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现都要有它一定的适应期,也现些许的反复也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能掌握住《新课标》的内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极早地从错误的或不当的教学思路中走出来,那么“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就会实现。
【关键词】适应期;新课标;教学思想
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至今,我们已经走过了近七年的探索之路。在这七年里,我们欣喜地看到: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出现了许多让我们耳目一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这些的确带给教师、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但是课后,我们又不免陷入深深地思索:课改,究竟改变的是什么?这些样式新颖、内容繁杂的语文课,究意是不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最完美的模样呢?我们先不去讨论最终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的这些课堂中所展现的让人困惑的几个问题吧!
困惑一:“你读懂了什么”是真的读懂了吗?
新课程改革提倡:要放开学生的手、脚、眼、口、脑,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和思考。我们有的教师能够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主动地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说、去学。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通过读***段,你弄懂了什么?”学生说:“我知道了……”老师面带微笑:“你真棒!请坐。”“你还读懂了什么?”……诸如此类的对话,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不胜枚举。语文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无需让学生做过多的思考。试问:如果这样的一篇课文无需让学生费劲就能学会的话,那么,还需要老师做什么呢?咱们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解不就行了吗?其实,学生所谓的懂,不过是在他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知识进行的一种定势的言辞,应该说,大多数这样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创新的,而我们的老师就在这样一群“我懂了”的声音中,就把这样一节课上完了,看似问题全懂了,实则是全不懂。
我们说,课堂上问题还是要问的,不能因为强调“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就全部放手,我们还是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提一些问题的,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问题中思索、在问题中求得新的知识,在想问题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一次听《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学生们在一片“我弄懂了”的声音的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课后我问孩子们:“小蝌蚪游啊游,游了几天才长出后腿的?”学生哑然。其实,通过这节课,要弄懂课文中的语句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通过此文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兴趣,让他们对青蛙的生长过程再有更进一步地了解的话,那不是更好了吗?
看来,课堂的发问还是有必要的,不仅问,更要擅问,不仅老师问,更要让学生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才能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困惑二、小组讨论究竟讨论出了什么?
小组讨论应该说是新课改下的一个全新的产物。以前的课堂为了怕影响到整体的效果,只有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而现在的课堂上,小组讨论这种新形式的界入,的确叫人感到很新奇。可是小组讨论最终讨论出了什么呢?
在近几年的听课中,我们很容易听到老师在课堂上发出“小组讨论”的指令。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就按照分好的模块,自己找出自己的那一组,开始讨论。看着沸沸扬扬的教室,教师面带微笑,似乎像将军在观望自己的部下演练一样。可是这些“士兵们”真的在演练吗?我们悄悄地趴过去听听吧:“你来读课文,你找优美的语句,你最后总结。”“我不读!”被分配任务的“士兵”开始抗议。“那你读!”“领导”又开始把任务分配给下一位“士兵”,“他不读凭什么叫我读?我也不读!”如此一来,士兵们谁也不认真地讨论了,应该把矛头指向课文的孩子们开始打起了“内战”,这哪里是讨论呀?这样的局面可能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意料到的吧。到了时间了,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反馈,可是刚才的那一组还没有从“内战”中觉醒过来,还在为刚才的分工在争执。
应该说这样的局面在我们的小组讨论中非常常见。那么我们不难发问:究竟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真正地有意义呢?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讨论时,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以及自身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参与,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否则,小组讨论只能是个形式了。
困惑三:多媒体变成了“多没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地学校注重硬件设施的配备。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一人一台电脑。配备这些设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能够合理、恰当地运用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很多学校的教室里也安置了实物投影、背投等高科技的设施。于是,在课堂上,我们就不难看到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景。
多媒体以其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手段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利处和弊端。
当同学们正在认真地看老师出示在课件中的问题时,突然传出一声惊响,让学生和听课老师为之一振。原来,教师在设计时故意让课件中的声音显示其威力,而实际上呢?却毫无意义。还有的老师为了能使用上多媒体,将课文中的段落逐一地打在了电脑中,学生一节课无需翻书就可以领略课文内容,那么,我们让学生读书的这种习惯从哪培养起来呢?还有的课件,为了展示其课件的丰富,特意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卡通动画,学生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这些卡通人物上,对其打出来的题目似乎无暇顾及,这样的课件我们不能不说是适得其反。
在前不久听《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一位教师在上课时,为了展示自己的课件,不惜花费人力、精力,设计了一场倾盆大雨的场面。只为了说明课文中“一连下了几天大雨”一句,如此多此一举的课件,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败的举动。
还有的教师为了展示课文内容,费了几天几夜的功夫,把课文的内容完全做成动画片让学生观看。此举的初衷确实是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的课文,可是不知他是否意识到,这样的好意实际上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也阻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如此的多媒体,岂不成了多余、没用的“多没体”了吗?看来,再好的东西也要用的适度,否则不但起不到应该达到的效果,反而让人感觉是画蛇添足了。
困惑四:作业的布置——“熟能生巧”吗?
