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木桶理论,可谓众所周知: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并非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工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这个理论由谁提出,目前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是这个理论的应用范围却是十分广泛,从经济学、企业管理到人力资源以致个人发展。同样,这个理论也被引进了教育领域,被许多教育工作者奉为圭臬。
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传统的木桶理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木桶理论的最初含义是指: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但是储水量仅仅取决于这一个条件吗?于是,木桶理论也随之演变,衍生出新的内涵:
演变一:木桶直径的大小。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形状。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的面积大于方形的面积。因此,圆形木桶是所有形状的木桶中储水量最大的,它强调组织结构运作的协调性和向心力,要求围绕一个圆心,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圆。有一句话说得好,结构决定力量,结构也决定着木桶的储水量。
演变二:木桶是否有坚实的底板。一个完整的木桶,除了必需的长板和短板,还离不开坚实的底板。正是这谁也不太重视的底板,往往决定这只木桶能不能容水,以及能容多重的水。
演变三:木板之间是否有缝隙。木桶能否有效地容水,除了需要坚实的底板外,还取决于木板之间是否有缝隙。因此,只有各木板配合紧密,衔接得没有空隙,每一块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顺序,才不会出错。如果木板间的配合不好,出现缝隙,最终只能导致漏水。
演变后的木桶理论同样也指导着我们的老师如何去培养学生,并使之成为容量最大的那个木桶。而在现时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要“全面进步”,要“均衡发展”,要不断地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于是,老师会说:“你必须每一科都要考到€讇追忠陨希惚匦胂駙讇滓谎痹诮裉欤耜翱思乙谎允Я惴帧⒐?8分的成绩被闻一多先生录取到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已经是“不可能发生的奇迹”了。并且,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这样的下死工夫补“最短木板”的尴尬事例。本科毕业生要想获得学士学位必须英语达标,研究生培养也是唯英语论,而对于考研者来说,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清华教授陈丹青愤而辞职的事例。那么多优秀的人才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去补那块最短的木板,结果,自己最长的木板却被放置一边,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它了。这样的投入和所得之间成正比吗?这样做值得吗?这究竟是一种前进还是一种倒退,是一种提高还是一种落后?而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欣喜还是一种悲哀呢?
其实,无论是传统的木桶理论还是演化的新理论,都是建立在静止的并且是理想的一种假设前提之上的,即所有的木桶都是放在同等的取水状态。比如是下雨的天气,所有木桶都在接收落下来的雨水,并不去管接住的雨水用于何处、如何使用等等。其实,储水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学生,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储水的过程,并非储水越多越好。更重要的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储水以及如何使用所储之水。所有的储水过程,都是为了让水得到最大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可使用的水。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的三匹马分别都不如齐王,如果按照“木桶”逻辑,田忌是必输无疑。因为按照这一逻辑,田忌赛马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最慢的那匹马——这马比齐王的任何一匹马都要慢,也就是说怎么比他都会输。结果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最后,田忌的下等马当然会输,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却都赢了,田忌不仅没有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赢了黄金一千两。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是否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在处理“木桶”最短的这块木板时,应该也有其他的方法,并不是非要给它下死力气补长不可。比如我们可以干脆去掉那个最短的木板,然后重新用桶筛围成桶,这个新桶的容量就有可能大于原来的旧木桶。
世界上不可能有所有木板都一样长的完美木桶。如果有的话,也只能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教育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做一只木桶这么简单,要不然,所有的木工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育家了。并且我们这种期望通过“补”,来使所有的木板都达到一样的长度也只是一个企图。因为人之为人,不仅有它的社会属性,亦有他的自然属性,“对于人来说,存在先于本质”(萨特)。你不可能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通过“补”来成为优秀的歌唱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特质与长处,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补他们想当然认为应该补的那块“木板”,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仅没有达到他们希望的目标,并且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失去了,学习由“主动生成”而带来的趣味性与满足感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刻板无聊的东西,哪里还能得到全面、整体的发展。
因此,我们以为,木桶理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工具,单从这一点看,木桶理论是合格的、对教育是有帮助的,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如果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和方法,就会陷入一种惯性思维当中,产生一定的弊端。要知道,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千变万化、个性迥异、多姿多彩的人,为什么非要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整齐划一的“木桶”呢?如果跳出来看,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正如大千世界正是因其物种的多样性才充满生机一样,我们的教育不是要生产出容量最大的、整齐划一的“木桶,”而是要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
