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高三课堂模式多是学生“做题-做题-再做题”,然后教师“讲评-讲评-再讲评”。这种模式的结果往往就是学生“懂而不会”。 如何打破这种困境?笔者在高三课堂中大胆尝试了“小组式解题法”模式。该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懂而不会;小组式解题法;学习积极性;解题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064-02
“懂而不会”是高三学生普遍的学习困境。在传统高三的“讲练”课堂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并没有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因此,笔者结合国内外卓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如何在高三课堂中采用“小组式解题法”,从问题的切入、过程的分析到拓展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实践证明,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热情,解题能力以及核心素养都得到了提高。
1 研究背景
1.1 模式的提出
高三的课堂不是新知识的构建,而是知识的再现、重组以及提升阶段,这就对高三的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起点、高落点。传统的高三课堂模式多是学生“做题-做题-再做题”,然后教师“讲评-讲评-再讲评”。这种模式的结果往往就是学生“懂而不会”。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说:“老师你一讲我就懂,甚至只要一点就通,但考试时还是不会做或者一做就错,这到底是为什么?”究其原因,学生仅通过教师的一次讲评或者知道了答案的详细过程,就认为是弄懂了知识。其实,这种所谓弄懂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只停留在对知识理解的表象阶段,并没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为了打破这种困境,笔者在高三课堂中大胆尝试了“小组式解题法”模式。
1.2 “小组式解题法”模式
将班级学生按座位编排,邻近4-6人为一组,并确定1人为小组长。一个月为一个周期,以周测和月测为评价手段,进行奖励以及调整。
课前:
教师:把握总体复习内容的方向,于课堂前一晚精心准备题目,布置基本题型。
学生:完成基本题型并分组讨论,基本论题如下:①这道题目的关键字眼是什么?切入点在哪里?②组内成员犯了哪些错误?拓展论题如下:③解决这道题目时的困惑?④题目可以如何变化?
课堂:
教师:第一阶段,随机挑选学生,由该学生代表小组汇报基本论题,然后精讲点评;第二阶段,由小组长汇报拓展论题,然后给出变式训练。
学生:第一阶段,听讲释疑;第二阶段,针对拓展论题进行讨论交流。其他小组成员听完汇报后可以提出问题,由汇报组的学生当场解答。在此过程,教师对汇报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补充;第三阶段,针对变式训练进行限时作答。
课后:
教师:针对课堂的限时变式训练,给出规范性的书写和评分标准。
学生:组内成员两人为一组,互相批改。
2 理论支持
2.1 “小组式解题法”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1]。小组合作学习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小组解题的形式,激发学生互助探究的合作意识。兼顾了个体差异,促进了个体自主学习,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僵化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提高。
2.2 “小组式解题法”模式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2]。在合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体现:①“审题”和“切入”由学生讨论完成。信息的获取是由他们自己完成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②题目过程的分析,由学生口述完成。当学生表述自己观点时,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理清自己的思路,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细节,从而实现从意义建构到能力生成的转变。③“讨论”和“拓展”在组内完成。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物理教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研究实例——滑板滑块中的动力学问题
基本题1.如图1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m=2 kg,木块B的质量为M=3 kg,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g=10 m/s2。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上。
(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等于多大?
(2)若F=5 N,A、B之间会相对滑动吗?此时A、B之间的摩擦力f等于多大?
(3)若F′=10 N,A、B之间会相对滑动吗?此时A、B之间的摩擦力f′等于多大?
(4)若要保持A、B相对静止,能施加的最大拉力Fm 是多大?
学生汇报:①关键字眼: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②错误:A、B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与A受力平衡混淆
③困惑:A、B之间有相对滑动的原因
④变式:把F作用于B
老师点评:①当A、B之间的摩擦力f=F时,A受力平衡,而B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而做加速运动,合理吗?
②没有相对运动前,A、B做什么运动?F改变,A、B之间的摩擦力是否改变?
③F作用于A时,A、B物体哪个具有最大加速度?F作用于B呢?
学生讨论与变式限时训练 基本题2 如上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学生汇报:①关键字眼:地面存在摩擦力,且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小于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
②错误:A、B相对地面静止与A、B没有相对滑动混淆
③困惑:A、B之间有相对滑动的原因
④变式:把F作用于B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于AB之间的最大靜摩擦
老师点评:①A、B相对地面静止时,整体的加速度为零,外力多大由什么力决定?
A、B没有相对滑动时,整体的最大加速度由哪个物体决定?
②没有相对运动前,A、B做什么运动?F改变,A、B之间的摩擦力是否改变?
③F作用于B时,A、B相对地面静止的条件是否改变?相对滑动的条件呢?
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于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B还会动吗?
学生讨论与变式限时训练
基本题3.如图2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0.80 kg和mB=0.40 kg。木块B靠在光滑竖直墙壁上,木块A放在B的右下方。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现分别用水平向左恒力F1,竖直向上恒力F2作用于A,使A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要使B也能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F1要满足什么条件?
若F1=25 N,要使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F2要满足什么条件?
若F1=25 N,F2=17 N,且木块B长L=0.45 m,木块A可视为质点,求AB多长时间会分离?
