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蔺关系的“帕金森定律”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oth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了一本书《帕金森定律》(也称《官场病》),深刻揭露了平庸者得势的原因。作者将incompetence(无能)与iealousy(嫉妒)综合为一,加以医学疾病名词的词尾,创造了injelitis这个词。他创造出的这个新的英文病名“因嫉怠等死症”,意即无能与嫉妒的综合症。他指出:如果一个单位的領导层里有一个人染上了这种病,他总是排斥一切能力比他强的人,也总是反对任命或者提升任何在将来可能胜过他的人。延伸拓展一下,“帕金森定律”在解释人与人之间关系矛盾运动过程时,可以细化为以下结构图示:
  a>b(不构成矛盾)
  a=b(矛盾产生和激化)
  a  在同一官场体系中,这里的a是指综合指数(官职、名誉、身份、学识、心胸……)相对恒定不变的人,而b是指综合指数不断变化的人,特指综合指数不断提升的人。“a>b”是指a的综合指数高于b,两者之间不构成矛盾;“a=b”是指b的综合指数在不断地提升中接近或超过a,则a和b矛盾产生并逐渐激化;“a  如果用“帕金森定律”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关系,我们会有以下认识:
  一、廉蔺不构成矛盾阶段
  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赵惠王十六年,作为大将,讨伐齐国,打了大胜仗,夺取了齐国的城池阳晋。因为此次战功赫赫,被赵王拜为左上卿,廉颇凭借英勇骁战名闻天下。而此时的蔺相如不过是赵国大臣令缪贤的门客而已。春秋战国时期,门客作为一个独特的职业因为频繁的战争而存在,他们的路径是通过“依附”某个主子,手段是将自身“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因此地位低下,如果不能被举荐,终身可能寄人篱下。比如战国四贤君(平原、孟尝、春申、信陵)都养了大量的门客,这些门客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官府人家混一口饭吃。由此观之,此时的蔺相如根本人不了意气风发的廉大将军的眼,更谈何矛盾呢?
  二、廉颇矛盾产生并激化阶段
  秦昭王听说赵国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据为己有,便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的条件。赵王与廉颇商议,找不到应对良策,朝廷上下,更找不到一位到秦国进行外交斡旋的人士。蔺相如等到了机会,在令繆贤的举荐下,蔺相如得以和赵王见面。在朝廷上,蔺相如力陈利害关系,并自告奋勇“奉璧往使”。越王只得答应蔺相如“奉璧西入秦”。此刻蔺相如的身份不再是门客了,而是代表赵国形象的外交大臣,其身份地位悄然间得以提升。在秦国,蔺相如不卑不亢地应对秦王,当他识破秦王无意偿赵城的心思时,略施计谋,把和氏璧从秦王手中夺回,并且以其杰出的外交辞令与秦王周旋,最终完璧归赵。赵王因为此次功绩,拜蔺相如为上大夫。其后,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同样以其机智和勇敢,为赵王挽回了颜面。赵王因为蔺相如此次功劳之大,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蔺相如此时不仅官职超过了廉颇,而且因为其杰出表现成了赵王的红人。相比之下,廉颇却失宠了。廉蔺矛盾由此产生。从廉颇“我见相如,必辱之”的话,可以看出,只要蔺相如和廉颇正面交锋,他们之间的矛盾必定会激化。
  三、廉蔺矛盾自行消失阶段
  一方面,蔺相如得知廉颇对他有意见时,尽量回避廉颇,不与之争列,每次出外时,看见廉颇时,就“引车避匿”。蔺相如克制自己,低调行事,避免和廉颇激化矛盾。这种低调使蔺相如的侍从看不下去,忍受不了,打算辞去。于是,蔺相如说出了自己不与廉颇争风的理由。一方面他以秦王作为中介,来分析自己与廉颇到底谁厉害,廉颇怕秦王,自己在秦王朝当着众人怒斥秦王,辱其群臣,其关系式是:廉颇<秦王<蔺相如;另一方面,蔺相如之所以不与廉颇争风,更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国家的利益。秦王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这两员大将存在。如果两虎相斗,得利的必是秦王。蔺相如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更多的考虑的是国家利益,其心胸是如此宽广,相比较,廉颇的所作所为纯粹出乎个人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其境界远远低于蔺相如。此时,廉颇终于明白:自己不如蔺相如,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廉蔺矛盾自动消失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帕金森定律”能够合理地解释廉蔺矛盾的产生和消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职场中,“帕金森定律”依然可以解释大量存在的人才排斥现象。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堂是灵动的,其课堂教学理应是有情感教育性的;她既是由无数生命、由无数人构成的生命文化载体,同时又肩负着传承文化与文明的重任。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专家卢家楣倡导情感教育并写了专著《情感性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要体现爱,爱就是一种情感。那么理论和实践上情感性教学存不存在呢?情感性的学与知识性的教有什么不同的吗?如果有,那么教师如何进行情感性的教,学生
一、“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内涵解析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原本出自《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先生认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对诗人创作的基本要求。我认为,读者品诗也理应秉承这一原则。具体说来就是:诗歌学习,需要还原到诗人的经历及个性中去,即“入乎其内”;同时还要需
