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豹”的象征作用及海明威的死亡观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乞力马扎罗的雪》最直接描写死亡,以生与死为主题的作品。小说开头以乞力马扎罗山上的豹子尸体来展开全文,描写了主人公哈里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时的所思所感,表现了主人公对待死亡时的生命观,这也正是作家海明威的死亡观的体现。开篇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豹子尸体正是作者对于生与死的认知,本文正是通过对豹的象征意义着手,进而分析作者海明威的死亡观。
  关键词:豹;死亡;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
  一、简介
  海明威的一生中写过很多小说,其中《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他早期创作的一部短篇,也是最有海明威作品风格的一部小说。海明威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是围绕着死亡来写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也是如此,整部小说都围绕着死亡来描述了主人公哈里的一生。小说使用的是插叙的手法,在主人公哈里病重将死的弥留之际,将他的人生历程进行回顾。在每个人都彌留之际都会有很多回忆涌现在脑海中,不论是痛苦的还是悔恨的,但是这些回忆肯定是给自己的一生中留下最深印象的片段。主人公哈里的回忆里就是这样,他的回忆都笼罩着死亡的阴影,尤其是他所经历的那场残酷的战争所给他带来的深刻的阴影与创伤。这些压抑的痛苦使他对死亡的态度慢慢的转变,由恐惧死亡,到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暴躁与愤怒,最后将所有的强烈情感都转化为疲倦,坦然地面对即将到来的终结。在这个情感转化的过程中,哈里回忆了自己的人生,对自己以前的人生做了一个不算总结的总结。他回忆自己的一生过着碌碌无为、纸醉金迷的生活,没有人生追求也不知进取,明明一身的才华却蹉跎岁月,浪费了才华也浪费了人生,到最后人生走到了尽头,回首望去,只剩下无尽的悔与恨,最后在自己生命尽头的感叹中,他梦到自己的灵魂攀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的顶峰,飞越这里,飞向远方。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哈里的灵魂得以升华,即使肉体已经死去,但是灵魂却得到了安息。从这最后的冥想中,我们窥探到哈里那向往崇高灵魂的心,这也是海明威用他的文字所想向读者所描述的,即使悔恨,心绪难以平静,也要勇往直前,向往崇高与圣洁。
  海明威的一生都坚持他的硬汉形象,这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生命中充满死亡的影子,所以他的作品中总是有着强烈的悲剧意识以及死亡意识,最后的结局总是带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在他的笔下,死亡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是人们根本无法抗衡的,面对这种死亡力量的无力感加重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而《乞力马扎罗的雪》所描述的正是主人公哈里面对无法抗拒的死亡时内心恐惧、焦虑到在最后无能为力而释然的过程。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过程,如果生活了无生趣,或许死亡是一种释然与解脱,这也就是哈里最后在将死之际最真实的心境,他对于自己碌碌无为的痛苦一生,最后能找到心灵的宁静,飞向神圣的乞力马扎罗山顶,释然一切,从而不再恐惧死亡,终于得到了解脱。
  二、豹的象征作用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第一段关于豹子的故事素材来自于海明威听一位意大利探险家给他讲的一个见闻。很多读者在读这篇文章时都会好奇那只最终冻死风化在乞力马扎罗雪峰之上的豹尸存在的原因,雪峰之上,茫茫雪原,这里既不是它的家园,也不是它的狩猎场,豹子来这里肯定不是为了像人类那样寻求登峰的快感,那豹子来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欧洲文化的象征中,狮子才是非洲大草原上不可置疑的王者,豹子从来都不是王者的象征,只能屈居在狮子之后。而且豹子的特性是独行者,总是独来独往而非群居,有时它们也会受到鬣狗群的欺辱夺食。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豹子就是软弱的,在海明威的眼中,死在乞力马扎罗山顶这个圣洁之地的豹子,是崇高而又圣洁的。而本身就习性来看,吃腐肉的鬣狗是毫无尊严的物种,它们群居一起投机取巧,欺软怕硬,巧取豪夺,狡诈无比。但是豹子就不一样了,豹子狩猎时用速度征服一切,虽然它们没有狮子那么强壮,也没有鬣狗那么狡诈,但是他们却像是有气节的文人一样,用自己的笔杆子来养活自己,绝对不吃嗟来之食,它们是广袤大草原上真正的舞者。
  在乞力马扎罗山顶上的豹子的尸体是不朽的,它已经风干冻僵了,永远都保存在山上,就像一座高风亮节的丰碑那样永远的停留在那圣洁之地。它不再像是那些死在山下的动物那样,尸体很快被其他动物吞噬干净,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海明威多次描写了毫无尊严的鬣狗,就是用来和豹子进行鲜明的对比,那些毫无气节、寡廉鲜耻家伙终将被大自然残酷的法则所吞噬,消失殆尽。
