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口语交际的渠道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可以说,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有口语交际。教材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交际内容,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还要创造性地利用生活中的题材,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学生原有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凭借,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立足课堂,强化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
  
  1.抓实口语交际专题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每个单元中均安排了口语交际练习,并要求用一课时进行教学。对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在训练的开始,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求不应过高,要让学生先能听明白、看明白,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达到声音响亮,字句清楚,并能正确使用普通话;接着要求学生说话时要意思明白,条理清楚,表达完整;最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训练学生对词语的推敲能力和选择不同句式、语气表达情感的能力,逐步使学生的话说得规范、完整、有条理、有吸引力。
  
  2.挖掘教材中的其他交际因素,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教师可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再进行有顺序、有重点地说话训练;可以利用课文的留白,让学生补充情节或续编故事;可以结合那些结构或句式有一定特点的课文,让学生结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说话;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课文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对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兴趣,有哪些地方不懂;学完课文后,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令自己感动;还可以充分运用角色意识,创设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剧中人”,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模拟表演,参与交际实践。这一系列口语交际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掌握并运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情趣,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
  
  3.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尤其是解疑的环节,就是通过互相讨论,甚至争论求取真理、提高能力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既有师生双向的信息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立体交流。教师若能重视这个环节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教学课文《金色的渔钩》,引导学生看图阅读后,可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老班长或其中的一个病号,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由同桌讨论或四人小组讨论修改,再请一位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议、评分。这样通过充分地交流、讨论,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二、走出课堂,进行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
  
  1.在校园生活中进行交流
  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在课间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对一个话题的表述尽量做到流利、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地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另外,师生在学校里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话题,这些话题的交流,远比课堂上、书本上的知识更真实、和谐。如早晨到校,学生往往会就自己在家里、路上的见闻、电视里的新闻、玩的小游戏说个没完没了。班级中的突发事件同样也吸引着他们。教师可借此抓住生活中学生最感兴趣、觉得最有意义或最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事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而且兴趣盎然。走出课堂,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细心捕捉生活中的说话点,抓住一闪即逝的机会,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
  
  2.在家庭生活中自由表达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早期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能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的、校园的、路上的新鲜事)说出来,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在与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口语表达中的毛病,要注意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当有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和爸爸妈妈模拟角色“打电话”,模拟家中会客的情境等,给孩子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达,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性格开朗,语言流畅,就会有自己的见解。
  
  3.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实践
  生活无处不课堂,口语交际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应创设具有趣味性、活动性的载体,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体验,拓宽训练面,增加训练量,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课前的导入,犹如音乐的“序曲”,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课前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指明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同乐曲前奏,为整个课堂奠定了基础。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能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为了让学生公平享受现有的教育资源,解决新生入学择班、择师的问题,我校推行"阳光分班"方案。"阳光分班"重点考虑的是班级学生的性别均衡,而不是传统的考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重组质粒( pEGFP/Ang-1)转染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对高浓度葡萄糖损伤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EGFP/Ang-1转染BMSCs,倒置
目的:初步研究恒温条件下兔角膜热烧伤后继发的角膜新生血管( CNV)快速制模的合适条件。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分为( A,B,C,D,E)五组恒温烧灼器诱导实验性CNV模型,除E组为5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物理课程新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物理来自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总结和归纳,它又反馈于生活。在物理学的推动下,使得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化学知识和认知背景,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科学思维,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仅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而且具有创设教学情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的教学功能。  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验证性实验和学生探究性实验。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专家研
英语学科是中学生所学课程中课堂参与度较低的课程之一。其原因是众多的,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动力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师的工作效率。当然,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方面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从英语课程自身存在的美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一、 用英语的音美,激发学生课堂朗读参与度   我们知道语言不仅仅只有交际的单一功能,同时其还具有审美的功能
教学改革中,我们探索的教学模式、思路,始终围绕着一个焦点——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并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有个性地学习。当前教学实践中,广大师生正积极探索课堂探究式学习。  高中政治课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哲学问题,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寻求答案、自主建构意义、自主寻求所需信息的一种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