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4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浅层X线治疗瘢痕疙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78例根据皮损颜色、厚度与硬度等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与手术后浅层X线治疗,并在患者治疗后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与效率为80.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0.7%,治疗中并未出现一例患者骨髓抑制或放射性皮炎等副作用,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5.4%,同时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针对瘢痕疙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选用浅层X线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浅层X线;疗效分析;瘢痕疙瘩
当前临床在治疗瘢痕疙瘩的過程中,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方法,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局部注射治疗、手术切除与手术加物理治疗[1]。这三种方法治疗效果并不一致。本文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浅层X线治疗瘢痕疙瘩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10-77岁,平均年龄为(38.3±6.7)岁,患者病程为10d-20年,平均病程为(7.3±8.7)年。患者皮损分布在患者胸部、头部、颈部、背部、耳垂、四肢、会阴、腹部、颜面部等部位,其中有超过65%的患者皮损部位见于胸部与背部。皮损最长达到7cm×21cm,最小为0.4cm×0.4cm。患者皮损的数量少则1个,多则达到5个。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皮损的颜色、厚度与硬度等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有52例,患者的皮损害表现出凸起斑块,厚度约达到0.5-2cm,颜色为淡红色,该组患者采取手术后24h至48h直接接受浅层X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26例,患者皮损表现为圆形、条状或蟹足状隆起性斑块或结节,皮损厚度为0.4-1.0cm,患者皮损的多出现在胸部、背部、四肢、耳垂与颈部等多部委,软骨样硬度,呈淡红色、暗红色或者是红褐色,并且周围还会出现红晕,表面光滑,毛细血管扩张,无毛,部分患者会有自觉瘙痒与触痛感,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浅层X线放射治疗机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电压控制在50-100kv之间,这个范围内的电压适合治疗皮肤病。在治疗瘢痕疙瘩的过程中采用50kv、10mA。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皮损大小、局部张力等情况分别直接切除缝合与局部皮瓣转移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后24h至48h期间直接接受浅层X线进行治疗,每次的剂量为5Gy,5天一次,总共需要治疗4次左右,治疗的总剂量控制在20Gy。对照组患者在适合的时候直接选用手术进行切除。
1.3疗效判定
在患者治疗后以及随访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患者痊愈的表现:在患者治疗1年后,局部瘢痕基本平整、软,颜色变浅,并无出新疼痛、瘙痒的感觉;患者治疗显效的表现:在患者治疗1年后,患者局部瘢痕的厚度降低了一半或者是1/3,与此同时患者并没有或者是仅存在轻微的痛感与瘙痒感;患者治疗无效的表现:在患者治疗1年后,患者的皮损面积稍有平复,单室仍旧会较硬,仍然会出现疼痛感与瘙痒感。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与效率为80.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0.7%,治疗中并未出现一例患者骨髓抑制或放射性皮炎等副作用,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5.4%,同时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皮肤科中,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并症。该种病症与患者体质、患者家族情况、伤口修复与皮肤张力等具有一定联系它是皮肤损伤后愈合阶段的纤维母细胞过度增生所致。该种并症的主要病理表现为瘢痕组织内胶原蛋白与基质成分大量沉积。瘢痕疙瘩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中通常选用三种治疗方法[2]。其中浅层X线治疗属于一种放射性治疗,组织半价层是7.5mm。在治疗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病变局部X线的总量,因而临床中也没有见到骨髓抑制或者是放射性皮炎等放疗中常见的副作用。因此,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就是在患者伤口没有开始愈合的情况下进行放射治疗。并且在针对特殊部位的瘢痕疙瘩的时候,浅层X线治疗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如眼部皮肤治疗,需要带好眼罩,保护眼睛。而男性阴囊部位要避免X线照射。而青少年女性乳房部位需要向患者说明方俩后可能会影响发育。瘢痕过度生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皮肤张力,因此临床上应当尽可能选用降低局部张力的方法[3]。
综上所述,针对瘢痕疙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选用浅层X线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笃银,蔡景龙,徐斌,等.瘢痕疙瘩的肿瘤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36(05):89.
[2]靳瑾,高建华.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研究动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3(10):36-37.
