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生重要的养分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anji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因感动而亮丽,人生因感动而丰富,世界因感动而精彩。就像彭荆风笔下的那两个哈尼族小姑娘,甘当无名英雄、热情帮助有困难的路人,读后让人心生感动。那么,阅读下面这两篇文章,是否也让你收获了人生的希望、欢乐和幸福呢?
  阅读训练
  驻守荒原
  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是无边无垠的荒原。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一个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地奔出来,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纽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寒潮一过境,加油站就刮起吹哨子般的寒风,气温很快降到零下20摄氏度,加油枪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
  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儿汤再走,这样更安全。
  老韩应聘到此加油站工作前,四年中,加油站已经换了七拨主人——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
  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长达七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种蔬菜,连老韩三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可是万一哪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老韩就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儿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
  喝汤的人说:“老韩,你要是不在这里干了,我们还怪不习惯的。”老韩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赞美,局促地搓手回答:“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的,我舍不得儿子……”
  老韩的大儿子已经葬在离加油站只有一里地的戈壁上,那里有方圆十几里地唯一的一棵红柳树,早已被高原上的风吹成了贴地盆景的模样。儿子的去世是老韩心里永恒的痛:加油站由旧址搬往新址前,同为加油站员工的老韩的儿子前去看守物资,暖气还没有装好,半夜冻得睡不着,不得不烧炭取暖,就这样,再也没有起来。
  老韩的媳妇说,老韩以前从不抽烟,但现在,他想儿子想得受不了时,就带上烟,慢慢走到红柳树下面,在那里抽上一根。
  每次,老韩走很远的路去抽烟,一向打扮得粉嘟嘟的小孙女就能感应到爷爷心里的难受,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老一少缓缓走去的背影,让在加油站门口闲聊打趣的司机们都安静下来,近乎肃穆地目送着他们远去。
  在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枝条在寒风中抖动,犹如火焰一般。
  (作者明前茶,选自《读者》2016年第5期,有删改)
  读有所思
  1.通读全文,你认为老韩为什么要“驻守荒原”?
  
  2.文中的画线句子极富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3.请概括老韩这一人物形象。
  
  4.文末写了红柳树在寒风中的姿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阅读训练
  公交车上,那乡下孩子的一咬
  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
  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火车站见面了。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雪白色兔子的笼子。
  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你们以为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补三张票吧!”三张票就是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道:“想什么想?不行就下车!”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元来。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
  司机越发不耐烦了,脸上甚至有了冷笑:这些民工,让他们拿钱比割肉还难受。司机不想再等,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动手往车下扔行李……
  男孩一直蹲在那里,守着放在行李上的小白兔,大人的争吵让他惊慌失措。突然,司机拎起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小白兔的眼里满是大难临头的惊恐……
  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这是在乡下跟孩子们打架时练出来的绝技,现在派上了用场。只不过他下口轻了很多,毕竟这是在城里,初踏进城市的乡下孩子心中充满了畏惧。
  司机突遭袭击,不由得松了手,震惊地看着男孩。只见男孩猛地从地上拾起死里逃生的兔子,泪流满面。原来,两年前,父亲离家去城里打工时,把两只兔子交给了儿子,叮嘱他好好养大它们。父亲走了,男孩每天给兔子割草、喂水,一天天把兔子养大了。前不久,母兔产下了一窝小兔,男孩坚持要带一只来广州,他要让父亲看看,他把兔子养得很好;他要让父亲知道,这两年他每天都在思念父亲!可是,他没有想到,他一直向往的城市竟如此粗暴!伤心和恐惧让他的眼泪流得更急、更快了。
  满车的乘客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看着发生在眼前的一幕,男孩的眼泪终于让他们坐不住了。
  一个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对那个尴尬又难过的父亲说:“我也去番禺,身上没带什么行李,这个大包算我的,你少补一张票吧。”
  没等那个父亲反应过来,一个老妇人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抱过一只大瓦罐:“我很喜欢这只瓦罐的外形,把它送给我吧。”她对着惊慌的女人挤了挤眼睛,悄悄地说,“下车后就还给你。”
  一位少妇把男孩拉过来,抱上自己的膝头:“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好可爱啊!借给我做儿子吧!”满车的人“轰”的一声笑开了。
  那个老人拍拍司机的肩说:“东西都挪走了,不会影响后面的乘客了,赶紧开车吧!”的确,地上那堆小山似的东西都已经被车上的乘客抱到自己的怀里或塞到座位下,通道又恢复了通畅。
  司机看了看车厢里的人,经过这场风波,人们冷漠的表情不见了,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帮助过别人后的笑意。他又看看刚被咬过的手腕,上面有两排浅浅的牙印,没事儿,咬得不重。他嘀咕了一句:“看不出来,小东西倒挺厉害的!”发动车子时,司机脸上也有了温和的笑意,刚才男孩扑上来咬的那一口,让他回忆起自己那已经很遥远的顽皮而又莽撞的童年了。
  满车的笑容似一束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
  (作者旸子,选自《为自己减压:生活的N种方案》)
  读后所思
  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将表现司机情绪变化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司机斥骂→ →脸上有了冷笑→ → →温和的笑意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
  
