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少数民族民间女艺人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是民族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民族民间女性审美创造强烈地体现着真善美统一逻辑,在非遗保护热潮和振兴传统工艺背景中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女性艺术;民族民间;审美与创作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3-0046-02
基金项目:2020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少数民族民间女艺人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研究”(项目编号:2020ZC117)阶段性成果。
一、身体差异与女性审美思维特点
性别差异首先是基于生理身体的差异。生理身体组织结构的差别来自男女两性染色体基因的差别,也是性别划分的最可信之基础,也更是社会化性别身体的自然根据。男性与女性生理身体差异,是一种非人类意志的自然分工,也是性别审美差异的基础。众所周知,达尔文进化论把自然生理差异带入人文领域,弗洛伊德更是把这种自然性别身体差异(力比多)作为艺术创造的基础。女性的生理身体在长期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社会-文化的柔美、阴柔的情态,也通过自我身体感受、认知及想象去改造和创造世界。
洪堡强调“只有战胜了性的差异,人的美才能被肯定下来。”虽然身体既是生理自然的,也是社会-文化意义的身体。社会分工不同,身体是生命所有经验的实践载体,也是审美活动的载体,而审美活动首先定性为具有性别特征的社会的人的身体活动。一般而言,男性从形塑身体而言,都要身体长得高大,雄壮,首先在视觉感官上具有男性气质,女性则身体纤弱,娇小、具有女性特有的曲线美。阴柔之美、优美对应女性审美思维,阳刚之美、壮美、宏伟、崇高对应男性的审美思维。
按照体质人类学来说,不同人种拥有不同体质,不同体质肯定也有着不同的身体对外界的体验或经验,那么自然也存在不同审美经验活动,女性也不例外;从人文地理学而言,生长的地域生态与身体也在不断地相互磨合,不同地域生态也会形成不同的身体。即使是同一人种和体质,不同地域生态也会导致不同身体。譬如,我国南方女性的身体不同于北方女性,平原地区女性身体区别于西南山区的;再如西南山区的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因为长期生活在山上和山脚(或谷地)的差异。以西南六山六水世居民族——苗族和侗族两个民族为例,倘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总体上苗族女性在身体外形上个子稍矮、腿比较短粗、体格微胖、声音亢亮,而侗族女性身体外形显得个子稍高、比较苗条、声音柔和圆润。
由此观之,天然的和社会的,或者说能动的和被动的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不同的造物思维和审美观念,也正因为如此,世界民族之林中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审美及艺术文化在人类大地上熠熠生辉,璀璨夺目。与柔性艺术审美造物——纺、织、染、剪、画、编有着天然亲和关系的民族女性创作思维和审美也独居特点,因为“女性擅长细腻的工艺制作,对纹理、色彩、图案的敏锐感受力,耐心、投入与专注,对家庭的全情奉献,对自然材料的亲和力等,”能以性别的独特方式表达她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民间女艺人审美创造的真善美逻輯
首先是“信则美”的真善美合一逻辑。比如苗族有着诸多原始的宗教信仰,神灵、先祖、图腾等,有属于动物界的龙、牛、蝴蝶妈妈、锦鸡、鱼等,也有属于植物界的枫树、奇花异草;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而言,苗族妇女们通过蜡染、刺绣、织锦、剪纸、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创造使得这些动植物形象得到视觉化,民间女性们的这个“制图”与“造型”,正犹如西方基督教运动中对上帝的“制图”运动。因此,我们看到苗族妇女是以虔诚的信念,理想化地创作既美又善的工艺作品。另外,也看到少数民族女性在造物之过程中,利用自己身体经验的具身性认知知识视觉化在作品中。在以后的集体创作过程中传授给年轻人这些认知的知识,最终也成了民族历史文化的构成部分。民族民间女性们以“泛灵论”是思想观念坚信原始宗教多神体系——是人类的护佑者、亲人、朋友,人们坚信其存在和发挥着作用,因此在造物中理想化地显现出来,遵循着“信则美”的逻辑。