4 研究总结
“小组式解题法”能突破高三学生“懂而不会”的桎梏,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要合理分组(含大组和两人小组)。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男女搭配和座位沟通方便等原则进行分组,使讨论易于实现并在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并保证变式限时训练的有效落实;②教师题目的精心准备。高三的练习题非常多,教师必须选择适合该校学生层次的、有代表意义的题目,实现精讲精练;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要把控课堂的大方向以及课堂节奏。
【参考文献】
[1]张素兰,李景龙.合学教育:突破合作学习的5大瓶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2]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关键词】懂而不会;小组式解题法;学习积极性;解题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064-02
“懂而不会”是高三学生普遍的学习困境。在传统高三的“讲练”课堂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并没有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因此,笔者结合国内外卓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如何在高三课堂中采用“小组式解题法”,从问题的切入、过程的分析到拓展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实践证明,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热情,解题能力以及核心素养都得到了提高。
1 研究背景
1.1 模式的提出
高三的课堂不是新知识的构建,而是知识的再现、重组以及提升阶段,这就对高三的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起点、高落点。传统的高三课堂模式多是学生“做题-做题-再做题”,然后教师“讲评-讲评-再讲评”。这种模式的结果往往就是学生“懂而不会”。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说:“老师你一讲我就懂,甚至只要一点就通,但考试时还是不会做或者一做就错,这到底是为什么?”究其原因,学生仅通过教师的一次讲评或者知道了答案的详细过程,就认为是弄懂了知识。其实,这种所谓弄懂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只停留在对知识理解的表象阶段,并没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为了打破这种困境,笔者在高三课堂中大胆尝试了“小组式解题法”模式。
1.2 “小组式解题法”模式
将班级学生按座位编排,邻近4-6人为一组,并确定1人为小组长。一个月为一个周期,以周测和月测为评价手段,进行奖励以及调整。
课前:
教师:把握总体复习内容的方向,于课堂前一晚精心准备题目,布置基本题型。
学生:完成基本题型并分组讨论,基本论题如下:①这道题目的关键字眼是什么?切入点在哪里?②组内成员犯了哪些错误?拓展论题如下:③解决这道题目时的困惑?④题目可以如何变化?
课堂:
教师:第一阶段,随机挑选学生,由该学生代表小组汇报基本论题,然后精讲点评;第二阶段,由小组长汇报拓展论题,然后给出变式训练。
学生:第一阶段,听讲释疑;第二阶段,针对拓展论题进行讨论交流。其他小组成员听完汇报后可以提出问题,由汇报组的学生当场解答。在此过程,教师对汇报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补充;第三阶段,针对变式训练进行限时作答。
课后:
教师:针对课堂的限时变式训练,给出规范性的书写和评分标准。
学生:组内成员两人为一组,互相批改。
2 理论支持
2.1 “小组式解题法”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1]。小组合作学习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小组解题的形式,激发学生互助探究的合作意识。兼顾了个体差异,促进了个体自主学习,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僵化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提高。
2.2 “小组式解题法”模式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2]。在合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体现:①“审题”和“切入”由学生讨论完成。信息的获取是由他们自己完成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②题目过程的分析,由学生口述完成。当学生表述自己观点时,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理清自己的思路,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细节,从而实现从意义建构到能力生成的转变。③“讨论”和“拓展”在组内完成。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物理教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研究实例——滑板滑块中的动力学问题
基本题1.如图1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m=2 kg,木块B的质量为M=3 kg,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g=10 m/s2。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上。
(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等于多大?
(2)若F=5 N,A、B之间会相对滑动吗?此时A、B之间的摩擦力f等于多大?
(3)若F′=10 N,A、B之间会相对滑动吗?此时A、B之间的摩擦力f′等于多大?
(4)若要保持A、B相对静止,能施加的最大拉力Fm 是多大?
学生汇报:①关键字眼: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②错误:A、B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与A受力平衡混淆
③困惑:A、B之间有相对滑动的原因
④变式:把F作用于B
老师点评:①当A、B之间的摩擦力f=F时,A受力平衡,而B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而做加速运动,合理吗?
②没有相对运动前,A、B做什么运动?F改变,A、B之间的摩擦力是否改变?
③F作用于A时,A、B物体哪个具有最大加速度?F作用于B呢?
学生讨论与变式限时训练 基本题2 如上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学生汇报:①关键字眼:地面存在摩擦力,且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小于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
②错误:A、B相对地面静止与A、B没有相对滑动混淆
③困惑:A、B之间有相对滑动的原因
④变式:把F作用于B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于AB之间的最大靜摩擦
老师点评:①A、B相对地面静止时,整体的加速度为零,外力多大由什么力决定?
A、B没有相对滑动时,整体的最大加速度由哪个物体决定?
②没有相对运动前,A、B做什么运动?F改变,A、B之间的摩擦力是否改变?
③F作用于B时,A、B相对地面静止的条件是否改变?相对滑动的条件呢?
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于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B还会动吗?
学生讨论与变式限时训练
基本题3.如图2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0.80 kg和mB=0.40 kg。木块B靠在光滑竖直墙壁上,木块A放在B的右下方。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现分别用水平向左恒力F1,竖直向上恒力F2作用于A,使A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要使B也能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F1要满足什么条件?
若F1=25 N,要使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F2要满足什么条件?
若F1=25 N,F2=17 N,且木块B长L=0.45 m,木块A可视为质点,求AB多长时间会分离?
4 研究总结
“小组式解题法”能突破高三学生“懂而不会”的桎梏,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要合理分组(含大组和两人小组)。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男女搭配和座位沟通方便等原则进行分组,使讨论易于实现并在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并保证变式限时训练的有效落实;②教师题目的精心准备。高三的练习题非常多,教师必须选择适合该校学生层次的、有代表意义的题目,实现精讲精练;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要把控课堂的大方向以及课堂节奏。
【参考文献】
[1]张素兰,李景龙.合学教育:突破合作学习的5大瓶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2]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