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了一本书《帕金森定律》(也称《官场病》),深刻揭露了平庸者得势的原因。作者将incompetence(无能)与iealousy(嫉妒)综合为一,加以医学疾病名词的词尾,创造了injelitis这个词。他创造出的这个新的英文病名“因嫉怠等死症”,意即无能与嫉妒的综合症。他指出:如果一个单位的領导层里有一个人染上了这种病,他总是排斥一切能力比他强的人,也总是反对任命或者提升任何在将来可能胜过他的人。延伸拓展一下,“帕金森定律”在解释人与人之间关系矛盾运动过程时,可以细化为以下结构图示:
a>b(不构成矛盾)
a=b(矛盾产生和激化)
a 在同一官场体系中,这里的a是指综合指数(官职、名誉、身份、学识、心胸……)相对恒定不变的人,而b是指综合指数不断变化的人,特指综合指数不断提升的人。“a>b”是指a的综合指数高于b,两者之间不构成矛盾;“a=b”是指b的综合指数在不断地提升中接近或超过a,则a和b矛盾产生并逐渐激化;“a 如果用“帕金森定律”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关系,我们会有以下认识:
一、廉蔺不构成矛盾阶段
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赵惠王十六年,作为大将,讨伐齐国,打了大胜仗,夺取了齐国的城池阳晋。因为此次战功赫赫,被赵王拜为左上卿,廉颇凭借英勇骁战名闻天下。而此时的蔺相如不过是赵国大臣令缪贤的门客而已。春秋战国时期,门客作为一个独特的职业因为频繁的战争而存在,他们的路径是通过“依附”某个主子,手段是将自身“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因此地位低下,如果不能被举荐,终身可能寄人篱下。比如战国四贤君(平原、孟尝、春申、信陵)都养了大量的门客,这些门客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官府人家混一口饭吃。由此观之,此时的蔺相如根本人不了意气风发的廉大将军的眼,更谈何矛盾呢?
二、廉颇矛盾产生并激化阶段
秦昭王听说赵国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据为己有,便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的条件。赵王与廉颇商议,找不到应对良策,朝廷上下,更找不到一位到秦国进行外交斡旋的人士。蔺相如等到了机会,在令繆贤的举荐下,蔺相如得以和赵王见面。在朝廷上,蔺相如力陈利害关系,并自告奋勇“奉璧往使”。越王只得答应蔺相如“奉璧西入秦”。此刻蔺相如的身份不再是门客了,而是代表赵国形象的外交大臣,其身份地位悄然间得以提升。在秦国,蔺相如不卑不亢地应对秦王,当他识破秦王无意偿赵城的心思时,略施计谋,把和氏璧从秦王手中夺回,并且以其杰出的外交辞令与秦王周旋,最终完璧归赵。赵王因为此次功绩,拜蔺相如为上大夫。其后,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同样以其机智和勇敢,为赵王挽回了颜面。赵王因为蔺相如此次功劳之大,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蔺相如此时不仅官职超过了廉颇,而且因为其杰出表现成了赵王的红人。相比之下,廉颇却失宠了。廉蔺矛盾由此产生。从廉颇“我见相如,必辱之”的话,可以看出,只要蔺相如和廉颇正面交锋,他们之间的矛盾必定会激化。
三、廉蔺矛盾自行消失阶段
一方面,蔺相如得知廉颇对他有意见时,尽量回避廉颇,不与之争列,每次出外时,看见廉颇时,就“引车避匿”。蔺相如克制自己,低调行事,避免和廉颇激化矛盾。这种低调使蔺相如的侍从看不下去,忍受不了,打算辞去。于是,蔺相如说出了自己不与廉颇争风的理由。一方面他以秦王作为中介,来分析自己与廉颇到底谁厉害,廉颇怕秦王,自己在秦王朝当着众人怒斥秦王,辱其群臣,其关系式是:廉颇<秦王<蔺相如;另一方面,蔺相如之所以不与廉颇争风,更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国家的利益。秦王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这两员大将存在。如果两虎相斗,得利的必是秦王。蔺相如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更多的考虑的是国家利益,其心胸是如此宽广,相比较,廉颇的所作所为纯粹出乎个人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其境界远远低于蔺相如。此时,廉颇终于明白:自己不如蔺相如,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廉蔺矛盾自动消失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帕金森定律”能够合理地解释廉蔺矛盾的产生和消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职场中,“帕金森定律”依然可以解释大量存在的人才排斥现象。