  至于小说开头中的“乞力马扎罗山”直到小说的末尾才再次出现,哈里在弥留之际梦见自己越飞越高,穿越风雨,最后飞向那个神圣的广袤无垠的乞力马扎罗山巅。这是哈里死前最后的幻想,他就像那只冻僵在乞力马扎罗山顶的豹子,向往那崇高的圣洁之地,同时那也是他灵魂的解脱以及安息之地。海明威写《乞力马扎罗的雪》也是为了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圣洁之地,因为海明威赞同尼采的观点:“适时而死。死在幸福之峰巅者最光荣。”豹子误入歧途,走进那高寒又没有食物的地方,最后迷失方向而走向死亡,但是它还是去了,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就像是代表着信仰的巅峰一样。在这里豹子就是海明威常常塑造的“硬汉”形象,它矢志不渝,倒下在追求信仰的途中,俨然一座丰碑。
  哈里最后倒在非洲,这里本来是他想找回信仰的地方,他倒在了这里,就像是一座圣洁的终结之地,成为他自己的丰碑,因为海明威曾说过“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生命就像一次短暂的旅程,虽然旅程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是这过程中的享受是永恒的,即使这个旅程并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人生在世,因为出身而存在很多的不平等,但是在生命方面,没有人有特权,人人都会面临死亡,都会面对生命的终结,但是乞力马扎罗山是永恒存在的,它就是一个象征生命共同归宿的殿堂,但是通向这里的路是高寒又孤独的。活着也许是痛苦的,就如米兰·昆德拉所言,“生活没有任何幸福可言。但存在,存在就是幸福。”存在,即是生命意义的存在。泰戈尔也说,“我存在,就是所谓生命的一个永恒的奇迹”。所以一个生命为什么来到这里,和它离开一样,没有理由。这也就是海明威对那个乞力马扎罗上的豹子的解释,同时也是他面对死亡的生命观。   三、海明威的死亡观
  海明威是以为伟大的战争小说家,他一生中面临过很多次死亡,他的作品是他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展现。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见他面对死亡的人生观,就像《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主人公哈里对待死亡的态度那样。他的作品中虽然一直充斥着死亡的阴影,但是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不是消极的。就像是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那个豹一样,面对每个人都将面临的死亡,不要惧怕,而是要勇于直面它,即使死去,即使只剩下冻僵風干的尸体,但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是永远留存的。
  海明威为什么要在小说的开头写那个来乞力马扎罗西山巅这一高寒之地的豹子,而豹子,这种智力与耐力并存的物种,为什么在这里死去。这或许是海明威想让所有读者思考的问题。海明威一向喜爱智慧与耐力并存的豹子,而这里描写这只孤高的豹子或许就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海明威一直都想向人们塑造一种硬汉的形象,他将他这种形象体现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让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这种形象并接受它,这只豹子就像是有着硬汉形象的自己,永攀高峰,即使死去,也是力竭而死,也是死与攀登顶峰的途中。
  没有人知道豹子来到高寒之地的原因,本来有广阔的草原任它奔驰,却最后来到这里终结一生,就像是海明威本人一样,明明攀得文学最高峰——诺贝尔文学奖,却没有安享晚年,在得知自己不能写作后,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一直硬汉形象的老头成为他笔下的那只豹子,他的精魂封存于豹子里,永远的长眠于乞力马扎罗的雪里了。
  从《乞力马扎罗的雪》这部小说的结局中,我们能看出哈里的向往之地在乞力马扎罗的山巅,哈里在向往着圣洁与解脱,就像那只豹子一样。这里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就像是生与死的交界处,既象征着死亡又象征着圣洁,越过山巅就是生存,越不过就是死亡,但是死在巅峰,死于这美丽的圣洁中,也是一种心灵的解脱。
  四、总结
  海明威的作品一直以死亡为主题,就像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文章开头的那个在乞力马扎罗山上的豹的尸体一样。以生命的终结来达到精神的永恒。通过豹的象征作用,这个勇攀高峰不畏惧死亡的豹正是作者海明威本人所要达到的精神高度,就像是作者对于死亡的追求。人生是终究有一死的,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开始。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不要畏惧,要勇于面对。就像是豹一样活着出彩,死的漂亮。
  参考文献
  [1]李洪威.In the Face of Death:Analysis of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at Discourse Level[J].海外英语.2016:160-162.
