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说:“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一个人可以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如果一个人有了自学的意识和能力,那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就可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就能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较强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1.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和有关科学杂志,做好阅读笔记,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科学资料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魅力,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教师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感受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可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化学,产生想学好化学的信心.
  2.认识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前人在认识与探索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归纳、抽象、验证等思维环节而逐步建立、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门自然基础科学.化学研究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如辩证观、物质观等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各行各业科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点.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仿效科学研究思路,认识科学发展的特点和基本性质,可以提高化学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方法论等内涵.
  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如能把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也要告诉学生“为什么”,使学生有所领悟.
  1.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可在学案设置“导学菜单”,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担任小老师,如在评讲习题时,把一部分中等难度的题让他们来解释.让学生从自己的做题角度和思路出发,解释解题的理由.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抓好重点,调整教学的方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检查评价反馈,激发自学热情
  不论是让学生预习还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单有布置而没有检查则无法落实,而有检查无评价反馈则无法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上新课时,要利用导学菜单中的问题提问学生,了解自学情况.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讨论,再由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合理成分,指出不足,予以鼓励.
  生本教育观认为,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都具有个别的、有潜在价值的思维个性,都有自主学习的潜能,在学习生活中蕴藏着走向发展、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片面、单一的做法,坚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既要重视结果评价,也要重视过程评价,既要重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更要重视其发展与激励的功能.这样,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学的价值,从而增强自学的信心.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飞速的发展,己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在此,笔者想就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的影像效果,可以快速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情感教育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学教育不能只考虑学生的认知,而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状况,注重培养积极的情感.  下面笔者就“情感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点看法.  一、关爱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的集中体现.教师对
2010江苏高考物理第9题以附加磁场的形式考查磁聚焦,但由于该题图的问题情境不清,以至于许多文章都是从正面以赏析的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实际上可以从两种方法上加以讨论.  方法一 构造轨迹进行定性分析  如图1所示,画出三个质子在原磁场中左右侧轨迹(重点是右侧轨迹)——称为实际轨迹(图中实线弧)以及没有附加磁场时的运动轨迹——称为原轨迹(图中虚线弧)进行比较.按原题所提供的示意图,当SS′为直径时
如果说后进生是一把“锁”,那么成功的班主任就是一把“万能钥匙”.如何去开启这把“锁”就是要求我们班主任要认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
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而在这个阶段中,现代散文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提
2011年福建高考第18题是以连接体为背景的问题,本题若仅仅以高中阶段的相关知识来定量求解则很难解决,但是若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则迎刃而解,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现对该题分析如下:  试题 如图1,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T2,
实验是化学是这门学科的典型特点,但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按照课时开足开齐实验课,教师大多数停留在讲实验、画实验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与提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尖锐而紧迫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如何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贵刊(《中学物理》)2011年第9期P38~39刊登的《牵连物体m1、m2能同时达到最大速度吗》的文章,文章从数值计算(借助计算机)和理论分析(利用极限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牵连的两个物体m1、m2不能同时达到速度的最大值,笔者对原文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数学水平所折服,读后深受启发.但笔者还是有一些疑问,作为教师,我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讲评?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现把原文中的题目叙述如下:  如图1
笔者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身边的启发,思考了爱和创意在课改中的意义.而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笔者主要阐述了爱和创意在英语课
与小学数学不同,初中数学增添了很多抽象的知识,需要学生去理解,许多学生适应不了这样的变化,逐渐对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