“下水”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后,先于学生,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命题,进行构思、立意,从而写出作文。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教师如能先于学生在水中游弋,摸清情况、探得冷暖、知晓深浅,把自己的真切体会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无疑会让作文的讲解更透彻,指导会更切实。  一、“江枫渔火对愁眠”  可事实常常让我们难堪,当下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视写作为难事,没有写作能力,更有甚者教了一辈子的书,
翻轉课堂可以真正地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对于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环节。  一、给“磁力”诱导亢奋情感  诱导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产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新课标认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传统教学过于强调
不久前,笔者在南京聆听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的《葡萄月令》教学示范课,至今意犹未尽。整堂课完全践行了其本色理论主张,值得一线教师学习深思的地方不胜枚举。笔者试举三例进行分析,以不负黄老师授课中的真情、真意、真境。  一、基于学习过程的灵动对话  基于学生学情、基于学习起点、基于课堂反应进行授课,是语文人共同的认知,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黄厚江老师真正做到了,而且做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用的是平实的语言,但作者笔下的老王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老王一辈子孤苦伶仃,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他心地善良、讲感情,知恩图报,即使在“文革”那样的年代里,精神上也没有受到任何污染,能同情尊重遭遇不幸的作者夫妇。同样,不幸的他也得到了作者及家人的同情与帮助。在他的弥留之际,他竭平生之积蓄,给作者一家送来了香油和鸡蛋,为的是报恩。老王走了,作者每想起老王,
第四届全国师范类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浙江师大如期落下帷幕。从开始准备到最后走上参赛的讲台,每一步我都很用心地在走。虽然最后因为过于紧张没有发挥好,但是这一过程中的收获是不能单单用名次来衡量的,参加这次比赛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和收获。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375名,其中语文学科65名。比赛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即席讲演和模拟授课,都为现场抽题,准备时间共两个半小时。就课文写一份电子版的教学设计,并对模拟
语句补写题是高考新课标卷较具特色的语言表达题型。这一新题型,属于语言文字运用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这一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此题型自2012年全国卷出现后,连续五年的高考都得以延续,颇受命题者青睐。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虽说是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实质上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  随意补写,似顺而不通,缺贴切欠连贯,是学生做此题常见的失误。对
没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被无知所左右;受过教育的人,又常常被知识所裹挟。  一、概念化主题:那些年我们学到的“语文知识”  不久前,再度执教鲁迅的《祝福》,郁结于心中多年的困惑又凸显出来,它与我对“阅读”的认知连成一片,促使我不得不去反思语文教学一些本质化的问题。  阅读《祝福》到最后,总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谁戕害了祥林嫂”,老师组织学生们讨论,从鲁四老爷、鲁四婶、祥林嫂的婆婆到柳妈、卫老婆子,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蕴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古诗词就像是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绚丽多彩、耀眼夺目的明珠。新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那么,在鉴赏古诗词时从哪些角度入手呢?该如何鉴赏呢?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举例作扼要分析说明。  一、捕捉意象  古代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象,就是客观物象;意,就是主观情感。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