a>b(不构成矛盾)
a=b(矛盾产生和激化)
a 在同一官场体系中,这里的a是指综合指数(官职、名誉、身份、学识、心胸……)相对恒定不变的人,而b是指综合指数不断变化的人,特指综合指数不断提升的人。“a>b”是指a的综合指数高于b,两者之间不构成矛盾;“a=b”是指b的综合指数在不断地提升中接近或超过a,则a和b矛盾产生并逐渐激化;“a 如果用“帕金森定律”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关系,我们会有以下认识:
一、廉蔺不构成矛盾阶段
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赵惠王十六年,作为大将,讨伐齐国,打了大胜仗,夺取了齐国的城池阳晋。因为此次战功赫赫,被赵王拜为左上卿,廉颇凭借英勇骁战名闻天下。而此时的蔺相如不过是赵国大臣令缪贤的门客而已。春秋战国时期,门客作为一个独特的职业因为频繁的战争而存在,他们的路径是通过“依附”某个主子,手段是将自身“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因此地位低下,如果不能被举荐,终身可能寄人篱下。比如战国四贤君(平原、孟尝、春申、信陵)都养了大量的门客,这些门客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官府人家混一口饭吃。由此观之,此时的蔺相如根本人不了意气风发的廉大将军的眼,更谈何矛盾呢?
二、廉颇矛盾产生并激化阶段
秦昭王听说赵国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据为己有,便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的条件。赵王与廉颇商议,找不到应对良策,朝廷上下,更找不到一位到秦国进行外交斡旋的人士。蔺相如等到了机会,在令繆贤的举荐下,蔺相如得以和赵王见面。在朝廷上,蔺相如力陈利害关系,并自告奋勇“奉璧往使”。越王只得答应蔺相如“奉璧西入秦”。此刻蔺相如的身份不再是门客了,而是代表赵国形象的外交大臣,其身份地位悄然间得以提升。在秦国,蔺相如不卑不亢地应对秦王,当他识破秦王无意偿赵城的心思时,略施计谋,把和氏璧从秦王手中夺回,并且以其杰出的外交辞令与秦王周旋,最终完璧归赵。赵王因为此次功绩,拜蔺相如为上大夫。其后,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同样以其机智和勇敢,为赵王挽回了颜面。赵王因为蔺相如此次功劳之大,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蔺相如此时不仅官职超过了廉颇,而且因为其杰出表现成了赵王的红人。相比之下,廉颇却失宠了。廉蔺矛盾由此产生。从廉颇“我见相如,必辱之”的话,可以看出,只要蔺相如和廉颇正面交锋,他们之间的矛盾必定会激化。
三、廉蔺矛盾自行消失阶段
一方面,蔺相如得知廉颇对他有意见时,尽量回避廉颇,不与之争列,每次出外时,看见廉颇时,就“引车避匿”。蔺相如克制自己,低调行事,避免和廉颇激化矛盾。这种低调使蔺相如的侍从看不下去,忍受不了,打算辞去。于是,蔺相如说出了自己不与廉颇争风的理由。一方面他以秦王作为中介,来分析自己与廉颇到底谁厉害,廉颇怕秦王,自己在秦王朝当着众人怒斥秦王,辱其群臣,其关系式是:廉颇<秦王<蔺相如;另一方面,蔺相如之所以不与廉颇争风,更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国家的利益。秦王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这两员大将存在。如果两虎相斗,得利的必是秦王。蔺相如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更多的考虑的是国家利益,其心胸是如此宽广,相比较,廉颇的所作所为纯粹出乎个人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其境界远远低于蔺相如。此时,廉颇终于明白:自己不如蔺相如,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廉蔺矛盾自动消失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帕金森定律”能够合理地解释廉蔺矛盾的产生和消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职场中,“帕金森定律”依然可以解释大量存在的人才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