低年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面对大批量的汉字,如何来识记呢?家长们困惑,老师也困惑。但是古人云:“熟能生巧”“温故而知新”。好吧,解决的办法来了:“今天的作业是课后的生字每个写两行。”刚刚入学的七八岁的孩子们呀,你们的小手可能拿着笔还是颤巍巍的,如何禁得起几十行的书写呢?家长在旁边恨不得把笔抢过来替孩子写上几笔,孩子们在半睡半醒中完成了今天的作业,那么明天呢?明天的明天呢?
语文是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但它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去学习。汉字也有汉字它特有的规律和记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爱汉字》一课,作者用极为精美的语句赞美了汉字、赞美了我们祖国的语言,那一笔一画似乎都如同精灵一般,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情的,是有色彩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感悟这些有生命的小精灵呢?每一个字无论从它的形、音、义,哪一方面都是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的,只要遵从它的规律,那么由一个字变出十几个字是很容易的,由一个偏旁带出几十个字也是易如反掌。我想,在这样的有趣味地学习中,还用苦苦地去一笔一画地记数每个字的形、音、义吗?课改的目的本是减负,可结果却成了加负,如此的课改我们还要改什么?维持原样得了。所以识字教学绝不是靠有限的书写就可以完成了,如此一来,在有限的书写中,可能会带给孩子无限的怨恨,也许也就抹杀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那么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才能提高其实效性?用崔峦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的话来说就是:一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要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也许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还有许多叫人不解和困惑的地方。但我想: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现都要有它一定的适应期,也现些许的反复也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能掌握住《新课标》的内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极早地从错误的或不当的教学思路中走出来,那么“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就会实现。
【关键词】适应期;新课标;教学思想
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至今,我们已经走过了近七年的探索之路。在这七年里,我们欣喜地看到: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出现了许多让我们耳目一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这些的确带给教师、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但是课后,我们又不免陷入深深地思索:课改,究竟改变的是什么?这些样式新颖、内容繁杂的语文课,究意是不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最完美的模样呢?我们先不去讨论最终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的这些课堂中所展现的让人困惑的几个问题吧!
困惑一:“你读懂了什么”是真的读懂了吗?
新课程改革提倡:要放开学生的手、脚、眼、口、脑,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和思考。我们有的教师能够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主动地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说、去学。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通过读***段,你弄懂了什么?”学生说:“我知道了……”老师面带微笑:“你真棒!请坐。”“你还读懂了什么?”……诸如此类的对话,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不胜枚举。语文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无需让学生做过多的思考。试问:如果这样的一篇课文无需让学生费劲就能学会的话,那么,还需要老师做什么呢?咱们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解不就行了吗?其实,学生所谓的懂,不过是在他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知识进行的一种定势的言辞,应该说,大多数这样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创新的,而我们的老师就在这样一群“我懂了”的声音中,就把这样一节课上完了,看似问题全懂了,实则是全不懂。
我们说,课堂上问题还是要问的,不能因为强调“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就全部放手,我们还是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提一些问题的,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问题中思索、在问题中求得新的知识,在想问题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一次听《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学生们在一片“我弄懂了”的声音的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课后我问孩子们:“小蝌蚪游啊游,游了几天才长出后腿的?”学生哑然。其实,通过这节课,要弄懂课文中的语句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通过此文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兴趣,让他们对青蛙的生长过程再有更进一步地了解的话,那不是更好了吗?
看来,课堂的发问还是有必要的,不仅问,更要擅问,不仅老师问,更要让学生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才能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困惑二、小组讨论究竟讨论出了什么?
小组讨论应该说是新课改下的一个全新的产物。以前的课堂为了怕影响到整体的效果,只有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而现在的课堂上,小组讨论这种新形式的界入,的确叫人感到很新奇。可是小组讨论最终讨论出了什么呢?