  (2)滿车的笑容似一束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
  
  4.看到公交车上热心人的做法,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谈谈。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家,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滨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作“东北作家群”。他们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等融为一体。他们的作品风格粗犷宽阔,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眷念乡土,是一种共通性的感情。端木蕻良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达十
期刊
听!春天不就是一首歌吗?她正拨动着我们弹跳的心弦呢!  瞧!春天不就是一本书吗?她正吸引我们翻动她的页码呢!  看!春天不就是一幅画吗?她正牵动着我们好奇的目光呢!  闻!春天不就是一杯茶吗?她的香味儿正往我们的鼻子里钻呢!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的心神荡漾在春天谱写的篇章中吧!  春色影像馆  春雨 淅淅沥沥  西湖水面无波,岸边垂柳婀娜,少了几分明丽,多了几分含蓄。毛毛细雨缓缓地下着,像一个多
期刊
文题亮相  在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  请好好回忆一下让自己难忘的时刻,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引  细节,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
期刊
我与《作文周刊》是颇有缘分的。  1985年,我上初一,物质尚且不富裕,去小镇上学的时候还背着杂粮,麦面馍馍是无法尽情享用的。腹中空空,可奇怪的是,竟然有几个孩子从牙缝里省出二分钱一份的菜钱来合订《作文周刊》,其中就有我。那时,只有一种感觉,上面的文章远比课本上的有意思。  但合订的问题马上就来了,看完的报纸归谁,总不至于五马分尸般一人一块吧?万一被谁独吞了咋办?前思后想,我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小心
期刊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翻开古典文集,有不少文人墨客都将自己的情思融入了这绵绵不息的雨中,或喜或悲,读后,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那么,下面这些文章,又触发了你怎样的情思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雨蒙蒙,随风飘落。似雾非雾,似线非线。举目远眺,犹如飘在空中的丝绸;抬头仰望,好像天女撒落下来的花雨,染青了
期刊
【文题亮相】  成长是一次又一次的破茧成蝶。挣扎地褪掉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着轻盈且美丽的翅膀,看着外面的世界,跃跃欲试。  成长是放在床头的那一摞摞武侠小说。英雄美人,侠客伴侣,一部一部是那么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成长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记录了喜怒哀乐、苦辣酸甜,记录了青春的烦恼。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期刊
【文题亮相】  初夏的清风吹过,那时花开了/我的窗前,飘来阵阵清香/连蝴蝶也驻足了,来欣赏我心中的风景/如今的思绪,只为那时花开。  阅读上面的小诗,请以“聆听花开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做到文从字顺;(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心香一瓣】  聆听花开的声音  昙花一
期刊
我跟《作文周刊》的缘分,那得从十五年前说起。  那时,我刚担任学校新星文学社主编,文学社和全国七八十家教辅报刊都有联系。  新学期伊始,我写了一封信寄给各家刊物的编辑老师,表达了愿和大家保持联系的心愿。信寄出去后大概一周左右,我就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有我的学生作品发表后的三份样报,还夹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是《作文周刊》的简介。编辑老师热情地邀请我推荐优秀学生作文,后面还附上了她的邮箱地址。  就这样,
期刊
【左读名家经典】  雨中即景  五月黄梅天,到处黏塌塌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院子里各种花木,经雨一淋,新绿的枝子,顽皮地张开翅膀,托着娇艳的花朵。冒着微雨,父亲用旱烟管点着它们,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角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下雨天谢得快,我得赶紧爬上去采,采了满篮子送左右邻居。玉兰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
期刊
2018年1月31日,时隔152年的“超级月亮”与蓝月亮、红月亮再度“喜相逢”,上演了一场难得一见的旷古奇观。实际上,早在古代,中国的文人骚客就将一份特别的情怀给了月亮。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脍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古诗词里有不计其数的咏月名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诗词中的“月”。  月亮的别称  曹老师: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