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档案
马伟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勤远教师奖”等荣誉称号。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省级课题“培养学科素养的结构教学实践研究”,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省市级课题多项,初步形成了“关注语文学科本质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思想”的教学理念及特色。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编著有《初中语文新课标新阅读》等。
【摘 要】融通即“融合通达”之意。“融通”的语文情结,昭示的是一种生命关切和情感共鸣,语言文字及其蕴蓄的美好境界;“融通”的语文认识和语文实践,本质上是以“结构”为载体,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融合,去除蒙蔽,关注语文学科知识本质,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融通;语文认识;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68-04
【作者简介】马伟平,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江苏宜兴,214206)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在语文教学热闹而又困惑的当下,我坚信只要做到以澄明的心境拥抱语文,以求真的智慧合力向前,以生动的实践日日求索,我们就能一起走向“融合通达”的彼岸,达到“自然欢悦”的理想境界,一起过上“表里融通”的语文生活。
“融通”,即“融合通达”,情智相融,言意相通,这是语文的根本特点,也是我二十余年耕耘语文教坛后的顿悟,昭示了我未来的语文生活的方向。“融通”的语文生活,本质上是以结构为核心思想,理解语文课程性质,实施语文教学变革,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打开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多向通道,寻找基于结构的整体建构语文教学改革路径,去除遮蔽,焕发灵性,追求理解的通透和实践的通达,达到“科学”与“人文”融合、“必然”与“自由”辉映的语文学习之境。
一、融通的心境
向往融合通达的心境,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学的寻觅,对学生的切己体察,更是一份安身立命的情怀。在语文世界里获得的纯粹与感动,让自己在世俗生活和语文世界里找到平衡,体验幸福。
从孩提时代对文学启蒙读物的喜爱,到高考选择师范中文系,到今天仍在语文讲台边孜孜于语文教学,人生之途,虽有旁逸,却缘定语文。
1991年我被分配至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岁月流转,课堂磨砺,初中语文教学的面目逐渐亲切可爱起来,在农村中学工作的十一年间,读书的习惯,文学的滋养,进取的精神,给了我无限的动力。
2002年我调入宜兴市实验中学任教,在实验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王俊的引领下,我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无锡市名教师。2008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学位,圆了再入大学深造的心愿,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性思索。
回顾以往,我都以“惭愧而幸福”的姿态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惭愧而自省,幸福而知足,让生命更多了一份醇厚朴实,这是语文的品性特点,也是我作为一名语文人应有的人格标识。
二、融通的认识
我用“融通”两字来表达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教学真谛的理解,即整合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要素,使之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和生命活力的动态结构,努力追寻“融合通达”的认识之境。融通的语文课程观,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指向于“全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课程,必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语文课程是最适于发挥“人”的积极因素的一门课程,而“人”的最根本特点就是整体性,语文课程和教学,必须要实现“知、情、意、行”的融合通达,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全人”。
二是语文课程的品质地位指向于“奠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与现实的互动,彰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语文课程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课程的基础性工具,在坚守学科价值的同时,渗透其他课程的学习因素,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奠基;语文课程也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发育,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
三是语文课程的实施路径上指向于“通透”,我始终坚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回归于人”的课程实施理念,人人平等,坦诚相见,追寻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努力除去附着在“人”身上,尤其是学生身上的紧张和俗套,创设有利于学生舒展身心的教学情境,把“人”以及“人的生活”作为最根本的语文课程资源,以真实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用语文的方式,真实而勇敢地表现自我,思考生活,增长阅历,陶冶情感,让语文焕发应有的生命活力,让语文与生活共鸣。戴着“教师”面具的空洞说教,举着“教参”棍棒的呵斥威压,只会让语文面目可憎了无生趣。