在近几年的听课中,我们很容易听到老师在课堂上发出“小组讨论”的指令。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就按照分好的模块,自己找出自己的那一组,开始讨论。看着沸沸扬扬的教室,教师面带微笑,似乎像将军在观望自己的部下演练一样。可是这些“士兵们”真的在演练吗?我们悄悄地趴过去听听吧:“你来读课文,你找优美的语句,你最后总结。”“我不读!”被分配任务的“士兵”开始抗议。“那你读!”“领导”又开始把任务分配给下一位“士兵”,“他不读凭什么叫我读?我也不读!”如此一来,士兵们谁也不认真地讨论了,应该把矛头指向课文的孩子们开始打起了“内战”,这哪里是讨论呀?这样的局面可能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意料到的吧。到了时间了,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反馈,可是刚才的那一组还没有从“内战”中觉醒过来,还在为刚才的分工在争执。
应该说这样的局面在我们的小组讨论中非常常见。那么我们不难发问:究竟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真正地有意义呢?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讨论时,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以及自身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参与,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否则,小组讨论只能是个形式了。
困惑三:多媒体变成了“多没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地学校注重硬件设施的配备。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一人一台电脑。配备这些设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能够合理、恰当地运用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很多学校的教室里也安置了实物投影、背投等高科技的设施。于是,在课堂上,我们就不难看到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景。
多媒体以其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手段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利处和弊端。
当同学们正在认真地看老师出示在课件中的问题时,突然传出一声惊响,让学生和听课老师为之一振。原来,教师在设计时故意让课件中的声音显示其威力,而实际上呢?却毫无意义。还有的老师为了能使用上多媒体,将课文中的段落逐一地打在了电脑中,学生一节课无需翻书就可以领略课文内容,那么,我们让学生读书的这种习惯从哪培养起来呢?还有的课件,为了展示其课件的丰富,特意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卡通动画,学生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这些卡通人物上,对其打出来的题目似乎无暇顾及,这样的课件我们不能不说是适得其反。
在前不久听《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一位教师在上课时,为了展示自己的课件,不惜花费人力、精力,设计了一场倾盆大雨的场面。只为了说明课文中“一连下了几天大雨”一句,如此多此一举的课件,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败的举动。
还有的教师为了展示课文内容,费了几天几夜的功夫,把课文的内容完全做成动画片让学生观看。此举的初衷确实是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的课文,可是不知他是否意识到,这样的好意实际上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也阻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如此的多媒体,岂不成了多余、没用的“多没体”了吗?看来,再好的东西也要用的适度,否则不但起不到应该达到的效果,反而让人感觉是画蛇添足了。
困惑四:作业的布置——“熟能生巧”吗?
低年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面对大批量的汉字,如何来识记呢?家长们困惑,老师也困惑。但是古人云:“熟能生巧”“温故而知新”。好吧,解决的办法来了:“今天的作业是课后的生字每个写两行。”刚刚入学的七八岁的孩子们呀,你们的小手可能拿着笔还是颤巍巍的,如何禁得起几十行的书写呢?家长在旁边恨不得把笔抢过来替孩子写上几笔,孩子们在半睡半醒中完成了今天的作业,那么明天呢?明天的明天呢?
语文是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但它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去学习。汉字也有汉字它特有的规律和记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爱汉字》一课,作者用极为精美的语句赞美了汉字、赞美了我们祖国的语言,那一笔一画似乎都如同精灵一般,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情的,是有色彩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感悟这些有生命的小精灵呢?每一个字无论从它的形、音、义,哪一方面都是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的,只要遵从它的规律,那么由一个字变出十几个字是很容易的,由一个偏旁带出几十个字也是易如反掌。我想,在这样的有趣味地学习中,还用苦苦地去一笔一画地记数每个字的形、音、义吗?课改的目的本是减负,可结果却成了加负,如此的课改我们还要改什么?维持原样得了。所以识字教学绝不是靠有限的书写就可以完成了,如此一来,在有限的书写中,可能会带给孩子无限的怨恨,也许也就抹杀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那么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才能提高其实效性?用崔峦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的话来说就是:一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要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也许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还有许多叫人不解和困惑的地方。但我想: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现都要有它一定的适应期,也现些许的反复也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能掌握住《新课标》的内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极早地从错误的或不当的教学思路中走出来,那么“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就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