其次是民族民间女性的艺术创造是实用、审美和游艺的真善美统一逻辑。少数民族女性的现状依然是以生活生存为主,创造的日常生活工艺品也往往是其日常实用的最亲密伴侣。即使是现代旅游休闲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中,民族女性的心灵手巧绝大部分依然束缚在全家人的日常用品中。但是并不能忽略其“爱美的天性”,即使是手工纺、织、染等的日常实用造物,也会必然考虑审美方面。发展至今,这种审美观念分为了两种:一是民族内视角性别视觉的传统审美观念,比如藏族喜白,壮族喜黑等,二是旅游时代外视角的审美观念,比如苗族蜡染、刺绣与时尚服饰的结合的审美观念。最后是民族民间女性造物具有鲜明生存意识。民族民间女性艺术家的审美并未那么严肃地受到抽象的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限制,而是更多来自民间信仰的限制,生存意识更明显,如生殖崇拜、生命繁衍意识。无论是个体,还是族群整体,有生命,能生存延续,也就不仅仅是个信仰问题,也是真实客观的存在,也是传宗接代的道德伦理表现。少数民族女性创作思维正是具备了宗教信仰、道德伦理和现实需求的统一特点,其审美的观念深层次地体现了真善美均衡追求的内涵。由此观之,少数民族民间女性的创作思维,以及言传身教的工艺造物之审美经验,有着具身性认知的、知识与道德教养,以及视觉审美追求的统一功能,女艺人及作品更加强烈地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和谐追求。当然,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女性传统生活方式正面临严峻挑战,生存状况并乐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三、在非遗保护和振兴工艺中重思女性造物力量
民族民间女性传统文化都正在“遭遇”现代性体验,市场导向的经济发展和现代消费景观潮流已经正在强势地改变着民族民间女性的传统审美价值。但非遗保护的国际潮流和振兴传统工艺时代背景下政策,民族民间优秀艺术文化获得高度重视。很多优秀的民族民间女艺术家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成为新时代的“工艺师”或“民间艺术家”。女性特点的优秀传统工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成为保护、继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首先,在艺术史的叙事中重视民族民间优秀女艺人的书写。众所周知,在文化史、艺术史、设计史等等历史中,女性难以进入这些叙事中,尤其是以理性和宏大叙事著称的哲学史、思想史、政治经济史等,更是罕见伟大女性的踪影。但是作为以感性和审美著称的文艺叙事应当有优秀女性艺术家的地位。正如李小江指出的“文明初始,女人作为类整体从社会生活中全面隐退……唯一的例外是‘美’的领域。抚览文史典籍发现,只有在审美领域……自始至终记录着女人的历史印记”。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设计史论以“为女性正名”为任务,女性民族民间工艺被纳入艺术设计史的视野,女性设计师及设计作品、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女性设计(包括传统手工艺)得到广泛的讨论。
其次,民族民间女性的家庭的、私人空间的、感性时尚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应该重新定位。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在艺术的感性特质和审美方面比男性更具天赋。从面对自然生态态度而言,少数民族民间女艺人更温和、更亲切,她们多与周边生态中静态的、温驯的、非攻击性的生物及其他事物打交道。在把握传统工艺取自自然的原生性材料更细腻和温情,创造的日常工艺品更高频繁地使用,是日常生活文化的基础。女艺人对色彩色调、图形图案、天生具备更好的敏锐感受力,在家庭的、私人空间的审视上更具耐心和专注力,谙熟日常家庭琐事和甘心情愿的全情奉献。因此当民族艺术文化成为民族核心文化内容的时候,很多民族女性艺术文化比男性文化更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特点和审美价值。
最后,民族民间女艺人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在文化保护、继承与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民间女艺人习惯于以小群体聚集的模式开展传统的手工艺活动,手工艺活动除了直接言传身授造物的技艺外,还包括了间接地教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系统、伦理教养等等,以潜移默化地深入下一代年轻女性的心智里。“工艺的功用最大,从视觉、触觉、听觉和语言四者合力从事自我活动,由此可以得到‘自然’的发展,获得事物的直观,确定知识和陶冶道德的基础。”卢梭指出工艺是人的身体活动与内心体验的结合,是人类职业中最古老最正直的教育方法。“不具备正直的德行,就不可能成为理想之器……器物在任何地方都与当地的生活交融在一起。只有正直地生活者,才会天降洪福。用和美不是叛逆的世界,而是物心一如所至。”比如以西南六山六水苗族典型民间艺术的民族服饰为例,苗族传统服饰,尤其是盛装,几乎汇聚了苗族民间女性传统手作工艺的全部,蜡染、刺绣、织锦、挑花等等,也包括了苗族男性经典手工艺——银饰。因此,苗族女性服饰几乎包括苗文化的各个方面,蕴含着苗家人知识之真、道德之善、情感之美的统一性追求,被称为是“穿着身上的历史”。服饰文化更多基于女工艺人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最终成为民族文化的高度集中和最为典型的汇聚综合体,因此是文化保护、继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9.
[2]张黎.性别化的设计批评:空间、物、时尚[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13页.
[3]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55.