融通的语文教学观,即以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为载体,以语文学科素养结构为目标,整体建构语文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构建融合通达的语文教学设计框架,让老师“教得明白”,学生“学得轻松”。语文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关注语文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解决语文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思维方式。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练就自己“听说读写思”的基本功,建构丰富而有生命力的语文学科知识及学习策略,创设言语实践情境,丰富学生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的意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自由挥洒,精彩生成,这是我向往的语文教学的“通透”之境。
三、融通的实践
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努力遵从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和学科价值,以“人文”为导向,引导学生健康“做人”,以“科学”为目标,启发学生智慧“为文”,并努力实现“人文”和“科学”的互促互通,达到“做人”与“为文”的相生相融,达到自由而自律、有闲而有序的境界,这也是课堂教学的“融合通达”的境界。 (一)语文教学中的融通
1.在文本中追寻“文本”“作者”“读者”的融通。
语文教学,是以语文教材为凭借和载体的,文本解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之一。构建“把握主旨”的方法结构,有利于实现文本解读的“融通”,其基本策略是构建“基于文本、尊重作者、源于读者”的操作步骤,“基于文本”“尊重作者”“源于读者”三个要素的交汇点,就是文本解读的融通点。
例如关于《散步》一课的主旨,有“家庭亲情”“中年责任”“人际调和”“热爱生命”等意见,颇有争鸣。我认为作为阅读教学的范本,对作品的主题允许争鸣和新解,但要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我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主旨的过程中,首先和学生一起,运用“关键词句法”,分段概括内容(段意)。再运用“思路分析法”,即整理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探究决定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从决定散步,到散步途中分歧的产生与化解,到最后“我”和妻子分别背上母亲、儿子散步的感人场景,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都与“呵护生命”有关。由此,我们将文本主旨聚焦到“生命”二字。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散步》的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1],对“生命”的守望珍重,应该是“散步”的脚印心迹,题近意远,言浅衷深。
学生的原初阅读,肯定不会都指向“生命”感悟。读出“家庭亲情”“中年责任”“人际和谐”的,都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值得尊重和肯定,可加以点拨和诱导,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在不断与文本、作者、同伴(老师)的对话中,渐渐触摸“生命”的热度,消弭认知冲突,达成基本共识。至此,本文的主旨立意可以这样理解:融“亲情”“责任”于“生命”之中,唯有亲情呵护、责任担当,才能让生命更加美好和谐,这一理解比较切近文本、作者和读者的融合视角。
2.在目标上追寻“知识”“过程”“情感”的融通。
我在确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努力构建以培养语文学科知识技能为核心,融合学生语文活动体验,渗透语文学科思想方法,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目标结构,努力使之成为确立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通用工具,达到教学目标设计的“融合通达”之境。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可以借鉴知识分类理论,界定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类型,根据知识特点和学情实际,确定各类知识达到的认知水平,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构建目标确定的一般思路,并创设问题情境和对话平台,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语文活动经验。
其基本框架如下:
(1)会读写(默写)本课重要的字词(音形义),熟背重要语句和段落。
(2)熟读课文,运用一定的方法策略(“段意合并法”“纲要信号法”“文体特征法”“要素归纳法”等),概括说出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精读段落,结合“表达”特点,识记(理解、应用)语文学科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实现“一课一得”,深化文本理解。
(4)拓展联系,感悟升华。联系现实,联系自我,深化体验,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全面发展。
这一基本框架,涵盖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如语文知识与技能、阅读的方式与习惯、阅读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策略。这一框架为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了一个模板,具体文体、具体篇章、具体知识的教学目标,都可以从这一模板中找到立足点,都是这一教学目标结构的具体呈现和不同表征。关于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本质认识,让我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解更为通透自如。
