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曾是一个梦幻般的话题。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一宏伟设想。一九九九年六月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为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必要的,要在科学选比、周密计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作出了“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的部署。这表明,南水北调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变为美好的现实。南水北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什么要搞南水北调,用其它方式能否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实际上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
水资源短缺制约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方缺水有两个原因: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失调。“先天不足”是指自然分布不均匀。长江流域以北地区人口和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大,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偏少,尤其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以下称“黄淮海”)水资源总量更少,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适应的地区,其中海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地区。“后天失调”是指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又集中了北京、天津等一些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生态都离不了“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黄淮海平原发生持续干旱以来,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不断加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尽管各地特别是黄淮海地区都加大了节水力度,但仍然不得不依靠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不合理利用农业和生态用水以及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来维持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后果是黄河流域下游断流频繁,淮河流域污染严重,海河流域更是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严峻局面。三大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都已超过了国际社会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在黄淮海区域间、流域间调水,只能是“燃眉之急”,属于“以贫济贫”、“效益搬家”,将进一步激化地区间和行业间的用水矛盾,非长远之计。也有外国人建议我们通过大量进口粮食,来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比调水经济。我们是13亿人口的大国,到本世纪中叶人口还将增长,粮食依赖进口是不可想象的。
众所周知,石油、水资源和粮食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资源,必须有足够的战略储备。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战略储备。但是,黄淮海平原超采地下水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已经消耗殆尽,应当尽快扭转这种被动局面。
为了缓解黄淮海流域日益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在持续加大节水力度和污水资源化的同时,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水量丰沛的长江为水源依托,进行大范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一方面调水补源,另一方面实施严格的限采措施,逐步拍高地下水位,使地下水资源得以恢复。因此,南水北调是一项巨大的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国内外许多已经建成的调水工程的实践证明,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南水北调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惠及子孙后代,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后劲,势在必行。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蓝图和前提。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水利部专门成立了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以下简称“调水局”),具体负责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的管理工作。
2000年9月27日,朱 基总理主持召开了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专门听取汇报,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针对南水北调作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重要指示,为总体规划制订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指示精神,在国务院有关部委支持和社会各界以及有关规划、设计、科研教育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于2002年初编制完成。总体规划遵循了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贯彻“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的方针。总体规划含十二个专项规划和四十五个研究专题。在规划过程中,采取金字塔式的结构,从每一个研究专题开始,逐个论证、审查,使规划建立在科学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选比,补充或更新了基础资料,对社会各界和不少专家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参与选比的重要线路都组织了现场复勘或查勘。十二个专项规划全部实行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技术大协作。参与总体规划研究论证的单位,除了水利系统的10个规划、设计和科研单位外,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局的14个科研教育单位和沿线7省(直辖市)及44个地级市的计划、水利、建设、环保、国土、农业、物价等部门。参与规划与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超过二千人。为了保证规划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利部先后召开了近百次专家咨询会、座谈会和审查会,与会专家5600多人次,其中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27人110人次。此外,水利部调水局和有关流域机构,都曾经多次与沿线省(直辖市)政府有关部门交换意见,相互沟通。
建立在民主论证,科学选比基础上的总体规划,是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的主要成果,其主要特点是:
一、以三先三后”原则为指导,认真开展了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受水区目前是我国节水最先进地区,但节水尚有一定潜力。规划在2010年前两线每年节水41亿立方米,可减少总需水量的10%;治污成效关系调水成败,温家宝副总理对此有批示,由国家计委会同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负责组织规划,以实现全线输水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为目标,规划了清水通道、用水保障及水质改善三大工程;总体规划兼顾受水区与调水区的生态环境,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水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划分水源区、线路区、用水区分别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开展三线调水对长江口生态影响的研究,确保生态安全。
二、以水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范围、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开展水资源配置规划。分别制定城市水资源规划、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根据缺水量、控制地下水超采,退还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等,确定调水、补水量。南水北调以北方受水区城市供水为主,同时兼顾为农业和生态补水,以供促补,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资源战略储备。
三、依据水资源配置成果,确定工程总体布局。依据我国地理地貌特点、水土资源的分布组合状况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形成大水网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经过近50年的勘测、设计和研究,在分析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在长江下、中、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形成北方地区的大水网,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
东线工程分三期进行,中线工程分两期进行,西线工程分三期进行,除中线涉及部分移民安置外,东西两线基本不需要移民。三线工程工期围绕总体规划目标,满足规划需要。
总体规划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缓解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严重缺水状况。工程的供水目标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和保护水资源,初步建立节水防污型城市,基本遏制因缺水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到2030年,基本缓解黄河上中游和河西走廊等重点地区的严重缺水状况,基本遏制因缺水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到2050年,基本实现黄淮海流域和西北内陆河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生活、生产和生态缺水局面得以基本解决,全面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
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根据国情、水情,考虑到低收入群体以及高耗水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在确定投资方案时除利用20%贷款外,中央将给以较大比例的资金支持;各受益地区将根据所获水量的多少,按比例分担工程投资。中央投资由中央财政负担,各地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从现阶段开始较大幅度提高城市水价,筹措部分资金,不足部分由各级政府财政等渠道解决。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机制。工程干线的水价在考虑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作为工程资本金的前提下,需要考虑贷款部分的还本付息,工程运行中的各项费用以及工程折旧和低微的资本金回报。其基本原则是“还本付息,投资收回,保本微利”。
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以市场机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思路,总体框架是成立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东线和中线分别成立干线总公司,负责主体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各省分别成立供配水公司,负责省内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南水北调开工在即
在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工作后,水利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将由规划转入实施阶段。
水利部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三先三后”,根据规划,明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筹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组建若干个法人公司与筹措工程建设资金,确立各项目工程建设与管理责任主体;抓紧起草《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条例》,以国务院法规形式公布实施;认真做好工程开工准备工作等。
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南水北调前期工作已万事俱备,只要中央和国务院一声令下,东线和中线工程即可拉开序幕。□