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化教学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变革,借助浩瀚的网络资料、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可积累相关的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还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但在信息化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扬长避短,不可盲目一哄而上。作为教师,在提升自己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教学基本功的锤炼。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1-0094-03
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犹如一股裹挟着生机的春风,给教坛吹来了改革的气息。它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与乏味,使课堂变得异彩纷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选择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久而久之,学生势必会对教师的讲解感到乏味,没有兴趣可言。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阻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习起来才不会感觉到枯燥。
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入是关键。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兴奋状态。因此,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用精心设计的导语吸引学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作为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语,同时利用音乐、图片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等导入,从而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沁园春·长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了背景音乐《东方红》,课件上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毛泽东照片,导语这样设计:“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江河,但每当我听到那首优美而熟悉的旋律《东方红》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代伟人——毛泽东。他用一只手抚摸着中华民族的痛苦和悲哀,用另一只手举起那血与火的旗帜;是他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呐喊,唤来了共和国黎明的第一线曙光。他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词大家。读他的诗词,总能感觉到一颗赤子之心在跳动,读他的诗词,总会被他的激情满怀所感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沁园春·长沙》。”充满激情的导入配以适当的信息化手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有了充分的阅读期待,后来的课堂教学就轻松了许多。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视觉听觉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激动人心的教学效果。如《荷塘月色》一课,以学生现有的文字感悟力,很难体会荷塘、荷花、荷叶之美,于是,笔者从网上搜索到了文章的朗诵视频,优美的画面中,洁白的荷花、碧绿的荷叶、皎洁的月光,唤起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领悟到了荷塘之美,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借助浩瀚的网络资源,积累教学素材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以前手头拥有的资料不外乎是教参和图书馆的几本书,有时想查找一个资料需要翻阅好多书,但现在网络的普及为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需要什么教学素材,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便可找到。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更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优越的教学设备为实现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可能,网络资源的丰富开放性为激活语文课堂活力提供了大量优质资源,为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
例如,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中曾做过关于白居易的专题讲座,其中第四集《宦海沉浮》正是讲述白居易被贬官为江州司马后写作《琵琶行》的经过,并分析了《琵琶行》打动观众的原因,分析中肯,见解独特。于是在讲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这段视频,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听到了莫教授的精到见解,体现了媒体网络的优越性。再比如,《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课介绍了建筑中重复和变化的完美统一,口干舌燥地讲述课文,远不如用几张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的建筑图片来诠释作者的观点。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直观化教学为学生带来视觉形象的冲击,也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导者,知识的传授主要靠教师口述,课堂练习多需要教师板书,如果需要练习题则需要教师刻印试卷,这显然浪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课堂上也不能实现有效教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将文字直接投射到屏幕上,并能修改保存,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部分教学内容直接呈现,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的精神更集中,使教学重点得以强化,难点得以突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另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引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从而增加课堂信息容量,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教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锦上添花巧命名》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去查找相关的景点介绍和图片,然后予以展示。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改变了以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感悟文本,赏析佳作,领悟真情。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要看到,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扬长避短,不可盲目地一哄而上。具体来说,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借助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仍需锤炼教学基本功 进入网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纷至沓来,鼠标一点便可获取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把下载的教学素材再稍加融合,便是一堂课。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自主思考,长久地依赖网络教学资料,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现代化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替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师轻点白板笔,写的字立刻变为标准的印刷体。长此下去,作为教师基本功的书法能力可能会减弱甚至丧失。丰富优美的音频、视频资料代替了教师的课堂朗诵,尽管展示的效果很好,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基本功之一的诵读能力可能会削弱。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同时,依然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锤炼。通过借鉴与学习,提升自己分析教材、研读教材的能力;练好自己的三字一话,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好教学设计,提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2.明确信息化的辅助功能,做到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忘记,任何信息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所以,我们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导入环节的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因为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开始——导入环节。一段舒缓的音乐,几幅与讲课内容相关的图片,一段促人思考的视频……精巧的导入犹如磁石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为新课内容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在散文的学习中,我经常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所以在涉及意境的领悟与重现时,我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学习《荷塘月色》时,我借助一段配乐配画朗读,淡雅的荷花、荷叶随风摇曳,似乎能闻到淡淡的荷香。天上一轮圆月,淡淡的云彩掠过,引人无限遐思。学生流连于精美的画面、舒缓的音乐、饱含深情的朗诵中,领悟到了荷塘之美、月色之美。这样的信息化教学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了作品内容,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在使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古诗文,大部分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要有一个在内心把文字通过联想、想象转化为意境的过程,这个感受过程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文学再现力。每个人有不同的文字感受力,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刀切地把诗文的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直观演示,可能会在某些层面上扼杀学生的文字感悟力。
3.注重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避免单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
信息化教学手段似乎无所不能,它可以把一篇课文演活,可以把某个场景再现,但是在看到课堂的繁荣表象的同时,也应看到某些学生看热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我们要牢记:一切的信息化都只是为教学服务的,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切不可喧宾夺主。在课堂教学进行得轰轰烈烈、百花齐放的同时,要注重知识的落实,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写好详细的教学设计,然后根据自己教学设计的需要、知识点的落实来选择恰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而不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将课件直接搬到课堂上,课件放完了,课也就上完了。这种做法既助长了教师的惰性,也耽误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避免追求华而不实的热闹场景,让信息化手段真正为课堂教学而服务。