3.在过程中追寻“思维”“言语”“交际”的融通。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结构性是匹配的。我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中,努力构建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关注语文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学科思想的隐性生长,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真实表达的交际氛围,形成“一体(言语实践)两翼(语文知识、情感陶冶)”交互上升的教学风格,追寻“思维”“言语”“交际”的融通发展。
这个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其形成的深厚土壤和必然轨迹。我在语文教学探索过程中,深受王俊校长创立的“结构尝试”教学法的影响,该教学法以“以结构为载体,以尝试为主线,实现少教多学”为特征,关注学科知识的本质,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犹记得在听了黄厚江老师上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之后,我不由得把黄老师的课和我在河南安阳“全国和谐教学年会”上教同一篇课文的情形做了比较,我用“意象分析法”,即“找意象—读意象—品意象—悟意象”的方法,抓住“雪”这一意象深入文本,自以为巧妙,实则生拉硬拽,学生明显缺少共鸣。而黄老师一支粉笔,一幅简图,依循思路,听说读写,相机生成,智慧幽默,尽显语文教学的清简质朴和语文教师的当行本色,达到了自由通透的教学境界,汗颜之际,心生钦佩。
在多少次的课堂历练和实践探索后,我初步形成了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将语文学科知识含而不露渗透其中、帮助学生掌握最具迁移价值的语文核心知识的课堂风格。在坚守语文学科价值的同时,我努力追求语文教学“思维、言语、交际”同步发展的融通之境。
4.在评价中追寻“心理”“话语”“生命”的融通。
我认为,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评价,务必要营造悦纳的心理场、平等的话语场、觉醒的生命场,在这样的语文教学场域中,我们的评价才是真实的、融通的,才能真正激励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表达出他们的真实心声,才能在学生的心头投射下语文的光辉。
例如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果总是依据“要深刻立意、精当选材、生动表达、优美语言”来评价学生作文的好坏,这样的评价是苍白的。面对每一次的作文题目,我常常会跟学生讲我对题目的理解,甚至把我的故事说给学生听,把自己以前发表在报刊上的一些散文、小说,拿出来跟学生一起分享。例如我写过一篇《醉酒少年》的小文章,发表在1996年的《宜兴文化报》上,我至今还保存着泛黄的“录稿通知单”,文章叙述了我小时候趁妈妈不注意,偷喝了父亲喝剩的白酒,上学路上,走到一半,酒劲发作,斜倚田埂小憩一会,迟到后被罚背书,语文老师还表扬我背得流利的故事。事情是真实的,情怀是真切的,那天感觉语文老师特别亲切,感觉太阳特别温暖和煦,至今脑海里还常浮现出“少年、朝阳、课本、田垄、麦浪”的诗意画面,这些启迪了我的文学梦想。 我把文章印发给学生看时,学生先是好奇,而后会心,最后追问我“此事当真”,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他们的天真,而这天真才是好文章的源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教师用自己的“下水文”,用自己的写作实践,和学生一起相互评价作文的优劣,其效果要显著得多,所传授的知识更亲切更容易被学生认同。
(二)语文活动中的融通
融通的语文活动,体现在语文活动主体、空间、过程的融合通达上。
主体融通:我在每一次的语文活动中,都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同时营造良好的互助合作氛围,共享语文的欢愉和生命的成长。这是语文活动得到学生喜爱的根本原因。
例如,我的语文写字课程,我总是挑选几个从小练字、书写漂亮的学生,上黑板演示,代替老师示范,被选上的学生个个兴致盎然,尽显才华,有几个同学很是羡慕,回家悄悄练字,向我申请上台机会,调动了大家写字的积极性,我顺势开展了写字比赛,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我曾是学校“精一”文学社的负责老师,我把社刊《绿洲》交给学生主办,历届优秀学生担任主编,该刊连续八年获“宜兴市文学社刊评比”特等奖,两次获无锡市一等奖。其间,我曾把自己写的文章《苦心守护的风雅人生——〈信客〉赏读》,投给《绿洲》,学生主编审核通过,决定录用文章并提修改建议,我感到很欣慰。这样和谐生动的场景,是语文活动的美好景致。
空间融通:语文活动,从空间上看,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迁移、课外向课内的渗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值得关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努力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语文学习的养分,让语文为生活增色添彩,培养学生崇文厚道的人文素养。
过程融通:语文活动应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主,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主要是为学生展示语文才能搭建舞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生命活力,务必少考核评比,多自由开放,让语文活动过程在多样化、自主性、兼容度上更加宽松自适。
“融通”,不仅仅是我的语文教学追求与向往,更是我的育人宗旨、修身格言和事业标尺。我深知“融通”之境,博大精深,高远精粹,需要毕生努力。我愿意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用更加热情的姿态拥抱语文,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语文,用更加科学的实践学好语文,做一个有语文情怀和实践智慧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73.