[4]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作者簡介:
蒋园媛,女,汉族,湖北枝江人,硕士,凯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女性艺术。
姚绍将,男,苗族,贵州天柱人,博士,凯里学院,贵州省美学学会理事,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艺术。
刘育伶,男,汉族,贵州凯里人,本科,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助教,研究方向:数学统计。
【关键词】 女性艺术;民族民间;审美与创作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3-0046-02
基金项目:2020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少数民族民间女艺人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研究”(项目编号:2020ZC117)阶段性成果。
一、身体差异与女性审美思维特点
性别差异首先是基于生理身体的差异。生理身体组织结构的差别来自男女两性染色体基因的差别,也是性别划分的最可信之基础,也更是社会化性别身体的自然根据。男性与女性生理身体差异,是一种非人类意志的自然分工,也是性别审美差异的基础。众所周知,达尔文进化论把自然生理差异带入人文领域,弗洛伊德更是把这种自然性别身体差异(力比多)作为艺术创造的基础。女性的生理身体在长期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社会-文化的柔美、阴柔的情态,也通过自我身体感受、认知及想象去改造和创造世界。
洪堡强调“只有战胜了性的差异,人的美才能被肯定下来。”虽然身体既是生理自然的,也是社会-文化意义的身体。社会分工不同,身体是生命所有经验的实践载体,也是审美活动的载体,而审美活动首先定性为具有性别特征的社会的人的身体活动。一般而言,男性从形塑身体而言,都要身体长得高大,雄壮,首先在视觉感官上具有男性气质,女性则身体纤弱,娇小、具有女性特有的曲线美。阴柔之美、优美对应女性审美思维,阳刚之美、壮美、宏伟、崇高对应男性的审美思维。
按照体质人类学来说,不同人种拥有不同体质,不同体质肯定也有着不同的身体对外界的体验或经验,那么自然也存在不同审美经验活动,女性也不例外;从人文地理学而言,生长的地域生态与身体也在不断地相互磨合,不同地域生态也会形成不同的身体。即使是同一人种和体质,不同地域生态也会导致不同身体。譬如,我国南方女性的身体不同于北方女性,平原地区女性身体区别于西南山区的;再如西南山区的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因为长期生活在山上和山脚(或谷地)的差异。以西南六山六水世居民族——苗族和侗族两个民族为例,倘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总体上苗族女性在身体外形上个子稍矮、腿比较短粗、体格微胖、声音亢亮,而侗族女性身体外形显得个子稍高、比较苗条、声音柔和圆润。
由此观之,天然的和社会的,或者说能动的和被动的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不同的造物思维和审美观念,也正因为如此,世界民族之林中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审美及艺术文化在人类大地上熠熠生辉,璀璨夺目。与柔性艺术审美造物——纺、织、染、剪、画、编有着天然亲和关系的民族女性创作思维和审美也独居特点,因为“女性擅长细腻的工艺制作,对纹理、色彩、图案的敏锐感受力,耐心、投入与专注,对家庭的全情奉献,对自然材料的亲和力等,”能以性别的独特方式表达她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民间女艺人审美创造的真善美逻輯
首先是“信则美”的真善美合一逻辑。比如苗族有着诸多原始的宗教信仰,神灵、先祖、图腾等,有属于动物界的龙、牛、蝴蝶妈妈、锦鸡、鱼等,也有属于植物界的枫树、奇花异草;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而言,苗族妇女们通过蜡染、刺绣、织锦、剪纸、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创造使得这些动植物形象得到视觉化,民间女性们的这个“制图”与“造型”,正犹如西方基督教运动中对上帝的“制图”运动。因此,我们看到苗族妇女是以虔诚的信念,理想化地创作既美又善的工艺作品。另外,也看到少数民族女性在造物之过程中,利用自己身体经验的具身性认知知识视觉化在作品中。在以后的集体创作过程中传授给年轻人这些认知的知识,最终也成了民族历史文化的构成部分。民族民间女性们以“泛灵论”是思想观念坚信原始宗教多神体系——是人类的护佑者、亲人、朋友,人们坚信其存在和发挥着作用,因此在造物中理想化地显现出来,遵循着“信则美”的逻辑。
其次是民族民间女性的艺术创造是实用、审美和游艺的真善美统一逻辑。少数民族女性的现状依然是以生活生存为主,创造的日常生活工艺品也往往是其日常实用的最亲密伴侣。即使是现代旅游休闲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中,民族女性的心灵手巧绝大部分依然束缚在全家人的日常用品中。但是并不能忽略其“爱美的天性”,即使是手工纺、织、染等的日常实用造物,也会必然考虑审美方面。发展至今,这种审美观念分为了两种:一是民族内视角性别视觉的传统审美观念,比如藏族喜白,壮族喜黑等,二是旅游时代外视角的审美观念,比如苗族蜡染、刺绣与时尚服饰的结合的审美观念。最后是民族民间女性造物具有鲜明生存意识。民族民间女性艺术家的审美并未那么严肃地受到抽象的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限制,而是更多来自民间信仰的限制,生存意识更明显,如生殖崇拜、生命繁衍意识。无论是个体,还是族群整体,有生命,能生存延续,也就不仅仅是个信仰问题,也是真实客观的存在,也是传宗接代的道德伦理表现。少数民族女性创作思维正是具备了宗教信仰、道德伦理和现实需求的统一特点,其审美的观念深层次地体现了真善美均衡追求的内涵。由此观之,少数民族民间女性的创作思维,以及言传身教的工艺造物之审美经验,有着具身性认知的、知识与道德教养,以及视觉审美追求的统一功能,女艺人及作品更加强烈地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和谐追求。当然,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女性传统生活方式正面临严峻挑战,生存状况并乐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三、在非遗保护和振兴工艺中重思女性造物力量