辩证唯物主义教导我们,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考虑,信息化教学也是如此。它有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媲美的优势,同时也有其不甚完美的一面,是瑕瑜互见的。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找对策,役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之更有利于发挥优势,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工业学校)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1-0094-03
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犹如一股裹挟着生机的春风,给教坛吹来了改革的气息。它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与乏味,使课堂变得异彩纷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选择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久而久之,学生势必会对教师的讲解感到乏味,没有兴趣可言。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阻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习起来才不会感觉到枯燥。
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入是关键。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兴奋状态。因此,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用精心设计的导语吸引学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作为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语,同时利用音乐、图片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等导入,从而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沁园春·长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了背景音乐《东方红》,课件上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毛泽东照片,导语这样设计:“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江河,但每当我听到那首优美而熟悉的旋律《东方红》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代伟人——毛泽东。他用一只手抚摸着中华民族的痛苦和悲哀,用另一只手举起那血与火的旗帜;是他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呐喊,唤来了共和国黎明的第一线曙光。他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词大家。读他的诗词,总能感觉到一颗赤子之心在跳动,读他的诗词,总会被他的激情满怀所感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沁园春·长沙》。”充满激情的导入配以适当的信息化手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有了充分的阅读期待,后来的课堂教学就轻松了许多。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视觉听觉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激动人心的教学效果。如《荷塘月色》一课,以学生现有的文字感悟力,很难体会荷塘、荷花、荷叶之美,于是,笔者从网上搜索到了文章的朗诵视频,优美的画面中,洁白的荷花、碧绿的荷叶、皎洁的月光,唤起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领悟到了荷塘之美,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借助浩瀚的网络资源,积累教学素材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以前手头拥有的资料不外乎是教参和图书馆的几本书,有时想查找一个资料需要翻阅好多书,但现在网络的普及为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需要什么教学素材,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便可找到。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更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优越的教学设备为实现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可能,网络资源的丰富开放性为激活语文课堂活力提供了大量优质资源,为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
例如,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中曾做过关于白居易的专题讲座,其中第四集《宦海沉浮》正是讲述白居易被贬官为江州司马后写作《琵琶行》的经过,并分析了《琵琶行》打动观众的原因,分析中肯,见解独特。于是在讲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这段视频,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听到了莫教授的精到见解,体现了媒体网络的优越性。再比如,《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课介绍了建筑中重复和变化的完美统一,口干舌燥地讲述课文,远不如用几张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的建筑图片来诠释作者的观点。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直观化教学为学生带来视觉形象的冲击,也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导者,知识的传授主要靠教师口述,课堂练习多需要教师板书,如果需要练习题则需要教师刻印试卷,这显然浪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课堂上也不能实现有效教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将文字直接投射到屏幕上,并能修改保存,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部分教学内容直接呈现,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的精神更集中,使教学重点得以强化,难点得以突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另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引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从而增加课堂信息容量,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教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锦上添花巧命名》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去查找相关的景点介绍和图片,然后予以展示。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改变了以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感悟文本,赏析佳作,领悟真情。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要看到,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扬长避短,不可盲目地一哄而上。具体来说,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借助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仍需锤炼教学基本功 进入网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纷至沓来,鼠标一点便可获取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把下载的教学素材再稍加融合,便是一堂课。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自主思考,长久地依赖网络教学资料,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现代化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替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师轻点白板笔,写的字立刻变为标准的印刷体。长此下去,作为教师基本功的书法能力可能会减弱甚至丧失。丰富优美的音频、视频资料代替了教师的课堂朗诵,尽管展示的效果很好,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基本功之一的诵读能力可能会削弱。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同时,依然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锤炼。通过借鉴与学习,提升自己分析教材、研读教材的能力;练好自己的三字一话,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好教学设计,提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2.明确信息化的辅助功能,做到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忘记,任何信息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所以,我们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导入环节的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因为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开始——导入环节。一段舒缓的音乐,几幅与讲课内容相关的图片,一段促人思考的视频……精巧的导入犹如磁石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为新课内容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在散文的学习中,我经常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所以在涉及意境的领悟与重现时,我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学习《荷塘月色》时,我借助一段配乐配画朗读,淡雅的荷花、荷叶随风摇曳,似乎能闻到淡淡的荷香。天上一轮圆月,淡淡的云彩掠过,引人无限遐思。学生流连于精美的画面、舒缓的音乐、饱含深情的朗诵中,领悟到了荷塘之美、月色之美。这样的信息化教学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了作品内容,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在使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古诗文,大部分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要有一个在内心把文字通过联想、想象转化为意境的过程,这个感受过程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文学再现力。每个人有不同的文字感受力,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刀切地把诗文的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直观演示,可能会在某些层面上扼杀学生的文字感悟力。
3.注重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避免单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
信息化教学手段似乎无所不能,它可以把一篇课文演活,可以把某个场景再现,但是在看到课堂的繁荣表象的同时,也应看到某些学生看热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我们要牢记:一切的信息化都只是为教学服务的,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切不可喧宾夺主。在课堂教学进行得轰轰烈烈、百花齐放的同时,要注重知识的落实,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写好详细的教学设计,然后根据自己教学设计的需要、知识点的落实来选择恰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而不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将课件直接搬到课堂上,课件放完了,课也就上完了。这种做法既助长了教师的惰性,也耽误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避免追求华而不实的热闹场景,让信息化手段真正为课堂教学而服务。
辩证唯物主义教导我们,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考虑,信息化教学也是如此。它有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媲美的优势,同时也有其不甚完美的一面,是瑕瑜互见的。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找对策,役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之更有利于发挥优势,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