马伟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勤远教师奖”等荣誉称号。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省级课题“培养学科素养的结构教学实践研究”,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省市级课题多项,初步形成了“关注语文学科本质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思想”的教学理念及特色。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编著有《初中语文新课标新阅读》等。
【摘 要】融通即“融合通达”之意。“融通”的语文情结,昭示的是一种生命关切和情感共鸣,语言文字及其蕴蓄的美好境界;“融通”的语文认识和语文实践,本质上是以“结构”为载体,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融合,去除蒙蔽,关注语文学科知识本质,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融通;语文认识;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68-04
【作者简介】马伟平,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江苏宜兴,214206)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在语文教学热闹而又困惑的当下,我坚信只要做到以澄明的心境拥抱语文,以求真的智慧合力向前,以生动的实践日日求索,我们就能一起走向“融合通达”的彼岸,达到“自然欢悦”的理想境界,一起过上“表里融通”的语文生活。
“融通”,即“融合通达”,情智相融,言意相通,这是语文的根本特点,也是我二十余年耕耘语文教坛后的顿悟,昭示了我未来的语文生活的方向。“融通”的语文生活,本质上是以结构为核心思想,理解语文课程性质,实施语文教学变革,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打开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多向通道,寻找基于结构的整体建构语文教学改革路径,去除遮蔽,焕发灵性,追求理解的通透和实践的通达,达到“科学”与“人文”融合、“必然”与“自由”辉映的语文学习之境。
一、融通的心境
向往融合通达的心境,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学的寻觅,对学生的切己体察,更是一份安身立命的情怀。在语文世界里获得的纯粹与感动,让自己在世俗生活和语文世界里找到平衡,体验幸福。
从孩提时代对文学启蒙读物的喜爱,到高考选择师范中文系,到今天仍在语文讲台边孜孜于语文教学,人生之途,虽有旁逸,却缘定语文。
1991年我被分配至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岁月流转,课堂磨砺,初中语文教学的面目逐渐亲切可爱起来,在农村中学工作的十一年间,读书的习惯,文学的滋养,进取的精神,给了我无限的动力。
2002年我调入宜兴市实验中学任教,在实验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王俊的引领下,我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无锡市名教师。2008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学位,圆了再入大学深造的心愿,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性思索。
回顾以往,我都以“惭愧而幸福”的姿态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惭愧而自省,幸福而知足,让生命更多了一份醇厚朴实,这是语文的品性特点,也是我作为一名语文人应有的人格标识。
二、融通的认识
我用“融通”两字来表达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教学真谛的理解,即整合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要素,使之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和生命活力的动态结构,努力追寻“融合通达”的认识之境。融通的语文课程观,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指向于“全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课程,必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语文课程是最适于发挥“人”的积极因素的一门课程,而“人”的最根本特点就是整体性,语文课程和教学,必须要实现“知、情、意、行”的融合通达,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全人”。
二是语文课程的品质地位指向于“奠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与现实的互动,彰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语文课程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课程的基础性工具,在坚守学科价值的同时,渗透其他课程的学习因素,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奠基;语文课程也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发育,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
三是语文课程的实施路径上指向于“通透”,我始终坚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回归于人”的课程实施理念,人人平等,坦诚相见,追寻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努力除去附着在“人”身上,尤其是学生身上的紧张和俗套,创设有利于学生舒展身心的教学情境,把“人”以及“人的生活”作为最根本的语文课程资源,以真实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用语文的方式,真实而勇敢地表现自我,思考生活,增长阅历,陶冶情感,让语文焕发应有的生命活力,让语文与生活共鸣。戴着“教师”面具的空洞说教,举着“教参”棍棒的呵斥威压,只会让语文面目可憎了无生趣。