[3]邱雅,陈蕾,许海凤,等.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治疗66例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10(07):56-57.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浅层X线治疗瘢痕疙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78例根据皮损颜色、厚度与硬度等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与手术后浅层X线治疗,并在患者治疗后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与效率为80.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0.7%,治疗中并未出现一例患者骨髓抑制或放射性皮炎等副作用,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5.4%,同时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针对瘢痕疙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选用浅层X线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浅层X线;疗效分析;瘢痕疙瘩
当前临床在治疗瘢痕疙瘩的過程中,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方法,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局部注射治疗、手术切除与手术加物理治疗[1]。这三种方法治疗效果并不一致。本文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浅层X线治疗瘢痕疙瘩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10-77岁,平均年龄为(38.3±6.7)岁,患者病程为10d-20年,平均病程为(7.3±8.7)年。患者皮损分布在患者胸部、头部、颈部、背部、耳垂、四肢、会阴、腹部、颜面部等部位,其中有超过65%的患者皮损部位见于胸部与背部。皮损最长达到7cm×21cm,最小为0.4cm×0.4cm。患者皮损的数量少则1个,多则达到5个。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皮损的颜色、厚度与硬度等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有52例,患者的皮损害表现出凸起斑块,厚度约达到0.5-2cm,颜色为淡红色,该组患者采取手术后24h至48h直接接受浅层X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26例,患者皮损表现为圆形、条状或蟹足状隆起性斑块或结节,皮损厚度为0.4-1.0cm,患者皮损的多出现在胸部、背部、四肢、耳垂与颈部等多部委,软骨样硬度,呈淡红色、暗红色或者是红褐色,并且周围还会出现红晕,表面光滑,毛细血管扩张,无毛,部分患者会有自觉瘙痒与触痛感,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浅层X线放射治疗机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电压控制在50-100kv之间,这个范围内的电压适合治疗皮肤病。在治疗瘢痕疙瘩的过程中采用50kv、10mA。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皮损大小、局部张力等情况分别直接切除缝合与局部皮瓣转移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后24h至48h期间直接接受浅层X线进行治疗,每次的剂量为5Gy,5天一次,总共需要治疗4次左右,治疗的总剂量控制在20Gy。对照组患者在适合的时候直接选用手术进行切除。
1.3疗效判定
在患者治疗后以及随访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患者痊愈的表现:在患者治疗1年后,局部瘢痕基本平整、软,颜色变浅,并无出新疼痛、瘙痒的感觉;患者治疗显效的表现:在患者治疗1年后,患者局部瘢痕的厚度降低了一半或者是1/3,与此同时患者并没有或者是仅存在轻微的痛感与瘙痒感;患者治疗无效的表现:在患者治疗1年后,患者的皮损面积稍有平复,单室仍旧会较硬,仍然会出现疼痛感与瘙痒感。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与效率为80.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0.7%,治疗中并未出现一例患者骨髓抑制或放射性皮炎等副作用,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5.4%,同时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皮肤科中,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并症。该种病症与患者体质、患者家族情况、伤口修复与皮肤张力等具有一定联系它是皮肤损伤后愈合阶段的纤维母细胞过度增生所致。该种并症的主要病理表现为瘢痕组织内胶原蛋白与基质成分大量沉积。瘢痕疙瘩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中通常选用三种治疗方法[2]。其中浅层X线治疗属于一种放射性治疗,组织半价层是7.5mm。在治疗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病变局部X线的总量,因而临床中也没有见到骨髓抑制或者是放射性皮炎等放疗中常见的副作用。因此,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就是在患者伤口没有开始愈合的情况下进行放射治疗。并且在针对特殊部位的瘢痕疙瘩的时候,浅层X线治疗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如眼部皮肤治疗,需要带好眼罩,保护眼睛。而男性阴囊部位要避免X线照射。而青少年女性乳房部位需要向患者说明方俩后可能会影响发育。瘢痕过度生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皮肤张力,因此临床上应当尽可能选用降低局部张力的方法[3]。
综上所述,针对瘢痕疙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选用浅层X线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笃银,蔡景龙,徐斌,等.瘢痕疙瘩的肿瘤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36(05):89.
[2]靳瑾,高建华.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研究动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3(10):36-37.
[3]邱雅,陈蕾,许海凤,等.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治疗66例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10(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