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e_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确实,呆板、单调的课堂气氛像安眠剂,使学生思维受阻、凝滞;而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则像兴奋剂一样刺激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课堂提问 兴趣 能力
  
  在语文改革的实践中,我对小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心理作了观测、调查和分析,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确实,呆板、单调的课堂气氛像安眠剂,使学生思维受阻、凝滞;而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则像兴奋剂一样刺激学生的思维,
  怎样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呢?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提问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精当的提问,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千层浪.就是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拨响学生思维的琴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呢?具体做法是:
  一、以“奇”入手,激发学生思索
  好奇心是少年的特点,心理学称之为学习的内部动机。高明的教师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利用好奇心,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
  讲《鱼游到纸上》时,我问学生:“我们常常看见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去阅读、去思索,引起了新奇感,趣味骤生。
  二、以“疑”入手,打开知识大门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一番疑问,一番长进。”有时一上课,就使学生思想上产生悬念。把注意力引导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上来。“注意力是一座大门,所有进入脑海的东西都要经过它。”如教《蝙蝠与雷达》,我说:“蝙蝠和雷达是两种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事,作者为什么用“与”把它们联系起来呢?谁能揭开这个奥秘呢?——引起悬念,产生问题,把学生带到课文里去。
  疑,有的要求当堂回答,有的不必当堂答出,只是设置悬念,引起思索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课文。
  三、以“趣”入手,展开学生思维
  兴趣是一块“吸铁石”,有了它,常使愉快感和求知欲成为学习、思维的伙伴。
  讲《捞铁牛》这篇课文时,这样提问;“现在一个上万斤重的大铁牛掉进水里,用什么办法,把它捞上来?”同学们纷纷献策,各种办法都有。我接着问:“这个上万斤重的铁牛是在距现在一千多年的宋代掉进河里的,同学们想一下,我国古代人民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捞上来?”有的说:“用船拉。”有的说:“用水牛拖。”……一时课堂上你献策,我反驳,笑声哈哈。最后只好作罢。我因势利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7课,看看是谁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起来的。”笑声中,同学们轻松地步人阅读中。
  四、以“情”入手,渗透思想教育
  有的课文可根据小学生善于想象、感情丰富的特点设置提问。如在教《暮江吟》时,首先我给学生描述一幅诗人沉醉在夕阳下江边的画境。听着老师柔和的描述,学生说:“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那幅《夕阳观江图》——红红的太阳,绿绿的江水,晶晶的星星,弯弯的月牙,这一切激发了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的心情也变得美好了。”
  接着我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当他们沉醉在这美的意境中,思维情感的琴弦怎能不被拨响呢?”
  五、以“题”入手,提高审题能力
  题眼是课题中的关键词,在课题处设计提问,既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又进行了审题能力的培养。如《飞夺泸定桥》的“飞”,《林海》的“海”.《爬山虎的脚》的“脚”等,围绕这些关键词语提问,可以使学生既产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审题能力。
  当然,设计课堂提问的方法很多.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是生动活泼的,有吸引力的.能拨动学生思维琴弦的,使学生兴趣浓厚,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中。
  课堂提问也有四忌:
  一忌提问的盲目性。
  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目标明确,设计的提问才能有效。因此.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提问,都要从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设计提问。提问不能为问而问。
  二忌提问的无发性。
  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比较差,需要通过提问来帮助他们的阅读力。因而提问必须遵循大纲关于“教师提问、讲解等都要富有启发性”的原则,教师的“问”为学生的“学”服务,进而达到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三忌提问的无趣性。
  毫无新意的提问引不起学生的新奇感,激不起学习的兴趣。这样课堂上就会“散”、“死”,学生课堂走神,学得乏味,气氛显得沉闷。因此提问要难易适度,问题太浅,学生对答如流,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无从答起,抑制学习兴趣。这样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有坡可爬,有疑可答,通过思考才可以“摘下果实”,让学生尝到“摘下果实”的乐趣。
  四忌提问的复旧性。
  新课开始前,不要提问与新课无关的旧知识。
  讲授新课应放在一堂课的最佳记忆时刻。如果用最佳记忆时间去提问与新课无关的旧知识,那么它就会对后面的新知识形成干扰,使新的内容加快遗忘,这无疑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的。
  为了使课堂提问取得成功,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当学生思维受阻处于抑制时,要及时变通调节,适时地加以启发或引导,激发学生敏于思维的热情。
  精当的课堂提问,不仅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发表不同见解的强烈兴趣,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
其他文献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若引课能引起学习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取得教学成功,若教师总是扳着面孔,用单调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引入新课不能唤起学生学习情绪,教学效果一般不会很好,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新课引入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本人在教学中新课引入的几点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新课引入法  1、
期刊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于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呢?  一、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朗读是学习
期刊
摘要:根据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墙饰设置对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影响,对当今的幼儿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新精神,墙饰设置 主体地位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作为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资源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也日益深入。墙饰作为物质环境的一部分也引发了一些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研究热情,这些研究都
期刊
关键词:创新 指导 探究 尊重 创设情境 一题多解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为初中数学课教学创新营造了多元的背景和广阔的空间,审视传统的教学,以继承原有知识为中心,这种教学培养的是“述而不作”的人,其最大的弊端是压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数学教师应俱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主动应答创新时代的新挑战,以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为根本,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培养这些能力中,作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文是语文学科的小发明小创造,用好了就能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套用一种模式,力求写出类似于范文的文章,这诚然能让学生掌握几种写作技巧和模式,但忽略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差异
期刊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尤受人们关注,在高考的改革中,也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进行转变。因此,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
期刊
当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淘汰。死读书,读死书,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差距正在
期刊
一、唤起创新欲望,使学生想创新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小学生尤其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创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解题积极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注入永久的活力。  1、新课,刺激好奇心,培养创新欲望儿童的好奇心是儿童创造力的动力,因为好奇,才有探索,才有创造。所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  导入是一节
期刊
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中学数学老师,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下面是我做的几点尝试。  一、设置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
期刊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过去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思路必须完全跟随教师,不允许有丝毫的差池,更不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否则……。在如此高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