融通的语文教学观,即以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为载体,以语文学科素养结构为目标,整体建构语文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构建融合通达的语文教学设计框架,让老师“教得明白”,学生“学得轻松”。语文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关注语文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解决语文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思维方式。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练就自己“听说读写思”的基本功,建构丰富而有生命力的语文学科知识及学习策略,创设言语实践情境,丰富学生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的意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自由挥洒,精彩生成,这是我向往的语文教学的“通透”之境。
三、融通的实践
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努力遵从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和学科价值,以“人文”为导向,引导学生健康“做人”,以“科学”为目标,启发学生智慧“为文”,并努力实现“人文”和“科学”的互促互通,达到“做人”与“为文”的相生相融,达到自由而自律、有闲而有序的境界,这也是课堂教学的“融合通达”的境界。 (一)语文教学中的融通
1.在文本中追寻“文本”“作者”“读者”的融通。
语文教学,是以语文教材为凭借和载体的,文本解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之一。构建“把握主旨”的方法结构,有利于实现文本解读的“融通”,其基本策略是构建“基于文本、尊重作者、源于读者”的操作步骤,“基于文本”“尊重作者”“源于读者”三个要素的交汇点,就是文本解读的融通点。
例如关于《散步》一课的主旨,有“家庭亲情”“中年责任”“人际调和”“热爱生命”等意见,颇有争鸣。我认为作为阅读教学的范本,对作品的主题允许争鸣和新解,但要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我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主旨的过程中,首先和学生一起,运用“关键词句法”,分段概括内容(段意)。再运用“思路分析法”,即整理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探究决定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从决定散步,到散步途中分歧的产生与化解,到最后“我”和妻子分别背上母亲、儿子散步的感人场景,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都与“呵护生命”有关。由此,我们将文本主旨聚焦到“生命”二字。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散步》的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1],对“生命”的守望珍重,应该是“散步”的脚印心迹,题近意远,言浅衷深。
学生的原初阅读,肯定不会都指向“生命”感悟。读出“家庭亲情”“中年责任”“人际和谐”的,都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值得尊重和肯定,可加以点拨和诱导,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在不断与文本、作者、同伴(老师)的对话中,渐渐触摸“生命”的热度,消弭认知冲突,达成基本共识。至此,本文的主旨立意可以这样理解:融“亲情”“责任”于“生命”之中,唯有亲情呵护、责任担当,才能让生命更加美好和谐,这一理解比较切近文本、作者和读者的融合视角。
2.在目标上追寻“知识”“过程”“情感”的融通。
我在确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努力构建以培养语文学科知识技能为核心,融合学生语文活动体验,渗透语文学科思想方法,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目标结构,努力使之成为确立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通用工具,达到教学目标设计的“融合通达”之境。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可以借鉴知识分类理论,界定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类型,根据知识特点和学情实际,确定各类知识达到的认知水平,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构建目标确定的一般思路,并创设问题情境和对话平台,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语文活动经验。
其基本框架如下:
(1)会读写(默写)本课重要的字词(音形义),熟背重要语句和段落。
(2)熟读课文,运用一定的方法策略(“段意合并法”“纲要信号法”“文体特征法”“要素归纳法”等),概括说出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精读段落,结合“表达”特点,识记(理解、应用)语文学科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实现“一课一得”,深化文本理解。
(4)拓展联系,感悟升华。联系现实,联系自我,深化体验,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全面发展。
这一基本框架,涵盖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如语文知识与技能、阅读的方式与习惯、阅读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策略。这一框架为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了一个模板,具体文体、具体篇章、具体知识的教学目标,都可以从这一模板中找到立足点,都是这一教学目标结构的具体呈现和不同表征。关于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本质认识,让我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解更为通透自如。