  [2]周樱.A Tentative Study on Hemingway's“The Snows of Kilimanjaro”[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3]王文渊.《乞力马扎罗的雪》的主题思想探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6:115-118.
  [4]王盛熙.海明威的死亡观解读——以《丧钟为谁而鸣》等作品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59.
  [5]尧必文.论海明威文学作品中的生死哲学.红河学院学报[J].2014:85-87.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针对高校的一项重点考核指标。 可是目前高校对外交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提升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广度及加深交流层次。基于此背景,本文讨论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国内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发展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而世界的交流也随着经济科技发展不断
期刊
摘要:犹太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书信体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其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个女人的情感心路历程。他创作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处于一战后二战前的时间段,而社会背景则是战后民不聊生、国无宁日的局面。此外,还受到好友弗洛伊德的影响。并借鉴了他的无意识理论和分析心理学去探寻成年人的爱情观。本文以陌生女人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偏执狂”式的爱情观和“无声”的爱情观两方面来剖析陌生女人贯以一生的爱情
期刊
摘要:《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将“免费师范生”改“公费师范生”, 履约期10年改为6年,文章将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背景、政策价值、不足之处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政策解读;师范生;免费教育  一、现实背景  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日益严重[1]。为实现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07国务院出台《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互联网+”概念也逐渐融入到我国现代教育产业,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本文笔者也将从互联网背景入手,探析中专英语教学课堂创新教学新对策,从多途径推进互联网与中专英语教学课堂相融合,发挥互联网积极作用打造新式中专英语教学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 中专英语 教学创新  从互联网视角下看待中专英语教学课堂,其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
期刊
引言  滨海湿地主要是指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包括水深不超过6米的永久性水域、潮间带(或洪泛地带)和沿海低洼地带。湿地具有流量调节、防止海水入侵、补充地下水或来自地下水、营养物质的沉积、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保护海岸、旅游开发、教育与科学研究等价值。应当加强管理和保护,严格禁止破坏行为和人为负面影响,任何单位、个人在未得到国家批准的情况下不能擅自利用。 據《中国海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这个群体由于缺乏父母应有的陪伴,极容易个性心理发展异常,而童话在儿童成长历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和启蒙作用,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分析童话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义,从而提出一条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童话,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教育意义  一、当前社会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
期刊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文从教育资源体系生态化构建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化体系的整体性、适应性、共生性和平衡性等几方面基本特征,进而从师资、财力、设施、瓶颈、怪圈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生态化构建策略和构建路径,希冀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资源体系;生态化体系;特征;策略  
期刊
摘要:在我校学生以女性为主,且大部份为初中基础较差,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药物化学,是一门系统性比较强的必修课,包含了药理学及有机化学等专业知识,而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又无更高的提升要求。但是以后职业方向均肩负着医药卫生一线服务行业的任务,如何掌握该门专业知识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思考策略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开展的深化自我诊改工作实施,对中
期刊
摘要:小学作为孩子学习阶段中获取知识和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危害孩子一生。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地位十分重要,如何引导高年级小学生更好的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课堂自主学习效果,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当前小学自主学习教学开展现状,本文对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并就
期刊
1.实验分析  人教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本节教材设置了一个分组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一个演示实验“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两个实验的实验步骤和介绍都只有四行字,真正要完成好实验需要大量的工作。两个实验中所要观察的材料都是活材料生长中的结构特征和现象,就需要提前准备,选择出最佳的观察材料和观察时机,才能有明显的观察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