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传统的木桶理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木桶理论的最初含义是指: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但是储水量仅仅取决于这一个条件吗?于是,木桶理论也随之演变,衍生出新的内涵:
演变一:木桶直径的大小。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形状。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的面积大于方形的面积。因此,圆形木桶是所有形状的木桶中储水量最大的,它强调组织结构运作的协调性和向心力,要求围绕一个圆心,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圆。有一句话说得好,结构决定力量,结构也决定着木桶的储水量。
演变二:木桶是否有坚实的底板。一个完整的木桶,除了必需的长板和短板,还离不开坚实的底板。正是这谁也不太重视的底板,往往决定这只木桶能不能容水,以及能容多重的水。
演变三:木板之间是否有缝隙。木桶能否有效地容水,除了需要坚实的底板外,还取决于木板之间是否有缝隙。因此,只有各木板配合紧密,衔接得没有空隙,每一块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顺序,才不会出错。如果木板间的配合不好,出现缝隙,最终只能导致漏水。
演变后的木桶理论同样也指导着我们的老师如何去培养学生,并使之成为容量最大的那个木桶。而在现时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要“全面进步”,要“均衡发展”,要不断地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于是,老师会说:“你必须每一科都要考到€讇追忠陨希惚匦胂駙讇滓谎痹诮裉欤耜翱思乙谎允Я惴帧⒐?8分的成绩被闻一多先生录取到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已经是“不可能发生的奇迹”了。并且,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这样的下死工夫补“最短木板”的尴尬事例。本科毕业生要想获得学士学位必须英语达标,研究生培养也是唯英语论,而对于考研者来说,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清华教授陈丹青愤而辞职的事例。那么多优秀的人才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去补那块最短的木板,结果,自己最长的木板却被放置一边,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它了。这样的投入和所得之间成正比吗?这样做值得吗?这究竟是一种前进还是一种倒退,是一种提高还是一种落后?而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欣喜还是一种悲哀呢?
其实,无论是传统的木桶理论还是演化的新理论,都是建立在静止的并且是理想的一种假设前提之上的,即所有的木桶都是放在同等的取水状态。比如是下雨的天气,所有木桶都在接收落下来的雨水,并不去管接住的雨水用于何处、如何使用等等。其实,储水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学生,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储水的过程,并非储水越多越好。更重要的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储水以及如何使用所储之水。所有的储水过程,都是为了让水得到最大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可使用的水。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的三匹马分别都不如齐王,如果按照“木桶”逻辑,田忌是必输无疑。因为按照这一逻辑,田忌赛马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最慢的那匹马——这马比齐王的任何一匹马都要慢,也就是说怎么比他都会输。结果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最后,田忌的下等马当然会输,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却都赢了,田忌不仅没有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赢了黄金一千两。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是否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在处理“木桶”最短的这块木板时,应该也有其他的方法,并不是非要给它下死力气补长不可。比如我们可以干脆去掉那个最短的木板,然后重新用桶筛围成桶,这个新桶的容量就有可能大于原来的旧木桶。
世界上不可能有所有木板都一样长的完美木桶。如果有的话,也只能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教育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做一只木桶这么简单,要不然,所有的木工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育家了。并且我们这种期望通过“补”,来使所有的木板都达到一样的长度也只是一个企图。因为人之为人,不仅有它的社会属性,亦有他的自然属性,“对于人来说,存在先于本质”(萨特)。你不可能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通过“补”来成为优秀的歌唱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特质与长处,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补他们想当然认为应该补的那块“木板”,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仅没有达到他们希望的目标,并且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失去了,学习由“主动生成”而带来的趣味性与满足感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刻板无聊的东西,哪里还能得到全面、整体的发展。
因此,我们以为,木桶理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工具,单从这一点看,木桶理论是合格的、对教育是有帮助的,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如果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和方法,就会陷入一种惯性思维当中,产生一定的弊端。要知道,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千变万化、个性迥异、多姿多彩的人,为什么非要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整齐划一的“木桶”呢?如果跳出来看,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正如大千世界正是因其物种的多样性才充满生机一样,我们的教育不是要生产出容量最大的、整齐划一的“木桶,”而是要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