3.在过程中追寻“思维”“言语”“交际”的融通。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结构性是匹配的。我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中,努力构建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关注语文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学科思想的隐性生长,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真实表达的交际氛围,形成“一体(言语实践)两翼(语文知识、情感陶冶)”交互上升的教学风格,追寻“思维”“言语”“交际”的融通发展。
这个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其形成的深厚土壤和必然轨迹。我在语文教学探索过程中,深受王俊校长创立的“结构尝试”教学法的影响,该教学法以“以结构为载体,以尝试为主线,实现少教多学”为特征,关注学科知识的本质,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犹记得在听了黄厚江老师上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之后,我不由得把黄老师的课和我在河南安阳“全国和谐教学年会”上教同一篇课文的情形做了比较,我用“意象分析法”,即“找意象—读意象—品意象—悟意象”的方法,抓住“雪”这一意象深入文本,自以为巧妙,实则生拉硬拽,学生明显缺少共鸣。而黄老师一支粉笔,一幅简图,依循思路,听说读写,相机生成,智慧幽默,尽显语文教学的清简质朴和语文教师的当行本色,达到了自由通透的教学境界,汗颜之际,心生钦佩。
在多少次的课堂历练和实践探索后,我初步形成了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将语文学科知识含而不露渗透其中、帮助学生掌握最具迁移价值的语文核心知识的课堂风格。在坚守语文学科价值的同时,我努力追求语文教学“思维、言语、交际”同步发展的融通之境。
4.在评价中追寻“心理”“话语”“生命”的融通。
我认为,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评价,务必要营造悦纳的心理场、平等的话语场、觉醒的生命场,在这样的语文教学场域中,我们的评价才是真实的、融通的,才能真正激励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表达出他们的真实心声,才能在学生的心头投射下语文的光辉。
例如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果总是依据“要深刻立意、精当选材、生动表达、优美语言”来评价学生作文的好坏,这样的评价是苍白的。面对每一次的作文题目,我常常会跟学生讲我对题目的理解,甚至把我的故事说给学生听,把自己以前发表在报刊上的一些散文、小说,拿出来跟学生一起分享。例如我写过一篇《醉酒少年》的小文章,发表在1996年的《宜兴文化报》上,我至今还保存着泛黄的“录稿通知单”,文章叙述了我小时候趁妈妈不注意,偷喝了父亲喝剩的白酒,上学路上,走到一半,酒劲发作,斜倚田埂小憩一会,迟到后被罚背书,语文老师还表扬我背得流利的故事。事情是真实的,情怀是真切的,那天感觉语文老师特别亲切,感觉太阳特别温暖和煦,至今脑海里还常浮现出“少年、朝阳、课本、田垄、麦浪”的诗意画面,这些启迪了我的文学梦想。 我把文章印发给学生看时,学生先是好奇,而后会心,最后追问我“此事当真”,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他们的天真,而这天真才是好文章的源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教师用自己的“下水文”,用自己的写作实践,和学生一起相互评价作文的优劣,其效果要显著得多,所传授的知识更亲切更容易被学生认同。
(二)语文活动中的融通
融通的语文活动,体现在语文活动主体、空间、过程的融合通达上。
主体融通:我在每一次的语文活动中,都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同时营造良好的互助合作氛围,共享语文的欢愉和生命的成长。这是语文活动得到学生喜爱的根本原因。
例如,我的语文写字课程,我总是挑选几个从小练字、书写漂亮的学生,上黑板演示,代替老师示范,被选上的学生个个兴致盎然,尽显才华,有几个同学很是羡慕,回家悄悄练字,向我申请上台机会,调动了大家写字的积极性,我顺势开展了写字比赛,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我曾是学校“精一”文学社的负责老师,我把社刊《绿洲》交给学生主办,历届优秀学生担任主编,该刊连续八年获“宜兴市文学社刊评比”特等奖,两次获无锡市一等奖。其间,我曾把自己写的文章《苦心守护的风雅人生——〈信客〉赏读》,投给《绿洲》,学生主编审核通过,决定录用文章并提修改建议,我感到很欣慰。这样和谐生动的场景,是语文活动的美好景致。
空间融通:语文活动,从空间上看,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迁移、课外向课内的渗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值得关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努力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语文学习的养分,让语文为生活增色添彩,培养学生崇文厚道的人文素养。
过程融通:语文活动应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主,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主要是为学生展示语文才能搭建舞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生命活力,务必少考核评比,多自由开放,让语文活动过程在多样化、自主性、兼容度上更加宽松自适。
“融通”,不仅仅是我的语文教学追求与向往,更是我的育人宗旨、修身格言和事业标尺。我深知“融通”之境,博大精深,高远精粹,需要毕生努力。我愿意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用更加热情的姿态拥抱语文,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语文,用更加科学的实践学好语文,做一个有语文情怀和实践智慧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