民族民间女性传统文化都正在“遭遇”现代性体验,市场导向的经济发展和现代消费景观潮流已经正在强势地改变着民族民间女性的传统审美价值。但非遗保护的国际潮流和振兴传统工艺时代背景下政策,民族民间优秀艺术文化获得高度重视。很多优秀的民族民间女艺术家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成为新时代的“工艺师”或“民间艺术家”。女性特点的优秀传统工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成为保护、继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首先,在艺术史的叙事中重视民族民间优秀女艺人的书写。众所周知,在文化史、艺术史、设计史等等历史中,女性难以进入这些叙事中,尤其是以理性和宏大叙事著称的哲学史、思想史、政治经济史等,更是罕见伟大女性的踪影。但是作为以感性和审美著称的文艺叙事应当有优秀女性艺术家的地位。正如李小江指出的“文明初始,女人作为类整体从社会生活中全面隐退……唯一的例外是‘美’的领域。抚览文史典籍发现,只有在审美领域……自始至终记录着女人的历史印记”。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设计史论以“为女性正名”为任务,女性民族民间工艺被纳入艺术设计史的视野,女性设计师及设计作品、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女性设计(包括传统手工艺)得到广泛的讨论。
其次,民族民间女性的家庭的、私人空间的、感性时尚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应该重新定位。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在艺术的感性特质和审美方面比男性更具天赋。从面对自然生态态度而言,少数民族民间女艺人更温和、更亲切,她们多与周边生态中静态的、温驯的、非攻击性的生物及其他事物打交道。在把握传统工艺取自自然的原生性材料更细腻和温情,创造的日常工艺品更高频繁地使用,是日常生活文化的基础。女艺人对色彩色调、图形图案、天生具备更好的敏锐感受力,在家庭的、私人空间的审视上更具耐心和专注力,谙熟日常家庭琐事和甘心情愿的全情奉献。因此当民族艺术文化成为民族核心文化内容的时候,很多民族女性艺术文化比男性文化更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特点和审美价值。
最后,民族民间女艺人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在文化保护、继承与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民间女艺人习惯于以小群体聚集的模式开展传统的手工艺活动,手工艺活动除了直接言传身授造物的技艺外,还包括了间接地教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系统、伦理教养等等,以潜移默化地深入下一代年轻女性的心智里。“工艺的功用最大,从视觉、触觉、听觉和语言四者合力从事自我活动,由此可以得到‘自然’的发展,获得事物的直观,确定知识和陶冶道德的基础。”卢梭指出工艺是人的身体活动与内心体验的结合,是人类职业中最古老最正直的教育方法。“不具备正直的德行,就不可能成为理想之器……器物在任何地方都与当地的生活交融在一起。只有正直地生活者,才会天降洪福。用和美不是叛逆的世界,而是物心一如所至。”比如以西南六山六水苗族典型民间艺术的民族服饰为例,苗族传统服饰,尤其是盛装,几乎汇聚了苗族民间女性传统手作工艺的全部,蜡染、刺绣、织锦、挑花等等,也包括了苗族男性经典手工艺——银饰。因此,苗族女性服饰几乎包括苗文化的各个方面,蕴含着苗家人知识之真、道德之善、情感之美的统一性追求,被称为是“穿着身上的历史”。服饰文化更多基于女工艺人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念,最终成为民族文化的高度集中和最为典型的汇聚综合体,因此是文化保护、继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9.
[2]张黎.性别化的设计批评:空间、物、时尚[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13页.
[3]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55.
[4]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作者簡介:
蒋园媛,女,汉族,湖北枝江人,硕士,凯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女性艺术。
姚绍将,男,苗族,贵州天柱人,博士,凯里学院,贵州省美学学会理事,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艺术。
刘育伶,男,汉族,贵州凯里人,本科,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助教,研究方向:数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