地表达着今后想到北京学习的愿望,领导感觉那是妄想。
  德·波伏瓦的美國日记这几年有了英文本和中文本。在游历了美国广袤的原野又回到纽约的时候,她感慨的还是文明的自由。梁雄德几次说到西北太苦了,今天还是太苦了。但他又坚定地反对今天对西部如此这般的开发。
  梁雄德画中有光粒子的颤动,有对比色的交叉温柔,有尺度的恢宏,有人类对自然的爱怜。他用过硬的绘画技术镇定地开凿出视觉上的一种极致,从而让从事绘画的同行感动,也让不事绘画的人对画家产生感动。
  戈壁、瀚海、大漠、胡杨,画家说胡杨代表了他的骨子。在戈壁里头,这种杨树顶着干渴和风沙,顽强地生长着,千年不死,而死后又千年不倒,倒了以后千年不朽。听着胡杨的风,看着一波波的树影,梁雄德的脑海里思索着来过又走的文明。
  画家继续画西部的废墟。他平生第一次从村落里走出,看到荒漠上的废墟时,浑身在不住地颤抖。那天的感觉他今生是不会忘却了。
其他文献
清理旧物,无意中发现诗人蒋锡金先生的一篇“追记”,题为《南京解放时的荊有麟》。这是锡金先生1977年11月14日访问孔罗荪的追记,谈话地点在上海淮海中路1610弄5号孔罗荪家中。“追记”全文是:  武汉第三厅时期好像大家都不觉得有这个荊有麟。  以后到了重庆,在郭老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中荊有麟便出现了。由于他的行踪诡秘,文艺界对他都怀有警惕性。  南京解放的时候我正在南京,那时还有陈瘦竹和方光焘。
期刊
我最早的写作是从诗歌开始的。那时是初中。我已经忘记了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突然就写下了第一首诗。或许是上课实在无聊,只想打发时间;或者是突然发现了一种可以表达自我的途径;又或者,仅仅是对那些字词排列起来所产生的神奇效果感到惊讶,進而自己也想尝试这语言的魔术。最开始的写作动机真的是无法说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我没有想到会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有许多半途而废的计划,比如学画画,学音乐,学外语……算起
期刊
给作家排座次,其实是个很无聊的事,因为文学这东西,首先不能强求审美标准和尺度统一,其次也不是靠投票、靠领导就可以决定。说到底,在基本审美能力具备的情况下,文学作为一种被欣赏的对象,完全可以由个人的好恶决定。或者说,哪怕是再有名的评论家所认为最好的作家作品,只要是读者不喜欢,完全可以扔一边。强迫人喜欢,是一种恶劣的霸道的病态强迫症,这话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这样说。  既然都这样说了,那为什么还滥俗地让鲁
期刊
《蜡日》  陶渊明有些诗,不看专家的注释或分析还好,看了反而觉得更糊涂。这里只好采取“摆落悠悠谈”(陶渊明《饮酒》其十二),自己来做主的大胆策略,直接面对原作。这时没有中介也许更好些,例如《蜡日》这首诗就是如此。诗云: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这首诗的格调颇近于民歌。所谓“蜡日”是古代年终的一个大节日,后来称为“腊日
期刊
诗美艺术的扭转  项美静是一位女史诗人,诗学甚深,诗作亦丰。她是浙江湖州人,较长时间居住台北,在中外十数家媒体发表诗作,出版诗集《与文字谈一场恋爱》等,受到中外华文诗坛的关注和赞赏。当下,中国新诗发展到她这儿,诗美艺术发生了一种扭转,即更重视诗的叙事和描摹。  项美静喜欢写微型诗,近作《微诗一百○八首》,追求唐代寒山子等“天台三圣”(三僧)诗的禅味,诗美艺术堪佳。以之为例,先做一些品读,而后再评论
期刊
戴冠青:林湄姐,您与其他海外作家不同,近几年一写就是几部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如《天望》《天外》等,每一本都是沉甸甸的五六十万字,内容也相当厚重。请问您是怎么给这几部小说命名的?是不是都与“天”有关?  林 湄:是,都与“天”有关。人处地球表面,依感官意识改变和创造物质世界。“天”是超世俗超人脑认识能力之外,虽眼不能见手不能触却与人类存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虚空”,然科学家已证实“虚空”也是一种存在,可惜
期刊
一直都觉得,人总会面临“如何置放自己”的问题。但比这个问题更困扰人的,是“如何寻找一张自己的地图”。这张“地图”,除让人知道自己此刻所处位置,更说明自己从何处来,可能往何处去。对于那些早早离开故乡的人,这张“地图”比原乡更能代表“故乡”。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甚至适应在新的环境中急剧变化的自己,这说起来简单,实则艰辛。  和很多精神生活逐渐成熟之后才开始写作的人不一样,我的写作开始较早。对我来说,
期刊
2017年12月10日,《收获》六十周年庆典朗诵会,毕飞宇上台,取下架在光滑头顶上的眼镜,以作家中罕见的动人普通话,朗诵了下面这段:  麦子黄了,大地再也不像大地了,它得到了鼓舞,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风车与风车、槐树与槐树之间,绵延不断的麦田与六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刺眼的金光……  这是《平原》的开头,发表在2005年的《收获》上,时隔十二年,
期刊
尽管早期乃至当代经典的电影作品是从小说中寻找脚本,但电影在越来越成为综合艺术的同时,自然习惯了与文学的告别。电影在走向商业化的同时,离他的早期母体如戏剧、小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在某些方面与之分道扬镳,成为具有独立制作模式的新的艺术形式,而不再被视为“文学”。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电影可以吸收文学的要素,兼容音乐、表演、舞蹈、科学、哲学等,成为超乎其上的综合艺术,那么文学是否可以吸收电影的叙述策略和画
期刊
读罢李唐《我们终将被遗忘》中的八个短篇小说,有种拍案而起的冲动,而伴随拍案这个动作的,应该是这句“先锋小说,又见传人”a!这里当然不是指先锋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语言形式方面的创新,而是指其精神气质、思想追求。李唐的小说于无声中抛弃所有的成规和概念,將极具个人特色的敏感糅于精练的词句,形成鲜明的叙事风格,文学虚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欢畅的极致,而其对时代发展及其发展中人类精神困境的观察显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